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明军可以在正德年间取得应州大捷,而在嘉靖时期就发生了庚戌之变的奇耻大辱?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wu-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嘉靖帝表示:我他妈也想知道啊!

《皇明经世文编》记载,朱厚熜有过一次策问,提到了正德年间将卒优良,自己很是羡慕。

问我國家建都北平,以宣大薊州為肩背,以遼東為左臂,謂其外與虜接而內距京師不遠也。故先朝謀臣於此數鎮恒注算焉。
正德中北虜突入宣大,寇白羊,南逼居庸近矣。巳而見我軍三面至,虜輒遁去,卒無所得。于時兵何卒辦,將何卒良,至今人有傳其事者,可為訓乎!

朱厚熜一句:于時兵何卒辦,將何卒良,至今人有傳其事者,可為訓乎!

可见在嘉靖帝的眼里,正德时期将良兵辦,以至于今人还有传颂当时边军的事例,这语气里不知有多少嫉妒与叹息。




我不是很明白,有的答案居然能从《实录》里,随便摘抄几个明军战败的案例,然后可以论证出正德年间的明军战斗力很菜?

这论证的方式不科学吧?

按照你这种以偏概全的手法,我也可以摘抄几个明军战胜的例子,来论证出正德年间的明军战斗力爆表呀:

正德四年十二月,虏酋亦孛来部众入套驻牧,乘隙屡寇边境,总兵官马昂统领官军与战于木瓜山等处,共斩获贼首三百五十六颗,生擒男女九人,夺获战马二百一十一匹,骆驼二十四只,牛羊四百一十五只,夷器弓箭二千九百二十六件,番文三本,昂与镇守太监刘保,巡抚都御史黄珂,各以捷闻,得旨,保等写敕奖励所遣赍捷者各升一级,赏纻丝衣一袭,新钞千贯。

……

正德五年夏四月,甲午虏寇庄浪巡抚都御史张翼,镇守太监宋彬,总兵官卫勇督,游击将军吴英,参将吴鋐,都指挥鲁经等御之,左监丞王欣,副总兵徐谦继后,虏败走,斩首百五十八级,各以捷闻,翼彬等赐敕奖励奏捷,人各升一级,赏纻丝衣一袭,新钞千贯。

……

正德六年十一月,甘肃巡抚都御史张翼,总兵官王勋奏虏入寇,败之于观音山,斩首二百六十六级,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

……

正德七年春正月,巡抚甘肃都御史张翼等奏虏犯肃州,都指挥董杰等御之,斩首百十有九级,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

……

正德十一年冬十月,先是虏二万骑分路掠偏头关等处,我军追袭败之于岢岚州斩首八十余级,都御史李钺御史朱鉴以捷闻,各赐敕奖励奏。

……

正德十二年二月,虏入开原镇夷堡,参将孙棠太监王秩等御之,追至创忽儿河斩首八十七颗,巡抚都御史张贯总兵官韩玺以捷闻,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有功官军令巡按御史查奏。


就这些个玩意儿,你下载个《明实录》用关键词搜索一下,一抓一大把。

敢问,又能证明什么?

有位答主说得好:光看贼吃不记贼挨打。

《明实录》那么多卷,漫长的那么多年,由于明蒙战争的规模太小,决定不了什么,而大大小小战役又不计其数。

那么,要找出几个战胜与战败的例子,那还不轻而易举?

可并没有什么意义吧?




自从明中期开始,蒙古没心思反攻中原、恢复大元,只想抢一把就走;明军也没心思征服蒙古、吞并草原,只要保障自己不被抢就足矣。

于是,不论鞑靼破关劫掠,还是明军出塞捣巢,都会下意识的避开对方主力,因为他们的战略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与后来的明清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判断正德与嘉靖年间的明军战斗力,从战绩上看,那就是一堆流水账,看不出什么,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你得去看双方的组织度。

