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珠峰为什么每年都会以4.2厘米的速度向长春移动? 第1页

  

user avatar   xing-qiu-yan-jiu-s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要了解珠峰为什么在向长春奔去,为什么又注定会放长春一只大鸽子,我们需要从珠峰的一生开始了解。

在世人眼中,珠穆朗玛峰似乎总是以一种永恒并且伟岸的形象出现。它高冷地站在这个星球的顶点,带给这个世界以崎岖的地形、庞大的冰川、极致的景观、变幻的气候和地震的风险[注]。只有很少的人考虑过,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

珠穆朗玛峰的一生,也因此常常不为人所知。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山峰是具有生命的。从岩石的形成与消失,到海拔的升高与降低,它们的生命转化为这个世界最大的永恒:“变化”的永恒。而当我们把时间线拉得足够长时,即便是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在它的一生中,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从一片海到一座山,从身负重压到重见天日,从历经磨砺再到触碰蓝天,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可以从珠峰的“奋斗史”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是的,与其说这是山的一生,不如说这是你的一生。


01、生于无形之间

珠峰的顶部,曾是一片远古的海洋。

在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当珠峰从云雾缭绕中显露出身姿时,人们可以看到珠峰的上部有一层黄色的岩石。

这是珠峰最具标志性的一层岩石,俗称黄带层。无论从哪个方向攀登珠峰的人,都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看到它。它分布在海拔8200米至8600米的高度。

在它的上方,从大约8600米至峰顶,岩石转变为灰色的石灰岩。在它的下方,从8200米向下延伸至大约7050米左右,岩石变成明显更黑的变质岩[1-2]。于是,以黄带层为标志,珠峰的7000米以上部分可以分成三层截然不同的岩石。

1960年和1975年,中国珠峰科考队在登顶时沿途进行地质考察,将它们自上而下命名为“珠峰组”“黄带层”“北坳组”,并首次确认这三套地层最初都形成于古代海洋[1-2]。

顶部的珠峰组,主要是一些灰色调的石灰岩。它们形成于距今大约4.7-4.6亿年前(奥陶纪早-中期),富含多种海洋生物化石[1-2]。在2019年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中,由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登顶珠峰后采集到一块三叶虫化石。虽然摄制组用错了三叶虫的品种,但这个镜头却并非空穴来风。

它们是古代温暖浅海的标配,是珠峰顶部曾为沧海的最有利证据,并且海水清澈,缺少来自陆地的泥砂,海底主要堆积石灰岩。如果找一个现代的例子,大概可以用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堡礁,或者美国佛罗里达州外围的浅海进行类比。

明媚阳光,白色碳酸盐沙滩,海洋生物恣意繁衍,甚至还有点缀在蔚蓝之间的珊瑚礁,这是属于珠峰峰顶的碧海蓝天

峰顶之下,黄带层和北坳组的岩石,最初同样是形成于海洋的泥砂质沉积岩,但在恢弘的造山历史中,高温高压改变了它们的模样。如果说峰顶代表着清澈明艳的石灰岩浅海,那么“半山腰”的这两层,则代表着从泥砂质浅海向缺乏泥砂的石灰岩浅海过渡的环境[1, 4-6]。如果也找一个现代的例子,大西洋两岸的温带海域和中国东部至冲绳列岛的宽阔海域,或许可以代表它们最初形成时的海洋环境。海水尽管浑浊,但也生机勃勃。

一切伟大皆源自无形。纵然是伟大的珠穆朗玛峰,也由那些细小甚至无形的泥砂和碳酸钙微粒开始,一点一滴构建起自己的伟岸身躯。

这就像每一个人生故事的起点一般,唯有厚积才能薄发。无人知道,这里堆积的物质,将在亿万年后冲破云霄。也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少年未来的人生将是什么样子。


02、漂泊中的成长

珠峰的成长,从一片海洋在南半球的漂泊开始。

在距今4.8-4.4亿年前(珠峰峰顶岩石形成的时代),这座日后的世界最高峰还是位于南半球的一片辽阔浅海,它紧邻着冈瓦纳古陆的边缘,几亿年后,那里将会分裂出印度板块[7-10]。

