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人吃过袁老的杂交水稻?是什么味道?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吃过呀。即使没吃过杂交水稻的米饭,也在米线、米粉、河粉里面吃过。

我看到好些人抨击说,其实没几个人吃过袁老的杂家水稻,所以袁老,没那么重要。甚至有人说,北方人都是吃面的,很少吃米,所以袁老对北方人不重要。

这些想法未免偏颇了。

粮食的总量就在那里。没有大米吃,就要吃面粉;没有面粉吃,就要吃土豆、地瓜、玉米。没有一种粮食作物是孤立的。毕竟粮食是刚需。

如果没有杂交稻,稻米产量低了。稻米就要涨价。面粉消耗量就会上升,然后面粉也会涨价。

粮食产量少了5%、10%,并不会导致价格上升5%、10%,而是会上升到有5%、10%的消费需求消失不见。如果是饥年,还没有储备,那就是要涨到有人饿死为止。所以,粮食的产量非常重要。

袁老的籼米,一方面是极其关键的庄稼品种,成熟快、产量高,在缺粮的关键时间种植下去,可以保证粮食安全,避免饥荒;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平时,也有很多应用场合,可以提升粮食供给量,控制粮价。当然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更关键的是,袁老是国内开宗立派的大师。后续很多水稻研究都是基于他开创的方法和方向。所以,他的贡献并不止于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他的学术贡献可能是更为突出的贡献。

也许有很多科学家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非常关键的、甚至是不输于袁老的贡献。但那些科学家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袁老配不上社会对他的赞誉,而是说明,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科学家,也给他们很高的赞誉呀。


user avatar   gu-su-j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粮油批发十几年了,我们这里发过来的杂交米(早籼类)与陈米(泛黄的且附合食用标准的)都是有固客户的(坐标姑苏城),大多数专供做米粉,河粉,年糕加工厂使用。当年的新杂交米可以按3一5%的比例加进粳米里拉低一点价格,进大食堂,加多了不行,会影响回感。袁老的大米,几年前来过一批,吃过,做蛋炒饭很好,个人感觉口味与一般杂交米无异。

超过正常储存年限(3年)且品质明显下降的,会跟有资质的单位定向销售(拍卖),用来加工饲料或酿造酒类醋类等等。不能进入口粮市场!

【这里更新一下】现在我们吃的大米其实都是经过杂交育种而选育出来的优良稻种(如北方秋田小町,猫芽,苏北地区的淮稻5号、9号系列,南方的丝苗,南梗46;9108等)。而袁老的杂交水稻,以及我们所说的杂交米,一般还是指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与提高植株对环境土地的抗逆性,而培育出来的(籼稻)超级水稻品种。不会去追求它的品质品相与口感。反正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这所谓的杂交米(超级水稻),普通的消费者进商超粮油米店是买不到的。一般的商超粮油部与粮店也不卖,因为用杂交米直接做的饭口感极差,太散。哦!忘了,如果是灾荒之年话就成了宝贝了,因为它能适应盐碱地,抗逆性好。据说南方每年可以种三季,产量很高,由于杂交水稻的干度好,耐贮藏。基本上大库里存放的都是杂交米,等新米入库前,才把贮存时间最早的放出来,这样循环着,保证仓满囤满,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不同品种大米之间,最大的争议是口感的认可,如南方广东湖南等地,主流品种是以(杂交米)籼米为主,大家一直就在吃,所以普遍认可籼米。经常有湖广来的朋友到我这里来专门采购杂交米的,他们经常对我说,粳米吃不惯,吃到肚子里粘糊糊的,不如杂交米好消化。我一般还是推荐给他们品质好一些的晚籼稻米。

早籼类的杂交米在销售终端市场来看,虽然价格很便宜,但终端的客户还是绝对小众化的。


用杂交米做出来的各种主副食品风味食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花样繁多。吃了也顶替好米呀!因为发散性好,所以也是做炒饭的首选啊!

走的桥多了也当路了! 它不香嘛?

综上,我认为袁老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大了去啦!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沉痛,全网哀悼。

但是,里面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大意是:我又没吃过他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要缅怀他?

还有人阴阳怪气的问:杂交水稻啥味啊?你们谁吃过?说来听听。

对于这种人,我就想说一句:别装了,你吃的就是!