对此,面对嘉靖关于安边的策问,王维桢的解释就可以看出,正德年间的军队素质与组织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愚聞正德中,虜酋駐牧威寧海子。威寧在宣大二鎮間,時王恭襄在本兵書聞,乃即選大將一人,參將二人,督京營兵練習之。又徵遼東兵赴薊州備之,又檄宣大整兵備之。既半歲,虜不來,申令營兵在練者無得怠,諸鎮兵亦不解。忽而虜果入白羊口,南嚮而趨居庸,書連至告急,乃即遣所選將,所練士出擊之。遼東兵自左臂至,宣大兵隨肩背至,諸軍既合,虜狼顧駭慄,一日輒移去。是歲也,虜春駐威寧,秋乃始入者,伺我懈而冀得縱也。借使我兵以久待不至,弛焉,彼計中矣。盖虜凡大入,必召集諸部落,以利啗之,不得利不足示信。自虜駐威寧,即識其計而備之。若恭襄者,真謀臣也。


这里提及的,是正德十一年,鞑靼驻军威宁海子(王越表示,这地名怎么这么熟悉呢)。

王琼得到消息,令部下整军备战,可过了半年,敌军也没来。

其实这是鞑靼的诡计,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鞑靼以为明军会就此懈怠,到时候再趁虚而入。

可谁知王琼严令,诸军必须整齐操练、以备不时之需,而明军也能令行禁止、枕戈待旦。之后鞑靼果真大举入侵,而明军迅速做出反应,完成合围,鞑靼无奈,被迫出了边墙。



鞑靼人表示,你南朝人马杀了我多多达达,继而就仰天哭痛、悲声不止,最后两万余人撤出威宁海子。

这一战,比之当年王越在威宁海子的奇袭,恐怕也不遑多让吧?




再说说应州大捷,关于最后的这个结果,我认为是没有水分的。

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但你们居然把这句话总结成蒙古军死了16个、明军死了52个?

明粉看了气急败坏,坚持认为这是假数据,明黑看了喜出望外,嚷嚷这分明是应州惨败,你们还能再滑稽一点吗?

这段史料,你得拆成两部分看,再去扣出你想要的信息。

第一部分: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

明代战争的常识:斩虏首十六级≠一共就杀敌十六人。

所以蒙古方面的损失,肯定是比这个数字大的,至于到底大多少,不得而知。

但我上面举的例子,王琼对战两万蒙古骑兵,杀的人家“仰天哭痛、悲声不止”,可到了最后一统计,也才一百四十一颗首级而已。

你总不会真以为,明军一共才杀了一百四十一个人,然后就把鞑靼两万人都吓破胆了吧?

所以,斩首数与杀敌数,这之间到底有多么大的差距,由此可见一般。


第二部分: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应州之战最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重伤居然比死亡高出了十倍之多?

这在战场上是很罕见的,记得温相给过解释,当时双方没有正面交战,说什么从清晨砍到黄昏,都是在扯淡。真实情况应该是明军不停追击索战,而蒙古则用小部队骚扰、以箭阵试探,双方始终处于对峙状态,最后小王子见占不到便宜,就选择了退去。


于是,这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问:为何死亡少而重伤多?

答:因为那都是被乱箭伤到的。


问:蒙古方面为何死亡数少?

答:因为小王子整齐退兵,明军因大雾难以追击,蒙古方面有时间带走大量的死者,而不被计入明方的战后统计。


问:从数据上看,明军为何看起来伤亡更重?

答:因为统计方是明廷,自己这边的数据肯定会更加详尽。


问:为何这一战还叫“大捷”?

