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防透明度,这样,军迷学会认字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人人都具备战略分析能力。
2020.08.17更新
今天距离首次回答这个问题差不多五个月了,时间成为了本次大规模采购防弹衣缘由的最好答案。
百度上关于“140万套防弹衣采购”的官方新闻还是停留在3月份以前,再也没有更新过。难道采购计划要夭折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插几个答主亲历的小故事。4月份的时候,下班回家顺路拉了一个乘客,路上瞎聊。说起军队规模采购防弹衣的事。据说这个乘客就职单位是专门帮中央企业大批量采购汽车的,有一些独特渠道。我说起自己是防弹材料与制品制造商时,他极感兴趣的向我递起了名片,称其单位与军队的某些将军有些交道。如果后面在防弹衣竞标中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找他们。我当时不以为然。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乘客连续好几天给我打电话,说到他单位喝茶聊聊天。作为生意人,他们对渠道获利拥有极高的嗅觉。更何况是暴利。为什么说是暴利?我先给大家说说这个采购的金额意味着什么。
140万套防弹衣,价值130亿人民币。国内现在最大防弹衣制造商,年产值差不多3亿多,130亿够它活43年。当然,采购不可能只给一家中标,差不多有十来家将中标。经初步估算,排名最后一名中标的,也够活2-3年。而防弹制品,其附加值绝对算得上是高的,利润率超过100%。如此大的盘子,有谁不眼红。所以过去的这段时间,军队内外到处暗流涌动,都渴望能分一杯羹,其中不乏有招摇撞骗、到处走穴的。但是否能真正有权利左右招标采购的,没人知道。企业对所谓的军方人士也是直接打太极。不得罪也不全相信。
尽管如此,正式的采购计划依然极其难产。具所谓军方人士称:没想到本次采购计划会引起国内外公媒体和公众如此大的关注,有些出乎意料,采购计划也因此暂时搁置。暂时未设重启计划表。
----------------------------------
3月19日首答
谢邀。作为新材料与单兵防护装备行业从业人员,我自认为还算了解一点。不过以下内容仍然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有国内网友在臆想是不是要打仗了?甚至有人说是不是2022-2027年要武力收复台湾了?姑且先不讨论这些猜测的对错,我本人也极其希望是为统一台湾而做准备。但是一件事的发生不能光从一个角度去分析原因,更何况要打仗了,首先不应该是先招兵买马吗。接来来我将要从另一个更加重要的视角来分析军方采购防弹衣的初衷。
2015年3月2日,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快速升级为国家战略。其中缘由主要是军队采购腐败、军企竞争力低下等原因,不能讲太细。于是划定了一个战略目标和时间节点,时间节点大致为2016-2020,同时准备了一大笔钱为实现该目标。
接下来,军队开始改革(目的也是为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现),稍微跟军方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在2016-2017年期间,军队改革有多痛苦,撸下去多少军中老虎苍蝇。因为改革,很多原本能正常办的手续及事宜皆暂停或者暂缓办理,总体的感觉是军中各部改革最终方案没有确定前都不敢乱动,生怕秋后算账。所以,很多人就怠慢了。改革进展极其缓慢。这意味给军民融合发战略准备的钱,也基本上没怎么花。
但问题来了,眼瞅着2020年就要到了,改革不继续进行不行呀,钱再不花也不行呀。因此2017年年底后改革开始大步前进。直到2018年底,军队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快速在军队体制改革完成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军民融合发展的红利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一下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的钱是怎么花出去了。一个字———“买”,每到年底,高校就开始买买买,买设备。此次军民融合发展也是类似,但主要是买企业、买装备。
1、买企业: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快速入股涉及军工产品的非军工企业;
2、买装备:大家可能只看到此次采购防弹衣。没有看到过去一年,军队大量采购的其他装备。其实各个军种都在大量采购各类装备:如有利于提升转战水平的信息化装备、工程装备等。同时也是为了信息化作战而更新换代的一个过程。而此次防弹衣采购恰恰是最后一部分的采购(这也折射出咱们军队很多时候都是将战士的安全放在相对次要的地方,相比美军的单兵防护装备比咱们领先十年以上)。
总结一下:此次防弹衣的采购主要还是为了充分释放军民融合战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