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连长城都解决不了游牧民族侵扰,为什么唯独不修长城的清朝彻底解决了?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曾出现这样一段话,电视剧中的康熙认为:明王朝花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修了历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的长城,却挡不住清军铁骑的入关,长城既然如此没用,就根本不需要修长城。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大清朝的铁杆粉丝,对大清朝是顶礼膜拜,极度吹嘘大清朝是多么多么牛逼,疆域比明朝大多了,皇帝个个都很优秀,不像大明朝有那么多的昏君。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就是:
明朝修长城,但却一直面临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
清朝不修长城,不费吹灰之力之力,就把蒙古草原纳入直接统治,几百年时间也没掀出什么风浪。
清粉们认为:
最后只有清朝,彻底解决了蒙古,将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威胁彻底化为浮云。
大清朝真是太牛逼了!
他们认为,之所以大清朝能完成这样的壮举,主要原因在于大清朝太聪明了,以前的汉族王朝都是傻叉。
在清朝以前的汉族王朝,面对草原游牧民族,只有一个对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割地赔款和亲认怂。
就算打得过就如何呢?》
草原对农耕王朝没什么用,汉族王朝就算把游牧民族打服了,也无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统治,彻底消除威胁。
等到汉族王朝衰落,被打服的游牧民族又会乘机崛起。
打服了一个游牧民族,又会冒出一个新的民族。
打垮了匈奴,冒出了突厥。
打垮了蒙古,冒出来后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真是让中原汉族王朝头疼啊。
但是,清粉们(他们一般又是明黑,比如某矮大紧脱口秀主持人、著名音乐人)认为,中原汉族王朝太蠢,只会打打打,不会动脑子,还是我大清朝厉害,手段高明,用了几个妙招,没费什么力气,就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给搞定了。
第一大秒招:
拉拢游牧民族,让一部分游牧民族变成自己人。
在大清朝崛起的过程中,拉拢蒙古人,成立蒙古八旗,和蒙古通婚。
蒙古人一看,跟着大清朝,有吃有喝,蒙古女人还能做大清朝的皇后,十分有面子,所以铁了心跟着大清朝混。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想闹事,首先得问问蒙古八旗同意不同意。
第二个秒招:
大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反抗大清朝皇帝和反抗蒙古大汗,对蒙古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秒招:
蒙古作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居无定所的特点最让中原王朝头疼。所以除了八旗对蒙古精英的吸纳,清朝在蒙古旧地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蒙古地区地块进行了划分,地块内的蒙古部落不允许到地块外游牧,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让聚沙成塔式的迅速崛起成为浮云。划分地块后,水草丰美的部落自然人畜兴旺,而分到地薄贫壤之地的部落就只能哀叹命运的不公。
以上妙招,的确是历史事实,大清朝的确做了这些事情。
当然了,在清粉们看来,除了这些小妙招,大清朝之所以能制服游牧民族,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大清朝历代皇帝个个兢兢业业,都是明君,大清朝的军队本身就很擅长骑射,完全不惧怕游牧民族,这一点不像中原汉族王朝,只有步兵,没有好的骑兵,面对游牧民族完全处于下风。
另外,还有一个妙招,被清粉们大吹特吹,说的神乎其神,那就是大清朝利用藏传佛教控制、消弱蒙古族。
推动蒙古喇嘛教发展,清朝规定蒙古每个家庭留一人守灶,剩下的人必须信黄教并全部出家,喇嘛教徒可免交赋税,以此巩固宗教成果。如此,生育人口骤减,蒙古地区人口越来越少,反抗更是遥遥无期。清朝的“计划生育”取得巨大效果,清朝灭亡后,原本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喀尔喀蒙古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人。
清朝用以上政策,完成了历朝都没有完成的事情。
然而,这并不是事实。
清初时,蒙古人口有2169446人,而在清末则是1715818人,减少了20.9%的。人口的确是减少了,但没有下降的那么厉害。
而且也不仅仅是因为宗教原因,草原上的人口承载力、战争等因素,可能才是蒙古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
清粉们认为,藏传佛教,削弱了蒙古人的抵抗精神。这纯属扯淡。
1635年漠南蒙古被清朝征服后,漠北喀尔喀蒙古坚持到1691年,漠西卫拉特蒙古更是到1759年方才并入清朝版图,这段时间内,虽然有很多战争,但人口仍在稳步上升,史书中有大量因为人口滋生,牧群繁盛导致牧场不足而贵族发生摩擦乃至内斗的记载。尤其是卫拉特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从其孕育时期起,便全民笃信佛教,但其鼎盛时期,能够达到“控弦近百万人,驮马牛羊遍山谷”的程度。
