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执行导演在剧组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阻止谁睡谁,就能阻止谁睡谁。


user avatar   zhang-xiao-b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剧组的「执行导演」并不等同于「第一副导演」(1st Assistant Director,简称1st AD)。

「执行导演」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资历在工作,这个岗位管理的是一个「江湖」而不是一个「组织」。所以提问者不理解的一切,都是因为你实际上是在一个江湖老大的手下工作,如果你按照学生的标准去对待江湖,就会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但实际上,这一切本可以不这样发生的……


一、什么是「副导演」?


副导演(Assistant Director)是剧组的核心职位之一。之前国内的电影体系沿袭了苏联模式,一个导演如果被分配到电影厂,他的成长轨迹一般是从「场记」开始,经历不同岗位的「副导演」历练,最后一般要经历十年左右时间,才能胜任「导演」岗位。

这个模式有点像是过去的职称体系,虽然也考验能力,但时间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进程,这套国营电影制片厂体系消失后,中国电影导演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但生机勃勃的时期,比如我们曾经非常熟悉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了解的「第六代导演」群体。

在这个时期,因为香港电影人北上,带来了香港电影制作体系的影响,也导致了中国电影的导演部门岗位称呼有一段混乱和过度时期。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现在国内电影的导演部门岗位,仍然处在一个过渡和并行的时期。

在大部分国内电影剧组里,最重要的副导演岗位仍然是「执行导演」。但也有一部分电影剧组里执行的是「第一副导演」岗位。二者严格说起来其实并不是同一套体系内的概念,所以虽然可以粗略地认为是同一个岗位,但细分起来,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套体系。

「执行导演」更多地是凭借经验和资历在工作,很多东西只能言传身教。而1st AD体系,因为有成熟的制作体系可借鉴,所以文本层面的规范化描述比较丰富。


我相信几乎百分之百的国内新导演在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时,都会对导演部门的工作有着自己的切肤之痛。中国剧组在大部分时候更像是一个「江湖」而不是一个「组织」,绝大部分新导演在刚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时,因为经验、资历、资本的缺乏,必然会在工作时要么面临一个没有足够经验的导演部门,要么面临一个缺乏职业化精神的导演部门。而这一系列弊端的核心痛点,就是这个「第一副导演」岗位。

当我们在说「第一副导演」(1st Assistant Director,简称1st AD)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好莱坞制作体系,但在本文的语境中,我们会结合中国电影制作的实际现状而略作调整,下文不再赘述。

既然有「第一副导演」,那也会有「第二副导演」(2nd Assistant Director,简称2nd AD),这个岗位的概念会放到最后简述。

在中国电影的制作语境中,无论是第一副导演,还是执行导演,他都是导演具体工作的执行人,主要负责片场的正常运行,以及确保拍摄按照计划执行。

理论上第一副导演是需要负责制作每天的拍摄通告单(call sheet)的,但在国内剧组,这个工作一般是由「统筹」这个岗位负责。

第二副导演,他的工作范畴是负责所有与导演工作有关的文书工作。同时他还负责现场进度的提醒,演员催场,并进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他还需要记录所有工种的工作时间表,协助第一副导演的工作,负责整理所有有关文档。

根据不同的剧组制作规模,还会有第三副导演和第四副导演。


在中国电影的制作语境中,以上述的工作范围而言,这些岗位大致对应的是「执行导演」+「现场导演」+「副导演」+「助理导演」+「统筹」。

国内的「演员副导演」理论上对应的是好莱坞制作体系中的「选角导演」(casting director),但实际上二者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详述。

在中国电影的制作语境中,「演员副导演」几乎是不参与现场拍摄的创作过程的。在现场工作的演员副导演其实算是选角导演的助理。

而在好莱坞体系中,当「选角导演」(casting director)确定所有角色的演员男人选后,选角导演会将演员相关工作转交给第二副导演。在实际拍摄中,将由第二副导演负责演员的现场拍摄统筹工作。


二、「第一副导演」的工作范畴


在中国电影过去的体系中,副导演是成长为导演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习惯或传统导致了现在中国电影的一个常见问题,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副导演」其实终极目的都是想当「导演」,副导演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岗位。

显然这种模式会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那就是中国电影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职业化的副导演。而当我们在谈论「第一副导演」时,我们说的是一个终身的、职业化的、专业化的工作岗位。


