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德云社有哪些看破不说破的事? 第1页

     

user avatar   fu-qiang-min-zhu-wen-ming-he-xie-59-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德云社不是一个相声团体,是一个娱乐公司。

2.郭德纲在相声历史里狠狠的留了一笔也很可能是相声的最后一笔。【就是 他把主流相声挤的没地方了 德云社一家独大 没有竞争】

3.张云雷相声没什么东西 尬 太尬 只能趁火捞钱

4.高是幌子 遮羞布 他不重要 他在重要

5.企鹅梗还有那个相声疯狗是谁来着忘了 有风格有梗 很符合互联网网红思维 不过能火 不能大火。

6.岳云鹏很有东西 他不单单是捧出来的

7.909龙 这个我印象还挺深 但捧不了 东西还成 但差点意思 风格上不了台面 他俩捧一定火 帅东西不差有梗 但捧一定死

8.张鹤伦郎鹤炎 人设丰满风格强烈 东西不是特别差 夯实夯实能带出来遛

9.郭麒麟跟了一好捧哏 稳

10.烧饼 有点可惜 没天赋 就 导致气氛掌握不成 不太能推向高潮 不好造梗 接不住

最后

笑点已经全在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孙子 我睡你媳妇你被我绿整体基调围绕屎尿屁这了 那就不怎么样 打着艺术的幌子搞擦边球 是笑了 但不是所以能让我笑的都叫艺术


user avatar   hui-jin-shu-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参考一下王鹤宇。

撩女粉丝,早怎么没人干他?

死抓女粉丝手不放,早怎么掀不起浪花?

led大褂,早怎么没人骂?

骂了几句说学逗一般,靠唱,靠颜值的玩意一顿,嘿,您看,转头就遭到大队师兄弟疯狂的撕咬。

郭德纲也只能清他出门。

如果是一般的师徒关系,这样骂师兄弟的行为确实过分,但没有处理的这么严重的,再加上一大群师兄弟也咬他了,哪怕请家法打他一顿呢?哪怕做师父的损他呢?哪怕停他几场演出呢?没有处理的这么狠的道理。

老郭不再是单纯的师父,他得挣钱。徒弟们也不是单纯的徒弟,他们得纠集起来也能影响师父。哪有什么手足情深,终究都是利益。

以及,相声很多时候不再像是相声,而是拍给女人看的穿衣服的三级片儿

男优有……嘿嘿嘿嘿,话不能说的太明白,要不然一大群喜欢看这种三级片儿的几奶奶们该来了哦


user avatar   lllllzs-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云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断层严重

目前德云社的角,只有郭于高岳

腕有几个,孟张张孔,饼连腕都不够

为什么说岳是角,因为岳的舞台经验和现场应对够格,短板是基本功还不行。

相声现在确实是虚假繁荣,德云社一家独大,然而基本现在只剩商业运作了 这无可厚非,毕竟先得活下去,但是最近十年,相声整体水平在退步,从老郭到徒弟,在相声这一块,都在退步。

根本原因,是德云社没有强劲的对手,相声没有百花齐放,德云社没有压力。

======

这种情况 不单单是相声这个行业 整个娱乐圈都急功近利,用模式造星,走流量,走话题路线,这种大环境,出不来艺术家。

何止相声不行,看看娱乐圈的音乐,影视,喜剧,脱口秀,哪个不是乌烟瘴气?

资本主义的模式,注定把艺术变成流水线。资本要求又快又多的回报,把娱乐变成流程,一切按照模板来,把艺术形式变成演员-包装-话题-流量-粉丝-演出或者影视作品变现,前期砸钱,中期炒作,后期收割,已经有一整套产业链和成熟的模板,产出则千篇一律。

=====

曲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根基在于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一代代传统艺人对作品的持续创作和打磨下,积攒下的宝贵的优秀作品和行业标准,不合格的都饿死了,成功的都是靠真本事,硬功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曲艺的台词精炼准确,演员的表演精益求精,行业的标准严格得变态,掰开揉碎了有无数细节 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需要基层的努力和大师的总结归纳集大成,即使是市井的草根艺术,里面也饱含了多少代艺人的心血,我们的传统艺术,在西方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下,显得过时,落伍,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演员周期太长,娱乐圈的资本等不了,不能快速变现,就是传统艺术的软肋。没办法随便找个人包装炒作一下就成为“角”,而速成出来的腕又没有传统艺术的精髓,所以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境地。

