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在XBOX不断放出消息的情况下,PS5目前采取的沉默战术? 第1页

  

user avatar   lulueh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网传所谓的PS5回炉重造用屁股想都该知道不可能,芯片从设计流片验证到PS5整机测试验证再到准备量产,这段时间不可能少于两年,除非2018年初索尼就知晓微软的方案,否则现在开始回炉等2022年发售?或者说因为两家都用AMD的方案,所以各家的保密协议就形同虚设了?

所以,PS5 2018年设计时是什么性能,今年底发售就是什么性能,提升空间最多就是同一个芯片官方提频。而我们都知道,现在是2020年,显卡你费大劲超频都不一定有10%的提升。

索尼现在沉默大概率就是性能上无法跟微软硬钢,只能装死当做无事发生。

但是话又说回来,除非XSX打算跟PS5卖一个价甚至更便宜,否则PlayStation游戏机第一品牌无可动摇。


user avatar   cocosu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商业模式上,索尼面临很大的劣势。这样的劣势让索尼目前不知道是该降价亏钱卖机还是该硬抗下去。只能等微软先宣布价格,然后再应对具体的策略。

索尼在PS4时代依然非常倚重实体游戏销售,也因此创造了很大的机器销量优势(和中小零售商、渠道商的关系更好)。

这个商业模式能够成立,本质上来说是得益于 PS4 和 PS4 Pro 低廉的成本。换句话说就是配置低价格低。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首先要计算一下厂商从主机发售能赚多少钱:

平均一台主机的软硬比是7-10左右,也就是卖一台主机,可以卖出去7-10个游戏。主机的寿命按照7年算。

若是第三方实体AAA游戏,60美金中大约有7美金的收入归平台方,也就是索尼或者微软。

而第一方游戏大约是34美金左右:

假设用户购买4个第一方游戏,外加6个第三方游戏(并且全部都是全价购买,不买二手,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假设):

平台方收入 = 4x34 + 6x7 = 178 美金。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会员订阅,不考虑配件销售……等等,平台方其实从每台主机的销售上只能赚到这么点钱而已。而实际上能够获得的收入很可能远远低于这个数值,甚至低到100美金左右也不是没可能。

而 Xbox Game Pass 一年的订阅费收入就是120美金,即使用户只订阅两年,那么在生命周期里的收入也远高于传统实体游戏销售了。更不用说由于主机的寿命通常长达4-7年,其潜在的收入预期十分可观。

而由于 Xbox Game Pass 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包销的发布方式,微软会估算游戏的价格和销量,由此和开发商进行谈判,一次性支付给开发商一定量的金钱,从而获得授权。

  • 对于微软来说,这种模式的采购价值一定是最大化的。
  • 对于小型开发商来说,微软能够一次性提供一大笔现金,这等于直接免除了游戏开发的成本忧虑。就算卖的再差,光靠微软给的这笔钱就能活下去。同时还能获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让潜在的玩家玩到,从而产生后续的付费机会。
  • 对中大型开发商来说,微软能够提供一大笔现金不说(肯定比小开发商的多),而且很适合让过气AAA上去养老,毕竟这个时候过气AAA早就已经卖不出去了,并且宣传作用一样很好。
  • 对于玩家来说,轻度玩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想玩什么玩什么,渡过刚买主机的资源枯竭期。而重度玩家,对他们来说这一年120刀一定是赚的,一定要比单独买游戏便宜。只有中轻度玩家可能比较尴尬,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游戏库的内容,因此对他们来说价值可能不是很高。

然而 Spotify、Apple Music 这些音乐服务都能卖9.99美金一个月,很明显这样的定价对于发达国家人民来说并不是什么负担。

也就是说,XGP这样的商业模式,提高了用户参与度,提高了用户付费意愿,要远比卖实体游戏赚钱太多太多太多了。

毕竟如果你是一个刚获得一台新主机的玩家,你是更愿意去全价买俩AAA游戏然后俩游戏打一年,还是更乐意有几百个游戏可以选?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微软的商业模式给了微软显著更高的利润空间。并且微软已经经过了长期的用户教育阶段,去培养用户使用数字版和订阅制的习惯,所以用户接受度远比对面高。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

