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薄伽梵歌》一共有18章700节诗句,但得益于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本身极强的故事性和《薄伽梵歌》结构的清晰,它要表达的含义却非常明确。
(只知道《薄伽梵歌》表达内容的可直接跳转至最后对《博伽梵歌》表达意思的介绍。插不了目录,直接手动跳转吧)
(有人看再更这部分)
(有人看再更这部分)
首先,在阅读《薄伽梵歌》前,需要了解一下基本背景。简要说(因为《摩诃婆罗多》本身是有超过10万诗节的长篇神话史诗,故这里只做最基本的介绍)来就是:
古雅利安诸国中,强大的俱卢王朝(Kuru)国王福身王(人类,之后出现的人物,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均为人类)与恒河女神的第八个儿子伟大的毗湿摩(Bhishma)成长为英武博学、正直善良的王子。
之后福身王爱恋渔民的女儿贞信(Satyavati),但贞信的父亲担忧毗湿摩将来可能与贞信和福身王未来的儿子冲突,故拒绝了成为俱卢王后。于是为了父亲的幸福,毗湿摩发誓永不登上俱卢王位,并会守护贞信的儿子。
然而贞信成为王后后所生的两个儿子花剎和奇武实在太费,直接英年早逝。贞信于是找来自己的私生子广博仙人(顾名思义是个仙人,也是《摩诃婆罗多》的作者),让奇武的两个遗孀与广博仙人结合,分别生下王子持国(Dhritarashtra)和般度(Pandu)。由于持国的生母因为嫌弃广博仙人太丑,**时一直闭着眼睛,所以持国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故贞信在他们成年后让般度继承王位。
般度成王后分别赢取了雅度王的女儿贡蒂(Kunti)和(我忘了是谁家公主的)马德利(Madri)。
但因为般度在一次打猎中,射中了两只正在XX的鹿,而很不巧这两只XX的鹿是Kindama仙人和他爱人化身的(PS:仙人虽也是人,但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往往很重要,不仅寿命非常长,而且经常和三相神、各路天神谈笑风生。我猜测原因可能是这些神话最初就是这些仙人编的,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编成主角了......),于是仙人死前诅咒般度,因般度打扰别人XX,所以只要般度一XX就会死。
于是般度作为象城(Hastinapur。象城是俱卢的都城,今天仍坐落于印度UP邦,不过只有几万人口)国王,无法生育。贡蒂便利用她照顾敝衣仙人(BTW,敝衣仙人脾气很差,奎师那和天神都因照顾他时稍有不周就被诅咒,天神因陀罗被他诅咒无法再统治世界,奎师那被他诅咒脚上中箭而死,不知道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谁抄谁的)而被仙人赠送的“只要发咒就可以召唤神来交配并生一个孩子的咒语”,分别与死神阎摩(Yama)生下坚战(Yudhisthira),与风神伐由(Vāyu)生下怖军(Bhima),与众神之首天帝因陀罗(Indra,也叫帝释天Śakra)生下阿周那(Arjuna),并用此咒语帮马德利与双马童(aśvin阿湿波)生下双胞胎无种(Nakula)和偕天(Sahadeva)。在嫁给般度前,贡蒂还在试用咒语时召来太阳神苏利耶(Sūrya)生下天生自带黄金甲胄的太阳之子迦尔纳(Karna),为保守秘密将襁褓中的迦尔纳顺河飘走。
坚战、怖军、阿周那、偕天、无种这五兄弟就是般度五子,因其名义上的父亲般度而被称为般度族(Pandavas)。