我先说下什么叫杂交水稻。

杂交,其实如同人类的混血儿。整体而言,血缘关系越远的男女结婚,生的后代在基因上会越优秀,这叫杂交优势

反推也一样,血缘关系越近的男女结婚,生的孩子基因缺陷的可能性越大,有的生下来就是残疾,有的是傻子。正是这个原因,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我前面在写古埃及系列,说古埃及人已经灭亡了,现在的埃及人是阿拉伯人。有人说不是,阿拉伯征服埃及之后,保留一个村的古埃及人,让他们继续传承古埃及的文化,这个村子叫法老村。为了防止外来血液冲淡了法老村的血脉,埃及规定他们只能内部通婚,不能嫁娶外部的人。想法是好的,可惜这个法老村的人口太少,还互相有血缘关系。

2000年过去了,他们互相近亲结婚,现在他们基因全都有缺陷。也有人说这个村子其实政府造的一个景点,是假的。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不细说。

继续说杂交优势,这个原理不光动物成立,在植物里面也成立。

生孩子需要男女,植物结果实需要雄花和雌花。人类有点不一样,男女不是同一个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男的又是女的,自己跟自己生孩子。那么,想避免近亲繁殖,只需要找远一点的配偶就行了。

但水稻不行,一棵水稻开的花,即有雄花,又有雌花,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上,长出水稻,自己跟自己就可以生孩子。

要想提高水稻产量,必须采用杂交方式。而要想让水稻杂交,必须打破自己跟自己授粉的方式,跟别的水稻交配。

当时正是50年代,袁隆平确定了自己的思路。

在1959-1961,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多少人,这更坚定了袁隆平提高粮食产量的决心。

要想让水稻杂交,必须不能同一棵水稻自己授粉,怎么做到呢?

这是桃花,中间伸出来的是雄花,雌花在中间,要想它们不自花授粉,把雄花剪掉就行。但是水稻不能这么做,你想想,一粒米有多大?一个水稻的花有多大?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没这个可能。袁隆平只能放弃剪花的方案,寻找一种没有雄花的水稻。

理论上,这种水稻是没有的。但实际上,应该是有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5根手指,有没有人有6个手指呢?实际上也是有的,这叫基因突变。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你需要去找。


然后袁隆平就全国到处寻找这种小概率的基因突变的水稻,到各原始森林和沼泽,寻找这种罕见的水稻。

他在全国找了4年,终于在1964年找到一株。植物做实验和写代码不一样,写代码随时可以写,然后运行做试验,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做很多试验。

做水稻的实验需要遵循植物花开花谢的规律,一年只能做一次。到了第二年的1965年,袁隆平靠这一株变异的水稻,利用它的花粉,产出了几十斤水稻,有几千颗水稻种子。重新种植下去,从几千棵水稻里培养了6株新的水稻。


接下来文X革阻断了进程。



到70年代,袁隆平继续试验。一年只能做一次开花结果的试验,进度实在是太慢了。袁隆平转场到海南,在这里,水稻一年三熟。袁隆平继续做杂交试验,让同一株水稻的雌花和另一株较远基因的水稻雄花杂交。一直到1975年,袁隆平在海南宣布杂交水稻成功,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每年可以做三次试验,可以推算出来,袁隆平进行了15次大规模杂交水稻试验。

每做一次试验,需要从几千几万棵水稻苗里挑选,挑选出来那些杂交优势的水稻植株。然后重新种植,让基因优势累积。具体过程就不详细说了。这样的试验,他做了15次。

然后中央大面积推广,全国种植。




袁隆平到底让水稻的产量提高了多少呢?在50年代,水稻的亩产是600-700斤,最高不会超过800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直在改进,最新型号的水稻,在试验田里平均亩产1860斤。也就是说,一个农民不需要增加其他任何投入,还和以前一样劳动,只把种子换一下,水稻的亩产可以增加1200斤。

我们中国的耕地面积是20亿亩,水稻种植是4.4亿亩,平均每3人一亩。也就是说,假如全部种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平均每个中国人可以多分400斤水稻。这些水稻可能没直接到你手上,但你要清楚,因为袁隆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一年增加了400斤口粮




这些水稻和大米你到底有没有吃到呢?肯定吃到了!

我们今天在超市买大米,只标产地,上面写的是“东北大米”,“苏北大米”,“湖南大米”,他们没有写大米的型号。其实是有型号的。这些水稻有什么型号呢?正好我是农民,我种过水稻。

比如我们当地大量种植的水稻,Y两优。这个Y,就是袁隆平的首字母,也就是说,我现在种植的水稻,就是袁隆平研发的。

Y两优只是一个系列的代号,下面还有几十个子系列。比如Y两优911,Y两优808.........


