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5 月 11 日武汉发布的全员核酸检测安排? 第1页

        

user avatar   lin-lu-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武汉市在封城前因为传说走了几百万人,所以剩下的九百万人一直被骂一直被骂,如今核酸检测完成了九百多将近一千万人,我觉得湖北省和武汉市,无愧于全国所有兄弟省市的支援和zy的力挺。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普通人,我们希望生活回归正常,九百多万次鼻咽试纸检测,是我们能做到的对其他同胞尽责的最大努力。

我们不是病毒,也不带病毒,我们希望武汉这个城市和武汉人曾经经历和遭遇的,止于武汉,不再有下一个中国的城市和市民经历。

感谢我的同胞,感谢我的城市。


武汉不查,有人叽叽歪歪的。

武汉普查,也有人叽叽歪歪的。

就巴不得zy再下令武汉彻底封城十年二十年,满足你们吃喝玩乐的愿望呗。

别跟我说什么不理解一二三四五,武汉人要被普查,武汉人都不想再去分析了,我们想过正常的日子。

不让我们出去旅游,行,我们不去;不让我们去你所在的城市工作生活,行,我们不去;不让我们的东西走快递发进你的小区,好,我们不发。七八十天了,我们是有期徒刑,家门都不能出,我们不敢说啥。

之前天天怀疑武汉到底多少无症状者,怀疑武汉zf隐瞒数据,怀疑抗体筛查不具备任何意义,天天丢锅这个地方有疫情是因为三个月前去过武汉,那个地方有确诊是因为半年前吃了个热干面,多少地方下了命令武汉来的没核酸检测就隔离,多少地方是武汉来的核酸一二三次,ok,那武汉现在如你们所愿,全民普查,你们又开始分析什么聚集啊,交叉感染啊,我真是信你们的邪,难道这些我们想不到?我们不怕?之前我们不愿意,你们说我们这的那的,现在我们没得选,zf一令下,我们也理解,战战兢兢集中检测的是我们,站在那里排队,等着医护采集试纸的是我们,你们敲着键盘又叽叽歪歪。

好,ok,fine,武汉怎么做你们满意呢?

我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也要生活,我们也想尽可能正常的过自己的生活,国家需要我们做的,我们没说的,做,封城,宅家,多少人失业,多少店子倒闭,我们之前可以轻轻松松逛个街,买个菜买个水果,现在都是团购。我跟你说我以前,下班,高兴了和小伙伴去觅食,创意城,群光,再高兴了去万松园,喝个喜茶开心的不行,不想折腾就回家,经过楼下水果店,买一斤我最爱的巨峰葡萄,遇到金枕头不错就奢侈一把,溜溜哒哒到家,洗干净,开美剧,一边吃一边追剧,看完一集差不多新闻了,换运动服下楼去快走也好跑步也好。。。。现在我不止一次梦到过这样的场景,梦到自己不戴口罩,不惧怕电梯,和以前一样在小区买水果,锻炼,身边来来往往的老人孩子小狗小猫,真的是不止一次,因为这些场景我现在看不到,体会不到,所谓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你们能想象么,我们期待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但是很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啊,这样的生活武汉人也不配有么??三个多月团购,我们认了,团购,下单,微信里无数个群,每天上完班跟打仗一样,你不看,就会错过购物信息,取货信息,拼单信息,真的是看的头昏脑胀,我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团购,真的是看到那些群就烦,又不得不看,能怎么办??我们没想着去恢复经济当一线城市什么的,从来没有,我们就希望能恢复到以前的生活,哪怕只恢复90%呢?

然后我们还不对,我们还有错,拜托了,不在武汉的你们别替武汉操心了,全民普查的是我们,你们换个话题玩好么?

我们已经这么艰难了,真的不想再被舒舒服服的点评一二三四,你敲键盘很容易,我们的生活很难。

谢谢了!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喜欢用一个例子,来讲行为经济学里面对「效用」的处理,我觉得用在这里也挺合适。

从前有一个村子,村子里面有一口井。

突然有一天,村民们觉得这井水有毒,都不敢去喝水了,纷纷要求政府帮他们在旁边安装一个很贵的过滤器。

政府派出专业人员反复来测量,发现井水里没有毒,政府应该怎么做?