随着冈瓦纳古陆的缓慢移动,这片海域所处的纬度也在南半球一直变化。大概从距今3亿年前开始,冈瓦纳古陆的边缘开始分裂,一个名为“新特提斯洋”的新生海洋开始形成并迅速扩大,孕育珠峰的那一片海洋则继续着它的漂泊。

2.88亿年前二叠纪中早期的全球古地理复原图 | 图中红星附近浅海形成的沉积岩,组成了当代珠峰顶部岩石。在其北部,一片新的大洋:新特提斯洋正在诞生,由此引发的大规模海底沉降,为岩石堆积提供了空间。这一版古地理复原图绘制时间较早,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存在出入,仅作为一家之言。图源@Christopher Scotese [8],板块和海洋名称参考[9]

到了距今约1.2亿年的白垩纪,印度板块已开始向北移动,带着这片漂泊已久的浅海一起开始北上,最快时的运动速度甚至介于每年8.5-20厘米[11-12],最快时或可达到当代印度板块北进速度的四倍。

1.20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全球古地理复原图 | 图中红星附近浅海形成的沉积岩,组成了当代珠峰顶部岩石。印度板块启动了北上之旅,新特提斯洋的扩大将辛梅利亚地块向北推去,使古特提斯洋消亡。这一版古地理复原图绘制时间较早,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存在出入,仅作为一家之言。图源@Christopher Scotese [8],板块和海洋名称参考[9]。


这是一段长达4亿年的漂泊,即便以地球46亿年的总年龄来衡量,也令人惊叹不已。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以及相对温和的海底沉降运动,让这片海洋有机会在4亿年的时间里不断积累物质。

陆地拉分形成海洋示意图 | a.地下热物质上涌,地壳岩石隆起,形成密集断裂和火山;b.热物质继续上涌,迫使地壳向两侧裂开,地壳岩石沿断裂带塌陷形成裂谷,火山多发;c.继续拉张,地壳持续塌陷,周围海水灌入,形成浅海;d.拉张规模继续扩大,洋中脊和洋壳形成,新生海洋两侧的大陆架上,堆积厚厚的沉积物(浅黄色区域)。这一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大西洋的形成,也可以解释印度板块边缘浅海沉积岩的堆积过程。图源@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冈瓦纳古陆/印度古陆上的河流入海,将泥砂散布到这片海洋,缓缓堆积在海底,逐渐转变为砂岩和泥岩。

当漂泊到温暖的赤道附近时,海水蒸发强烈,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也逐渐富集,它们有的被海洋生物捕捉形成骨骼,有的自发从海水中凝结出来,最终都会变成碳酸钙的小颗粒,沉淀到海底,逐渐转变成石灰岩。

漂泊不定的岁月里,最早形成的岩石,已随着岩石的层层累积被逐渐深埋。位于地下深处的岩石似乎永无出头之日。珠穆朗玛峰的一生,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但如今,那些古老的岩石却散布在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之间,南北宽度达到160千米的范围内,构成那里的高原面、丘陵和山头,甚至也构成了地球制高点的山顶

即将开始的一系列磨炼,不仅会让深埋地下的岩石重见天日,还能改变它们的形态。那片平稳沉积了4亿年的古老浅海,在结束漂泊以后,才会迎来真正天翻地覆的变化。

它们就像每个青年人总会遇到的人生考验一样,大自然的磨炼用最原始的力量实践着哲学家尼采的那句话: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


03、在磨炼中蜕变

“造山运动”这四个字的背后,是这颗星球上最原始的力量释放。

地球上的每一条造山带,几乎都经历过最凶残的磨炼,并且在磨炼中完成华丽蜕变,喜马拉雅山脉和珠峰也不例外。

巨型岩石块体的彼此挤压,会使岩石变形、断裂甚至堆叠起来,使水平距离剧烈缩短的同时,引起垂直海拔的剧烈升高,这便是造山运动。

在喜马拉雅山及其南北两侧,古冈瓦纳/古印度边缘海的海底岩层如今已大为缩短,大约有400-600千米宽的水平岩石层,被转化成向上生长的群山[12]。

大约4000万年前[6],海水终于从两块陆地之间完全退出,陆地与陆地之间的直接较量就此开始。岩石彼此摩擦,产生的巨大能量转变为高温和高压,将岩石的质地变得面目全非,从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在珠峰,到处都有高温高压留下的印记。不仅黄带层及其下方的岩石在造山运动中发生变质,就连黄带层以上的珠峰顶部,也有一些轻微的变质迹象。

