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才能坦然地面对自己因为抑郁症而荒废的五六年时间? 第1页

     

user avatar   Namoamitabha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这个误区很多年轻人都存在:以为社会和学校一样,认为社会人也必须像学校教育中的学生那样一级一级逐级升迁

这是学生,尤其是高学历学生的通病;因为长期接受学校教育,习惯于那种读完一年级读二年级,读完二年级读三年级,读完初中读高中,高中上完才能考大学的模式

经历学校教育的时间长了,等到毕业走向社会时,这些学生就会把社会也看成学校,从而认为“我必须严格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能成功,而这其中哪怕落下了一步,面临我的就是失败(即留级)”

这种心理本质上,是潜意识中对于“落课”的恐惧,多年的学校教育使得很多好学生们认为一旦落下课程就会万劫不复

而其实社会和学校是截然不同的,与学校那种“逐级升学”的方式相比;社会更常见的是“多年留级”和“跳级”;并非校园生活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节奏

有的人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政府,二十多岁就当了科长,然后就当了几十年的科长,有的人前半生平庸无比,后来赶上市场的大潮一夜暴富;这些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社会并非是你想的那种“如果想成功就必须步步踩在点上,逐级往上爬”

所以你认为那种“因为抑郁症荒废了6,5年”的感觉其实是个错觉,每个人的成长都必须经历数次的试错,只不过你的试错可能是患了抑郁症,别人的试错可能是生意失败,朋友背叛或者婚姻的红灯

别把社会当学校,更别把人生的旅程当学校;“落课”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user avatar   pioneera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活着,真的不是为了奋斗。

你认为的不荒废,难道就是拿奖学金,考一堆证,找份好工作,拿高薪?

抱歉啊,人生的本来面目,不可能如此的尽如人意和按部就班。

你觉得五六年的青春年华荒废了,因为你被这种价值观所裹挟。我们从小被教育,人生就是立大志、成大事、赚大钱……然而这种价值观本身就是漏洞百出,甚至是把人逼成抑郁的罪魁祸首。

我们都是凡人啊,我曾经的重度抑郁两年,时至今日,我充分意识到,作为普通人。能够活下去,愿意活下去,开心活下去,才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得过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如此的痛苦了,可以依然在责备自己,然后更加的抑郁,如此恶性循环的痛苦,你还没受够么?

让自己心平气和的活下去,做一个宿命论者,这辈子能活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你所谓的荒废,多年后再看看,根本就是一段平平淡淡的人生旅程,甚至是每个人都的必经之路,或者说,这才是人生的常态啊。

不要忘了自己仅仅是一个人的本质,这不丢人。


我是珑霖,专研情感·心理·哄女孩开心的小哥哥。


user avatar   hulili-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因为自己腿断了卧床三个月、卧床半年而觉得浪费时间?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因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得了胃病,长了肿瘤而觉得自己无用?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会因为孩子从长达数年的恶性生理疾病(例如癌症,手术,截肢)当中康复,而觉得孩子生病的过程耽误了学习和进步,已经远远落后于同龄人,要赶紧奋起直追?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会催着一个白血病患者赶紧康复,赶紧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状态,而只会觉得,只要她们能活下来,哪怕以后再也不能学习,再也不能工作,也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她们活着就好?



只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会因为自己患病而感觉羞耻,感觉无能,感觉自己浪费了人生;

只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会迫切地要求她们立刻康复,会认为她们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耽误了人生进程。

而从恶性生理疾病当中康复的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战胜命运的成就感;

从恶性生理疾病中康复患者的家人更多对命运满怀感恩。

她们的脸上都是喜悦,她们的心中都是希望。

而从精神心理疾病中康复的人却会自责,愧疚,遗憾,后悔。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偏差”。

生理疾病的痛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常常是显而易见的,而心理疾病的痛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不具象、不可量化的痛苦最后结果就是被人们忽略不计,人们会认为它不存在,不重要,对人的伤害并不大。

因此在大多数人眼里心理疾病就被归结为一个“想不开”或者“没有想开”的问题。

那想开不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吗?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想开呢?

人家都能想开,你却想不开,那是不是你有问题呢?

人们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生理上的差异,却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

他们认为生理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是不可抗力造成的,而心理疾病却是内部原因,是患者自己造成的。



所以经常会有患者家长来追问我说:为社么孩子还没有好啊?她为什情绪还是这么低落啊?她为社么还是天天躺床上睡觉啊?她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啊?她为什么还在暴食啊?她为什么还不能去上学啊?。。。

就非常的急切,恨不得每天问我三百遍,好像只要追着我问孩子立刻就能好起来一样。

而我是这样回复的。我说,任何疾病的康复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就像我们做了一个手术,刀口要恢复,肌体要重新恢复正常功能,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我今天一刀切下去,明天人就完全正常生龙活虎了呀。心理疾病只是它的刀口在内部,在大脑里面,并不是没有刀口,没有创伤,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那大脑的修复也同样需要有一个过程。

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都是长时间在一个方向上的过度压力催化激发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患者本身在发病之前,已经扛着这个压力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了。就比方说一匹骆驼,刚刚负重走出一片大沙漠,已经累得趴在地上喘气了,那这个时候咱们就应该给它时间休养生息,而不是催着它立刻驮着下一批货物出发。

所以咱们要再多一点耐心,再多给孩子一点康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去重新整合修复内部受伤生病的自我。



那么对于题主来说,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严重的抑郁症当中康复过来,同样是一种“劫后余生”,更甚者,也可能是一次“破茧成蝶”。能够好好活着,还有现在可把握,还有未来可期待,这本身已经足够值得庆幸。

因此要感谢那个坚强地挺过来战胜了疾病的自己,也要为自己终于从深渊中爬出来而感到喜悦。

人终究是要走自己的人生路,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过自己的生活,活自己的人生。

与同龄人的比较无休无止,这是基因赋予我们的本能,但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其实毫无意义。

他人走他人的人生路,他人也有他人的人生关口要去闯,他人也可能会遭遇停滞,遭遇失去,遭遇破灭。如果一定要比较,那么我们是否也愿意去经历他人的人生磨难呢?