这就是八九十年代戏曲不行了,相声不行了,传统曲艺不行了的根本原因。

真的不行了吗?不是,如果艺术水平够 劳动人民还是喜闻乐见的,要感谢老一辈曲艺艺术家们,他们还是顽强的把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了下来。

而这些大师们真正焕发异彩的年代,正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

影视方面,我们津津乐道的老版三国,西游,红楼,水浒,里面的专业戏骨,也是建国后几十年成长的。

毛主席的年代,演艺圈是出优秀演员的,是出艺术大师的。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那一代演员的老去和消失,娱乐圈还有几个合格的演员?

=====

郭德纲的成功,之后的相声演员无法复制,除去天分,成长的环境早已不复存在。

郭德纲从小是熏出来的,常年在很多大师的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得以博采众长,也经过很多大师的耳提面命,艺术的积累经过多年优秀环境的潜移默化,才会有当初那个锋芒毕露,又结合了自身优秀条件的郭德纲,德云社中徒弟有这种优越成长环境的只有曹,饼,陶,而饼天分不够,陶的主攻一直是京剧,曹是最接近郭德纲的徒弟,他得了郭的真传,却心术不正,终究不成大器。

而郭德纲在曹出走之后,再无如此精力和热情去在一个徒弟身上倾注这种程度的心血,说得严重点,德云社虽然徒弟众多,能真正传承郭德纲衣钵的人,目前来看,竟然无人可以做到。

都说岳没有天赋,这是郭德纲怕岳太早膨胀而故意营造的舆论,岳作为相声演员,堪称优秀,他非常努力,也有天分,也得到了郭的倾心传授,他也能成角,但是他始终离大师有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本功始终是他的短板,他也一直缺乏相声传统的做派和气质,哪种气质?少马爷,斗爷,算不上艺术家,但是那味道,那气质,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岳如果达到这个境界,至少可以独树一帜,他还要努力。

郭德纲老了,再从头培养一个岳,都力不从心了。

所以德云社的人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断层。徒弟们连见一次师父都奢侈,还谈什么熏呢?

德云社真正指望将来有希望接老郭班的,真就只有少班主。

相声得有相声的味,德云社现在有相声味的,高老板算一个,再一个就是少班主,他欠火候,但是他有那个味。

德云社的问题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相声对手,老郭其实对待云字以外的徒弟,都是当签约艺人对待的,采取的也是包装,炒作,变现的路线,没指望他们传承,他们是用来挣钱的。

还有一个有相声味的,是陶阳,年纪轻轻,倒一身老艺术家的做派,可是他的心毕竟在京剧上。相声的表演也很用心,比如规矩论的吃面环节,一看就是认真琢磨过又改进过的,但是我宁可他好好唱戏。

高老板一直是直眉瞪眼往老艺术家气质走,功力也非常强,基本功在那摆着,态度也端正,他是德云社的标杆,也是给年轻队员的表率,他的任务不是商业化,而是代表传统的相声的标准,老郭没功夫挨个教,又不能让学员本末倒置,动不动就拿捧哏家人找哏,就得以高栾为标准,你可以个性化发展,但是你们得知道传统的做派,是高栾这样的。

=====

郭德纲说要亲自带龙字科,说明他知道现在德云社除了少班主,没有能传承他衣钵的徒弟,曹一定是他心底永远的坎,他可能要逐渐淡出幕后,趁自己还有精神头找个好苗子熏一熏。

但是相声这门草根艺术,郭德纲跟新接班人回不到当初平房的草根日子了,能不能熏出个活脱脱的郭德纲第二,真的不好说。

老郭如果真为相声好,也许拆分德云社,把岳张孔都放出去单独发展自成一派,相互扶持,又凭本事竞争,相声可能才会有真正繁荣的可能。

相声想要真正的繁荣,需要从业者都踏踏实实创作,打磨作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靠水平本事吃饭,才会欣欣向荣。

相声要是也有四大名逗,四大名捧,四大名贯,四大名柳之类的称呼,才说明有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是相声发扬光大的真正时刻。


user avatar   chu-zhuo-q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云社内部徒弟之间根本不团结,大师兄闫云大为啥会走?戴九安和赵云侠录音风波了解一下。