这里面就有计算效用的两个方法:

如果我们把过滤器当作一个不必要的开销,就是计算「真实」效用,那么政府不应该安装过滤器,因为这是无谓的。应该把钱花在其他的地方。

如果我们认为效用是主观的,村民「觉得」有过滤器之后安全了,效用提高了,那么应该安装。

似乎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

但是其实,在这个例子,即便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把过滤器当作一个不必要的开销,可能依然应该安装过滤器。

为什么?因为村民如果认为这水有毒,村民就会战战兢兢的少喝水,可能很多人都会缺水,然后诱发很多不该有的疾病。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村民信念的情况下,安装这个从科学的角度「没有太大意义」的过滤器,可以显著的让村民多喝水,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福利。这就是安装过滤器带来的「策略性行为」。

武汉的全员核酸检测。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可能意义确实不是太大。很多相关专业的人,包括张文宏也都发表过意见。但是武汉作为疫情的爆发点,几个月以来一直噤若寒蝉,现在其他地方放开了,武汉人未必放得开。从心理还是会对新冠心有余悸——当时让人呆在家不出去有多么难,现在让人出来正常的生活就有多么难。

同时,包括外地对武汉乃至于湖北籍的区别对待,还是时有发生。总之就是武汉人对武汉不放心,外地人对武汉和湖北也不放心。这不是一时半会的宣传说安全了就可以解决了。之前宣传核酸是金标准,那现在就把金标准亮出来全部测一次。测过之后,上面的情况虽然不能说就完全消除了,但是应该会减轻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测核酸」就是上面那个例子中那个很昂贵的井水过滤器。不仅仅是一个安慰剂,它真的有用,只不过这个用途是策略性的,而不是医学上的。

我一直坚定的支持,政府的决策应该以科学为依据。只不过在这里,可能科学的范围可以更广一些,不仅仅是传染病学和医学,还包括行为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


user avatar   Fang_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核酸检测的特点和局限,以及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核酸检测只能反映现在有没有感染,不能反映过去是否感染过,阴性也不能用来直接断定未来就不会感染。是一个时效性极强,有效期短的检查。甚至还有较高比例假阴性。因此,检查项目必须被用到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发挥效果。

换个最通俗的、面向非专业人士的、简化的比方,这个检查就好比要给全武汉所有人,用一种特制的一次性的体温计,让专业人员给所有人量一次体温,当场还出不了结果一样。关键是现在不发烧不代表以后不发烧,不发烧不一定现在没生病。组织和实施一次普查的总时间,和普查结果有效期甚至都是相近的,查完了结果也快失效了。这样的普查,意义就值得怀疑了。

普查的阴性结果意义有限

即便现在武汉全部人口测的都是阴性,哪天城市来了一个阳性感染者,这个0就又不复存在了。由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占总体感染者的比例较高(估计有一半),加上潜伏期传染的性质,只要检查不能短时间做完并回报结果,在这几天里,本市内感染者的跨区域流动就足以造成新增感染,让前面的测出阴性结果失去效力。之前阴性的人,一旦被传染,之后再测的结果也可能是阳性。

更不用说,由于假阴性较多,即便所有人在一秒钟内都测一次,也不能保证能做到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一次性全部检出。而未检出的假阴性感染者,因为自己结果阴性,会放松警惕,会在之后外出活动和人接触的过程中,继续造成新发感染。除非患者密集分布在一个区域,比如家庭聚集,这种时候假阴性的问题不太严重。如果无症状感染者是散在分布的,需要一两周才能传染下一个人,在一个时间点一个区域只有一个感染者,这种情况被单次核酸检查漏掉的几率极大。

比如说,用最粗略的估计,假定感染人数每过一周翻一倍,我们的每人一次的普查能一次性瞬间识别87.5%的感染者,漏掉12.5%的感染者,检查出结果全过程耗时1月(4周),那么所有人检查完一轮的时间,在人群普遍没有抗体的情况下,粗略估计,经过第2、3、4周,感染者的人数就又翻了2^3=8倍,数值就恢复原状了。到时候我们还要再来一轮花费几十亿的大项目吗?

有消息表示可以把样本预先混起来,几个人一起测,作为初筛,发现阳性后后续再次重复检查,这个做法数学上能减少检测工作量,问题是这么做的灵敏度是否会打折扣?在低灵敏度的情况下做的普查,能否起到一些人认为的让人们放心的效果?如果检测方法本身的有效性和方法学上的合理性都不能满足,这样的结果能不能经得起深究,能不能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8日16时48分许,江岸区卫健委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采取混合检测方式是根据武汉市卫健委下发《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的。“它首选的就是混检。”前述工作人员说,采取混检方式是需要提高核酸检测速度,但是采样都是“一人一采”。前述工作人员表示,检测方式具体操作流程,需咨询江岸区卫健委疾控科。江岸区卫健委疾控科一位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证实,按照武汉官方下发的文件,大部分人筛查采取“混检”的方式,以加快检测力度。“肯定(做过预试验)的,可以保证检测结果,”该工作人员说,“市里敢发这个文件说明是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前提下,才敢加快效率,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追求效率而不追求结果的,不可能乱来。”[1]