在前文中我们说过,「第一副导演」的主要工作范畴是:

「执行导演创作意图」

「负责片场正常运作」

「确保拍摄顺利执行」

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注意到,第一副导演的工作更多地是「制作」而非「创作」。第一副导演是导演创作要求的执行者,是协调各个部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也是当拍摄工作中出现困难时的解决者。

如果用军事化术语来形容,「第一副导演」(1st AD)更接近陆军体系中的「士官长」(Master Chief)。如果大家对现代军事体系略有了解,就能够理解,在军队这样的普通士兵流动性很大的群体中,无法也没必要用一个庞大的专业军官团为保证军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介于士兵和军官之间的士官,就成为关键性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保证。这些士官都具备过硬的个人能力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他们能够确保普通士兵能够理解和执行军官的命令,并且发挥士兵的作用。

在职业化军队中,士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岗位,士官长更是俗称的「兵头将尾」的关键岗位。无论中外军队,一级军士长或七级士官都是非常有荣誉感的职位,哪怕是校级军官甚至将军见了都会表示尊敬。

同样道理,第一副导演以及他所带领的导演部门(下辖第二副导演、第三副导演,少量大制作剧组还会配置第四副导演),就完全类似这个士官体系,他们的工作就是确保整个【拍摄现场】能够顺利运转,并能将导演的创作意图完整执行和落实下去。

国内剧组对应的配置一般是执行导演、现场导演、演员副导演,以及统筹。因为执行的是不同的体系,所以并不能简单替换。


三、「第一副导演」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副导演必须要熟读剧本。因为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协助导演完成剧本分解工作。有时熟练和职业的第一副导演是可以独立完成这个工作的。

剧本分镜头清单(script breakdown sheet)会根据剧本中的每个场景所需的不同制作元素进行分解,并列出所需的人员和资源。如演员(主要演员和其他演员)、摄制组、特技或特效、道具、服装、化妆/发型、车辆、特殊设备或效果等。

这个清单或表格的制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第一副导演有丰富的制作经验,并且具备足够的创作经验,才能事无巨细地考虑到将来制作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所有细节。

分镜头清单制作完成并和导演以及制片部门确认后,下一步就要准备拍摄日程。这个工作一般是由第一副导演和制片主任(或执行制片人)来完成的。拍摄日程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工作,它往往是由预算来决定具体的拍摄速度,但如何清晰地规划和掌握拍摄进度,就是一个一言难尽的过程了。


如果预算允许,第一副导演最好是从选角和试镜阶段就开始进入剧组进行筹备工作。这样他也可以凭借经验对演员的人选提出自己的建议,是否采纳建议则由导演来最后决定。

堪景工作也是一个专业环节。有预算的剧组可以雇佣专业的堪景人员完成这个工作,但一般都是由剧组主创人员完成堪景。

前期堪景主要是评估外景地是否适合拍摄。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堪景队伍中会包括制片人、导演、摄影指导、第一副导演、声音指导以及外景制片团队,根据最终的拍摄需求,需要评估的细节非常多,如场景空间是否足够,可否满足摄影组或移动组的需求;自然光照条件如何,如果人工照明怎么解决电力问题;现场声音条件如何,是否可以满足同期录音需求;周围环境是否满足制片需求,安全性方面是否有隐患,是否还需要有特殊许可等等。

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棚内置景。那又是另一套评估体系了。


拍摄日程的具体制定,和具体的制作条件相关,很难有一个模板套用。基本上,国内电影剧组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 小时以上,而且整个拍摄过程中是没有休息日的。如何找到一个适用于具体剧组的工作节奏和方式,这就要靠经验了。

一般来说,整个剧组的筹备时间至少要和拍摄时间是1:1 的,如果预算允许,做到2:1 甚至3:1 是有益无害的。因为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准备、确认、排练、预演、备案等等,时间永远是不够的。这个筹备工作的日常管理,第一副导演往往也会深度参与,因为这也是他了解创作和制作细节的一个重要过程。

而具体的拍摄时间表至少需要提前一周下发各部门,大家才能为拍摄提前做准备。这个过程就是由第一副导演监督和落实的,并且会提前检查核实准备工作。

绝大部分的国内新导演都面临过那种疲于奔命的拍摄进度,除了预算制约外,也和第一副导演以及制片部门的专业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在一个不停出现意外,「除了变化本身,一切都在变化」的片场里,如何能够有效、准确、专业、职业化地做出预判并及时控制和管理片场,是需要经验、魅力和手段的。

