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 第1页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期间,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作为一个研究衰老和长寿的人,其实按理说,死亡对我来说是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毕竟接触最多的就是距离死亡最近的老年群体,我国每年都有近千万人离世。所以在疫情初期,我还能稍微相对平静些,那段时间也刚好天天宅在家里,所以在知乎上写了不少内容,从各个角度把自己能够看到的最新文献和知友们一起分享。然而,这一切,在我刷到一个视频的时候,得到了改变。就是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的时候,当运送的车辆拉走的时候,她的妻子,同在一个医院的人,撕心裂肺的哭的时候,第一次感到了从内心而生的触动和难过。当时,看着视频中远去的车辆,一种无力感充斥着,车走了,人就再也回不来了,一个生命就彻底的消失了。

这只是我恰好看到的一个视频,而这次疫情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甚至很多时候都只是悄无声息的离去了,变成了统计表上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然而,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所以那之后,很少关注这些数字了,因为怕自己回到了以前的低落中,那还是之前自己第一次静距离接触死亡的时候,一次室友离世的经历,让我自己消沉了很久,也很大程度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向死而生,是我自己现在的一个人生信条,因为不知道死亡和明天那一刻来临。包括这次疫情,最开始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易感,后来发现,感染不分年龄,都容易感染,甚至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例外。而很多时候,我们很少提及到这些生命。比如目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迄今最齐全的研究中,该研究纳入了72314例病例,我当时就看到了,在10-19岁的年龄组中,死亡率不是0,有一例记录的死亡,然而,从来没在相关资讯中看到过报道,而在20-29岁组中,这个数字变成了7.


其实,死亡,从来都不那么远。

2019年,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人死亡因素重磅论文[2],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最权威也是最详细的关于中国人死亡因素调查的研究,也让我们真正对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细节有所了解。

这份研究对象是来自34个省份的中国居民,对导致人类死亡的282类只是原因进行了一个梳理,结果发现导致中国人死亡的十大原因分别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气管、支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癌、阿尔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尽管这些病往往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是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得相应的疾病,尤其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前两天,不少同事转发了一则讣告:年仅46岁的国家杰青获得者、华南农大任军教授因突发高血脂危重症急性胰腺炎而死亡。46岁的杰青,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而癌症更是常见,这些年癌症的总体发病人数呈现了上升趋势。



死亡,其实离我一直都很近。所以,我一直在执行着“向死而生”的理念,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

1,留给身边的人

买保险是我养成了很多年的一个习惯。

如果我能够顺顺利利活到退休,那还好,如果提前遇到了什么意外,我的父母怎么办?最复杂的情况就是我患上重疾,需要支付一大笔医疗费用,为了治病掏空整个家底。所以我得给我自己提前做一些准备,配置重疾险是我一直提倡的。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有很多,比如比较老牌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网上就有很多性价比还不错的产品,随便举个例子,它们家自己的定制重疾险产品钢铁战士1号,重疾60岁之前可以赔付150%,相当于保额多了一半,像心血管和恶性肿瘤之类的疾病还可以二次赔付,这对于心血管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意义,因为这类型疾病对于患者身体状态的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如果得到治疗后其血液高凝状态或冠心病风险因素未得到改善可能会导致二次心梗,而像心脏瓣膜手术后可能由于瓣膜寿命、术后用药依从性等问题导致二次换瓣。这些重疾险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重大疾病,我看到不少保险产品都覆盖了上百种重疾。基本涵盖了大多数人可能会遇到的疾病。如果不幸患上重大疾病,覆盖一些治疗费用,别让家里因病返贫。

2,留给这个世界上

我的本职工作是做科研,所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尽力去做点东西,也许毫无意义,但也许说不定会给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自己的贡献。比如当前我主攻的方向之一是器官移植,这也是我认为可以解决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策略,毕竟很多时候,人的死亡往往是因为局部的器官出问题而得不到医治最终造成了全身性的系统崩溃。而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很多器官问题,那么给人不断地替换器官,就像特修斯之船一样,可以让死亡不断地延后。所以我现在努力的在用自己的专业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够为器官移植这个领域做出自己一点微小的贡献,无论是降低排斥提高存活,还是创造更多的器官来源,比如异种器官移植,比如干细胞技术等。



当然,我也会继续在互利网上做一点自己的科普,把自己看到专业内容,用相对通俗易懂的办法写出来给更多的人看,让更多的人能够在闲暇之余得到一些收获。

其实,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说起来,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在中国每年几万博士里可以说是处于水平垫底的那一拨。感谢各位的抬爱,让我能够在知乎上有一点声音,也让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够让不少人看到,感觉我这个博士读出来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所以,今后,我也会继续在知乎上撰写东西,为架起专业和大众之间的桥梁添砖加瓦。尽管前行之路有很多干扰,但是希望我能够坚持初心,一直这样下去,直到哪一天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后,祝各位健康快乐。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2] Zhou, Maigeng,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2019).




  

相关话题

  如何改变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自己? 
  为什么马克思的生活极度穷困? 
  有哪些给准备同居情侣的建议? 
  男友喜欢我没有喜欢前对象多些?我该何去何从。? 
  WPS中,为啥word转PDF后格式会乱呢? 
  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 
  准备了2万块的创业启动资金,有什么好推荐项目? 
  春节聚餐后,你们家是如何处理剩菜的?有哪些好办法能尽可能避免食物浪费? 
  和老公冷战了半个月,今晚我提了下以后能不能无理由袒护我,他说可以但除了在他爸妈面前,还能过下去吗?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全球首例宠物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何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出题官,你会出什么题目?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