此外,工作量太大,同时还采用混检会造成一些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染,检测结果是阴性,可能一直没人通知,但就不知道自己的标本是哪天检测的。而发现阳性的时候,依然是一个社区的居民都被认为可疑阳性,也无法精确到人。此外,这样也很难出具核酸检测证明,引起一些居民的不满。毕竟很多人就是奔着自己的检测结果去的,结果做完了才知道使用混检法,拿不到检测报告。这都会带来问题。

本次核酸大排查的查询结果将不提供个人查询。详情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十问十答 》第八点,“如检测结果为阳性,相关部门将会第一时间联系该居民,根据诊疗和防控要求进行规范处置。如果居民朋友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则检测结果为阴性。”[2]

武汉的现患率极低

面向人群和社区的防控策略,比面向个体的治疗,计算起来更复杂,而从小数点后第五位到彻底归零的操作难度,比前面从0.01到0.0001大得多,这是技术问题,不只是几十亿的钱的问题。想让全社会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完全整齐划一地行动,这个事情是极难做到的。而武汉新冠肺炎的现患率,已经达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武汉之前测量的核酸抽样调查阳性率是万分之0.875,这个数字是与其他新闻报道、疫情数据和我们的直观感受相吻合的。

武汉从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后,围绕复工复产,进一步提高了核酸检测能力,扩大了筛查范围。与此同时,为全面掌握社区居民中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生情况,武汉市于4月11日至18日,在全市13个行政区100个社区中,随机抽样11423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0.875/万,不到万分之一。[3]

另一则新闻报道显示,武汉的核酸阳性的人群比例是万分之六,但这是基于重点人群的,不能代表一般社区的情况:

记者从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4月8日至15日八天时间内,武汉市共完成了27.54万次核酸检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182人,占比约万分之六点六。据了解,这27.54万次核酸检测的主体是重点人群、复工复产人员、离汉打工人员等。[4]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重点人群的检测,有着更高的阳性率和检测效率。而面向重点人群给出的数值估计值,很可能患病率是高于一般社区人群的。因此,武汉患病率的估计值,在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一这个区间,是合理的。

假阳性问题在现患率极低时不容忽视

技术上讲,核酸检测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是存在能力极限的,单靠一人一次检测,如果现患人数的比例足够低,测出来的结果准确度是很难满足要求的。

大规模检测时,由于非感染者基数太大,感染者人口可能估计只占城市的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而核酸检测出现假阳性的几率实际上也可能存在一个极低值,并不是0,按照数学计算,在一个实际感染者比例极低的地方进行普查,即便发现阳性人口,可能也未必是真阳性,在所有检测阳性的人里,会测出较高比例的假阳性。这个案例有高中数学知识和本科水平的流行病学知识,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在现实中,一旦我们发现一个假阳性,第二次测量阴性,我们也依然不敢断定他是假阳性,因为假阴性本来几率就比假阳性大,如果抗体此时浓度又没有升上去(抗体浓度上升需要一两周),怎么处理?我们照样很可能会启动一系列的大规模隔离措施,这影响的不只是阳性的人本人,还有他身边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这种情况下的社会成本是高于账面上的检测成本的。

抗体检测有优势,但基于类似理由,依然不建议普查

对于科学研究和防控策略而言,我想,大部分人更想看到的是抗体检测的结果。抗体中IgG不反映现在正在感染,但是可以反映既往感染史,保持阳性至少数月,同时反映个人对病原体的一定程度(或高或低)的免疫能力。而IgM能反映近期感染或用于确诊目前的病例(阴性不能排除现在正在感染),虽然抗体浓度达到阳性标准需要时间,但是一旦达到阳性就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检测结果解读非常清晰。除了假阳性之外,其他方面,对流行病学调查有更明确的意义。但这个项目依然是不需要普查的,抽样调查达到数万人和数十万人的级别,已经可以给出足够有用的数值。

根据非官方渠道的报道:

武汉在4月份进行1.1万人的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据悉大约有5-6%的取样者出现抗体阳性,此比例高于预期。[5]