准噶尔汗国在立国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多次击败俄罗斯和清朝大军,最后灭亡时,也是抵抗激烈屡仆屡起,乃至于乾隆皇帝不得不下令进行灭绝屠杀,“必使无遗育逸种于故地而后已”。雍正皇帝归并青海时,和硕特蒙古起而抵抗,各大寺庙的喇嘛也从军参战,在郭隆寺一战中,数千喇嘛与清军激战,战败后退入山洞,被放火烧死也不投降。此战清军仅腰刀砍缺者就有三四百口,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将作战经过写成奏折呈递雍正帝,其中便言道:“自三藩平定以来未有如此大战者。”雍正帝在朱批中也表示了惊骇:“实属奇事,方闻此等英勇之喇嘛。”
也就是说,喇嘛教(也就是藏传佛教)不但没有让蒙古人的战斗力和反抗精神降低,反而有所加强。
想一想,也是合乎情理的,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有来生,相信可以超度灵魂,那么就不怕死了,更有牺牲精神,这样的人是很难征服的。
不仅仅是这一条,清粉鼓吹的,大清朝所有的妙招,都不足以彻底解决草原游牧民族这一困扰了中原政权2000多年的难题。
那么,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大清朝就能解决这一难题?
说来也不算太复杂,有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沙皇俄国的扩张
先说结论,沙皇俄国的崛起和扩张,削弱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多个游牧民族的实力和生存空间。
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崛起,开始了疯狂的扩张。1578年开始俄罗斯哥萨克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东侵,并于1636年到达鄂霍次克海。
由于哥萨克的入侵,西伯利亚很快成为俄国的殖民地。
西伯利亚属于苦寒之地,不能发展农业,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没有现实意义,因此俄国的窃据显得无关痛痒,但是对于蒙古等游牧民族而言却是致命打击。
在俄国人还没有到来之前,根据郭沫若等学者的考证,中国游牧民族的天然游牧北界大致在北纬58度左右,在贝加尔湖以北,深入西伯利亚境内。但是沙俄的到来夺去了蒙古游牧区的北部,蒙古各部游牧区域只得南移至贝加尔湖附近。
俄国对蒙古北部土地的蚕食极大地压缩了喀尔喀蒙古等部的活动空间。以往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如果占了下风,游牧民族可以直接跑路。越往北,中原王朝的追击越困难,而适应了严寒气候的游牧民族则可以不断向北直到脱离追击。北方是无主地,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向北接近无限大。
沙皇俄国帮了大清朝一个大忙。
对大清朝来说,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
第二大原因:火器
先说结论:
在火药火器发明之前,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好办法。
从明朝开始,火药火器取得了长足进步。
尤其是,明朝末年开始,来自西方的先进火药武器传入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火药水平,中原王朝对草原游牧民族的优势进一步拉大。
清朝初年,利用火药武器的优势,轻而易举的先后平灭蒙古族多次叛乱。
虽然西蒙古可以从沙皇俄国获得先进的武器,但是大清朝地大物博,经济更发达,生产武器的能力更强,足够把西蒙古耗死。
第三大原因:蒙古草原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从明朝开始,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开始逐渐抛弃过去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
过去主要依赖放牧牲畜生存的游牧民族,竟然开始发展农作物种植业了。
令人震惊的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然开始农耕化了。
在今天,内蒙古是我国最重要的春小麦种植区之一。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时代在发展。
从明朝开始,发生了以下变化:
1、明朝以前,草原上(包括今天的内蒙和外蒙等地)的农作物以粟(俗称小米)和黍(俗称黄米)为主,草原上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少,适合这两种作物。但是这两种作物产量太低,一般亩产不超过200斤,而且不好吃,难以养活更多人。
明朝开始,草原上的农作物开始变成以小麦、莜麦、玉米、土豆为主,产量大大增加,其中小麦可以达到400斤。粮食多了,可以养活更多人。
为什么到明朝会发生这种变化?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明朝人经过不断的育种,培育出可以在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比如小麦、莜麦等。
第二点,中原地区土地少,人口多,中原的农民被迫到草原上谋生,成为蒙古贵族的佃农,替他们种地。
第三点,从西方传过来玉米、土豆等适合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
2、明朝以前,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也不高,无法为草原百姓提供更多的产品。
种植农作物,需要各种农具等生产资料。别说镰刀犁等农具,明朝以前草原百姓甚至连一口铁锅都没有。
这一状况到明朝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大进步,中原百姓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铁器,包括农具,可以供应草原百姓,促进了草原种植业的发展。
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游牧民族总是倾向于侵略、骚扰、掠夺农耕民族呢》?
