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四代团有什么比二代团好一点的地方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最高赞回答有感。

说实在的,要是一直咬定后代团没进步,也没法解释现在Kpop公司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大楼了。我一直觉得“没进步”是个伪命题。起码从舞台难度上来看,就我自己现在喜欢的团,那是远远超出当年我狗的团的。颜值上我也没觉得,男的我不搞,女的嘛,反正我现在年纪更大,按理来说应该超越美色看本质——然而no,我没有比现在更沉迷美色的时候。所以,现在说颜值不如的,呃——反正本老人家没体会到退步了,反而人家越来越可心了,每天我都对着屏幕哧溜哧溜的。

吃不得苦这话还是别说了。难道诸位上班的时候来个老领导说“你们这帮年轻人还是不行,想当年我如何如何”,大家心里能痛快了?平时都说苦难没意义,这时候又一个个摆谱,这算啥嘛?

又说现在的爱豆没有以前有魅力,我也不以为然。以前追星是绕着电视台来,打歌电视台,综艺电视台;现在追星是绕着网络来,直播看手机。电视就是一切剪辑完毕后,好一幅全能女神合家欢的画面!可是在互联网上什么都有的年代,我的需求已经各自分标签找好目标了,根本不需要虚假的全能型爱豆。

(真全能的爱豆,早就单打独斗了,那人家也不算这个行列的了。)

想听歌的时候,我无需找爱豆的歌来听——因为大把大把比爱豆唱歌、制作好听的歌在;想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也发自内心地抵制爱豆演员:不必了,您真的大可不必去演戏;想搞笑的时候,我自己有我喜欢的脱口秀演员,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讲两性关系,讲屎尿屁,不必端着形象,不必合家欢,更搞笑更爽。

那爱豆还能干嘛?

所以我很同意高赞回答,就是看舞台,然后找点亲切的陪伴感啊。舞台要让我有举起拳头,高喊应援的激情,要让我看到我爱豆为了我,“可真是拼了!”的感觉;平时直播让我觉得,诶,这是比现实稍微加了点糖的白开水,我就足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现在早就吃够了“团魂”、“感情好得像亲姐妹”、“搞笑没形象”这些味精佐料,反而清淡点的真人role play让观众更入迷。

现在的爱豆对观众而言,像是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发挥的情景喜剧,还是一场秀,但多了份亲近感。不过,副作用也许是人设崩塌了之后,只会更恶心,让你恶心到想把隔夜饭吐出来。

这是看Ellen DeGeneres 和 Bon Appetit 有感。论卖人设,想来想去,还是人美国娱乐业卖得专业,卖得恶心。


user avatar   love-sala-94-77-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商业模式上看:

二代团,先卖歌/影视剧/综艺,再卖爱豆(卖人设+舞台)

四代团,先卖爱豆(卖人设+舞台),再卖歌/影视剧/综艺

卖人设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从古至今几乎人人都在卖,只是多少和先后顺序的问题。这个人本身(性格、经历、行为)就是“人设”,有人说:“那是他本身的样子。”,然而,那又如何?他卖的是自己。没错!无论他自身是这样还是假装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本身(性格、经历、行为),通过某种途径被你知道,并传播给大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黄磊。他从出道一开始就有在卖人设,他的人设就是北京人、北影的老师、三个孩子的父亲、好丈夫。只是说,这个人设卖的多与少而已。如果某天他出轨了,除非他没有社交软件,不上节目,不接受采访,否则,我们都可以通过途径知道他这个人的情况。这就是人设。

人设就是各种各样的标签,会产生心理暗示。

人设就是各种各样的标签,会产生心理暗示。

人设就是各种各样的标签,会产生心理暗示。

我们普通人也有人设,大学生,应届生,985,广东人,北京人,南方人,北方人,沿海地区的人,海归,直男,闺蜜,单身,男青年等。只是说,这些人设因为太普通了,产生的心理暗示太小,不被人发现而已。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明星恨不得24小时直播。

高级的人设:才子、特立独行、国民弟弟/妹妹、女强人.....

中级的人设:吃货、女汉子、暖男、直男、小迷糊

初级的人设:主唱、主舞、名校毕业、忙内、大姐、门脸

例如:

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谁谁,我是xx团的主唱。”这就是卖人设啊。他给你一种心理暗示:他是主唱,他和其他人不同,他可能是这个团里面唱得最好的那一个。这就是卖人设啊!

