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留学生未来价值会不会暴跌?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得分情况,美国博士学位很可能绝版了,以后有不小升值空间,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user avatar   admitprobo-lu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外硕士长期以来在国内就业享受高溢价,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看到外国的月亮并不圆,而且疫情凸显了一些留学生素质,当然咱还是承认大部分素质都是好的,但是现在舆论确实不利。

客观上来讲,一个国内二本本科的学生考一个跨校报考国内排名前十的985是比他申请到美国排名前十大学难一些的,之所以这样首先因为美国大学硕士申请时除了中国最出名的几个华5外,其他对于他们来说差不多都一样,其次国内考研有偶然性,一年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每年考题难度不一样导致国内考研稍难,那么申请美国前十学校需要什么条件呢,商科的话硬性指标不能少,托福105+/雅思7-7.5,GMAT700+, gpa 3.5-3.8+,这些都是必须的,除此以外不同的项目要求不一,有些对于你实习工作经历有很多要求,有些对社会活动有很多要求,这里面光GMAT700+就很难了,具体我也不多讲了。

只是想说即使是国内二本的同学应该也非常优秀了,出国正是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优秀的机会,至于其中体现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地。

如果是想知道这个身份能不能转化为金钱利益,那其实不管出不出国都得考虑自己的身份能不能转化为更大的金钱利益。大趋势上来看,留学生身份还是吃香的,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应该考虑自己内心对留学生身份的价值评判。


user avatar   larklos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美本CS US NEWS100名开外学校出来的,有在北美big tech干过的经历,现在在国内某正在折腾上市的独角兽干。

更新补充:评论区有质疑回答真实性和命运相关问题 ,本人表示真的没有夸张,虽然没有看过校方统计数字,但周围同届就是这么个情况。另外命运问题 ,我在美国不需要考虑就业面临的身份问题,在国内也是北京土著,所以不存在自己忽悠自己的情况。

如果用一句话回答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可能我这种“中不溜学生”比较有代表性吧(GPA 3.5以下的那种)。这个回答也不搞什么虚的实的,直接说大白话吧

我是属于高三后考的实在不咋地之后,在国内大学读了一段,后来因为转不了计算机(我高中学文的),自己又确实喜欢这个,再加上被一二九、五四、运动会、学生会等国内喜闻乐见的大学操蛋事搞得很烦心,最后直接退学重读本科的。

怎么讲,我美国大学就是中西部那些州立公立大学(US NEWS 80多名,这几年掉到100名开外了)里面的其中之一,大概就是那种你找中介花个四五万块钱就能保录的那种。上了小四年,先不说中美大学在管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如果考虑这个那直接KO国内的了,这么比其实也不太公平)就说一般人最操心的找工作+读研吧,也不说做学术那些了。

我初中同学也是北京某985院校CS就读,这几年对比下来(他本科时间是2013~2017),同样是本科,从作业布置到培养计划的安排,我们学校真的可以说完胜他们。比如他毕业设计的大概相当于我们大二下或者大三上,软件工程化课程期末大作业的程度。然后教学上槽点也不少,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他们编程入门课用的是Java 6(2013年),C++还是VC 6,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那些课的教材用的真是惨不忍睹。如果比起学霸,那他们学校肯定远胜我们学校,毕竟能从国内高考中杀出来的生源质量肯定比我们要好,比如从他们申请美研CS top30,成功的人数比起来我们是多的。不过四年下来真不能说是学校成就他们了,而是他们成就了学校。

但要谈起就业,回国后也给应聘我们公司的new grad面试过几次(我司虽然不算大厂,不过应届生质量还是可以的,平均985不算太夸张),实话讲如果你不是在美这几年太不努力,一般来讲在CS领域这种你行你上,靠本事吃饭的行业,你老老实实跟着学校的培养路线走,门门至少拿个B,就算退一万步你回国找工作,满足BAT、TMD这种公司开发岗的校招要求,是基本没问题的。基本没问题的意思是你不用再去自己搞什么项目经验,刷算法题,或者发挥自己能动性再去学点啥。就老老实实去上课,听讲,做作业就行了。