亩产突破2000斤现在已经不稀奇了,去年湖南宣布已经突破了3000斤。


杂交水稻是70年代研制成功的,在此后的40多年,他没有停留在这个功劳簿上,一直继续研发。除了Y两优之外,袁隆平还有很多其他型号的杂交水稻,比如南优2号,叁优2号。

这些杂交水稻各有不同,有的抗病虫,有的抗病毒,有的抗倒伏。

中国有很多盐碱地,袁隆平继续研制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

在东南沿海,海水退去后有很多沙滩,袁隆平研制可以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

为了适应西北寒冷干旱的环境,袁隆平研制出了可以在柴达木生长的水稻。

现在环保的呼声很高,袁隆平宣布了一项可以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他一直在不停的突破水稻极限,也突破他自己的极限。


下次你到超市买大米,你看到上面写湖南大米,这只是产地,它很可能就是袁隆平的作品。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国人,在旅游的人,上班的人,正在玩游戏的人,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只要是中国人,都吃过袁隆平研制的大米。

他让每个中国人每个增加了400斤水稻,这些水稻有可能最后没变成大米,有可能变成了米粉,有可能变成了威化饼,变成了各种食品和零食,也有可能进了养殖场,变成其他产品。。。。无论怎么样,这些粮食都实实在在的给中国造福!


在70年代,中国还在饿死人,我爷爷的老爸死前的奢望就是吃一碗白米饭。到了今天,大部分饭店的米饭都是不要钱的,随便吃。为什么我们今天可以做到?袁隆平的功劳!

在我小时候,过端午中秋全家才杀一只鸡,鸡头鸡脚鸡杂碎全都留着,一点都不扔。然后加入土豆或粉丝,煮一大锅,一家人吃的时候还要互相谦让。就这样的鸡,一年也吃不了几次,吃一次要回忆很久。

而今天,我可以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肉,质量好,价格也便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养鸡的大米饲料变得更多更便宜了。我们今天能随意吃到便宜的猪肉鸡肉,也是袁隆平的功劳!

很多人吐槽酒桌上的劝酒文化,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呢?因为在几十年前,酒太少,稀有而珍贵,过年才能分二两酒。以中国人的习性,稀有的东西自然是给客人享用,所以才会劝酒。几十年过去了,酒不缺少了,还劝酒就显得不地道了。为什么酒变多变便宜了呢?因为酿酒的粮食变多了,这又是袁隆平的功劳!

所有这些,不胜枚举,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了粮食,所有的东西都是扯淡!





袁隆平的伟大不仅体现在研制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还有他对专利的态度。发明了蒸汽机的瓦特,在晚年生活非常富裕,那不是因为他卖蒸汽机,而是他出卖专利,任何制造蒸汽机的人都给他交钱。袁隆平研制出了杂交水稻,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向全国推广。

甚至来说,他把技术向全国所有基层推广,免费教会他们。在全国所有乡镇,都有个叫种子农技站的单位,我们当地也有。假如全国都向袁隆平要杂交水稻种子,这是不现实的。袁隆平把制造杂交水稻的技术免费教给全国农技站,让他们在当地自己种植种子,直接向当地发放。

今天,杂交水稻工作着除了袁隆平外,还有其他农业科学家,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们所用的思路和技术还是袁隆平的,所用的基因库也是袁隆平的。




那些问杂交水稻味道怎么样的?您别装了,你吃过。

那么到底味道怎么样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非常多,不止一个味道。在他去世前一年的2020年,以及90高龄的袁隆平还在研制有机水稻,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我们今天吃到的大米,不管口味怎么样,口感好也罢,坏也罢,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有的韧性很强,很可能都是他的作品,只是为了应对不同的场景而已。他的旗下,有几百个品种。

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什么味道,如同问康师傅方便面什么味道。味道太多了,有几百种。那些说袁隆平杂交水稻味同嚼蜡的,吃的只是其中一种。

这个超优千号,是高品质的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水稻。主要是提高口感,更加软糯。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很多人担心粮食问题,担心2020年吃不上饭。袁隆平院士一句话让全国人民放了心:从我们目前拥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来说,我们是不会存在粮荒的。



2021年初,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后他每天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

他说:“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5月22号,袁隆平去世。




昨天晚上在门口饭店,老板正端着碗吃饭,面前放着手机看抖音。他问:“袁隆平是不是要永载史册?”