制片人希望能够把导演的创作搬上银幕,但同时又希望能够将制作控制在预算和周期之内,那么一个优秀的第一副导演以及他所带领的导演部门,是能够帮助制片人达到二者兼得的。


四、第一副导演的现场工作


实际拍摄时,一般配置的剧组中,导演部门的人员配置基本就是第一副导演、第二副导演、场记。

第一副导演负责拍摄按计划执行,并维持片场秩序。第二副导演负责所有的现场拍摄时的文书工作,并负责演员催场。场记负责镜头的连续性,确保画面细节不要穿帮,同时拍摄角度也符合剧本要求。

国内实际拍摄中,对应的导演部门人员,是执行导演、现场导演和场记。但他们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会和第一副导演体系略有不同。

传统上是场记负责在现场打板,但随着数字化摄影机的普及,以及多机位拍摄流行,现在也有剧组是摄影组助理负责打板。


在电影拍摄的每一天,第一副导演都应准备拍摄通告单(call sheet)。其中标注有参与当天拍摄的演员和剧组人员,以及当天所需要拍摄的具体内容。

这个拍摄清单应当是和导演以及制片部门沟通确认过的,如果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拍摄内容,还需要提前召开跨部门会议,沟通和确认复杂效果的排练预算和当天的具体落实。

具体到当天的拍摄,现场流程国内各个剧组都不太相同,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磨合出一套基本相似但细节又不尽相同的流程。如果是一般配置的剧组,现场拍摄大致流程基本如下:


第一副导演会和大队一起出发,提前来到现场,并安排演员或光替演员「走位」。

因为具体的表演经过导演和演员提前排练,并经过导演确认,所以第一副导演在现场是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来落实具体的执行工作。

他指挥光替演员走位时,摄影、灯光和美术部门都会观察走位和排练工作,并确认各自部门的工作细节。

然后第一副导演会和摄影(有时是掌机)确认机位、景别和运动方式,如果这个场景的拍摄经过仔细的筹备和预演,那么这个准备工作会细致到具体轨道的起幅和落幅,具体镜头的选取等。同时摄影助理会根据演员走位在场景内测量并记录跟焦点。

与此同时,灯光、服装、道具等部门也都会根据画面范围来明确自己今天的具体工作,并开始做准备工作。


当走位结束后,第一副导演会安排演员离开表演区,让导演和演员讲解沟通具体的表演要求。当摄影组、灯光组和移动组在现场进行自己的准备工作时,第一副导演会指挥第二副导演在现场安排背景的群众演员走位和排练细节表演。如果镜头范围内还有防烟、洒水、爆破等特殊效果,那么第一副导演还要协调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

最后,第一副导演会在现场的专属监视器内检查画面内的最终效果,如果确认完成准备工作,就可以提示导演和演员回到表演区进行排练工作了。


导演会在做好准备的拍摄区内,指导演员进行更细致的表演调整。这一步在国内大多数剧组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剧组是没有排练,直接就开始拍摄,然后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调整。有的剧组是反复排练,直到导演满意后再开始拍摄。这个完全取决于导演个人的创作习惯。

还有的剧组因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前期排练,所以导演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都不会出现在拍摄现场,整个拍摄过程中的表演调整都是通过对讲系统完成的。而现场的控制则完全交由第一副导演完成。


当排练结束后,一般还会进行最后的微调工作。这时演员就留在拍摄区进行补妆和整理服装,摄影部门针对排练进行微调,跟焦员也会再次准确测量和核实焦距。在国内拍摄环境下,一些缺乏经验的化妆和服装人员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冲到镜头前盲目表现,第一副导演还要确保他们不能干扰画面以及延误进度。


最后第一副导演确认各部门准备完成后,就会宣布开始拍摄。这个流程国内各个剧组也不尽相同,基本上是约定俗成。一般流程是:

最后准备

现场安静

开始录音(现场录音师会回复确认:录了!)

开机!(现场摄影会回复确认:开机!或者拍了!洋气点的会说rolling )

场记会上前打板,一般会喊出场景号和条数,然后合板。(倒板是另一套流程)

开始!