德云社现在偏向于走流量颜值的明星路线,不用多说,九字科,霄字科很多基本功都不太行,但是就红啊。没办法,观众爱看脸,爱看颜值啊。

相声从05年中兴,郭德纲功不可没,郭已经不是以前的郭,德云社也不是以前的德云社。但是利益,还是那些人的利益。

郭德纲的实打实收的徒弟(不含半路出家,带艺投师的),只要从德云社离开,基本上都会被扣上欺师灭祖的帽子,比如,戴九安,郭鹤鸣,韩鹤晓(后面又回来了)等等。对于很多相声演员来说,德云社进去容易,出去难。

德云社捧谁,都是有计划,有安排,有目的,比如最初捧曹云金(有亲戚关系,又得真传),何云伟(这个可能郭真心付出了),张云雷(也是有亲戚关系,颜值高,嗓音好),烧饼岳云鹏(这都是为了其他弟子树立榜样才大力捧的,烧饼吐字不清,功底差),秦霄贤(家底殷实,颜值身高高,小鲜肉),孟鹤堂(多才多艺,颜值高),脏鹤伦(喜剧感很强的东北二人转相声演员),不是平白无故捧,都是有闪光点才捧,哪怕他们呈现得不是相声,而是综艺等,只要观众爱看,是不是相声的,无所谓。票房,流量,收视率曝光度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栾没有某些人捧得这么高,当然也不能说是不好笑。

脱口秀大会,上一季,李诞介绍赵晓卉时说是台柱子,这一季,介绍周奇墨,虽然本义是赞许和尊敬,但实际上会导致后面表演效果变差因为提高了人们的预期。

有人阴谋论说李诞踩这两人,如果按此理论,那郭说高是老艺术家那就是要把他踩泥里。

李诞是不是踩那两人不太清楚,但郭说高是老艺术家,以及说岳云鹏,都是常见的职场PUA套路了。

高栾两人既没有大火的必要,也没有大火的需求。保持着现在状态,跟着郭德纲商演挣钱并不少,两人在社内还分别有总教习和总队长的职务。

给郭德纲商演做倒二,最忌讳就是说的太好笑。当年曹云金就是犯了这个忌讳,被郭德纲恨得还写进他小舅子的书了。高峰可是聪明人


user avatar   zhu-ge-hong-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众花几千块钱坐到这儿,不是来欣赏你的相声艺术的。是来找乐的,你得让人家了乐,而且不能让人家乐少了。人上了一天班,花几千块钱专门来听你,你还慢慢悠悠铺平垫稳,人睡着了。你就得让人家简单的快乐。


翻译成人话

底下坐的是血空,不懂三翻四抖平铺直叙,听不了铺平垫稳,就是听“超刺激”来的,给他们“超刺激”,他们给钱,就可以了。什么相声?去他的。


user avatar   lai-zi-yun-jian-de-shao-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云社除了郭德纲、小岳岳,和他亲儿子郭麒麟,

其他大部分人,可以形容为,文化素质在初中高中、从小脱离父母管束、寄养在师父家、偏又背靠大树、有点名气、有大批粉丝、的男星。(我真心觉得目前那批徒弟不大像个相声演员的样子)

想想身边只读到初中高中,素质就那样的小男孩,如果不是在说相声,他们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的粉丝还都是一堆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看他们自带各种光环滤镜。

老郭能管教每个徒弟像管郭麒麟一样,事无巨细严苛要求?

我反正是不信。

老郭作为师父,就算他严厉到不能再严厉,但问题是手底下孩子这么多,还都是一群刺头似的半大小子,他真的不可能管的过来。

老郭是苦过来的,做事知道轻重,但是徒弟们可不全是吃过苦的啊。

睡粉什么的丑闻,只可能不断发生。盛极必衰,迟早会出事。


user avatar   xu-wei-28-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摆知在建国后作为封建糟粕,被侯宝林等大师组成的相声改革小组废除了。所以,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相声门里老师收徒弟是不摆知的,怕犯错误。郭德纲以及一些人因此说杨志刚不是郭德纲的老师,实际上是故意抛开杨志刚收郭德纲的时代背景。另外,郭德纲1995年前后也都是以杨志刚徒弟、白全福徒孙向人介绍自己的。杨志刚曾经说郭德纲不是我徒弟,那是在郭德纲在文化宫犯了很多错误之后,而为了让郭德纲当时不蹲监狱,杨志刚也是帮了大忙的,说郭不是自己徒弟,无非是对郭失望。但人大抵如此,老子不认儿子可以,但儿子不认老子,这就让老子不能接受了。这就是后来郭德纲不认杨志刚导致杨志刚大骂的原因。

