从这个问题里就知道很多人压根不懂顶级足球的逻辑。
还踢野球?还踢业余?OMG,你觉得职业球员的时间这么无所谓,可以随便浪费吗?
有梅西的能力,随便找一家顶级俱乐部试训,就会被立刻签下来。还劳工证,劳工证卡住的是能力一般的球员,梅西这种历史级球员劳工证是个球。
还有人说什么没有在顶级联赛踢,俱乐部不愿意买,麻烦去看看豪门俱乐部每年刮彩票花多少钱吧。就比如我的主队破车,每年从全世界搜刮有潜力的小将,甚至因为签小将被罚禁止引援。你觉得那些天天挖掘球员的人会放掉下一个梅西?
再退一步,你语言不通,不会交流,不知道怎么联系到俱乐部(实际上网上用谷歌翻译之类的软件写邮件就行,有梅西的水平想拿到试训资格很容易),去联系一个经纪人,这些具体的操作自然有人做。不用担心欧洲足球经纪人不要你,他们本身就是球探,新梅西主动过来要成为自己的客户,他们比谁都积极。
有了梅西那种实力,想去豪门踢比赛真的很简单。
分情况。
12岁的我拥有12岁梅西的能力,我会因为忍不住踢球违反校规校纪被老师找家长,因为现在中小学不开放足球场。被老师家长骂不务正业踢球不长个,最终因学习成绩不好高中毕业后进入电子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国工匠,因身高过矮收入低没有女人要,在网上成为一名光荣的厌女斗士和入关人。
22岁的我拥有22岁梅西的能力,那什么也掩盖不了我的才华,踢几场野球就会崭露头角,拍几条抖音就会在网上爆火,不到一年世界所有的球探都会努力的追求我,世界迎接新王诞生。
34岁的我拥有34岁梅西的能力……
先别踢球了,我还是先想想明年公司清理35岁“干不动的老懒币”的时候我怎么回家和老婆孩子交代吧,家里的车太费油了,开滴滴赚不回来,腰脱又不能去干体力活,还是买个电瓶车送外卖比较实在,嗯,明天就去二手市场转转吧……
什么业余队两三个月,完全不需要。俱乐部有个机制叫试训,可以直接签非职业球员。你直接买张机票去巴萨就行,到地方外衣一脱踢一场他们就服气了。
足坛又不是饭圈,特别是巴萨这种顶级豪门,人家球探总监教练一大堆,考察球员表现从小看到老从早看到晚,就看硬实力,名气唬不了他们。你说像登贝莱库蒂尼奥这种潜力和适应性谁都说不准的东西有可能评估错误,但球员能力水平这方面人家是不打马虎眼的。
评价因扎吉这种偏门类型的球员可能会有遗珠,梅西传停带射甚至无球跑位都是顶级,放在球场上就像三更半夜的大功率探照灯,瞎子才会看不见。
在梅西刚提上一线队没成名前,温格和里皮就已经想买他了,巅峰期的小罗给科比介绍梅西时直接称他为未来的世界第一,这帮职业足球运动员、从业者都是眼睛雪亮的。
国足的问题不是会埋没24岁的梅西,而是就算给他一个12岁的梅西,他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12岁的梅西培养好。
操作方法1:
在中国
随便找个业余足球俱乐部踢野球,然后几场之后被本地水平高的业余足球俱乐部邀请(基本上这些球队都有足协杯资格赛资格或推荐资格)。
然后参加足协杯,赢一场进正赛。
正赛开始有各级职业队的球探关注,好好踢之后选一家好走人的中超俱乐部加入。
然后在中超俱乐部好好踢,去欧洲球队。
PS 以梅西的能力,业余球员想踢断他的腿,真的是想多了……
现实案例:王凯。在绿城24岁无合同失业,27岁通过足协杯声名鹊起(尽管不是以球技出名),随后经过毅腾后再武汉卓尔站稳了脚跟。
操作方法2:
去英国(因为我只知道英国的华人团体和留学生团体参加了足总杯的比赛,不确定其他国家有没有)
找当地留学生团体或者华人团体,加入他们的球队后从足总杯资格赛开始踢,然后一路换俱乐部直到进入职业队。
注:效力英格兰的业余球队不需要劳工证。
现实案例:贝克福德。出身切尔西青训后,沦落到业余球会踢球。在效力第三级别的利兹联时候在足总杯进球淘汰巅峰五年四联赛冠军的曼联。赢得埃弗顿的合同。
操作方法3:
花钱找经纪人让他们帮你联系国内或国外职业球队进行试训。
现实案例:凯撒。尽管凯撒本职是名骗子,但是他生动地展示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在经纪人的巧舌如簧和关系下也能轻松进入各大豪门……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踢球好的人都不会埋没。这个问题下的有些回答,完全就是不懂足球的人的想法……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