因为般度被仙人诅咒,主动退位进入森林苦修,但在森林中忍不住和马德利XX,诅咒生效,般度惨死,持国成为国王。持国从犍陀罗(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现实中犍陀罗被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二世入侵,后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入侵,最后与大月氏西迁部分建立贵霜帝国)赢取甘陀利公主(Gandhari)。广博仙人赐福甘陀利生出100个儿子,甘陀利生下一个大肉球,被广博仙人分成101份,埋在土里2年后,成为100个儿子和1个免费赠送的公主。
这100个儿子中的第一个就是难敌(Duryodhana),作为恶魔转世,难敌出生(破球而出)时俱卢狂风大作,全雅利安的牛都在狂叫,是大奸大恶之人出生的凶兆,但持国国王拒绝了婆罗门将孩子处死的建议。
然后难敌百子和般度五子从小到大争端不断。在他们从德罗纳大师(Drona)学成回到象城后,在一次比武大会上,与号称箭术天下第一的阿周那被一个出生低贱的弓箭手挑战。因为这名弓箭手的养父身为刹帝利却逆序娶了婆罗门女子为妻,故其种姓为苏多(一个专职御马驾车的杂种性),为持国国王驾车。作为苏多之子的平民弓箭手没有资格与出身高贵的阿周那同台对战,于是难敌便向父亲持国请求,封这名弓箭手为盎迦王,以国王身份和阿周那对战。
然后阿周那与他对射时,贡蒂发现他身上自带黄金甲胄,才知他就是被自己放在河里顺流飘走的儿子、太阳射之子迦尔纳。
迦尔纳经过难敌提携,也顺道成为难敌阵营的人。之后,般度五子和持国百子+迦尔纳互相伤害,直到一次难敌试图烧死般度五子和贡蒂的阴谋失败,般度五子和贡蒂逃亡森林,以婆罗门的身份隐居,外界则以为般度五子已死于火灾。
在隐居中,阿周那巧妙邂逅了般遮罗国的公主、火焰中出生的“黑公主”般遮丽“德罗波蒂”(Draupadi)。
随后在般遮罗国的选婿大会(Svayamvara)上,般遮罗国王木柱王(Drupada)将考题设为比箭。由于阿周那“已死”,迦尔纳成为众人以为的参加选婿大会的诸人中最具竞争力者。在黑公主声称不会嫁给杂种性苏多的儿子后,迦尔纳拒绝比武,扮成婆罗门的阿周那赢得资格。
然而阿周那带着黑公主回家后,在湿婆石前的贡蒂称无论阿周那从般遮罗带回了什么,都必须与兄弟分享。于是黑公主就这样同时嫁给了般度五子......
迎娶黑公主后,得到般遮罗国支持的般度五子实力大增,得以返回象城。为避免般度族与俱卢族(持国那一支)手足相残,在毗湿摩等人主持下,般度族与俱卢族分割了王国,般度族得到了一片充满毒蛇的蛮荒之地。但在与蛇王友好交流后,蛇族与人最终和睦共处。阿周那的真正父亲、众神之首天帝因陀罗也降下了一座城“天帝城”(Indraprastha因陀罗莎)。
一般认为,这座“天帝城”就是今天的印度首都德里的前身。
之后,难敌等人诱骗坚战到象城赌博投骰子,称“投骰大会”(Pasha)。难敌的舅舅、甘陀利的哥哥犍陀罗国王沙恭尼(Shakuni)以奸诈著称,他在自己父王死后将父王的骨头做成骰子,故这对骰子完全听从沙恭尼的指示。所以坚战无论怎么赌都无法赢过沙恭尼。
赌上头的坚战把自己的国家、兄弟、妻子都陪给了难敌当奴隶。
难敌让自己的二弟难降(Dushasana)拽着黑公主的头发到大殿上,黑公主斥责众人的行为违背正法。在难敌授意下,当着众人面开始拉她的沙丽。奎师那施法保护黑公主,给予她无尽沙丽,任难降怎么扒下黑公主的衣服,沙丽就是扒不完。
畏惧黑公主可能的诅咒,持国国王开始干预儿子的暴行,并满足黑公主放归般度族的愿望。般度族必须在流放中度过12年,一旦被人认出来就要再加12年。般度族便化名藏身于摩蹉国宫廷,期间阿周那还扮装成女人,化名巨苇(Brihannala)。
结束流放生活后,般度五子要求难敌按照约定归还他们的王国,难敌不肯,俱卢之战(Kurukshetra War)爆发。