吃饭是各民族头等大事,吃饭改变历史。
因为游牧生活不稳定,食物供应不稳定,导致他们活不下去,只好去抢农耕民族。
那么,为什么游牧民族有能力,去侵略、骚扰、掠夺农耕民族呢》?
因为他们居无定所,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茫茫草原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强者的,谁拳头大谁就占有草原。
游牧民族非常容易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小部落,变成一个几十万人的强盗集团。
然而,明朝开始出现的游牧民族农耕化、定居化,深刻改变了这一切。
游牧民族有了私有财产的概念,他们中的贵族,占有了某一片土地,不允许别人来分享。
这种现象,导致他们长期四分五裂,很难再重新整合到一起。
大量的中原百姓,来到草原,成为蒙古贵族的佃农。
一旦蒙古贵族发动叛乱,这些中原百姓,就会成为大清朝的助力,毕竟他们更认同大清朝是正牌王朝。
而且,定居之后,大清朝如果去平定叛乱,正所谓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攻占或者破坏了他们的根据地,他们就折腾不了什么水花了。
文章很长,最后我们来复习一下:
两千年来连长城都解决不了游牧民族侵扰,唯独不修长城的清朝彻底解决了?
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沙皇俄国的扩张
第二大原因:火器
第三大原因:蒙古草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三大原因,其背后都是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所以说,游牧民族是输给了时代,而不是输给了满清八旗。
所以说长者语录里面蕴含着非常多深刻的智慧,但是知乎又不让发,你说咋办……
有独立的武装和外交,就是独立的国家了。满八旗统治蒙古期间,蒙古自始自终,保留着全民皆兵的传统。所以,这个“解决”,不是很“彻底”。朝鲜也向满八旗称臣,但有自己的军队。附庸国也是国。就到这里,不敢深究了。
因为双方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巨大的敌人。
另外,和明边军相比,满清中央军火枪火炮真理含量比较高,以理服人比较容易。
战略态势来源于战略决策,而战略决策具有路径依赖,什么路径的依赖?
国初形势
明朝立国的合法性在哪?
“胡运既终”
不管怎么说,这个“胡运”是必须终结的,很多人说老朱搞得什么不征之国是没进取心,你要搞清楚,不征不是谁都不征,是“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而“胡运”也不是那么容易打掉的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北元在真正的被打成两块,而且就算是分成了两块,遇到重大事件也都是打出“大元”的旗号。也先那么跋扈,在议和问题上也是和脱脱不花一同决定并认为自己属于“大元”
论体量,论正统,论上层建筑的完整性,怎么也比明末漠南那帮臭鱼烂虾强吧
所以,明初确立的政权合法性就是“终胡运”,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往后明朝的外交弹性
这都还不提大宋给后世士大夫留下的心里创伤
所以对于今后明朝的战略决策来说,国初两代雄主对北征的执着形成了路径依赖,往后的大萌朝堂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
1·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2·防守
若是以降伏作为最终目的,结局只可能将蒙古各部拆分,将其纳入羁縻卫所的体系中来。所谓的顺义王那是为了大家好做生意,你要真想把各部拆了,不好意思,只有肉体消灭。
况且明初朱棣又不是没有用封王这种手段招抚蒙古贵族,郭骥先是招抚马哈木封其为顺宁王,后脚跑到鞑靼招抚转眼就丢了性命。
所以战争几乎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这就有一个问题,有能力一劳永逸消灭蒙古势力的两代君主貌似加起来有近五十年的时间。但光是把北元打分裂就花了朱元璋后半辈子的时间。真正有外部客观条件的是永乐帝,靖难四年把华北民生打烂了,朱棣就只好把国初朱元璋在塞外攒下的卫所迁了不少回来,顶着巨大的民力耗损搞个北征,结果发现不管是鞑靼还是瓦剌都被朱元璋这个疯老头吓着了。朱棣第一次北征刚走到胪朐河本失雅里和阿鲁台一个往东跑一个往西跑。
朱棣是追过兀古尔扎河(克鲁伦河以北地区)一直追到斡难河才追上本失雅里
追阿鲁台一直追到斡难河东北的飞云壑
后来和马哈木在忽兰忽失温交战的过程大家也清楚,明军没有打出一个战果辉煌的歼灭战,但马哈木还是成功从土剌河退走。
这两次第一次阿鲁台精锐丧尽,第二次马哈木元气大伤,但问题不在于士兵被杀伤了多少。而是对蒙古上层贵族进行摧毁性打击,做不到这些,你是没法和他在草原上打游击的。
甚至于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征阿鲁台一听到风声立马北逃,明军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在应昌和阔滦海子之间晃悠,你让他追,茫茫瀚海你往哪追?