2、天津相声圈并没有团结起来要“弄死”郭德纲。一部分人不等于全体,而且当时确实是郭德纲之前犯了错误。其实就像今天很多人抵制污点艺人复出一样,当年天津相声界有人觉得郭德纲不能再说相声,也是很正常的事。

3、郭德纲所承认的师父侯耀文、于谦的师父石富宽、高峰的师父范振钰都是主流艺术家。实际上郭德纲和德云社是得益于主流相声界的,但是郭德纲和德云社从来只说主流相声界对他如何不好,而个别提到某些老艺术家对他的帮助支持时,却又不提他们的主流身份。

4、所谓的主流相声界并没有一致要把郭德纲打倒。可以确定的是,常宝华、冯巩、笑林、石富宽、马季、赵炎、师胜杰、杨少华、李伯祥等人就没有。

5、德云社的创新能力比较差,现在的演出基本都是靠老段子加花。换句话说,德云社满足于老段子加花,对于创作留得住、传得下去的新作品是缺乏兴趣的——如果相声演员自己没有创新的能力,完全可以请一些会写的人来写,建国后很多新相声段子就不是表演者本人写的,而德云社现在也有能力请人创作段子,然而德云社演员始终热衷于老段子加点儿捧哏媳妇、父亲、母亲之类的花,就算自己胡乱攒个段子,也水平较低,比较糊弄。

6、徐、何、曹出走表面看是个人品质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当时德云社的管理问题和薪酬待遇问题。一些人的退出,其实是促进了德云社改革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这才稳定了队伍。如果德云社当时就是现在的制度,那几个人可能也不会走;如果德云社现在还是当时的制度,走的人可能不止那几个。

7、德云社的粉丝很多都没听过老先生的相声,以之前没怎么听过老前辈相声的90后居多。要问为什么?听过很多老先生段子的人,不至于跟着郭德纲嘲讽“主流”。

8、郭德纲其实做不了一个好的捧哏。不管逗哏水平是不是太低,捧哏演员都不能喧宾夺主。郭德纲现在的问题就是觉得逗哏的说的差,总是抢话。对比一下于谦,于谦给徒弟徒侄们量活的方式才是一个好捧哏应有的表现。

9、高峰说相声不可乐,一在于他不太爱用伦理哏、屎尿屁,二在于他在包袱设计等方面水平确实不够高。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不可乐,但觉得不可乐的占多数。而且指出这一点的不是观众,恰恰是郭德纲。至于耐听、细品云云,高峰在这个方面还得努力。比如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并不都可乐,但是确实是吸引人,高峰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10、德云社上春晚说的相声,大概是历届春晚里水平最差的那一档,远不如郭德纲所鄙视的往届春晚的绝大多数相声,当然了,比何云伟李菁那次强,却不如曹云金刘云天的——虽然不可乐但起码新鲜啊,《对春联》也实在是太老了,连创新都没有。

11、唱其实不是专指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艺人撂地儿时圆黏子用的,也就是说相声之前招揽听众用的,经常配合以白沙撒字。也就是说,太平歌词不是应用在相声表演当中的。说学逗唱实际指的是四种能力——语言能力、模仿能力、幽默能力、演唱能力。就算在相声界里,对于唱的理解也不相同,其实很多相声前辈所理解的唱都不是特指唱太平歌词。

12、关于侯耀文遗产的事儿,实际是郭德纲乱掺和了。现在是侯耀华跟侄女之间没啥矛盾,但跟郭德纲却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成了仇人对头。尤其是庭审证人证言是侯瓒在玫瑰园别墅拿走很多东西之后,郭德纲质问侯耀华“我师父的那些个东西呢”,就显得下场过于仓促。其实侯耀文收徒28个,其他师兄弟都没说话,你着什么急呢?