而高温高压的考验还仅仅是第一步,因为一条山脉和一座山峰成长的过程里,除了会发生自内而外的变质,还会发生由表及里的摧残

首先是来自雨的风化摧残。来自印度洋的海风将暖湿气流不断吹向生长中的喜马拉雅山,水汽爬坡,遇冷成云,引发地形雨。疯狂的降水顺坡而下,不断冲刷掉年轻山脉的地表岩石,充当着大地的雕刻师,似乎在践行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

然后是来自冰的风化摧残。当海拔达到六七千米以上时,积雪变得难以消融,逐渐转变为冰,顺坡而下,制造出地表最强岩石粉碎机:冰川。所及之处,一切岩石都无法阻挡它的脚步,只有化为齑粉的命运。

造山抬升与风化破坏是一对永恒的冤家。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山过程里,喜马拉雅山区岩石的最大抬升高度约有20~25千米[12, 17],构成珠峰的岩石也从不见天日的地底抬升至地上8千多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种外力作用风化掉的岩石则有至少12千米。

只有疯狂的造山,才能将一块岩石抬升2万多米;

也只有疯狂的风化,才能将1万多米厚的岩石,在几千万年的时间里抹去,化作泥砂。

隆升得越高,山体也被破坏的越厉害。那些能够留在高山之巅的岩石,如果不是特别坚固,就一定是特别幸运。

这像极了成年人的生活。

岁月的千钧之力伴随在你我左右,来自内心的藩篱或者外界的阻碍,也在不断磨炼着我们。生活这把大砍刀,最终会将每个人的枝蔓和外壳剥离得七零八落,将人性中最真实、最宝贵的品质揭露出来,这样才能成就每个人生命中的巅峰。

而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还会继续谱写下去。


04、珠峰的终极命运

数千万年里,“珠峰”不断逐渐甩开岩层的覆盖,只在顶部保留下几百米厚的沉积岩和一千多米厚的浅变质岩,轻装上阵,直冲云霄。

时至今日,印度板块仍以每年3.5-5.0厘米的速率向北运动[18],既推动着珠峰以每年4.2厘米的速率向东北方向移动,也使珠峰以每年0.3厘米的速率继续抬升。

但珠峰的终极命运是什么?它会无限长高下去吗?它真的会跑到长春吗?

可惜,长春市永远也等不到珠峰的到来。

在喜马拉雅山北边,是具有宽广纵深的中国内陆和亚欧大陆腹地,它们阻挡着珠峰向东北方向无限运动下去,并迫使喜马拉雅山的岩石物质转而拥有向西、向北、向东甚至向南的运动趋势,而原本驱使着珠峰前往长春的能量,则大部分都转变为中国西部地震的能量之源

我们也无法预测印度板块的北进还会持续多久,只能以十分含糊的方式,暗示珠峰仍会向北边继续运动很长一段时间,至于它什么时候会基本停下来、最北会运动到哪里、最高时的高度会是多少,这还都是未知数。

但风化破坏的力量却不会停止。在当代,珠峰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地表岩石[20-21],如果把这个数字乘以一千万年,则可以损失20-50千米厚的岩石。

从长远来看,珠峰总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消亡掉,就像那些早已消亡在地质历史中的高山一样。

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即便雄伟如珠穆朗玛峰,它也会随着抬升力量的渐渐停滞而被风化殆尽。

珠峰脚下,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康雄冰川和昆布冰川将岩石源源不断地搬走碾碎,化作泥砂,最终汇入恒河,堆积在恒河平原、恒河三角洲和辽阔的印度洋。