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团的某某,我来自中国。”这就是卖人设啊,他给你一种心理暗示:“他不是韩国人,他来自中国,他可能说中文。”有人说:“这个人就是来自中国啊。”这不影响,他给你一个心理暗示:“我是中国人,我会中文,我和其他韩国人不同,我很特别.....请多多关注我。”

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团的某某,我毕业于中戏,曾经拿过xx奖。”观众在心里面有一个预期,这是中戏毕业的,科班出身,演技可能不错。即使没有看过他的电视剧,观众产生了心理预期,他的剧可能不错。这些心理暗示都是发生在看到作品(影视剧、音乐)之前,单凭几句话做到的。

卖人设不是简单事情!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存在反差萌,不存在独特的个性,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这世界满大街主唱,主舞,都是校花,校草,才子,自作曲.....标签多了,就类同了。

就像主唱主舞这种标签,人人都是主唱,人人都是主舞,就靠听歌,那一分钟的时间,正常人是不可能听出来,你的唱功多厉害的。

高级的人设是什么?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辛苦”,诉说辛苦是一门学问,是情商和智商的体现。很多爱豆都说过,自己当练习生的时候,多么努力,多么辛苦。为什么有的爱豆就能圈粉?有的爱豆就要被嘲矫情?这或许就是情商和智商的差异。卖惨是一门学问,得奖时哭也是一门技术。人设演得好,演戏基本不会太差,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

“你知道他多有才华吗?”,才华是没有办法量化的。但各种奖项可以量化计算。为什么爱豆要打榜,拿一位,争大赏,就是基于这个逻辑。

二代团,先卖歌/影视剧/综艺,再卖爱豆(卖人设+舞台)

受困于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4g,没有抖音,没有直播的时代。二代团能红,离不开歌。所以,大部分人对于二代团的影响停留在“歌”/“综艺”。

这一点,SM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独一档也是有原因的。主唱、主舞、忙内、身高担当、性感担当等,SM很多奇奇怪怪的设定都是他们最先拿出来的。

因为音乐是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这次写出的歌很多人喜欢听,下一次就扑街了。

所谓的“歌红人不红”普遍发生在二代团身上。

最常见的情况:

你知道wonder girls吗?

不知道

就是那个唱,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那个

那个,我知道。

很多中小型公司的团,从新沙洞老虎、勇敢的兄弟等作曲家,拿了很多好歌,但是,后续没有足够的资源跟上,就沦为歌红人不红的典范。

大公司论也是二代团兴起的。

大部分二代团,靠一首神曲,红了2-3年,然后转型去演电视剧、跑综艺节目了。因为二代团依赖于音乐,而大部分人不具备创作能力(能写歌的人很多,能红的几乎没有),只能转型。

四代团,先卖爱豆(卖人设+舞台),再卖歌/影视剧/综艺

你可能没有看过这个团的综艺,没有听过这个团的歌,但你很有可能看过这个团的热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自制团综出现,新团可能出了5-6张专辑,50-60首歌,你一首都没有听过,但你很可能看过这个团的直拍、花絮。

很多团出现,人红歌不红的情况。

blackpink BTS twice,你去问非饭圈的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歌,但是,都听过这个组合。

四代团先卖的是“人设”“舞台”,只要他们人设不蹦,就不需要“转型”。就算出粪曲,也不影响他们内部的粉丝结构。

最直观的对比的打歌节目的一位。二代团的一位是xxxx新人组合,拿到了一位,然后,各种上综艺节目。现在四代团的一位是xxxx组合,拿了n个一位,但是,歌没有多少人听过。

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更多是时代决定。从特点来看,

1、组合的持久性 四代团胜

四代团红的时间长度远高于二代团。

这是我前面提到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四代团是先卖人设,后卖歌/综艺,只要他人设不蹦,即使出粪曲,粉丝也不会大规模流失。

这一点和二代团不同,二代团基本一次回归的歌没有选好,元气大伤。

2、商业价值 四代团胜

四代团当爱豆赚的钱远高于二代团。同样是商业模式决定的。二代团因为他们是先卖歌/综艺,后卖人设。而歌好不好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结果就是很多二代团的音乐风格和知名作曲家捆绑,音乐上赚的钱更多进到作曲家的兜里。

3、玩人设,玩概念 四代团胜,四代团的概念,设定比起二代团内容的复杂性、深度都胜过。

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可避免,接触到爱豆的人设。以前,我们想了解一个爱豆的经历,只能通过电视台;如今,一个爱豆出道,连他的父母姐妹兄弟,在那里读书,有钱还是没钱,读书成绩怎么样,我们都能找到信息。

从结果论来看,只有BTS一个kpop组合,能讲清楚自己的概念、理念。你说你是自作曲,创作自己的音乐,你多么与众不同,你多么特别。那好,给你一分钟时间,你说说,你和其他人的区别。你能讲清楚吗?