这个数字并非来自官方渠道,官方信息尚未明确公布。这个数据符合模型估算的预期,但并不能论证普查核酸是科学上合理的。因为感染过不代表现在正在感染。之前感染的人抗体阳性后,已经康复,绝大部分不具有传染性,这可以从核酸检测现患率低得到证实。而抗体阴性的人,以后仍有被感染的几率。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是多数,抗体阴性的人知道自己的检测结果,一样要加强防范,不能放松警惕,以后很可能还要接受检查,一样没有太多实质性获益。

所以,在一个发病水平很低、城市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下,现有的两大主要检测指标,如果用于无死角的普查,对于现有的几个主要目标(了解患病率、隔离感染者)而言,都很难找出太多实质性的益处。

成本-效益存疑

前面讲了统计层面的原因,下面我说一些经济方面的疑问。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地给留在本地、日常活动范围小的人做核酸检测,会占用其他方面的资源和经费。而这个大规模查核酸的做法,对公共卫生本身的价值,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实际的性价比,是有很多问题的。

经济方面我了解的信息有限,但也可以转发一些内容:

新华网武汉1月9日电(吴文华 黄志敏)武汉市财政局9日披露,2019年,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912亿元,剔除减税降费缓税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4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7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2.1%。
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财政投入221亿元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武汉居民养老金、城乡低保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投入92亿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各类助学政策,资助困难学生18.88万人次;投入37亿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开展公益文化活动3100场次;投入54亿元,提升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水平;投入资金23亿元,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6]

武汉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仅只考虑一个市的财政预算,不考虑其他来源的话,当地的预算的数量级,平均到12个月,每个月是百亿级别。几十亿的投入短时间拿出来,相当于是一个行业门类去年全年的市政府投入。因此,一个月内一下子花掉十亿或者几十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我国现有25家29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试盒获批上市,目前企业日产能合计500万人份,工信部每天都开展生产供应的监测,从目前的情况看,生产基本正常,库存也比较充足。[7]

而武汉每日试剂盒的消耗量数量级是数万到数十万之间,相当于每日我国试剂盒产能的百分之10以内,这也可以说明,其他地方对试剂盒也有较大的需求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强4月19日曾表示,武汉市有53家核酸检测机构,211个核酸检测点,日均检测能力4.6万人次。[8]

对于检测的成本。如果我们考虑市场价格,当短时间内检测物料需求大幅上升时,可能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到时候检测一次的物料成本,包括上游原料成本,按市场价浮动,不一定能维持在几十元。如果这次严格实行配给制和价格管制,有统一的供货渠道,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试剂盒还有没有货?需要在多长时间内生产和运输到武汉1000万人需要用的PCR所需的试剂?当然,即便钱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其他的约束条件依然存在,我们是否能找到足够的人力进行采样和检测工作,能否找到足够的场地,标本是否需要运送到外地,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完成一次性的检测?

一个人均三位数人民币的成本,乘以1000万人口,就是几十亿的会计成本,在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内一下子集中花掉这么多钱,是否合算?这是个问题。至于机会成本,更不用说。在有限的资源条件和短时间压力较大的经济形势和财政预算下,医疗卫生防疫的费用和经济代价本身就需要更合理的规划。

建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论是让谁出钱,我个人的初步考虑是,都可能还有一些更好的选择。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对于大部分研究课题,抽样调查到足够大的规模,就已经有代表性,无需成本更高的普查。对于复工复产来说,按需测量、针对重点人群测量(比如医院就诊的患者和跨省份流动的人口)、分摊到更多地点(省市)和机构、更长时段的检测,甚至是多次重复检测,比短时间内一次性的无差别普查,更省钱,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摊成本,更有针对性,安排起来更方便,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更小,防控效果也可以接受。

支不支持检测,至少首先要明白检测的意义和局限,成本和收益是什么,对社会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对于疫情防控的意义有多大,想达到什么预期效果,基于现有技术条件,实际又能达到什么效果,这不是拿来站队的立场和价值观问题,而是需要一个用专业知识去评估的问题,需要专业上的理由,和收益、成本、可行性方面的论证。

此外,评论区的一系列水军刷屏令人震惊。也建议有空的各位看看这个原始问题下面的几十条评论的内容。

最后引用几则专家意见:

“在常态化防控期间,不能期待一个病例都没有”张文宏认为
核酸检测结果仅能代表当前没有被感染,但不代表未来不会感染,同时,核酸检测一定会存在假阴性的风险,就技术本身而言,单次检测会存在30%的假阴性率,而检测两次这一数值会降至10%。但是,要把所有的感染者都给筛出来,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筛查,无论是抗体或者核酸,都是在病毒大流行的时候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发病率比较高的时候,这种筛查才是有价值的。在全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出现病例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全民筛查。
“什么人应该接受核酸检测、如何检测,应该由专家做出判断。病毒学、传染病学、检验医学、医学管理等相关专家一起讨论,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是不是合理。”张文宏举例说,“假设在人口近1500万的武汉市开展全民的核酸检测,当地检测能力最高一天2万例,这样需要开展超过700天时间。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没有切实意义和可操作性。”[9]


5月15日一位国家卫健系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其实现在并未全面启动。“现在大家看到的文件,其实也不是最后方案,应该是让各区先拿个计划,市里再斟酌决策”。 5月14日晚,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最近两天与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同行就此问题做了讨论和协商。应两级指挥部的要求,我们会做更多技术上,策略上的优化。“即便是开展了全员检测,要发现所有的传染源或者感染者,其实也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要做充分的考虑”,冯子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们不能抱过高的期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查核酸的话是代表在检查的“时点”上有没有携带病毒。今天检测出核酸阳性,可能是被检查者处于潜伏期,也可能是一个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同样,如果今天查出来是阴性,不能保证明天没有再感染的机会,不能保证永远是健康者。“新冠病毒有自然界的传染规律,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不是一个单纯的有和无的关系。就像如果在正常人群中检查有无流感病毒、腺病毒都可能有一定的带毒率”。胡善联说。[10]

“在重点人群之外,不必过度检测。我们应该选择低投入,广收益的常态化防疫方案,对出现的病例及时控制,就不必担心疫情扩散,可正产复工复产”。浙江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系主任陈坤曾对《财经》记者说。
对武汉将进行全员筛查的举措,颇感意外的还是一些流行病专家,“不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信息”,一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看到此消息后,发出这样的疑问。[11]

  全民进行核酸检测究竟有无必要?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5月11日接受央视采访表示,“其实也没有必要,主要是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他认为,武汉出现新疫情苗头的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社区,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筛查,但在没有病例的社区,没必要人人都做筛查。“主要是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重点社区的人,来做大规模筛查。”
  中国疾控中心一位前研究员同样对全民筛查持保留态度。他表示,国内在人群感染率很低的情况下,搞运动式核酸检测普查,此举为“不计成本、劳民伤财”。仅做一次核酸检测能否精准找到感染者,假阴性问题多大程度上存在等问题仍然成为影响大筛查的重要因素。[12]

参考

  1.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49304
  2. ^ https://www.weibo.com/7344184293/J2unqhNfS?refer_flag=1001030103_&type=comment
  3. ^ http://wjw.hubei.gov.cn/bmdt/ztzl/fkxxgzbdgrfyyq/fkdt/202005/t20200505_2258660.shtml
  4. ^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4-17/doc-iircuyvh8366932.shtml
  5. ^ http://www.caixin.com/2020-05-12/101553260.html
  6. ^ http://m.xinhuanet.com/hb/2020-01/09/c_1125440543.htm
  7. ^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4/23/720222.html
  8. ^ http://www.caixin.com/2020-05-12/101553260.html
  9. ^ http://china.qianlong.com/2020/0422/4029402.shtml
  10.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5NTM4MQ==&mid=2653360792&idx=1&sn=4054508656e3a80ef5d25a1d294e5872&chksm=bd56e5c28a216cd4f58ba38fd8a50be20b130564881a165b2af35122b13a81dbd81f5cda851e&token=960542515&lang=zh_CN#rd
  11. ^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5-14/doc-iircuyvi3111586.shtml
  12. ^ http://www.caixin.com/2020-05-12/101553260.html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的问题是互相不信任。

武汉作为曾经的疫区,病毒曾经广泛传播过。

而入院的都是有症状的,没自愈的

无症状的,感染过又好了的,不知道有多少。

还能传染其他人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以前都居家隔离,不外出吃饭。

无症状感染者,只要家人都有抗体了,和健康人是一样的。

现在全面复工。

武汉人就不知道身边谁危险。

谨慎期间,不认识的人都危险,绿码这种东西当然是不靠谱的。

武汉的经济活动就没法正常。

有一次全民检验。

虽然可能有假阴,但是一次排查后,大家心理上安全了。

能传染的都隔离的,能上街的有假阴,传染力也不强,核酸都测不出来,他的飞沫能有多大病毒载量?