俱卢之战中,般度族和俱卢族都在拉拢各自的盟友参战,整个雅利安都被卷入战争。在大战前,阿周那看着双方中都有自己的亲人,想到战争过后又有多少亲人朋友逝去,有多少平民将永远失去家人,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俱卢之战的幕后推动者、此时为阿周那在战车上驾车的奎师那暂停了时间,对阿周那讲起了俱卢之战的意义,以奎师那与阿周那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18章700诗节的史诗(另有极少诗节是其他内容,第1章的前13节是持国的大臣全胜(Sanjaya)为双面失明的持国描述开战前双方阵列的情况,中间还有一些诗节是全胜讲述的,最后1章的最后5节是能在内心感应到奎师那和阿周那对话的全胜告诉持国哪里有奎师那和阿周那哪里就有胜利),这就是《薄伽梵歌》。
(只想知道《薄伽梵歌》表达内容的可直接跳转至这里)
《薄伽梵歌》以阿周那忧伤瑜伽开头,表面阿周那对俱卢之战的意义的困惑。见到阿周那没有领会俱卢之战的意义和正法的真相,奎师那先告诉阿周那,只有先毁灭,世界才能新生。俱卢之战前的世界,吠陀时期建立的宗法已不被遵守,取决于心智的种姓义务也蜕变为与人的出身直接挂钩。故俱卢之战将摧毁旧世界,让新世界诞生。
然而阿周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奎师那向阿周那讲授了数论瑜伽、行动瑜伽、虔信瑜伽,并向他展示了宇宙相,让阿周那坚定不移地遵照奎师那的指示行动。
下面是《薄伽梵歌》的核心内容:
奎师那讲到,人的秉性之根源在于“三性”—暗性、忧性和善性。“暗性”就是昏聩,人若不辨善恶地度过一生,便是受暗性主导;“善性”是指智慧之光,人若任何情况下都先考虑正法、真理和规则,再付诸行动,那就是受“善性”主导的人生;当人被“忧性”主导,就会活得傲慢自负。
数论派哲学认为,三性同时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中,而每个人的人性取决于三性配比。三性奠定了人的秉性,但人的作为却不被奠定。
数论哲学认为,世界由原质和原人两大本原构成,其中原质在三性作用下失去平衡产生二十三谛。二十三谛为觉、我慢(或译“我执”)、心(思维器官)、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业根。二十三谛再加上非显(即原质)和原人即为数论二十五谛,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当原质与原人合二为一时,也就是当“无上我”的分体作为灵魂寄宿于肉身之中时,人就获得了生命。人的肉体只是人的灵魂寓居的媒介。灵魂驾驭肉体,正如人驾驭马车。灵魂通过肉体体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肉体消亡后,灵魂不灭,投入新的肉身。
但由于灵魂被原质环绕,如同珠宝被泥土包裹就会失去光泽,被原质环绕的灵魂会忘记自身就是无上我的分体,误把肉身当成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觉醒,领悟到自身是无上我的一部分,就是灵魂的职责和目的。
倘若不能领悟到这点,人就会不断降生与死亡,在轮回中体会无穷无尽的痛苦。只有领悟到人的本质是灵魂,不再作恶,践行正法,才能解脱。
这就是梵学第一课—数论瑜伽的大致内容。
在认清自身是不灭的灵魂,知晓自己是无上我的分体后,便会明白,万物皆为无上我,无上我亦是万物,万物与无上我毫无差别。世界万物都是等同的、无差别的,你等于我,我也等于你,一等于多,多也等于一,同样,若一人遭受痛苦,全世界也都承其痛楚。只要世上尚有一人遭受苦难,就没有人能真正幸福。
领悟到这一点的人,不会对其他生灵施加暴行,人便充满同情,这便可称为正法。
然而一些无知之人受暗性影响,苛刻、残暴且自私地对待他人,只为自己的欲望强加于人,这种人无法接近无上我。当无知之人不承认真理之智的价值,甚至不屑一睹智慧的真容,那么惩罚他们,就是对他们的怜悯(怜悯无知之人),也是对他人的怜悯。