(开始之前,有人会喊三二一,有人会一二三,看大家习惯吧)


一般有经验的演员听到开始后,会继续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后再开始表演,为后期预留一个剪辑点。不过这个也看导演和演员的具体习惯,我知道有的导演不喜欢这个,因为容易导致不同的演员表演衔接不上。


当一条拍摄结束后,是由【导演】在对讲系统中喊停的。然后再由第一副导演在现场宣布停!如果导演没有喊停,一般摄影和录音都不会停止录制。

在少量情况下,第一副导演是可以在现场喊停的。一般是涉及到现场安全因素,或者是在复杂的、一次性的特殊效果还没有启动之前,为了避免浪费而及时中止等。

一条镜头拍完后,导演会在对讲中明确给予指示,过了,或者再来一条,保一条等。如果要再次拍摄,导演也会明确地指示什么细节需要调整。然后第一副导演会指示演员和各技术部门回原位,然后根据导演的需求,在现场协调各部门,明确各部门都知道导演的需求,并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一个镜头拍摄完成后,第一副导演会有序安排演员撤离表演区,然后更换机位,重复以上步骤,完成下一个镜头的拍摄准备工作。


以上文字描述看着很简单,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现场是无法做到如此有序的。原因很多,最简单的还是那句话,「除了变化本身,一切都在变化」……


五、第一副导演的职责和特质


看完以上描述后,大家对第一副导演这个岗位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一个合格的第一副导演,他(她)通常有以下特质:


对电影制作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

对电影创作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不会对导演的创作指手画脚。

性格开朗自信,易于相处,但同时态度坚决,具有权威感。

严格遵守时间表。同时富有条理。

以身作则,本部门管理严格但不苛刻。

有魅力或手段鼓励和督促大家按照时间表工作。

具备安全常识,甚至接受过急救培训。


六、第二副导演的工作


第二副导演直接对第一副导演负责。因为他还会处理大量的文书工作,因此他可能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剧组的导演办公室内工作。这个岗位是剧组办公室和现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是导演部门和制片部门的协调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者。

在中国电影的制作语境中,第二副导演往往负责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导演工作,就是负责通告单,监督现场进度变化,人员调度,以及负责导演部门内部的交流沟通(大部分时候这种沟通工作是需要跑腿而不是用对讲机嚷嚷),确认任务的优先级并及时向第一副导演汇报。

当拍摄进度发生了变化后,第二副导演要为第一副导演及时更改拍摄进度表。这种更改的前提是你需要非常熟悉和了解第一副导演的工作方式,而且确定这种更改是在帮忙而不是添乱。

同时,第二副导演还是现场和剧组各部门办公室的主要沟通渠道。在导演部门内部,你要明确地知道后续的拍摄计划及内容,并能够及时和服化道以及特殊效果部门沟通确认。服化道部门的工作时间,以及演员的化妆时间,都是由第二副导演来规划和通知的。同时现场的群众演员管理也是由第二副导演负责的。

在国内的制作语境中,这个工作基本是由服化道副导演和现场演员副导演来共同分担的。这种工作模式必然会有信息沟通和流程衔接上的问题,最常出现的就是群众演员的管理问题。

第二副导演还需要负责制定通告单,并分发给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但在国内拍摄环境下,这个工作是由「剧组统筹」负责的。

无论由谁来完成这个工作,这个通告单在打印分发之前,必须要由第一副导演检查确认。


【以上是针对「第一副导演」这个岗位的粗略描述,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专业电影人士能够补充和丰富这个讨论。】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演员请就位》第三期《仙剑1》陈凯歌导演选毛晓慧? 
  如何评价管虎力挺台独戴立忍并发出日军图? 
  从《长津湖》发布的首支预告看,你看好这部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和票房吗? 
  哪些电影具有突破性,有重大的创新? 
  如果没有李小龙,中国功夫与功夫片在世界会有如今的知名度嘛? 
  宝莱坞的制片人发生了什么事? 
  电影一场戏拍摄的顺序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一下? 
  第 94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和获奖名单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如何客观地评价毕志飞导演? 
  为什么贾樟柯不拍卖座的商业片?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导师直接说"你写的论文就是垃圾"?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日本议员联盟建议禁用 TikTok 等中国 App 」?是跟风美国?为何抖音国际版频频遭禁?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