互相信任对方是健康的,经济活动就好开展了。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明白这个决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有非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


1. 费用

先从大家最容易想到的费用问题说起。单次核酸检测的成本在220~280元之间,集体采购价格应该会更低一些,我们就按照100元计算好了。武汉1100万人口,不计算人工成本,单纯检测费用这一项就要超过10亿人民币,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2. 筛查能力

目前国内单日核酸检测能力最强的城市应该是广州,广州四月份的时候对重点人群进行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包括全市的的士司机、四月底第一批返校的20万教职员工及初三高三学生,广州最高峰时一天检测规模是7万人,这建立在广州汇聚了华南地区最强的医疗资源+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基础上。

而按照武汉的计划,10天检测1100万人,每天超过100万人,请问如何做得到?即便全中国所有检测机构加一块,能否达到每天核酸检测100万例都是一个问题。


3. 计划时间

按照网上公布的结果,这个文件是5月11日下达,要求各个辖区5月12日中午12时前上交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明确辖区内基本情况、组织方式、时间安排以及其他事项。

一天之内制订出具体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否足够周密?


4. 抗体检测结果

实际上,在四月中旬,武汉已经抽样1.1万人次,调查社区居民新冠病毒抗体水平。然而至今为止,这个检测结果并未对外公布。在全员普筛这种超大规模的检测之前,是否应当先参考一下当时抗体检测结果?这个结果何时公布?


5. 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

任何检测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不例外。我们主要关注假阴性问题,假阴性就是实际感染者在检测中结果呈阴性,这跟标本取样方式、保存方式和试剂盒都有关系,之前也出现过多次阴性结果后才出现阳性结果的案例。按照之前发表在medRxiv上的一项系统回顾,单次核酸检测大约有29%的假阴性概率。

按照这个比例,即便所有人都接受两次核酸检测,仍然有大约8%的感染者会被漏诊。因此大规模核酸检测并不能筛查出所有的感染者,这也是许多专家反对全员筛查的原因。


6. 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比疫情初期我们预想的高很多。按照之前广州4月份的筛查情况,在所有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当中,大约有85%是无症状感染者;而在湖北的检测结果当中,4月1日~4月21日,绝大多数阳性结果者都是以无症状感染者出现。

那么,一旦实行全员筛查,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大量无症状感染者,这可能会引发后续几个问题

第一,全员筛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群聚集,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正常人被感染的风险?

第二,如果筛查出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按照现在一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就要隔离的策略,武汉的医疗机构是否有足够能力承载这些无症状感染者?

第三,除了假阴性问题以外还有假阳性问题,也就是压根没有感染的人被判断为阳性,他们需要接受与其他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被传染的情况?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不理解武汉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实行全员核酸检测。武汉的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也许全国其他地方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翘首以盼,但对于武汉本地老百姓来说,这样做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


事实上,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反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专家并不在少数,例如张文宏教授就多次表态反对这种做法。他并不是针对武汉一个城市,他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切实意义。实际上目前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包括疫情严重的欧美,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实施全员筛查。

武汉在疫情初期果断采取了封城举措,武汉人民为避免全国其他地方感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取得今天的成绩着实不易,希望不要再犯错误了。


user avatar   zhang-zhen-zhe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庄有猫 的几条质疑,我就我找到的资料解释一下。

1.关于检测成本:核酸检测的成本不是您说的240-280,而是少一个零头,即不超过30——这是各省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以华大基因为例,在武汉的中标价格是24.99元,并且只能排到价格从低到高的第四位。具体中标价格可以参考:

2.关于检测能力:据我所知,此前国内多家检测公司都以最快速度在武汉建立了实验室。仅华大火眼一家,二月份的日检测能力就达到了2万份/天。四月底的时候华大答复投资者说新冠试剂盒产能是200万份/天。虽然这200万是要分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实验室的,但是产量在那里,腾挪出几十万份没啥问题,也就半天的产能。试剂盒足够,剩下就是实验室三班倒了。再加上其他公司的实验室,并不是mission impossiple。

3.是否有必要全员检测。我个人是赞成的,钱政府有,一人30也不贵,产能也够,所以方案可行。武汉4月中抽样调查了1.1万人的核酸和抗体情况,一直没正式公布结果(结果不乐观?),再加上这几天又有社区出现了新增病例和多位无症状患者。而大规模检测,把无症状患者一网打尽,才能创造复工条件,让大家安心复工,不必隔三差五一个病例搞得好不容易开工了又要停工。这可能是政府痛下决心大规模检测的原因。

(再说,增加GDP的事儿、有政绩的事儿,响应大大号召的事儿,为啥不干呐!)

