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一代完全是个半成品 二代我也一样不看好
我没长期使用过柔派一代,但是就我几次上手而言,柔派一代更像是一台工程机 不仅有折痕问题,两侧的屏幕也算不上平整,摸上去的质感与三星和华为相似,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塑料的手感,有点像是劣质的水凝膜。柔派在折叠状态下中间会留下很大的间隙,比Galaxy fold和mate x都要明显得多。此外柔宇宣传的water os明显也是个半成品,从折叠到展开的过程有明显的顿挫感,软件适配也比较糟糕。相比之下,oneui和emui对折叠屏的优化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了。可以说,目前的柔派一代尚不具备作为量产产品的资格,更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
其实上面这段话已经指出了一个问题--柔宇一家做屏幕的厂根本没法抽调大量资源去做折叠屏的软件适配,只是带着柔性屏这一个卖点硬上。柔宇去年之所以能第一批拿到高通的855,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块柔性屏的形态代表全新的行业方向,吸引了高通的注意力。柔宇没有做好一台消费级折叠屏整机的能力,跨界的难度不是柔宇的体量能够承受的,我一直持有这个观点。
但是,柔宇当真只想晒晒自己家的屏幕吗?他们就没打算把柔派做成消费级产品吗?
还记得去年小米晒自家双折叠工程机的时候,小米宣称自己“攻克了”柔性屏技术。虽然拿供应链技术夸大其辞包装自己是小米的传统艺能了,但第一个跳出来抗议的不是华星OV,而是柔宇。
这套路看着是不是眼熟 产品还在期货状态(王腾语),运营倒是安排上了。先来一手“人若犯我虽远必诛”(先不说这话听着奇怪,人家犯你啥了?),再带一波自己家的货。虽然有些牵强,但至少可以说明柔宇是不打算只让柔派成为屏幕展示机的。
其实这挺奇怪的。为什么柔宇要杀入机圈红海呢?柔宇也想在机圈里分一杯羹吗?
柔宇做折叠屏有什么困难?
在使用fold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折叠屏在日常使用中是存在很大的实用价值的。不论是折叠后便于携带的手机型折叠屏还是展开后提升获取信息效率和爽感的折叠平板,都向我们展示了折叠屏这一全新品类的可能性。但是,现有折叠屏仅寥寥数款,生态不够完备。这就需要厂商成为强有力的推手,推动开发者去适配自己家的产品,自己也要在UI上进行改动以完整发挥折叠屏的独有优势。我之前也说了,柔宇一家做屏幕的厂商连自己的UI都适配不好,更不用奢望其对开发者有任何号召力。初代柔派开售时那五位数的开发者限定版也不过是柔宇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在这样的市场上,做好一款普通的直板手机尚不容易。,更何况柔宇上来就选择了高难度。柔宇或许有一个宏大的市场布局,但就目前来看,步子迈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