所以他最后一次北征的时候说:
古王者制夷狄之患, 驱之而已, 不穷追也。且今孽虏所有无几, 茫茫广漠之地, 譬如求一粟于沧海, 可必得耶?吾宁失有罪, 不欲重劳将士。朕志定矣!
班师的路上就死了
你以为他屈服于“驱之而已, 不穷追也”的理论了?屁,他做梦都想把阿鲁台杨了。
但是他做不到啊,只要阿鲁台有腿能跑,他就永远追不到,很现实。
努尔哈赤有这种困扰吗?
没有啊,那时候的蒙古都碎成什么样了
皇太极怎么说的:
当然别被他骗了,被征服的是漠南蒙古,其实说征服也不太恰当,人家入关以后就和满洲太君穿一条裤子了,当然比汉狗的地位高
西北的卫拉特、叶儿羌,西藏的顾实汗,北部的喀尔喀并不算完全掌控,但要换朱元璋/朱棣来,看见这样的蒙古怕不是做梦都能笑醒。
而且后来的葛二蛋有兀鲁斯、鄂托克这种行政机构,不是随随便便拔腿就跑的,而且人家虽然建构齐全,但其实力除了康麻子粉喜欢吹以外我真没觉得这货跟马哈木有啥可比性。
青海的和硕特这些比漠南蒙古还容易拉拢
后金很奇怪,单论建州女真,他身上你可以同时找到汉化和蒙古化的痕迹,特别是对于他的上层建筑来说和蒙古打交道是家常便饭,这就给了他们一个优势——在不动摇上层建筑的情况下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区域势力整合
且不说建州女真如何如何,海西女真从嘉靖朝就和南下的左翼蒙古交往,海西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向土蛮部纳贡,其中便有较早于“小黄台吉”通婚的哈达部,直到万历朝哈达部势微叶赫部才逐渐上位。
科尔沁很早就和叶赫部和建州部互通交往,努尔哈赤又经巴约特部牵头和喀尔喀五部交好,科尔沁的明安台吉甚至把女儿嫁给努尔哈赤
人家就是不停的拉拢周边蒙古势力起家的,和朱元璋接的摊子不一样
虽然我一直很反感民族压迫铁庄稼那一套,但不得不承认在客观情况下用军事强权捏合出一个“八旗”凌驾于所有世俗势力之上是后金的最优解
不接受,但我理解
所以皇太极可以在势力壮大之时把察哈尔部的敖汉、奈曼、兀鲁特逼到他那一方,对于后金来说就是多把手一起抢东西,而不是像明朝要面临着迁移、安置、封爵、设卫等等一系列急需支付的成本。
这两者在相当程度上不具有对比性
而且林丹汉为避后金锋芒西迁又撞上右翼蒙古,等于是转头打了一场内战,然后喀喇沁诸部与土默特部被淦了转头投降后金
且不说“清朝几十年就解决”不是本位面的历史这种槽点(准噶尔都打到乾隆朝才平定),把明清二者对比,就像是你的上司把一个身材魁梧的混混头子撂倒了。你作为他的小弟叫上混混头子的小弟一起把你的上司撂倒了,顺带收拾了一帮不服从你的小弟。
然后旁人纷纷夸你除暴安良,比你上司好多了
我就???