虽然万物演变,最终走向无上我是必然。但有时也会出现非法滋生、世间正法殆亡的情形,为了让世间重获正义,诛灭罪恶并重振正法,就必须行动。
行动有束缚性。因为行动(行动可以指人的行动,也可指人的本职)也称“业”,“业”一定会产生“果”,在意识到“果”的前提下,从事“业”就带有目的性,行动的束缚就来源于这种目的性。
所有行动(这里的“行动”指人的本职)均是作为(“作为”指人的所有动作),但并非所有作为皆是行动。行动是渴望得到结果的作为,当人渴望收获喜乐、财富、褒奖而有所作为,那他的作为便受结果约束。
从事行动而期待果报,是“自私行动瑜伽”。从事行动不计果报,是“无私行动瑜伽”。对“果”的贪求,就是人反复投生的原因。事实上,人并非被行动本身束缚,而是被对“果”的期许束缚。只有不计果报,不怀私欲,以超然态度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才是修行行动瑜伽的人,即行动瑜伽者。
这要求人放弃对结果的期许,却不放弃行动。专注于无上我,认清自己的灵魂,挣脱虚无的镣铐,摒弃对果报的期许,有所行动,承担自己的职责。这便是行动瑜伽的内容。
理解了数论瑜伽的道理,人在心中不断强化无上我,产生“奉献”感(“奉献”有奉献、赠予的意思,也有遵从、顺从的意思)
“奉献”是一种心境,需要摒弃所有欲望,不从自我出发做出决定,也不自我出发立下誓言,专注履行自己被交付的行动。事实上奉献即是把你自己,把你的心,你的思想、理智、智慧、欲求、寄望以及情感,把你的一切,交付于人。这种奉献叫做“虔信”。
向恶人奉献,只会玷污自己的作为;向至善之人奉献,可以使人也成为至善。至高的虔信,便是对无上我的虔信。
有了这种虔信,人接纳和铭记无上我,明白万物皆为无上我,无上我亦是万物,万物与无上我毫无差别,对万物产生同情(可见本答案《行动瑜伽》的第一段),从而成为行动瑜伽者超脱生死轮回,获得解脱。
通过“数论瑜伽”,人们认识到自我只是灵魂;通过“行动瑜伽”,人得以从生命的束缚中解脱;通过“虔信”,人得以认识无上我的真容,而了解无上我之后,人才得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达到“真实、觉识和喜悦”之境。全身心融入无上我的人,才能达到梵我如一(所谓梵我如一,就是说灵魂(自我)与无上我(大梵、梵、宇宙灵魂)的合一,有时也叫“梵我如一”和“梵我合一”,是印度瑜伽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处的“梵”就是无上我),就好比水滴落入江河,最终化为江河本身。
宇宙相的部分,奎师那向阿周那展示了宇宙形象。
按照奎师那意识运动发起者、《薄伽梵歌原意》作者A.C.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的解释,奎师那(毗湿奴化身)是万物之源,《薄伽梵歌》的本意就是让人把毗湿奴视为首神。但这种解释我认为极其狭隘,它也许的确符合数千年前《薄伽梵歌》创作者原本的意思,但如今印度教湿婆派、梵天派和其他派别未必接受这种解释,更别提非印度教徒的读者了。
当首个英国的印度总督基督徒沃伦·哈斯丁赞扬《薄伽梵歌》是“旷世神作...在人类已知宗教是唯一例外”,犹太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很可能还是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高度评价《薄伽梵歌》时,脑海里想得肯定不是把毗湿奴尊为首神。《薄伽梵歌原意》的解释反而将《薄伽梵歌》的价值限制在了一个极其狭隘的角落里,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推荐通过《薄伽梵歌原意》来理解《薄伽梵歌》。
所以这一部分我只截了两张图,大家看个特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