答:虽说这特么就没真正打起来,可从客观上讲,明军确实阻止了蒙古南下劫掠的意图;从主观上讲,朱厚照也确实赢得了这场军事对峙的胜利,最终怂了的那个人是小王子。


最后,小王子不一定就是达延汗。

明朝几乎把鞑靼的各个部落首领都叫小王子,而这次到底是哪个小王子……我估计明朝的官员自己也说不清楚吧。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光看贼吃不记贼挨打啊,俺达是打到过明朝首都北京附近,明军也烧了俺达板升行宫呐。

明朝嘉靖时期,在大同右卫边境之外,由玉林旧城而北经黑河、灰河,约三百余里的范围,有一个名叫丰州的地方,这个地方崇山环合、水草甘美。当时有内地的白莲教徒丘富、赵全、李自馨等人带领大量人口叛逃出明朝在这个地方建造城寨居住,并且修建了大量宏伟华丽的宫殿,还在当地靠近东胜川开辟了数千顷良田,被蒙古人称之为板升城。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他们修建房屋城墙无非是居住自保,还可以理解,修建这么多宫殿是为什么?很简单,丘富等人很明白凭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抵挡明军的围剿的,于是他们选择投靠俺达,这些宫殿就是给俺达修建的,他们在这里奉俺达为天子,极力带路鼓噪进军中原,而早期俺达入寇明朝边境攻打各城堡所使用的钩杆、云梯等攻城器械就是丘富他们教导制作的。宫殿修建完毕之后,俺达就把板升城当作了自己的行宫,并且每次入寇明朝时也都会留下一千多人守卫宫城及部落老幼,但由于夏天太过炎热,所以俺达在酷暑时节也会迁移到大青山口外避暑,丘富等白莲教徒仍然居住城内防守。而这一情况就给了明军发动奇袭的条件和机会,大同总兵官刘汉早就想一把火烧了这个违章建筑,巡抚李文进和原任总兵俞大献也早有打算趁虚而入剿灭板升城里的白莲教徒,解决掉这些祸根。于是嘉靖三十七(1558)年七月,刘汉命令参将王孟夏、麻禄,游击徐钦,把总捕儿害、葛柰,守备刘本经等军官五十三人,挑选精锐士兵三千人分别率领飞驰出境,他本人与副总兵赵苛,参将孙吴、郑晓则另外率领重兵分三哨出境抵达玉林旧城后驻守,以做后援接应。王孟夏等人率领这三千精兵星夜进军,明军在狂奔一夜之后于黎明时分抵达丰州,随即对板升城展开进攻,板升城守军毫无发觉,猝不及防之下陷入混乱崩溃,明军斩首八十三颗、俘虏六十七人,其余敌军全部逃窜。攻入城内的明军迅速找到并进入宫殿区,然后纵火将这些违章建筑全部烧了个干净。可惜当时丘富随俺达出去避暑不在城内,而赵全则走匿墩台之上龟缩,于是麻禄督兵挖掘墩台,眼看就要挖塌,俺达派来救援的大部蒙古骑兵赶到,于是明军迅速脱离撤退,李自馨趁这个机会逃走,不过他的弟弟李自桥和母亲胡氏则被抓获,赵全的弟弟赵贤被杀。明军驱赶俘虏以及一百多头牛马橐驼撤回,但在黑河被蒙古骑兵追上,于是三千明军分为数哨轮流接战、交替撤退、且战且走,总之你来了我就打,你一退我就走,就这样成功撤入玉林旧城与留守的大部队汇合,而蒙古骑兵看明军势大,也只好退走。明军各部在经过一天的休整之后,于第二天返回国土境内,这次奇袭行动往返一共历时五天,虽然斩获不多,但成功摧毁了俺达的板升城行宫,并且打退了前来追击的蒙古骑兵,保住了胜利果实。

之后总督都御史葛缙以大捷上报朝中,嘉靖皇帝下令兵部各按功劳商议论功行赏。最终决定升刘汉为都督同知,荫一子为本卫所千户;升葛缙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仍旧总督;荫李文进一子为国子生,并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麻禄、王孟夏、刘本经、葛柰、捕儿害以及总旗黄国相等人各升迁二级,赏银二十两;户部郎中魏学曾、兵备副使王之诰各升俸一级,俞大猷官复祖职。其余如参将李官、参议杨守愚等人各按功劳奖励,此外又从太仆寺抽出马价银一万两运到军营,用来分发犒赏出战士兵。至于阵亡指挥张戢等人,则升他们承袭职位的儿子各二级,被抓获的李自桥等数十名俘虏被下令论罪全部处死。