1.
现在有种说法,说“明朝打了两百多年都没能征服蒙古,清朝几十年就解决了”。
这是一个错误观点。
我们回溯到明朝建立之前。
那时,大蒙古政权正如日中天。
蒙古人不但在中原故地建立了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大元”,更与四大汗国一起,打造了煊赫一时的草原帝国系。
那时,整个欧亚大陆的众多民族与国度,都在蒙古人铁骑鸣镝的赫赫武功里屈服战栗。
但是,红巾军一通鼓响,让汉民族成了全世界受蒙古压迫民族中挺身而起的最大群体!
随后,顺应时代洪流的朱元璋,以革命家和解放者的姿态,靠天才加实干家的奋斗,缔造了大一统帝国,大明完成了对大元的法理及民意征服!
大哉乾元”的帝国梦想灰飞烟灭,连它的末代皇帝“顺帝”的谥号也来自大明洪武皇帝御赐。
蒙古人被从锦绣繁华的中原腹地赶回了不毛之地,辛苦多年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与历史荣耀一朝丧尽。
不但如此,朱元璋更以宗主国的身份向其他蒙古汗国宣示权威,史书写得分明,几大汗国无一例外,全都遣使来朝,入贡输诚——明朝完成了对蒙古系政权的权力征服!
再补充一个细节。徐达、常遇春攻破大都时,来到中原的30多万蒙古人只有6万人逃回漠北,绝大多数永远地留在了明朝,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新王朝的顺民——明朝完成了对蒙古人心的征服!
多年后,野心勃勃的明朝叛将努尔哈赤还在书信里用这事来羞辱蒙古林丹汗。但是他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历经九死一生从俄国逃回的土尔扈特人,向他的玄孙献上了象征土尔扈特人忠于国家的明证——一颗被珍藏多年的明朝皇帝御赐印绶!
在土尔扈特部眼里,他们是强大中央王朝的治下之民,这个王朝彼时叫大明,现时叫大清。
2.
与汉唐成立之初对北方强敌采用和亲甚至称臣的屈辱做法不同,
明朝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在前80年里对地理概念上的蒙古(即今天的内蒙古和外蒙古)始终保持着凌厉的攻势。
明军深入塞北,在今天的贝尔湖流域灭掉北元势力,彻底断送大元王朝复辟的可能,明军犁庭扫穴五征漠北,以今天美国军队的心态,对可能出现的战略威胁进行强硬打击。
明成祖还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地、蒙古精神的发源地——斡难河地区设立了斡难河卫。
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明朝一次次地完成对蒙古的高烈度、高强度征服。
不仅如此,明朝还对远邦蒙古族裔进行强力威服,使自诩当世成吉思汗的草原独狼——“瘸子”帖木儿折戟沉沙。
在推翻西察合台汗国,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并控制阿拉伯半岛,建立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帝国”之后,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召开“蒙古人大会”,举起了“反明复元”的大旗,积极为远征明朝做准备。
帖木儿联络蒙古诸部,本以为会受到热烈响应。可谁知道,蒙古本部的鞑靼和瓦剌都争先恐后地派出使者,向明朝通报信息并表示忠诚——足见明朝对蒙古的影响力和震慑力何等强大!
就在帖木儿拼凑了20万人、诈称50万大军大举东征之际,明朝做出了强硬的两手准备:一面由大将宋晟在新疆哈密卫及河西地区备边,集结精锐大军随时准备对远来之寇给予迎头痛击;一面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近三百艘巨型战船,载着27000多精锐马步三军,由江苏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驶向了南洋。
明成祖派郑和挥军出海,绝不是通使那么简单,其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必要时,从西南海岸线登陆阿拉伯半岛,截断帖木儿的归路。
明朝的安排显然让帖木儿远征大军陷入了空前的战略被动,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帖木儿猝死远征途中、大军立即班师回国,东征之事再也无人提起。
后来有种说法,帖木儿是被明成祖海陆包抄的作战计划吓死或者愁死的。这话虽像一句玩话,却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就叫,棋高一着,引当世英雄竞折腰!