我说:“肯定的。那些研制飞机大炮原子弹的人也很厉害,我还是认为能让我们吃饱饭的人更伟大!”

他说:“是,吃饭牵涉到我们每一个人,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飞机大炮再先进也没用,粮食是基础,是根本“。

我说:“所以袁隆平喂饱了中国人,再造了中华!”

老板又问:”他的杂交水稻是啥味啊?“

我说:”你现在吃的就是!“

老板看了一下,赶紧又拨了两口。

本文首发在公众号:Michael-2282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玩意不适合直接煮了吃,因为不好吃。

但是很适合做大米制品,因为大米制品不需要“好吃的大米”来做,煮着好吃,做成米粉米线就不一定了。

所以米粉、米线、米饼、米通之类很多都是用这种大米。


user avatar   zh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圈,大家都说口感差。我也不太懂,于是我去问博士,“口感好不好?”他问我“好”的标准是什么?

确实,好不好,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需要一个可对比的标准。


为什么我们会不约而同以泰金香作为衡量标准呢?因为泰金香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29.9元5公斤,3元一斤,好吃不贵。无论是线上线下,都是爆卖,很多人应该都吃过或者见过。对大部分价格敏感者但是又想吃好饭的人来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米是分钱分货的产品,3元/斤再往下,就很难买到好吃的米饭了。

再往上,选择更多,3元/斤-10元/斤,口感会越来越好(前提是商家不要以次充好)。

3块-6块的米,口感差异对比会比较明显。

但是6元-10元的米,就会有比较大的边际效应,甚至很多消费者会吃不出来。


我们说“好吃”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什么?

在说饭香、油亮、回甜、软糯、滑嘴、软硬程度、Q弹等等。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人口饮食文化都不太一样,每个人喜欢的口感不太一样,所以评价标准其实不太一样。你把“好吃”的米给另一个人吃,他可能觉得不好吃,是你在坑他。

说说留种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杂交水稻还是常规水稻,农民都不留种了,都是去买种子撒播。只有落后的地区,如柬埔寨,才会留种,因为买种子需要现金啊。 我们现在经济比较好,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农民都会倾向于去买种子,就跟买鸡苗一样。

接下来说说怎么煮出比较好吃的米饭。

煮饭的技巧是很重要的。我来公司比较晚,听到有同事说,博士可以把3块钱以下的米饭,煮出6块钱的味道。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

后来我拿到一份日本知名企业煮饭的资料,介绍了一些技巧和原理。

  • 洗完米之后泡一会,让米粒充分吸水到达中心部位。
  • 饭熟之后焖一会,让米饭粒的水分均匀分布。让最底部的米饭水分收缩,不容易粘锅。
  • 打开电饭煲之后要翻松米饭,让米饭表面的水分飞散。

决定米饭好不好吃的因素

其实米饭好不好吃,煮饭技巧只是其中之一,从种子撒播到饭桌,中间经过无数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会影响最终米饭的口感。

po一张图,比打字更直观。



利益相关。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user avatar   pang-xiong-mao-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命贱,吃不来黏性比较大的东北珍珠米,也吃不来泰国柬埔寨的香米,唯独喜欢1.99元一斤的米,按认知结合对杂交水稻的评价来说,这个价钱是杂交水稻里的极品了,米粒不大,圆滚滚的,白的和半透明的掺杂,1.99的能有什么卖相自己可以脑补。

四川农村过去是有种杂交水稻的,这东西会长再生稻,过去地方新闻到收稻子的时候,必点名做好再生稻的收获,就是割完一茬,它会继续长,当然质量肯定很一般,不过养鸡养鸭是没问题的。

口味确实不香,没一点点黏性,口感比较干硬,煮好后电饭煲里直接刨一刨就散了,如果放上一天,会更干更硬,不预先刨松的话,几乎就是板结的,睿智的小伙伴应该想出来了,这东西炒饭那是极好的,我是稍微有一点点粘糯的口感的饭就不想吃,杂交水稻种出来的米我这种牙口好的人吃起来很香,但是仅仅是口感嚼起来香,不是香甜的香,你不能指望这么便宜的大米吃出五常米或者泰国米的味道,不过我和狗子都是吃这个饭,我是挺喜欢,它好像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按绝大多数人的口味来说,杂交水稻这东西肯定不好吃,但是吃不饱的时候真是救命粮,有这个东西护住基本盘,我们才有条件去拿很便宜的钱去进口粮食,得家里红旗不倒,外面才能彩旗飘飘。


user avatar   mai-tian-hu-li-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江西人,上高中以前,家里一直种水稻,除了拿一小块地出来种糯米,其他种的都是杂交水稻。

