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舰队决战中为什么潜艇不参与? 第1页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不是完全掺和不上

俾斯麦的最后一天,就有艘uboat在场,但用光了鱼雷,只能当观众

一般来说,主力舰炮战时其运动轨迹是比较规则的,主要是为了提供射击稳定性,这个时候的目标和靶子没有什么区别。类似的情况就是大凤和翔鹤,还有中途岛里的加贺,也被鹦鹉螺打了黑枪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稍补充一点点:航速和续航力是第一问题,第二问题则是态势感知能力和通讯能力。而这个过程稍稍曲折一些。潜艇参与舰队行动的构想至少开始于大战前,尤其在间战中前期更甚。海军部文件 ADM 1-8586-70,战后问题委员会:“没有水面航速可以达到战斗舰队整体行动时航速的潜艇的舰队是不完整的。”这个认识就是直接基于这一时期一个独特的特点的:舰队整体航速通常来说不到20节。对于日英舰队(和天堂的公海舰队)而言,这是其主力舰队中相对慢速的主力舰决定的;对于美国或者法国舰队而言,其整个重炮分队的速度也基本在这一级别上。而此时潜艇的水面时的最大航速已经可以达到这一水平了。虽然在印度洋或者太平洋地区这样广袤的战场上让潜艇与水面舰队保持相似的航速进行长距离的机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北海或者地中海却是仍然有可能的——尤其是此时仍然存在需求的地中海。此时马耳他的地中海指挥手中主要是13.5in第二代无畏舰,此后会换成QE和R。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队编组行动时,至少在抵达战场之前,是完全有可能的让潜艇伴随行动的。

由此舰队开始头铁所谓的舰队潜艇——除了正常的,预先埋伏在关键巡逻线上保持监视或者袭击敌军交通的潜艇,舰队还预计了一种伴随战斗舰队机动的舰队潜艇。她们的任务是伴随舰队抵达战斗区域,然后参与战斗,比如发起鱼雷袭击或者前往敌舰可能的撤离方向,威胁其撤离路线。这个使用思路当然和今天我们印象里的“舰队(核)潜艇”差异巨大,但是已经与纯粹独立运行或者用作袭击舰的使用方式存在了巨大的区别。

1910年代早期的潜艇无法与舰队协同行动是很好理解的。重炮舰队和更容易发起冲锋的高速水面雷击舰队之间的协调在这一时期仍然在磨合中,自然无从谈起机动性更低,通讯收发能力更差,更加依赖环境发起袭击的潜艇的协调。而进入30年代后一切为航母编队的行动速度服务以后,潜艇自然显然无法跟随。这里解释的点是为什么在两者之间潜艇没有有效地与舰队成功协同的问题——

除了机动性这个本质障碍,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态势感知能力。

早期潜艇或者早期驱逐舰是非常难以保持对整个战场各方相对位置的感知的。态势感知的严格用词,就是策划/标注(plotting),这是需要专门的仪器和操作人员来显示和操作的,其任务就是追踪整个舰队的方位,舰队各个组成部分相对于己方舰队的位置,以及每一个目标从属于哪个单位的问题。这一点在今天电子设备极其先进,智能手机普及到人的环境下看起来或许轻而易举,然而在电子显示设备尚且根本没有发明出来的环境下是非常大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驱逐舰队为核心的雷击舰队如何与重炮舰队协调而无需担心误击的问题——只要战列舰上保持对己方驱逐舰队位置的标注,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分辨驱逐舰队的位置(至少在日间)。敌我识别技术的探索,驱逐舰分队队形的保持,以及重炮舰队追踪其动向的能力,都给1911-1912年RN雷击舰队和重炮舰队的重新合流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而敌军雷击的威胁以及日后潜艇,水雷,航空兵的威胁证明这一重新组合是必须的。回到潜艇的问题上:同时期潜艇没有战列舰级别的追踪能力,一旦进入战区,也很难像驱逐舰一样由领舰或者巡洋舰引导。仅仅只是潜艇独立前出,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没有等到战斗进展到高潮,己方潜艇以及完全无法分辨哪些水中信号是己方潜艇,哪些水面目标是己方哪一个中队的驱逐舰或者鱼雷艇,哪一个巡洋舰群才是己方的机动编队了。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清楚地了解到敌方基地的大致方向,有效地机动到真正合适的拦截位置仍然是困难的。而这只是第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准确确定敌我舰艇的位置,那么潜艇一旦发起雷击,其威胁的就不仅仅是敌军舰队,而是整个作战区域里所有的舰艇。这是不能接受的。在重炮舰队的交火距离逐渐上升以后,前出进行雷击的驱逐舰队是很可能远远超出己方舰队的战线之外的。他们雷击失误的可能性要更小。潜艇,一旦被迫进入下潜状态开始机动以后,进入远离己方舰队而逼近敌舰队的时间要长得多。潜艇用的相应的显示/标注/态势追踪仪器,按照老佛爷在他的两战英国潜艇里第八章注解60里的说法,是直到1925年才提出,1927年才开始在UK部分实装的。而30年代早期新一代快速主力舰计划开始的时候,战斗舰队的航速已经又一次发生了飞跃了,于是潜艇再一次被落在了后面,其真正“伴随”最高速舰队行动变成了泡影,虽然其仍然可以在低速舰队中一同行动,但是与最高机动性舰队的协同必须等到动力技术的再一次革命才真正实现。