其他组合赴欧美,人家压根不听你的理念,你说你是自作曲,nbcs,你说你有独立的灵魂,你的心血,nbcs。后面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开始营销理念。每一个组合都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设定。

往大方向走就是文质彬彬柔弱的少年,野兽肌肉男,成熟忧郁的男士,叛逆少年,吸血鬼概念,拍MV跟拍悬疑电影一样。

往小方向走就是忙内人设,妈妈人设,女汉子人设......在二代团还是新鲜事,在四代团就是标配了。这也是一种商业策划上的进步吧。

现在每一个男团都说做自己的音乐,但是,谁能讲清楚自己的音乐和其他人的音乐不同点?!!目前有且只有一个BTS。

人无我有,越垂直越占优势。每一个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概念。清纯女团妈妈木,笑着杀人红贝贝,装神弄鬼小女娃,清新刀群小女友,元气少女兔瓦斯,叛逆小屁孩一击,老娘就是酷粉墨,一起蹦迪摸摸蓝,森女风撸妹....

4、音乐质量,四代胜。

虽然粉丝不愿意承认,但是,四代的音乐质量完胜二代,不管是音乐的数量,曲风的多样性。

二代团是因为歌都是来自二段、勇敢的兄弟、新沙洞老虎、朴振英、teddy等几位作曲家出品,曲库相对小。这些作曲家有一个通病,就是自己抄袭自己的作品。不管怎么样创新,逃不出曾经的影子。

以前的二代团,一年回归一次,差不多了,因为作曲家的产量就这么多,观众新鲜感很容易被耗尽。如今的四代团,从韩国本土的新晋作曲家、到欧美作曲家、自作曲,曲库被扩张了,一年能回归三次,而大众新鲜度依然在。

从某种意义上,四代团对二代团是降维打击。因为现在是抖音为首的短视频app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

说简单点,我们每天需要听的歌太多太多太多了。这就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歌手的产能跟不上需求。

说简单点,就是你一张专辑撑死了5-7首歌,完整听一次只需要不到30分钟的时间。而根据统计,每周上网时间高达28小时,每天接近4个小时。上下班通勤,临睡前,上洗手间都要上网。

单纯唱歌已经满足不了粉丝的需求,如果你不生产其他东西,粉丝就有被其他人拐走的可能。所以,新一代的爱豆,不仅需要歌,还需要cover舞台、各种直拍、各种花絮、各种小游戏互动,分享个人兴趣爱好,讲故事.....具体参考抖音上面的人。

不管先卖人设,还是先卖歌舞,市场最终剩下的都是既能卖歌又能卖人设的爱豆。

你之所以各种怀念二代团,是因为幸存者偏差。现在你还得还在kpop圈活跃的团,大部分都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大部分歌红人不红的团,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剩下的都是资本眼中的精品。不赚钱,那个资本还继续推这些组合。

当然,限韩令后,粉丝断层了,新来的四代团粉丝丢失了话语权。二代团的粉丝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本来应该退圈的年龄,老早就没有闲钱追星了,每天996还要照顾家庭,撕不动了。但是,智能手机+4g,挽回了这一批人。

然而,这一批人不具备话语权,你可以看看B站上,四代团和二代团视频数量的对比就知道,他们对二代团的喜欢停留在嘴皮子而已。




  

相关话题

  韩剧和韩国电影真的比中国强那么多吗? 
  为啥说南韩政坛,和南韩娱乐圈,某种程度上而言,根本就不过是南韩财阀的玩物? 
  如何看待和评价Wonder Girls的解约和她们的十周年纪念单曲? 
  一个组合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韩国女团舞蹈是不是本质上在打色情的擦边球? 
  内娱爱豆打歌舞台是否重要?国内什么时候才会有正统打歌舞台? 
  如何看待韩国媒体称“中国市场必须向韩国重新开放”? 
  如何评价JYP新女团ITZY成员李彩领(李彩玲)? 
  韩国女团中有哪些身材很好的明星? 
  现在选秀节目选出来的男团女团是不是都不知道男团女团出道后要做的是什么吗? 

前一个讨论
朱一龙刘诗诗亲爱的自己真的会爆吗?
下一个讨论
金庸小说中,为何绝顶人才多数在魔教?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