一年两季水稻,早稻口感不好,太硬了,一般不吃,用来交公粮和卖。日常吃的都是晚稻,做法一般是先煮后蒸,出来的米饭松散、不粘,煮的时间短上一两分钟蒸出来的米饭会更硬一点儿,我们那里称为“欠饭”,我特别爱吃,因为米香更足,米饭入喉有一点点摩擦感,吃饭的感觉特别足。

来到北方后,吃的都是粳米,软、粘、水分大,少了那层米香,入喉的感觉也不对,一开始挺不习惯的。

很多人说杂交水稻不好吃,其实不客观。只能说,用电饭煲做出来的杂交稻不好吃。如果按照我们老家的做法,先用大铁锅煮,中间不时地搅拌、观察,火候到了捞起来沥干水,晾一会儿,再用饭甑(一种木头做的用来蒸饭的炊具)蒸,杂交晚稻其实是十分好吃的,只是,快餐时代,大家没有功夫花一个小时去煮一锅饭了。

那些没有吃过杂交晚稻,或者没有吃过蒸法制作的杂交晚稻的人,就人云亦云地说杂交稻不好吃,感觉还是不太负责任的,建议有条件去江西的农村里吃吃再来说好不好吃。

在我看来,袁老他们研制的杂交水稻真正的功德无量,产量高不表。那些说杂交稻只能做储备粮或者饲料,进而贬低袁老功绩的人,大概忘了祖国有多大,饮食习惯差异有多大了,反正对于一颗江西人的胃,蒸出来的米饭才是天底下最香喷喷的米饭,也是外出游子一生的乡愁。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吃过,当然吃过。

这种水稻特别适合丘陵地区种植。

因为丘陵地区土壤层很薄,单位种植面积不大,要想粮食够吃,就必须增加产量。

从70年代末期一直到90年代,四川的很多山区就在种植这种水稻。

用很少的地就可以打出满仓的粮食,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再种点红苕喂猪,养鸡养鸭养鹅养条狗,忙时整理庄稼,闲时编点罗兜,婆娘在屋头忙,男人在坡上忙,娃儿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打点猪草,要么去撵狗。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最幸福的农村家庭。

现在农村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愿意下地干活,这样的农田最先被闲置,不长稻子长野草。

杂交水稻的利用率是非常惊人的。

第一茬稻子最好,饱满品相好,收割下来,晒好放进粮仓。

留在土里的稻子茬继续生长,很快又可以长出来稻子。这个稻子比第一茬撇,空壳多,不饱满,但是还可以打出来,单独存放,用来喂牲口。

最神奇的是还有第三茬,不过这个几乎就没有收割的价值了,直接把鸡鸭放到田里,它们自己找来吃。

总之利用率非常好。

至于说口感,这种稻子主要是粘性低,四川话叫做“散疏”适合用来做“沥米饭”

把米放进大铁锅里用水烧开,然后把米沥出来,放进甑子里面大火蒸熟。

甑子,古代炊具,主要用于蒸米饭,(现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区仍然广泛使用)外部略像木桶,但里面篦子为竹篾编成的向内、向上略拱的圆锥形蒸底,因此有许多小孔,放于鬲、或锅上蒸食物。

甑子饭如果使用粘性高的大米,反而做出来的口感不佳。

甑子饭的最佳伴侣,或者说是灵魂佳配,就是豆花。

如果再加上烧白,这算是巅峰了。

甑子饭+豆花+烧白,再来个单碗,这是一个成年壮劳力的美食大高潮。

乡村人家,总能从简朴中找到灵感,沥干米饭后的米汤,用瓦钵钵装好,盖上盖子,放凉后就是饮料,口渴时喝上一碗,安逸。

乡村对于米饭的追求不是香糯,而是“经饿”要有饱腹感。

当然,现代乡村也开始向城市看齐,很多农村新房连土灶都没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用电饭煲,而杂交水稻则是天然和电饭煲唱对台戏。电饭煲适合粘性强的大米。

很多农家乐用甑子蒸饭已经是一种表演方式,由于菜品种多,很多人实际体验不出甑子饭的味道。

那么杂交水稻的意义在哪里?