经此一役,中亚以及西亚诸国皆正式尊奉明朝为“天朝”。帖木儿的继任者沙哈鲁放弃反明,承认自朱元璋时代即确立起的明朝宗主国地位!
为了威服远国,显示大明强悍国力与军力,永乐十八年,明朝举办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国际大阅兵”!
这一年,在6000精锐明朝骑兵的护卫下,一支来自中亚、西亚20多个国家、超过600人的使团,在游历明朝九边、亲眼见识明军威武军容和强大武备之后,来到北京。
第二年三月,明朝调集十万大军举行长达一个月的“大狩猎”活动,各国使节全部受邀观礼。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阅兵活动中,大明“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土狼兵”、“白杆兵”悉数登场,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拼砍刺杀、弓弩破阵等军事科目精彩上演,虎威炮”、“火龙枪”、“安南铳”、“一窝蜂”、“火龙车”等高精尖武器惊艳亮相。
史载,由于明军步调划一、配合严密、军容壮盛、火力强悍,各国使者都受到了强烈刺激——“列国使节俱惊”!
阅兵结束后,明成祖在御营接见国际使团,之前以“我国无跪拜之俗”为由拒绝行跪拜礼的帖木儿帝国使者——帝国宰相阿尔都沙、帖木儿麾下名将盖苏耶丁带头跪倒叩拜。
盖苏耶丁在回国后一再提起这次给他造成心理创伤的大明之旅,多次跟人感叹“大帝(帖木儿)是幸运的,他死在路上,得以保全英名……”
终明一朝,中国有四十多个藩属国,永乐朝的藩属国数量更是多达一百余个。
明朝声威之远,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以此观之,明朝靠实力和魅力征服的国家多了去了,何止一个蒙古!
3.
当政权不断趋于稳定、新国家日益强盛之后,明朝转入和平建设,停止了这样的征服活动。
因为,对塞外漠北,明朝人和汉朝人、唐朝人的认识毫无二致。
事实上,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即使在全盛时期也无法对这些边疆进行“州府县道”式的完全且彻底的统治,即便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不例外。
道理很简单。
这些地方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属于农耕时代的不毛之地,难以集中资源,难以筑城久守。
派驻常备大军则得不偿失,不派大军,则其人趁机作乱。
因此,得之不足为中国之喜;失之,无损中国之实。
所以,自汉唐至明朝,强盛的中央王朝对地理概念上的蒙古(匈奴、鲜卑、突厥等等民族)都是采取羁縻统治——你不闹事,我不找事,大家过太平日子。
正因为明朝报了这样的心态,才会放弃了对蒙古的绝对征服,甚至还在绝对征服越南之后干脆选择了放弃。
作为大明事实上的继承者,清朝人在修著明史时,对明朝在扩大中国疆域版图、稳定多民族国家政权方面的历史功绩进行了客观评价: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正是受惠于明朝对蒙古的两可心态,蒙古各部才得以苟延残喘,在一个强大政权的阴影里休养生息,然后各部落势力像走马灯一样此消彼长,以强盗+流氓的形象,在历史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明黑们总以“土木堡之变”来攻击明朝,更有一些人把“土木堡之变”说成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之所以叫“变”,无非是事发突然,准备不足。当时,明军由于指挥失当、兵力分散及地势问题,被也先找准时机击败,以至于皇帝被擒。而对于明军实际参战兵力,亲历土木堡之变并且生存下来的历史名人李贤在《天顺日录》说得清楚:“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
别说别说战死6万,就算战死20万,明朝就“由盛转衰”了?
要知道,明朝军队数量庞大,这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这点,明朝人自己看得最清楚——“明以全盛之天下猝遭此变……”
冷静下来的大明迅速展示了强悍实力,景泰帝受命登基,挫败了也先挟持皇帝入侵大明的阴谋,北京军民更在“救时宰相”于谦的率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原本气焰嚣张的也先,一下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后统计,仅明将石亨一部就阵斩瓦剌首级一万余颗。
承受不了巨大伤亡的也先狼狈逃回草原,瓦剌部就此衰落。
至于明英宗,作为两百年来明朝与蒙古战争中最高级别的战俘,与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战俘的悲惨境遇都不一样:他不但被以礼相待,好吃好喝好招待,最后还被无条件释放,礼送出境,重回大明。史载,明英宗离开草原之日,也先及群臣“跪而送之,涕泣不止”。
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吧!明朝在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签约的前提下,靠实力碾压击碎了蒙古人的信心——他们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无条件送还敌人的皇帝,究竟是失于算计还是有所畏惧?