然而,一座高峰的消亡,却也酝酿着最伟大的创造

它们在原地发生风化,在山区留下薄薄的土壤,让森林或草地爬满山坡。

它们跌落河谷,被打磨成细小的泥砂,随着河流冲出山口,堆积在冲积平原和泛滥平原上,转变为肥厚的土壤层,被人们种满庄稼。

它们在河口堆积,转变为不断向海推进的三角洲,既充当着造陆的角色,也成为储存和聚集油气矿产的最佳场所。

它们会变为大海里的泥砂或其他溶解物质,在一片宽缓的大陆架不断堆积,构建起海底岩石的厚重身躯。

一切又将重新开始,等待下一次板块碰撞,下一次剧烈抬升,下一次剧烈风化。直到亿万年的时光将它们重新塑造为一座巅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那时,珠穆朗玛峰可能已经成为亚欧大陆腹地某个不起眼的山头,这个名字或许也早已随着人类这个物种一同消散,但它在地质演变史留下的蛛丝马迹,却能将珠峰的传奇永远吟唱。

那时,或许也会有一群智慧生物,试图寻找珠穆朗玛峰在地质历史中留下的种种线索,然后与那个时代的世界巅峰进行对比,提出一个常被津津乐道的问题:地球历史上都有过哪些最高的山峰。

(延伸阅读)

一座山峰终将消亡,但关于山峰的传奇却已经谱写在我们脚下的大地上。它会在平原、三角洲和海底堆积的泥砂中,久久传唱。

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和未来,想起那些创下丰功伟绩的古人们。肉体终归腐坏消失,但世人将他们的事业久久传唱。

也让人回想起自己平凡的出身,想起自己多年漂泊在外的求学和成长之路,想起生活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磨炼。一路走来,自己虽早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懵懂少年,但真的会有人记得自己的传奇吗?

也许,这取决于你的奋斗将达到怎样的高度,又将使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是珠穆朗玛峰一生的故事,一个生于无形之间、在漂泊中成长壮大、历经磨炼立于世界之巅、最终又将化为无形的不朽传奇。

也希望是你一生的故事,需要靠你自己谱写在未来的生命里。



| END |

全文完,感谢阅读

这是新栏目“星球科学评论”的Vol.011篇文章,欢迎关注。


创作团队:

  • 策划撰稿@云舞空城
  • 视觉设计 | 陈随
  • 地图设计 | 陈志浩
  • 图片编辑 | 谢禹涵
  • 内容审校 | 黄超
  • 封面来源 | 摄影师@何可