杂交水稻可以在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和工业体系、核武器、以及国家动员能力相提并论。

以上四点是中国战略安全能力的底线。

拥有工业体系不惧怕任何封锁,可以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力。

拥有核武器不惧怕任何敌人的挑战,核武器就是保障和平的最根本力量。

国家动员能力能够在任何危机下保持战斗力,社会秩序井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杂交水稻所提供的“饱腹感”能在任何危机下让老百姓不饿肚子。

钱学森、邓稼先、于敏、袁隆平!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吃过,我小时候本地有种“中熟米”,口感和普通大米完全不一样,口感很硬,但是价格便宜只有普通大米的一半到三分之二,


user avatar   arthur-wang-9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自己吃过没,因为我偶尔也吃吃米线、米粉。

刚才算了一下,根据隆平高科的年报,2018年水稻种子收入21亿,扣除海外可能的1亿,国内应该是20亿左右。

按照最近的一个数据,隆平高科一公斤稻种大概37元左右,那么就是5400万公斤的稻种。

虽然不同水稻的种植每亩需要稻种数量不同,但也不会差太多。杂交稻大概会密集一些,参考下面的新闻:

40万公斤播种37万亩,按照20万亩算呢,5400万公斤就能播种2700万亩。

按照 @坐在屋顶看着你 同学的数据,中国种植水稻面积大概是4.5亿亩,其中一半是杂交稻。也就是说,隆平高科占了杂交稻种植面积的10%。不算产量差异,可以大体认定,市面上的杂交米10%来自隆平高科的种子。

杂交主要为籼米,也是米粉、米线的主要原料。所以感性点,市场上每卖出去10碗过桥米线,就有一碗是出自隆平高科的种子。

当然,如果米线、米粉、米饼等等行业联合抵制隆平高科,当我没说。

这只是隆平高科卖的种子,而不是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的贡献在于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的研发和种植,如果没有袁隆平我们不能说没有方隆平、卞隆平,但对于所有伟人都可以说……谁让我们信奉辩证唯物主义是吧。

但这不能抹杀某个个体对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应该获得的荣耀。当谈及袁隆平,实际上说的就是中国的杂交水稻

……

还有一个问题是主粮危机。别说年轻人,40年来,国内挨过饿的人应该是极少数了。是不是就不用杂交稻了呢?

实际上,中国主粮安全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一般来说是“紧平衡”,勉强能够,实际上还差那么一丢丢。这一丢丢还在扩大,如今已经扩大到了15%。

这是因为,中国生活好了,主粮不仅用来直接吃,还会深加工。没经过一道工序,就会损失一部分。无论是米粉米线,还是其他什么主粮的深加工。或还是酿酒什么,都是有损耗的。酒也不顶饱……

国家花了大力气保耕地面积,但是只能说勉强维持,所谓的18亿亩红线。最终来讲,提高产量是唯一的长久解决方案。

当然,这就不仅仅是杂交水稻的责任,这是所有主粮的责任。同时,也是农业、育种、生物学等行业的共同目标。

我很欣慰的看到,无论是转基因米,还是海水稻,还是木禾,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有了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科学家们,中国人才真的可以放心的吃饱肚子,并且把大量的主粮拿去深加工,做更精细的美食。

没了袁隆平,真的会有人饿死。




     

相关话题

  北极熊能和其他熊杂交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5月22日13时07分去世,怎么评价他的一生? 
  如何看待5月22日造谣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假新闻? 
  如何反驳“我没吃过杂交水稻,袁隆平鼓吹过度”这一观点? 
  (袁隆平团队研制的)杂交水稻的产量占比?哪些地区食用该水稻较多? 
  袁隆平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如何? 
  红薯亩产万斤为什么袁隆平还要研究杂交水稻? 
  如何看待袁隆平获得 2018 未来科学大奖?其成果和该奖项具有怎样的意义? 
  为什么家人对袁隆平去世没啥感觉? 
  如何看待袁隆平因购买华为手机遭其他粉丝毒骂诅咒,并惊动网警? 

前一个讨论
如果曾仕强和南怀瑾等是假大师,那么哪些能称得上现代真正的国学大师呢?
下一个讨论
梁建章建议生1个孩子奖励100万,如果真能实现,你会生几个孩子?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