13、郭德纲总喜欢说自己被同行如何欺负、相声应该怎么说……但道理不是全在德云社那边,当然,德云社粉丝肯定不这么认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郭德纲也受到了很多同行的帮助。比如常宝华给郭德纲站过台助过威,但是常宝华病故的时候,郭德纲连在微博上吊唁一句都没有。比如说马季也夸奖过郭德纲,比如说杨少华也捧过郭德纲,马志明也夸奖过郭德纲,高晓攀、贾玲跟郭德纲的关系也不错,就连郭德纲经常砸挂嘲讽的冯巩也夸奖郭德纲“很有天分”……可能确实有同行欺负过郭德纲,但显然也有同行给郭德纲和德云社说过话、站过台。但是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粉丝们永远只说德云社如何被同行欺负、永远说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永远说这一行没好人。又比如说相声的最高境界不是跟观众聊天,现挂不是跟观众聊天,而是挽救意外影响或抖包袱的需要。跟观众聊天的部分其实都是话佐料,正经的段子部分不可能以跟观众聊天的形式呈现。

14、说相声不是最难的。郭德纲喜欢说“说相声是最难的,把观众逗乐不容易,是一门学问”。相声表演是门学问,这个确实是。但干什么不是呢?干什么行业,想干好都是门学问,都很难。说相声难,唱戏就不难吗?相声最早开始出现那会儿,唱戏更体面,收入更稳定,相声艺人们为什么不去唱戏呢?说相声不比其他行业难,而且成本投入非常低。德云社还叫“北京相声大会”那会儿,一天赚不了几个钱,也能维持好几年,你换成唱戏试试?置办行头得多少钱?还得请吹拉弹班子吧?说相声最难?傻子才信。跟相声有点儿类似的,说评书,容易吗?这么多年,评书大师才出了几个?都说王玥波说得不错,比单田芳、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可还差一大截呢。

15、郭德纲曾说观众作为外行,对相声的批评,艺人听听就行。事实上,相声表演是演员跟观众共同合作完成的,演员得卖力,观众得配合,演员要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调整,不是自说自话。对于相声应该是怎样的,观众的意见和批评不都是错的、无价值的,观众也不都是不懂行的。比如观众没学过表演,但是某演员演技好不好,观众是看得出来的;观众没学过导演,但某影片好不好,观众是看得出来的。你不能说“你们观众根本没学过表演、导演,你凭什么说我的电影不好”,你也不能说“《小时代》票房那么好,你们观众说它是烂片就纯属胡说八道”。

16、郭德纲常说自己和德云社能有今天全是同行的衬托。同行的衬托当然有,但同行的帮助也是有的。不管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还是有很多同行支持郭德纲、欣赏德云社的,比如于谦就是其中一个。于谦不是德云社元老成员,是后来加入的。很显然,要是没有于谦的出色配合,郭德纲的相声达不到现在的高度,于谦之前给郭德纲捧哏的,合作效果都差了不少。于谦当年作为同行,就没有拒绝跟郭德纲合作。还有李菁,尽管后来退出了,但也正是他当年跟郭德纲、张文顺共同创办“北京相声大会”,熬过了最初没观众的那些年,才有了今天的德云社。

最后:我其实完全不否认郭德纲、德云社对于传承相声的重要贡献。郭德纲和德云社其他演员的相声我也经常听。我只是对于郭德纲的一些说法和做法不认同。毕竟我跟粉丝是不同的,粉丝是无条件的、盲从的爱,我无法做到这样。

近十几年,德云社有点儿飘了,继续这么飘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树倒猢狲散。

德云社确实是目前最火的相声演出团体,也是最赚钱的。但,是借这个机会把相声往更好的层次发展,还是吃老本儿赚一波直到再也赚不到?是继续用骂同行稳固自己一枝独秀的地位,还是缓和与同行的关系,大家一起想办法加强创作,让相声可以多活几十年几百年?

玩粉丝经济是不能保证德云社长盛不衰的。玩粉丝经济就是玩火,一不小心就把自己赔进去。多少明星都是被粉丝给坑得一蹶不振。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云社在转变。

云鹤二科是真徒弟,这两科是老郭真放在锅里来回煎烤烹炸出炉的精品。

九字科属于老郭+云字科共同调教出来的。

鹤字科本身就变成云鹤二科主要调教了。

实际到了九字这科,德云社就已经不在是传统相声师徒相授模式,完全再向韩国艺人经济公司模式转变。到龙字科算是转变完成。

德云社出平台(韩国艺人公司出电视台),培训一段时间,丢到平台上看反应,有潜质继续前进,每反应,再给二三次机会,都没有,抱歉丢掉。

这也是为什么老郭现在说招收学员后,所有人都开始劝退模式,二三年内一个流水线生产产品。能否留下看市场。

没有那种十年功软磨硬泡功夫。

当然如果确实有天赋,那么老郭还是愿意花时间一点一滴打磨的。不过最近一科估计很难有这样的人。

一个是郭麒麟在变现,一个是郭汾阳在成长。这两很吃精力。

而且现在德云社如日中天,相声这潭水到老郭这里算是最辉煌的岁月了。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月盈则亏需要老郭更大的精力。