4.
江山代有才人出。
阿鲁台、也先、乌格齐、达延可汗、阿勒坦汗等一众蒙古风云人物都曾耀眼一时,也都以能征惯战的剽悍形象被载入史册,但是在明朝对蒙古的历史较量中,他们的作用无足轻重。
这些被大元帝国的遗老遗少们奉为绝世豪杰的人物,他们攻破过城池,掳掠过财富,杀戮过无辜,但没有完成过对大明帝国的任何一次征服——无论是从法理、权力、民意还是军事上。
这些蒙古豪杰,反倒在同明朝的于谦、张英、王越、杨一清、王崇古、马芳、戚继光、李成梁等人的较量中,无一例外地大败亏输。尽管,这几位在今天很少被人吹捧。
在这里,我还要指出一个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长城看成是单纯的军事防御工事。
实际上,这是很有问题的。
就像我在《怎样爱国更安全》一文中写道的“人们劈山填海,造起绵延的长城和高耸的雄关,以近乎偏执的热情阻止从内部向外部的人口流散”。
长城固然是军事要塞,但是它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的作用是阻止中原人口、物资、技术向蒙古的流散,从而保持大明与蒙古悬殊的国力对比优势。
阿勒坦汗被誉为蒙古的最后一位大英雄,他一度有再次建立草原帝国的野心和实力。
但是,靠常年战争掳掠根本填不满蒙古实力虚弱的坑,反倒是明朝的边军,因为战争磨练,更因为涌现出马芳、戚继光等一大批优秀将领而越打越强。戚继光还创造了多兵种配合用近现代打法快速全歼5万蒙古骑兵的强悍战绩。
终于,在多次被狠狠教训之后,阿勒坦汗被现实(强盛的大明)征服,选择接受招安。
他变成了明朝的“顺义王”,老老实实地“约令称臣,世世代代,永不复叛”。
百年战火就此消弭,广阔的边境,“六十余年边民生息,遂长不识兵革”。
蒙古其他部落都争先恐后地忙着向大明朝表达善意,以至于“河套各部皆求归附”。
有了近两百年的优势积累,明朝终于完成了对蒙古的事实征服——直到明亡,蒙古人再没有对明朝进行过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征服——做两手准备,叫你畏威怀德,不听话就打,听话就给糖瓜,带你一起吃香喝辣。
任何民族都不傻,在与更强盛、更文明的群体接触时,谁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归化。
用嘴喊口号,用脚投票。这是古人早已经用烂的玩法。
5.
清朝是少数民族起家,而且两百多年来一直臣服在明朝治下。
在从趁明朝内乱崛起到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把已经对明朝产生巨大向心力的东部蒙古六部视为战略资源,一边进行武力征服,一边进行“满蒙一家”的拉拢分化。这样,他们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经济、军事、战略优势的最大化。
当然,他们拉拢的并不只是蒙古。
最后,靠了汉八旗、蒙古八旗的大联合,清朝创造了“满洲八旗无敌天下”的神话。
大家都清楚,除了个别领域,清朝全盘沿用明朝制度与政策。
在对蒙古的态度上,清朝最开始和明朝完全一样:羁縻统治,没别的想法。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历史走向。
当时和清朝并立的准噶尔汗国(外蒙古)要吞并喀尔喀部,喀尔喀部历来和中原王朝往来不断,加上库伦活佛和康熙关系不错,因此要求归附中国。
入主中原久了,少数民族也以中央帝国自居,有了要四夷拱服的想法。因此,面对喀尔喀部的请求,朝廷共议之后选择了接受。
然后,康熙御驾亲征,与噶尔丹打了一仗,拉开了中原王朝征服外蒙古的历史进程。
经过贯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续100多年的残酷战争,特别是乾隆对人口百万的准噶尔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之后,外蒙古终于被暂时肃清。
但只是暂时的,因为又过一百年后,外蒙乘满清衰落,选择了反方向运动,投入了别人的怀抱。
至今,外蒙古仍坚持认为蒙古人遭受了满清的长期奴役,并将对满清的历史仇恨转变成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现实戒心。
谁说清朝几十年就“搞定”了蒙古?