PS4的 BOM (所有零部件的采购价总和)据估算是 372美金。加上组装成本以后大约是381美金。再加上销售和运输成本,营销成本,按照399美金的售价肯定是要亏本的,每台亏个几十刀是必然的。但是不要紧,这点亏损比起上一代来说根本不算啥,靠卖游戏就能挣回来。

问题在于,索尼并没有抓住机会去搞好他们的订阅制服务和数字化服务。相反由于害怕触怒销售渠道,索尼一直在各种保护大小实体渠道。这一点和微软那种直接放弃小零售商、只在微软专卖店和大超市大商场上架的策略是截然相反的。于是就导致7年过去了,微软用户早就十友九数,而索尼用户仍然是以实体为主并且形成了一种非常推崇实体版游戏、甚至唯实体至上的消费文化。

所以一旦主机的硬件成本上涨,事情就开始起变化了。

钱,一共就只能赚这么多,到底该从哪里压缩成本,来平衡硬件成本的上涨?

微软的回答是用会员制度开源,从而不必再在硬件上束手束脚。对微软来说就算主机硬件再多亏一百刀也没问题,反正手上又有现金,会员制度又赚钱。甚至可以说,如果你愿意一次性定7年的XGP,白送你一台XSX对微软来说也没问题。微软在美国现在搞的带升级计划的 Xbox All Access 本质上其实就是这样。而且微软稳赚不赔。

而索尼的回答,因为没办法在收入上开源,然后也不好在硬件上节流,就非常无法回答。

对索尼来说,这确实是一种非常蛋疼的局面。预估的BOM都已经450刀了,如果卖399对索尼来说是很疼的(一下子从PS4时的每台亏几十刀变成每台亏上百刀),而且399,9TF的机器、去面对499的12TF的竞争对手,也很难说消费者会更青睐哪个。这也是微软最想看到的局面,换一种刀法去切蛋糕,去大幅度挤占索尼的销售空间。


所以对索尼来说,目前只能装死,因为实在没啥可说的,能说的都是坏消息。SSD性能再高也弥补不了GPU上的差距,9TF RDNA 在 4K 时代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值 。 一方面,这个算力没办法保证大部分游戏在 4K 中高画质下稳定60fps,除非砍特效或者缩分辨率;另一方面,加上光追之类的特效,性能肯定还要更吃瘪。而12TF 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游戏都能正常跑中高特效 4K 60FPS……

只能靠强大的第一方阵容去压制微软还不成型的第一方阵容了。所以索尼一定会在旗下的第一方作品可以凑一波大招的时候再去发表PS5的信息,依靠IP的强大号召力去压过机能不足的负面信息。




  

相关话题

  微软Xbox手柄容易坏吗? 
  如何评价索尼公布的 PS5 首发游戏基础版价格由 59 美元上涨到 69 美元? 
  怎么看待ps5和XSX的次时代游戏在画面表现上几乎完全相同? 
  如何评价XBOX ONE游戏主机在生命周期内都未遭到破解? 
  为什么索尼不出一款超越顶尖 PC 性能的游戏主机?如果 ps5 可以外接电脑显卡是什么结果? 
  坚守索尼PS阵营的真实心理是什么? 
  对于「索尼独占策略改变的大前提,即 PC 失去了颠覆游戏机市场的能力」你怎么看? 
  ps3的cpu算力真的比ps4 xboxone还强? 
  研究数据表示 PS5 玩家更喜欢买实体版游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 ps5 国行和 xsx 国行销量会差那么多?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27 发布的联发科 Helio P95 处理器?5G 时代推出 4G 处理器还有意义吗?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观赏性比较高的游戏速通?





© 2025-04-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