【本文参考文献】可滑动查看

  • [1] 尹集祥, 郭师曾. 珠穆朗玛峰及其北坡的地层[J]. 中国科学, 1978(01):92-104+127-128+130.
  • [2] Sakai H, Sawada M, Takigami Y, et al. Geology of the summit limestone of Mount Qomolangma (Everest) and cooling history of the Yellow Band under the Qomolangma detachment[J]. Island Arc, 2005, 14(4): 297-310.
  • [3] Laskowski A K, Kapp P, Ding L, et 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rlung suture zone, Lopu Range region, southern Tibet[J]. Tectonics, 2017, 36(1): 108-136.
  • [4] 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第四版)[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 [5] Searle, M.P, Simpson, et al. The structural geometry, metamorphic and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Everest massif, High Himalaya of Nepal--South Tibet.[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2003.
  • [6] 邹光富, 周铭魁, 朱同兴,等. 西藏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显生宙沉积演化[J]. 古地理学报, 2007, 9(1):1-12.
  • [7] 李建忠. 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D]. 成都理工大学, 2006.
  • [8] Scotese, C.R., 2016. Plate Tectonics, Paleogeography, and Ice Ages, (Modern World - 540Ma), YouTube Animation (youtu.be/g_iEWvtKcuQ)
  • [9] 王洪浩, 李江海, 张华添,等. 华北陆块中奥陶世绝对位置探讨[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 000(001):P.57-66.
  • [10] 李江海, 等. 全球古板块再造及古环境图集[M].
  • [11] 朱同兴, 庄忠海, 周铭魁,等. 喜马拉雅山北坡奥陶纪-古近纪构造古地磁新数据[J]. 地质通报, 2006, 025(001):76-82.
  • [12] 王成善. 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地质与大陆古海洋学[M]. 地质出版社, 2005.
  • [13] Laskowski A K, Kapp P, Ding L, et 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rlung suture zone, Lopu Range region, southern Tibet[J]. Tectonics, 2017, 36(1): 108-136.
  • [14] Maximillian Horton. Contraction- Thrust FaultsEarth 238-27 -contraction: (strain-related term). Shortening in a direction set by the acting field stress. -accomodated by contractional. 公开课件. 2016. (slideplayer.com/slide/8
  • [15] Searle, M. (2017). Geological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s. In D. Lama (Author) & H. Prins & T. Namgail (Eds.), Bird Migration across the Himalayas: Wetland Functioning amidst Mountains and Glaciers (pp. 145-15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335420.012
  • [16] 教学课件. (atmos.albany.edu/daes/a
  • [17] Fielding E J. Tibet uplift and erosion[J]. Tectonophysics, 1996, 260(1-3): 55-84.
  • [18] Jade S, Shrungeshwara T S, Kumar K, et al. India plate angular velocity and contemporary deformation rates from continuous GPS measurements from 1996 to 2015[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16.
  • [19] Zheng G, Wang H, Wright T J, et 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zone from 25 years of GPS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7, 122(11): 9290-9312.
  • [20] Garzanti E, Vezzoli G, Andò S, et al. Quantifying sand provenance and erosion (Marsyandi River, Nepal Himalaya)[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58(3-4): 500-515.
  • [21] Vance D, Bickle M, Ivy-Ochs S, et al. Erosion and exhumation in the Himalaya from cosmogenic isotope inventories of river sediments[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3, 206(3-4): 273-288.
  • [22] Ives J D, Ives J D, Messerli B. The Himalayan dilemma: reconcil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M]. Psychology Press, 1989.
  • [23] Searle M P, Treloar P J. Introduction to Himalayan tectonics: a modern synthesis[J]. 2019.
  • [24] Ruban D A, Al-Husseini M I, Iwasaki Y. Review of Middle east Paleozoic plate tectonics[J]. GeoArabia, 2007, 12(3): 35-56.
  • [25] Frisch W. (2014) Morphology Across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ies. In: Harff J., Meschede M., Petersen S., Thiede J. (eds) Encyclopedia of Marine Geosciences. Springer, Dordrecht
  • [26] 陈智梁, 刘宇平. 藏南拆离系[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1996.
  • [27] 岳乐平, 邓涛, 张睿, et al. 西藏吉隆—沃马盆地龙骨沟剖面古地磁年代学及喜马拉雅山抬升记录[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6):1009-1016.
  • [28] 王成善, 戴紧根, 刘志飞,等.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J]. 地学前缘, 2009, 016(003):1-30.
  • [29] 刘超, 王国灿, 王岸, 王鹏, 任春玲.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J]. 地学前缘, 2007(06):275-283.
  • [30] 刘德民, 李德威, 杨巍然,等. 喜马拉雅造山带晚新生代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5, 30(2):147-152.
  • [32] Yang X, Peel F J, Sanderson D J, et al. Episodic growth of fold-thrust belts: Insights from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7, 102: 113-129.
  • [33] earthsciences.hku.hk/sh


​|科学| · |探索| · |好奇|
你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请让我们来守护!




  

相关话题

  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 
  十亿年后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吗? 
  鄱阳湖还有救吗? 
  为什么台湾岛的平原在西侧,山地在东侧?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1 月 24 日吉林新增确诊 67 例,其中通化 56 例,当地防疫及物资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长春交警购10 辆单价 36 万摩托成立「哈雷中队」?当地政府称「采购合规」,你认为有必要吗? 
  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下挖到海平面几十米,会形成一个内海吗? 
  1948 年长春之围到底死了多少人,饿死百姓责任在谁? 
  地球内部熔融的部分完全冷却后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XM777 155 毫米口径榴弹炮由英国航宇公司研制,而在美军服役,而美军还将其买与印度?
下一个讨论
同学计划完成一个毕设展上毁坏在场所有毕设的行为艺术,是否应该劝说他放弃?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