综上,个人猜测,不光武汉了,黑龙江吉林广东北京都会很快扩大核酸检测规模。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隔六天,我和当地实验室、当地的人都聊了下,过来补答一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支持武汉进行一次普查。

武汉的人,现在心理的确需要一次安慰

普查就是一次安慰剂,也有很多科普答主解释了,普查意义有限。

但是很多武汉人已经非常怕了,这是处于围城外的我们难以理解的。

虽然这次安慰剂的成本有点高,但是部分武汉人民的心理,请看下图

筛查能做一次清理

妄图毕功于一役是不科学的,这次筛完并不代表以后就不做任何事了。

中央政府现在的态度也很明确,防疫已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们又不是联邦制,中央的态度就决定了所有政府的态度。所以武汉不太可能就凭这次普筛就完全停止做疫情防控。

这次筛查的意义在于清理出一批感染者,而不是说彻底消除。

国内其实真的就基本清零了

因为某些国家说,「这个病毒传染性强,无法清零。」很多人就奉若圣经。

当然我也不支持追求彻底清零,毕竟境外输入不完全可控,但是嘲讽已经做到的事意义何在呢?

看看国内的情况,排除外来输入,绝大部分省市就真的清零了(但要注意,还不能完全放松),还经历住了「五一」大量人口流动的考验。

欧洲国家斯洛文尼亚也接近清零了,人家人口 200 万,不算多,也不算少,也做到了境内的基本结束大流行。

也说了,接下来要进行大规模的检测。

现场情况


user avatar   wang-yi-chen-99-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在算经济账,怎么算怎么亏。这就像在算建地铁等这样大型基础设施一样怎么算怎么亏。却从来没想过由此产生的边际效益有多大。

第一。对于武汉市重建信心有重大意义,武汉市现在很多人已经惊弓之鸟,对于民心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社交、金融、其他商业行为显然都是小心翼翼极为保守,能不动就不动、能不干就不干、能不花就不花,对于一个一千多万的城市失去了活力成了一个死气沉沉城市,在疫情已经过去的今天,如何重振武汉经济,首先就是重振武汉信心,不仅重建武汉市民的信心,更是给各种商业行为重建信心。全员筛检当然是个非常好的方式。一是清楚明白直接强有力的说明武汉的情况,二是展现武汉行动动员控制能力。让各方面放心、安心对重建信心当然有非承大的意义。

第二。对武汉市和武汉市民与外交流有重大意义。各地频频爆出对武汉人员的特别管制及出入武汉的管制,现在放松了仍然对和武汉交往心里没底,这种心理影响看法很难一时消除,甚至有一些歧视性的行为。严重影响武汉市人员外出务工、就业、商业活动。这种一次普筛,对于外地人消除顾虑,接纳武汉同样意义非常。

武汉这次普筛使武汉不仅对内还是对外都是一次大文宣。是武汉人民内部及外部对武汉人民重新信心的一次大宣传。这将是武汉抗疫成功的一个里程碑。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我是5月6号离开武汉回深圳复工的,武汉就像死过去了一样。

你们可能很难理解怎么叫死了,就是,所有的商业就没几个开门的,可能除了早点店生意还不错之外,别的都停了。

甚至武汉火车站的蔡林记和KFC都关了,啥都没了。

武汉需要重建,需要恢复信心,需要一点点好起来。

不然这个英雄的城市就真的要死了。

做核酸检测,哪怕就是安慰剂,也算是个恢复信心的动作。


2

我离开武汉之前做了一次核酸,是自费的,180块,来深圳之后,要求7天之后做一次,我今天做了,是免费的。

我在武汉做,是自己去的天佑医院,这是原来的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算是三甲,我来深圳做的,是在最基层的社康(保健站)。

其实核酸测试流程很简单,至少取样很简单,两根一次性棉签,一个小瓶子,一根短棉签医生压着舌头,另一根长在口腔内部按很多下取样,然后把长棉签折断,塞在瓶子里面,瓶子外面贴条码标明被测人员身份,然后就运回实验室集中处理了。

就这么简单一个流程。

在医院的时候,我从到医院一直到弄完,花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因为需要登记,挂号,拿处方,再去2楼拿打印瓶子的条码,再登记,再做测试,其实测试只花了10秒,但是走流程花了一个小时。

在深圳就很简单了,我给租房子的老板报备之后,社康直接打电话给我通知今天上午10点去测,然后我就去了,社康支了一个帐篷在街边上,给了我一个印好条码的瓶子,然后下来一个医生一个护士,我们湖北回来的十几个人10分钟不到就测完了。