user avatar   yu-zi-ren-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我国家建都北平,以宣大蓟州为肩背,以辽东为左臂,谓其外与虏接,而内距京师不远也。故先朝谋臣,于此数镇,恒注算焉。【正德中北虏突入宣大,寇白羊,南逼居庸近矣,已而见我军三面至,虏辄遁去,卒无所得。于时兵何卒办,将何卒良,至今人有传其事者,可为训乎!】花当之子寇马兰谷也,射伤裨将,桀矣。本兵请使责问,求执其子,偿其罪,以明朝廷之威,自是朵颜诸部,畏威奉贡,何谋以制之也?成化末,海西建州诸夷,数犯辽东,守臣议主抚,本兵议主剿,卒用本兵议,兴师伐之,辽东以宁。由是言之,则主抚者非矣,乃复有言剿之非者,何哉?今朵颜诸部、海西诸夷,往往窃发为二境患,北虏益鸷悍莫御,故就尔诸士,讯所闻而知者,以裨边计,苟有自献而足效者,即不袭故计可也。
——《皇明经世文编》卷二百六十二

在世宗关于边防的策问中,正德朝是正面例子,有异议的可以去找道长唠唠哈。


有答案举出几场正德年间的败绩就断定正德朝边防差,且不论这样的论述是否合理,如果按照类似的直接粗暴思路,倒是有这样的一个数据,统计的是实录记载里明朝各代皇帝在位期间的蒙古寇边次数和频率。

一般来说,蒙古侵扰频繁,意味着其时边防的相对疲弱,对吧?

明中后期的数据如下:


诚然,种种客观影响因素,如蒙古势力的兴衰变化和明蒙关系等也必须考虑在内,但即便如此,也不容易得出弘正嘉三朝“边防在正德年间严重下降,下降势头较嘉靖年间更重”的结论吧?

(嘉靖年间“扰边”频率不算突出,但据统计,蒙古猛烈入寇(人数过万)的次数占比较高,“北虏”严重这一印象或是由此而生。)



说下应州之战。

有些人把最后那串数据一列就开始大侃特侃,认定应州战役是战败,那么为啥看战役过程,最后是“大胜”的蒙军被武宗率领的“大败”的明军追着跑,还是因为大雾的阻碍才未能继续追击?

丁未,上亲督诸军御虏于应州,虏遁,驾还驻大同左卫城。
……上乃率……自阳和来援,众殊死战。虏稍欲,诸军乃合。会暮即其地为营垒,乘舆上焉。明日虏来攻,上复督诸将御之。自辰至酉,战百余合,虏乃退。【明日引而西,上与诸将且战且退,追至平虏朔州等边。上复进兵,会天大风黑雾昼晦,我军亦疲困,乃还。】复令勋及巡抚佥都御史胡瓒以捷闻于朝。
——《武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四

嘉靖四十二年蒙古入寇,道长曾有言曰:

然,(杨)选等正是送去,敢言追杀,其谁欺乎?今外兵四集,内士又出,只游戏一场,不过庚戌之辙,又故事矣。兹看博等会东所计有甚奇方定策,付诸将行,如何以伸革威,如何以报人害,大剿一场。且闻彼邪夜战不能,或谓何不夜攻,然我军亦不禁,岂可取胜哉。皇高祖考岁一巡边,【皇兄亦圣威震彼】,乃今内逆欺,外贼侮,可嘅。
——《世宗实录》卷五百二十六

要是武宗当年打的是场大败仗,那还能“圣威震彼”嘛?

要是把有些官员的牢骚话当真理,那李梦阳同学还作诗讽刺说武宗打仗是自启边衅,没事找抽呢,也是真的喽?