龙字科能出头的太难了。不单单要在高高在上的师兄中抢一口饭,还要突围师兄的数种风格。更何况龙字科还有以前老郭节目里面随便答应收徒已经小有名气的班级干部级别的。


user avatar   rivers-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郭根本没把这些娃当徒弟,都是赚钱的工具而已。(这里的赚钱工具四个字有点贬义,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老郭只把他们当公司员工,原答案就不修改了

曹金何伟政变之后,老郭对德云社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很清晰地认识到,德云社不是一个相声社团,而是一个娱乐公司。

而这个娱乐公司,是必须且只能继承给他的儿子郭麒麟,其他人都是打工者。

现在大火的这些“徒弟”实际上都可以无缝替换,也许你还可以把他们叫做相声演员,但是他们更多的路子是偶像。也就是说,老郭也实打实的明白,他的这些徒弟和偶像一样,换谁都行,产品周期短,必须短时间内利益最大化。

老郭这些徒弟心里也都明白得很,合同制和现在娱乐公司的运营方式一模一样,演出安排,综艺安排都掌握在德云社这个大娱乐公司了手里,小明星们想上台,必须服服帖帖的服从德云社的安排,以便获得资源。

老郭给他们真传?别闹了,一个不愿意教,那些也不愿意学,趁着有名气大家多挣钱才是硬道理。

就好比说,现在很多演艺明星火,但是戏不一定会演;好多唱歌的小明星火,但是不一定会唱歌;说相声的明星火,但是不一定会说相声。异曲同工。

德云社现在就郭麒麟是实打实的基本功扎实,也是老郭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一字一句一呼一吸调教的,要不是必须让郭麒麟熟悉德云社的运作方式,老郭再按他几年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这就是德云社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最根本,德云社是郭家的,只有太子爷能得到真传。其他人,有机会火了赶紧挣钱才是硬道理。

----------------------------------------------------

高峰为什么这么重要,一来高峰是德云社依然是相声团体的重要标志。没有高峰,德云社就是一个活脱的脱口秀社团了,高峰这种传统相声演员压阵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次,高峰是德云社的活化石,郭德纲保留高老板的地位,也是告诉市场他依然坚持着德云社创办的初衷。


粉丝群体确实挺厉害的,鉴于出现了很多抬杠和撕逼的,我就关评论了,大家看个乐就好

追着我骂的小朋友,我就不挂了,太难听的举报也就是了。统一回复你们一句,证据这事说难找也不难找,找找当年郭老师于老师和他的经纪人王海先生的采访录像也就是了,他们都很大方的承认公司现在是娱乐公司合同制,没啥问题。

为什么合同制公司制就是丢人的就能让你们气恼呢?我有点不太明白,相声本身也是娱乐圈,采用娱乐公司的管理方式,不好吗?




     

相关话题

  郭德纲与众弟子的走红与成功,是不是上学无用论的最好佐证?雷军是亿万富翁,是不是上学有用论的最好作证? 
  为什么我觉得郭德纲说的话都对? 
  每个很丧的时候,都是靠德云社的相声度过的,你们靠什么开心起来的呢? 
  如果侯耀文老先生没有去世,那么攻击郭德纲的人还会那么多吗? 
  当年张云雷退出德云社只是因为倒仓吗?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郭德纲在相声历史上是什么水平?如果现在退休,在相声史上是什么地位? 
  如何看待德云社相声演员高峰的相声功底和“老艺术家”人设?如何评价他的观众缘儿和票房号召力? 
  小时候经常听杨达与黄俊英的相声,非常喜欢,但是为什么现在再也听不到像他们那么优秀的相声? 
  现在有没有相声说的比郭德纲于谦更好的?(单口对口都行)? 
  如何看待张云雷再上新华热评? 

前一个讨论
知乎里一贯看不起的阎锡山为何在太原战役那么难打,49年了居然有如此大伤亡?
下一个讨论
谁能冷静地告诉我肖战人品到底怎么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