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倘若韩流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还会不会像以前那么火了? 第1页

  

user avatar   love-sala-94-77-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娱产品第一个衡量标准永远是政治正确。

什么是政治正确?

以前,明星普通话不标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粉丝会无比羡慕:“国际化、洋气、超可爱....”

现在,明星普通话不标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粉丝会嘲讽:“在中国赚钱连普通话都学不好,骗钱的,滚回加拿大去......”

民族主义抬头,中国企业开始和欧美日韩的品牌竞争,韩流自然开始不正确了。

远的不说

10年前,手机品牌销量排名依次是苹果、三星、诺基亚、HTC、摩托罗拉、索尼。你是看不到国产品牌的。

10年后,手机品牌销量排名依次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你再也看不到三星 LG了。

十年前,还是日本夏令营、德国良心下水道、美国自由的空气,充斥网络的时代,那个时候made in China就是劣质的代名词,整个社会都在崇洋媚外。(10年前我们的GDP刚刚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西方对于我们的渗透最严重的。)

这段时间也是内娱群魔乱舞的时代,韩国回来的,加拿大回来的,美国回来的,日本人,香港台湾,都在抢占自己的地盘。不会说普通话,成为了综艺的“梗”。只要你骂国货,就能获得点击率。只要你夸外国人,骂中国人,就能获得流量。

但是,2020年了,中美贸易战都打了这么久了,民族主义抬头,中国的企业被美国人视为竞争对手,自然我们需要“国产明星”——说普通话、写中文、在中国读书长大、在中国成名的明星。

时代变了,睁眼看世界吧。说能的那些人,是不知道当年的日流在大陆多火吧。

1985年起,中日蜜月期。传统的三大件(冰箱、电视机、空调)无一例外都是日本产品,你可以问一下你妈妈爸爸,当初他们结婚买的三大件是不是日本品牌。

伴随的是日流入侵大陆。人们对日本输入元素的追捧到了狂热的地步,而日本明星所穿的风衣甚至被抢购到几度断货。寿司清酒的风靡程度不输给后来的炸鸡啤酒。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走上街头,如果还能看到三星、LG等产品的logo,自然韩流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还有可能像当初那样火起来。

现在国内娱乐圈的问题,其实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不相符合的领先世界的互联网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受教育的程度太低了(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饭圈里面的某些人太容易被PUA了。

几组数据说明:

1999年:新出生人口1827万

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940万

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本科+专科):761.49万

还需要计算100万的复读人次,中间接近1000万的人是没有参加高考的,他们可能出国了,可能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出社会工作了。

这一大批16-22岁的低龄女粉,没有接受高中教育,生活在非一线城市,他们就是饭圈的PUA对象。因为这些女粉没钱,但有时间和精力,同时,没有脑子,容易被PUA。

韩流那一套所谓的打榜、应援、不运回,对于平台方就是改一下数字而已,成本几乎为零。所以,饭圈经济屡禁不止,因为钱真的太好赚了。

如何解决教育问题,普及高中教育,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但广电管不了这些事。

有人会说:“欧美日韩怎么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人家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很多公知吹嘘国外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却忘记了一个基础前提——人家有钱啊。

1、国外基本已经普及了12年教育

以韩国为例,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是98.7%。所以,也就是说,韩国基本上普及了十二年制教育。

2、大学生率高

韩国25~34岁的人口中,64%拥有大学学位。

乍一看,韩国高考的录取率只有50%,比中国还低,但50%的前提条件是复读率高达20%,以及接近100%的初中升高中率。

这么计算,在中国一个班100人,接近50人初中读完就不继续读书了。剩下的50人参加高考,40人考上(专科+本科);其中绝大多数是双非、专科;只有2.5人考上985 211。

在韩国一个班100人,接近99人能读高中并参加高考;其中50人考上大学。有20人会复读,明年继续高考。

我们的教育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放开绝对不可以走韩国kpop饭圈那一套。


给你们说点干货吧。

其实,在20年前,娱乐圈是看不起16-22岁这个年龄段的市场,因为这部分消费者有一个特点:经济能力不足,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财政不独立,自然没有钱追星。

你看那些kpop爱豆很火,其实一看韩国经纪公司的财报,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因为偶像的粉丝主要是16-22岁这部分年龄段的粉丝,这部分人才有时间和精力混饭圈。

但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定律。16-22岁的粉丝手里没有钱,但是有时间和精力,就有所谓的流量,进而产生网红效应。

国内的导演不是拍不出好剧,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喜欢用流量明星,然后搞网红电视剧。

大家都听过网红餐厅,广东地区有一个很出名的网红餐厅——牛展煲仔饭。因为他上了《寻味顺德》这个电视节目,他可以卖80块钱一个煲仔饭,没有价格牌,想骂人就骂人,把骂人当噱头,菜品的质量仅仅相当于路边20块的水平,每天还很多外地游客排着队来猎奇。新冠疫情一堆餐厅都倒闭,他依然活得好好的。

其实电视剧也有网红电视剧——大IP(小说改编)+流量明星+老戏骨。

2020年了,普通人是不会每天都去关注今天有什么新的综艺节目、电视节目,我们都是被动地等推送。这个时候,网红电视剧的优势出来了。例如:《鹿鼎记》翻拍了,不管拍的好不好,先去看一眼。100个人里面只要有1个人被骗去看了,这就是网红电视剧的胜利。

流量明星某程度就是承担着网红、水军的作用。

豆瓣上面很多7分左右的电影刚出分的时候,评论不到1000,清一色好评,天天上热搜。B站的up主清一色好评。你敢说一句不好的话,粉丝追着你骂。各种高级词汇,什么知名导演,看不懂的都是没有文化,演技炸裂,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

这些招数就是从韩国那边学过来,听着很耳熟,不就是早年kpop饭圈内控评的那一套吗?

这歌真难听——多听几次就好听。

这歌真难听——我们请了欧美作曲家团队老高级了。

这歌真难听——你自己不懂欣赏是你的问题。

这歌真难听——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

这人长得不行——那是cody死了,灯光有问题

这人长得不行——你长得有多好看?你就是嫉妒,你是对家的卧底!

这人长得不行——你就是尬黑!

......

10年前很多内娱的经纪公司跑去韩国“学习”,学的不是他们的歌舞表演,是饭圈宗教化的营销模式。如今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真论颜值身材,内娱这帮人天下第一不为过,因为中国人多。

假设有唱歌天赋的人概率1/100

长得好看的人概率1/100

唱歌好+长得好看的概率=1/10000

要知道韩国2001-2003年的年轻人才140万。

中国有多少?答案:4500万。

韩国娱乐圈的人才都开始有点断档了,你们还在做梦。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本来想写:不会。

然后我翻了一下微博。

好吧,会。

我确定。


user avatar   li-wu-yo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xiaoyamexiaowei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分清楚,是成仁取义的汉室儒家,还是尸位素餐的满洲儒家。




  

相关话题

  为什么韩国明星突然在中国不红了? 
  韩国有哪些明星做了明显的整容? 
  如何看待这次Sana發文迎接令和元年却被韩国人民批评? 
  从小到大你第一个喜欢的爱豆是谁? 
  你所知道的韩国娱乐圈的瓜有哪些? 
  韩圈或者饭圈有哪些冷知识? 
  你所知道的韩国娱乐圈的瓜有哪些?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优越感? 
  韩国娱乐公司SM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呢?为什么呢? 
  不远的未来,日韩谁会成为东亚文化中心? 

前一个讨论
既然香港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不来内地工作和居住?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big hit娱乐的竞争对手是naver和kakao”?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