我们活这一生,终究是要成为自己。




—END—



我是心理咨询师胡立

@胡立


  • 接受进食障碍、亲子沟通、婚恋情感心理、自我成长、抑郁焦虑情绪、睡眠障碍等问题的咨询
  • 坐标杭州,外地来访者可视频咨询
  • 工作微信hlxlzx2000
  • 码字不易,认同请点个赞噢♥


考虑许多进食障碍患者都会为了隐瞒自己的患病事实而逃避社交,因此常常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为了帮助大家走出进食障碍,我建了一个“进食障碍互助交流群”,希望能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有需要的知友可以私信我索要进群二维码。


user avatar   you-zi-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花了十二年。

不过大部分时间没有荒废。

如果是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是几点。

不应该酗酒。

不应该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面崩溃。只是读书。不与人交流。

不应该没日没夜的打网游。

不应该自暴自弃,黑白颠倒,昼伏夜出,像猫一样。

应该早一点接触社会走出来。


user avatar   viciaestell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功夫熊猫》里有句话说得好:“昨日已经过去,明日尚未到来,唯有当下是可以把握的,所以我们称之为今(金)日。”

荒废了五六年固然可惜,但为了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连群星和月亮也要一并错过了。

另外“同龄人”是个伪概念,这是我大学毕业很久以后才领悟出来的道理。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有的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有的混吃等死天天在家啃老打dota一事无成(真的,他甚至不做直播卖肉松饼);有的和我一样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天天加班点灯熬油挣工资;有的早早回家结婚生娃当全职妈妈;有的开一个淘宝店天天起早贪黑做首饰卖首饰……

同龄人多了去了,你们可能除了“年龄相同”之外再无更多共同点,每个人的见识、经历、家世、资源、能力……天差地远,有什么可比性呢?

甚至连自己也很难相比。

我再也无法找回得抑郁症之前那种灵感喷发如火山喷发,气势汹汹不可阻挡,三个小时连构思带打字一气呵成一个短篇的状态。我苦苦挣扎尝试了好几年,最后我发现,不去尝试找回那时候的状态,放弃过去,只看现在,我写起来会容易得多。

所以我后来给自己定了个“康复训练”:每天不论字数多少,也不论什么内容,只要写了东西就好。然后我从几十个字几百个字的小碎片开始写,开始磨,不再想“当初我也能随便一晚上写出一万字”这种事情,老老实实就当自己是个初学者,是个刚刚治好了跟腱断裂的舞者……过去已经和自己一刀两断了,再怎么怀念也回不去了,只能面向前方,一天一天的努力。

然后,我发现虽然我写小说的速度没有多少恢复,但我能够行之有效地谋篇布局,在即使没有灵感喷发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规划和设计一点一点地写出一个中规中矩的故事。

我还能在设计好大纲查好资料的情况下,稳稳当当地在死线到来之前写完一篇科普文,并且发出去。

对,那种灵感喷发狂喜乱舞的状态也许永远都回不来了,但无所谓,我有新的力量可以支持我继续前进了。

对题主来说,我想大概也是这样。

忘掉你荒废的从前,忘掉你的同龄人,忘掉你父母的期待,去寻找你心里的火种,去寻找驱使你无论如何也要做下去的事情。然后去做,哪怕为此挤压你工作学习之余的闲暇时光也无所谓,去做它,让它点亮你的生命力。

然后总有一天,你蓦然回首,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行走了很远,并且能够走更远。


user avatar   Zi_chuan_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看一个小时就能看完的电影,去充一个月的会员,很不合算。

其实如果能够便宜买断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的话,也不会到处去借会员。

而且爱奇艺、腾讯什么的视频网站会员账号,也不存在什么隐私信息,关系好借一下,也不太担心造成信息泄露或其他损失。

但比如知乎、B站、微博会员账号就不太好借了,尤其是写作、投稿比较多的,借给熟人都很有风险。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yuan-zhang-8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user avatar   ys-qi-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user avatar   lan-pang-34-89-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相关话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冷血? 
  踢脚线取暖器和油汀那个好?哪个更节能? 
  对于「万物皆虚,万事皆允」这句话各路大神是如何理解的? 
  办公室喝茶用什么杯子最佳? 
  我经常跟一个男人约着打吃鸡游戏,老公不开心,他是不是太没度量了? 
  为什么人总会觉得失望,如何能减少失望的情绪? 
  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为什么特朗普国内支持率不降反升? 
  到足浴店里点钟的男顾客,是不是好多都是有点目的的? 
  如何看待鸿星尔克董事长请求网友理性消费? 

前一个讨论
你们遇到过哪些有自毁倾向的人?
下一个讨论
DC漫画(包括电影)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