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
不知谁放呼延入,昨日杨河大战还。
——李梦阳《经行塞上·其二》

武宗巡边时官员们嘴上也没消停,可也妨不着武宗搞阅兵吓唬人。

……帝西狩榆林。从师十万,猎古梁城,观兵走马梁。虏百骑临墙稽首,贡马四、犬二,营帐皆北徙横山后。帝居榆者三月余,虏不敢入犯。
——《延绥镇志》卷三

user avatar   he-liu-hun-29-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user avatar   you-you-sui-yue-wei-wo-dao-xin-bu-b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也不是没有研究印第安人与美国白人关系论文,但就华盛顿时期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态度。觉得华盛顿会剥皮印第安人不大可信



美国真正开始以强制驱逐和屠杀是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开始,当然这也是想获得印第安人土地为基点


user avatar   tu-fang-jun-su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一个特殊的例子,福建东山岛。这个岛曾经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半岛,现在因为保护环境,当地政府又计划把它重新变回岛,完美契合题主的题目。

这个可爱的小岛位于福建南部,靠近广东的部分。古称铜山,是郑成功抗清的根据地之一。是东山县的所在地,拥有铜山古城,关帝庙等多处名胜古迹。

东山岛

铜山古城

动漫感十足的关帝庙

但是,在1953年(没错就是1953年)邪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打破了这个小岛的宁静。原因是当时朝鲜战争处在最后的谈判阶段,我军重兵集结朝鲜。东南沿海空虚,这让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被无数果粉吹嘘“狡如狐猛如虎”,实则费拉不堪,在淮海丢弃十几万大军的常败将军胡琏率领金门守备队偷袭我东山岛守军。

7月16日,也就是朝鲜停战协定达成前的11天。国民党军一万大军及自称最精锐的国民党空降兵偷袭了东山岛。当时我军驻岛只有一个半营的公安人员(没错就是公安叔叔)。面对汹涌而来的国民党军,不慌不忙防守反击。固守待援。最终在福建军区援兵的配合下,我军共歼国民党军3000余人,炸毁坦克2辆,击沉登陆舰艇3艘,击落飞机2架。国民党军余部登舰溃逃。其中最搞笑的是有的国民党空降兵因为降落伞挂在树上被公安叔叔俘虏。有国民党飞机因为飞的太低而被机枪击落。而常败将军胡琏又一次狼狈不堪的逃回了金门。

东山岛防守战胜利官兵合影。

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也打碎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美梦,但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国民党再次入侵怎么办?我军大部队能不能及时增援海岛?而一个孤悬海外的海岛县,怎么发展经济,发展物流,方便与大陆部分县市的交流。

于是当地县政府决定,修筑八尺门海堤,变海岛为半岛,在堤坝上修建一条公路,便于平时物流与战时运兵。于是在1960年,经过几番辛苦,八尺门海堤终于建成,东山岛由海岛变成了半岛。

八尺门海堤

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东山岛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海运,空运都很便捷,跨海大桥也早已修建。一个全封闭无底端涵洞,底部海水无法汇流的海堤已经不是唯一的交通选择。而由于八尺门海堤的存在完全隔断了海水,造成了海堤部分海水严重富营养化,导致海水缺氧,藻类滋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养殖业。而今天费拉不堪的台湾,也早已经不是什么军事威胁,海堤在军事上也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当地政府又有计划,拆除海堤,恢复东山岛岛屿原状(跨海大桥底部有涵洞,没有完全隔断海水,因此不算把岛变成半岛,而海堤完全隔断海水)。

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八尺门海堤拆除,那么东山岛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因为人类的原因,这个岛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由岛变成半岛,又由半岛变回岛屿。经历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




  

相关话题

  满清入关,是不是为了解放广大汉民,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为什么两宋沒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却开始出现? 
  明史上有些话特别霸气? 
  明朝时中国离工业化还有多远? 
  明朝地方行政级别有一级叫路城,这一级别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清朝火器装备相比明朝如何?还是像某些书上说的清军只重骑射,不重火器? 
  有送吹援吹萌吹清吹,为何不见汉吹唐吹? 
  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认为魏忠贤存在更有益? 
  万历三大征是造成明朝衰落的原因之一吗? 
  如何评价明朝后期抗税运动? 

前一个讨论
明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百度中世纪吧?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