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评价立直麻将水平要看铳率而非平均铳点? 第1页

  

user avatar   dight1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数据评价麻将水平一般只适用于评价初中级者。因为看数据主要是看实际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在,则说明打法可能没问题,如果不在,则说明打法一定有严重问题。所以通过数据只能看出来打法有没有严重问题,并不能看出来打法是不是特别合理。

那么评价初中级者的打法有没有严重问题,为什么通常都是看放铳率而不是平均铳分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放铳率在面板上很容易看到,但平均铳分查起来比较麻烦。

天凤的放铳率在基础面板上就有,但平均铳分要付费后使用解析功能才能查到。雀魂的放铳率也是在基础面板上,但平均铳分要在牌谱分析网站才能查到。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到自己的平均铳分。

2. 短期内平均铳分的波动比放铳率要大得多。

毕竟放铳率的分母是总局数,平均铳分的分母是放铳局数,两者相差 7 - 10 倍,所以短期内平均铳分远没有放铳率可信。一般来说打 100 半庄左右,放铳率数值就比较稳定并接近自己的真实水平了,但 100 半庄时的平均铳分仍然偏差很大,500 半庄左右的平均铳分才相对比较可信。但如果一位牌手已经有了 500 半庄的对局量,明显段位或 R 值对水平会更具有说服力。

3. 一般来说平均铳分与放铳率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

一般来说,一位牌手的放铳率越低,他的平均铳分也就越低。因为降低铳分的技巧与降低铳率的技巧大部分是重合的,比如面对立直要防守,这个行为既会降低铳率,也会降低铳分。降低平均铳分的关键是要做好面对 4 种常见危险情况(立直、dora 碰、一色、对对)的防守,这个技巧其实非常简单,大部分牌手在学习防守的过程中自然就悟到了。所以你几乎见不到某位牌手放铳率很低,但平均铳分很高的情况。面对断幺唯唯诺诺,面对立直重拳出击,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综上,放铳率更容易查到、短期内更可信、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大家更习惯用放铳率评价立直麻将初中级者的水平。

顺带一提,「一位牌手的立直麻将水平究竟是由什么数据决定的」这一问题,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研究过了。2004 年出版的《科学化麻将》一书不仅给出了立直麻将一些基本打法的定论,为科学麻将打下了基石,还花费了大量篇幅研究了这个问题。结论是:决定一位牌手立直麻将水平最重要的数据是「立直以及两副露以外时的放铳率」(与 R 值相关系数为 -0.92),用「立直以及两副露以外时的放铳率」、「立直率」、「两副露率」这 3 项数据就足够预测一位牌手的立直麻将水平了。《科学化麻将》作者研究了包括放铳率、平均铳分在内的 50 多项数据,发现放铳率与 R 值的相关系数是 -0.81,与平均名次的相关系数是 -0.83,平均铳分与 R 值的相关系数是 0.82,与平均名次的相关系数是 0.79。各水平牌手的放铳率和平均铳分如下表:

可见,平均铳分与放铳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又因为「立直以及两副露以外时的放铳率」可以更好地描述牌手的水平,所以平均铳分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user avatar   chicke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比于对手的打点而言,对手的速度更容易把握。降低放铳损失的方式有两种:①降低放铳率,②降低平均铳点。然而日麻有将近一半的和牌是立直和牌,立直的打点几乎无法读出。但是立直说明了对方100%听牌,这使得根据对方的速度采取防守措施成为可能,而根据对方的打点则无从下手。所以放铳率比平均铳点更有参考价值。




  

相关话题

  麻将规则里面天和这种役是否应该删除? 
  日本麻将如果增加番种「两杠子(1 番)」并将「三杠子」调整为 3 番,同时恢复「杠振(1 番)」的话? 
  麻将中一个搭子的听牌张数与构成搭子本身的张数有数学联系吗? 
  如何评价国内天凤准九段玩家呆呆(杏杏、天才麻将杏杏)掉到五段? 
  就上分效率而言,在雀魂中作为雀豪是在玉之间和在金之间两者之间选哪个更好呢? 
  国标麻将、日本麻将对局时,「点炮、自摸、流局」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科学的角度上来看,打麻将手气不好时,换位置真的有用吗? 
  川麻血战到底中,应不应该扣下定缺的牌防止点杠呢? 
  麻将中手牌 13 张都是索子,最多再摸进几张才能和牌? 
  什么是副露防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有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5 月 11 日武汉发布的全员核酸检测安排?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