如果你要走一个纯医院的流程的话,估计真的要花180块甚至不止,但是其实集中全员检测花不了这么多钱,因为很多流程都可以集中的流水线操作,成本会大大压缩。

因为现在武汉的人力边际成本可以认为是0,因为大家都停工了,社区维持秩序的人员不需要付任何额外的成本,甚至医生护士都不用额外付钱,因为现在医院基本上都空着,是的,我去天佑的时候,一个三甲医院冷冷清清就没看到几个病人。

我不知道最后做后处理要多少钱,但是试剂招标也就十几块,乐观点估计的话,50块钱估计也就能搞定,就算悲观估计,需要500块一个人,1000万人也就50亿。50亿很多么?要知道中国银行私设原油赌场亏了60亿。

关键是现在后处理速度能到多少,我个人认为这个需要足够的跑PCR的机器,这个机器如果能量产的话,其实后处理也能加速。


3

现在的关键是,武汉用完这个系统之后,这个系统可以无缝转接给其他地方使用,不止是中国,也包括跟我们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比如巴基斯坦,他们也需要大量检测能力,保证国家恢复正常。

那么在武汉做一次压力测试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要逼出中国的检测能力极限,如果新冠常态化这就是战略资源,比飞机大炮管用。


4

世界已经发生剧变,现在算小账没意思。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这次参与武汉核酸大排查会战的一线人员。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大会战终于收官,我们不负重托,胜利结束。中间5天没回家。会战的感觉令人难忘。

1.全员核酸是否科学,个人认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确有助于筛查出病毒载量高,传播性强的潜在感染者。尽管从医学上讲虽然性价比不高,属于事倍功半,但是从经济政治方面考量,意义重大,非常得民心,得到广大社区的居民的大力支持。

这两天公布了数据,检出阳性300例,政府公布的数据是可信的,从数据来看,武汉确实是安全的。

这两天明显感觉武汉的复苏,大排档开始排队热闹起来了,就像睡醒的巨人,伸伸懒腰,就要再次出发啦!

2.这次核酸检测全部由政府买单,单检政府兜底价已经降价132,混检政府结算价可能更低。本次公布的检测量,大部分为单检的,小部分混检(不超过5个),混检策略也是经过验证的。混检只是指扩增这一步混合扩增,采样提取都是单独的,所以混检成本并不能简单的计算为单检的1/5。做一个核酸的成本包括采样拭子+病毒保存液(10-15元),提取试剂(8-15元),扩增试剂(20-30元,只有这个试剂政府给了招标指导价,但这个扩增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的成本),再加上加样枪头,八连管,PCR仪器折旧,人员,水电等等,估计单个成本在60-70元左右。但政府会给检测机构一定的利润,否则没人愿意做。

3.会战前,武汉每日检测能力6-9万个测试。但最近大会战提出后,各大医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大力加人,加设备,检测能力提高的很快。

4.会战开始第7天了,采样的护士辛苦,武汉白天气温30多度,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透气,那滋味可以想象。而且还要面临各种不配合的社区和无理取闹的人,人累,心更累。而核酸检测的人更是24小时3班倒,而且已经从1月份疫情开始至今从未休息过。我们这都007了几个月了,996真的值得羡慕。累了就吃个饭,下了班就在值班室睡觉,醒来过一会又开始上班。难以想象的累,每天重复加样动作都会肉疼胳膊酸。但是为了大会战的胜利,为了武汉能早日走出疫情阴霾,做点微薄的贡献吧。

以上。




        

相关话题

  怎样看待意大利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正在减弱? 
  如何看待哈佛大学校长夫妇确诊新冠肺炎? 
  4 月 5 日起上海推行「场所码」等扫码通行疫情防控措施,会给当地防疫工作带来了哪些帮助? 
  如何看待4月13日美国新增28494例,累计586941例? 
  如何看待截止2020年4月28日,美国新冠病毒累计确诊破100万? 
  陕西 16 日新增 2 例外省游客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意大利媒体泄露封城令,大批民众在法令生效前离开?现在情况如何了? 
  如何评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的硬核采访:「不能欺负听话的人」,一线医生换岗让科室的党员上? 
  1 月 9 日消息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 6000 万例,这意味着什么?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画师乌合麒麟为纪念武汉抗疫的新作《披甲》?武汉抗疫有哪些难忘的瞬间?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评价立直麻将水平要看铳率而非平均铳点?
下一个讨论
在立直麻将规则下,至多能选出多少张牌使得这些牌中无法选出能和牌的 14 张牌?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