历史就是必然性+偶然性的进程。
话应该这样说,明朝人用两百年时间种好了树,清朝人又用一百多年时间去修枝剪叶,等桃子长出来了,骄横怠惰的清朝遭受强敌掳掠,再难乐享其成,失去了到手的事功。
“十全武功”空画饼,鲜有克终叹满清。
风流千古有公论,勋名伟业日月明!
关注我的公号“意见私享家”,和你一起,发现更多!
神她妈几十年解决,雍正乾隆打的是异鬼么?
准噶尔战士:
明朝中后期,也有汪直千里奔袭蒙古王庭,击杀蒙古传奇英雄满都海、马王爷三只眼的原型,马芳千里奔袭蒙古大营的操作
但是,这都是小部队出击了
明朝没钱打大仗
而清朝一直到道光时候,新疆张格尔叛乱,“道光帝命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署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大臣,调集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四川5省兵3万会攻叛军。”
清朝立国都快200年了,还能拉起来大军去万里远征
有钱,才是王道!
但是怎么才能有钱呢
这就回到我经典的论断了
杀大儒,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杀江南大儒。
原因有很多,之前很多人都回答了,
我就来说一个其他回答没提到的吧。
游牧民族,顾名思义,是“游”动的,
不像农耕民族,守着土地不好移动。
农耕民族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游牧民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游牧民族可以搞游击战,南下骚扰,
被打败也不怕,四散而去找不到了。
继续追击的话,粮草供应难以跟上,
到撤退的时候,又被杀了个回马枪。
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玩得很熟。
汉人派小股部队出征,怕被包饺子,
派大军出征又找不着人,藏起来了。
明朝大将蓝玉一直追到了捕鱼儿海,
可北元大军还是能够继续往北逃亡。
只要不能斩草除根就会春风吹又生,
休养生息个几年又能继续南下入侵。
但是,到清朝时候,情况不一样了。
康熙时候,沙俄就占领了蒙古以北。
蒙古人被清朝和沙俄全方位包围着,
失去了战略纵深,无法继续逃窜了。
沙俄有火器,土尔扈特部就领教过,
清朝也有火器,对付蒙古人足够了。
满洲人和蒙古人一样都信奉喇嘛教,
既和亲又赏赐,归顺清朝和划算些。
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没办法,
打不过就加入,还能有点残羹剩饭。
因为明朝实力不够
说是因为时代进步的,麻烦解释一下,为啥洪武年间明朝能统治漠南,而到永乐年间就不行了,因为明朝反向进步了吗?
原因是靖难之役极大消耗了明朝的实力,战前明朝在册人口有5800万,战后直接降到了五千万以下。朝廷无力维持在漠南的统治,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永乐缩边。
宣德年间,明朝在册人口再次下降,从永乐末的5400万,降到5100万,在加上军屯制度被破坏,安南地区动乱等等因素叠加,朝廷财政雪崩,只能执行鸵鸟政策了。
清朝能够统治蒙古最主要原因自然是远胜明朝的实力;顺治8年,只控制了2/3个中国的清廷,人口、田亩和财政收入就已经超过宣德时期了。到了康熙8年,全国总计有1900万户,近一亿口,中央财政岁入近2500万两,几乎三倍于宣德年间。不管满清的统治有多黑暗,拿两千万去砸人肯定比八百万管用。
其实,蒙古部落要的并不多,无非就是有口饭吃。草原经济是极度脆弱的,蒙古和女真人犯边,很多时候都是自然环境逼的。清朝每年往草原撒十几万两银子,这帮“桀骜不驯”的蒙古部落都听话的不得了。清廷有难的时候,蒙古王公比八旗子弟还积极,捐马出人都不在话下。
明朝统治的问题在于,靖难之役把北方军事力量打空了;皇帝为了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在削弱藩王实权的同时,在经济上不断向藩王以及士绅倾斜。朝廷连给官员的俸禄都要打个对折,哪有钱去管草原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