user avatar   xia-feng-29-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大概也是很多半桶水军迷最容易犯的错误,之前看一小说,作者极力描写常规潜艇在舰队决战的巨大作用,看到我尴尬癌都犯了。

二战太老的潜艇数据不好找。

下面是基洛级877型潜艇的基本数据。


艇体参数

艇长

72.6米

73.8米(后8艘)

艇宽

9.9米

吃水

6米(平均)

6.2米(最大)

6.6米(直径)

排水量

2325吨/2300吨(水面)

3075吨/3040吨(水下)

水面航速

8-10节

水下航速

17节

19节(后8)

潜深

240米(工作)

300米(极限)

自持力

45天

续航力

6500-6880海里/7节(通气管装超载燃油)

400海里/3节(潜航)

艇员编制

52/57- 60人

传动

单轴单桨

动力系统

2台4DL-42M柴油发电机组,功率2×1000千瓦(后改为30ДГ型,3000千瓦)

1台PG-141M推进电动机,功率5800轴马力(后改为ПГ-166型)

1台PG-142低速巡航用发电机,功率150马力

2台紧急用柴油发电机组,功率2×102马力

2组蓄电池



注意加粗字体内容,400海里/3节(潜航)。之所以标400海里/3节这个数值,是因为基洛级潜艇水下航行时通常也就只有3节,比古代的帆船还要慢,这个速度怎么参与舰队决战?你总不能叫水面舰队也开3节的乌龟速度等常规潜艇吧


当然也有些机灵的人,看到了部分基洛潜艇水下最大航速有19节,觉得这个速度勉强能跟上水面舰队?

要知道,潜艇航行的速度与功率的三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19节速度航行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是3节航行时的254倍。也就是说基洛级潜艇如果以19节的极速在水下航行的话,满电状态下也只能航行96分钟。打仗时你常规潜艇总不能还上来充电吧



当然,如果是核潜艇的话,理论上确实可以参与舰队决战,事实上美军一个标准航母战斗群通常有1-2艘核潜艇一起出航。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两位巴拉望水道的邪魔不服!


user avatar   zhi-an-shi-ke-19-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位点子王的主意送去省级封闭学校?不会又是什么半军事化管理吧?我要是你父亲先把当初提这个主意的人打到住院。




  

相关话题

  在你的眼中,二战以来有哪些欧美政治家像众人口的“白左”? 
  二战日本女学生组织的「姬百合」是什么组织? 
  希特勒是否对前线的身边的高级军官进行巨额贿赂?如果有请提出信息来源? 
  二战同盟国是否会从俘虏中组建反战同盟,不论是直接拿枪还是搞搞宣传? 
  二战德国有没有胜利的办法? 
  二战结束后到 1949 年苏联拥有核弹为止,拥有 4 年核垄断期的美国为什么不直接把核弹扔到苏联? 
  二战德国国防军有些高级将领反对希特勒的政策但却不像施陶芬贝格那样去刺杀希特勒,这是否表示他们不爱国? 
  二战期间德国有哪些逆天武器? 
  海军太原舰在日本打的慰问横幅是在日本当地制作还是在舰艇上制作的以及如何制作? 
  二战美国飞行员训练体系,是如何压倒日本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毛宁因吸毒被抓,因“不符合羁押条件”获释?
下一个讨论
除了邱吉尔、曼斯坦因、朱可夫等巨人的二战回忆录,有哪些兼具文学性、史时性的平民视角回忆录?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