至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在美找工的话那优势更大了。国内院校的就业辅导,知乎上大家应该都懂。美本这方面实在强太多,基本上CS系我们每个学期都会找在FLAG就业或者CS 四大读研/读博的校友来我们学校给我们这些新韭菜答疑,吃饭、聊天扯淡、加个联系方式什么的(我后来好几个内推就是这么来的),然后大三大四一些项目课上,老师还会把作品发给他们让他们从一线大厂的角度来看我们做的这些“产品”。最后毕业还会有一个career fair(大型招聘会)再捞人,我们系每届大概300来毕业生吧,就业的能有一半多一点。基本上学校career center的老师会组织各种帮你改简历的workshop,比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毕业生小姐姐在G家做recruiter,有一次workshop就是她回来带我们改简历这种。然后如果你要决定就业的话,不管你是不是国际生,老师真的会给根据的你的情况帮你联系从大厂到小厂的各种机会。(很遗憾很多中国留学生,不管是学习做题家还是放飞自我家,根本没利用上学校这些资源)。

至于读美研,我们是CS四大负责admission的老师,大四来学校专门给我们答疑过录取和项目的问题。

至于最后毕业生去向,大概每届300多人,国际生(中+印+韩+越)大约占其中的30%。每届大概有20~30人去校招去FLAG,一半人左右继续读研/读博,具体进到CS 四大里面读研/读博的大概有10个出头吧,然后一般人就业的话,不管是下定决心在美就业的国际生还是美国人,基本上上过共同课比较多的同学里,我还真没听说谁毕业的时候还是飘着的。

所以这么看出国值不值?这个角度,对我而言还是挺值的。我高考成绩上的大学,哪怕是在本校转了计算机,我后来还专门问过我们学校计算机系就业最大的去出,是软通动力和中软国际…

读研的话上面也说了。其实和就业差不多,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利用学校这些资源,学校真的会在这上面帮你联系学校能找到的资源。

题主是经济专业的吧,你们学校肯定比我们更好,整体行情经济类的不太懂,就说说我们学校吧。有的学校比如我们学校经济专业是有两个的,一个在文理学院,一个在商学院,我们学校商学院比起学校本身排名靠前很多,但也谈不上top,不过商学院跟北大光华是由交换关系的,每年光华都会来几个学生读一个学期。这么想,要是档次差太多也不会交换上了吧。如果在我们学校读商学院的,你基本上大学几年经常能跟光华的同学一起生活一哈,搞搞关系(如果有人不信可以私信问我学校名)。

硬的说的差不多了,说说软的吧。

大学时候迷上炒美股,但是我的钱又实在有限,还就是这些跟我关系不错的同学给我融了资,虽然现在看也不多,也就2,3万美元。不过国内大学里找到人跟你合伙炒股拿个十几万人民币出来的的人确实不是很多吧。。。。说真的工作以外第一桶金就是这么赚到的=。=

类似这样的事还不少,比如组团开奶茶店这种事。

看到很多答主说什么有的留学生家里有钱,出去不咋学啊,现在留学生下限很低啊,这个我觉得有点太做题家思维了吧,功利的角度来讲,人家跟你也不是一个赛道啊,因为回国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到就业市场跟你竞争的,所以这么想的人就放心吧,他们一般家里都有厂或者旷来继承。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题主自己的情况还是要参考的,我也知道有的人读美本是全家老本都砸上了(我就是),也有的人这4年一年花个150万人民币不算啥的,享受生活顺便学习。所以你们俩和你们俩家人的期望也都不一样。我们家对我的期望就比较低,我老爹就跟我说过,我们家大富大贵不算,但就算我一辈子不工作,在北京养我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所以我没太大个人家庭经济压力。如果家里对留学期望值比较高,可能会有些比较憋屈的事。

其实最怕就是这四年患得患失,天天琢磨“留学生价值会不会暴跌”这种问题。总之,有矿没矿,好好上课。做好project,好好跟中国同学、美国同学搞好关系,交几个比较熟的朋友。家里不宽裕,就剩着点花,量力而行。家里宽裕的就躺平,好好玩玩车、玩玩枪这些国内玩不了的。

隔壁有个答主说的挺好,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留学和工作机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用将来时,本世纪初就跌到零了。我回国的时候“国外读书很容易的,只要有钱就可以了。”“在中国三本都考不进,才会去读什么哈佛、剑桥。”

我倒觉得,洋文凭将触底反弹。你们看,在所谓“35岁失业”现象中,很少有留学归国者。为啥?正如中国籍HR看死了留学生一样,他们也看死我们这些35岁以上拄着拐杖流着口水眼睛半瞎的老头老太。

但是,留学生的就业范围,并不限于中国籍HR掌控的范围!西欧北美的年龄歧视,要晚十年。而且即使超过四十五岁了,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有其它活法的。

等到十年后,大众才会观察到留学生的这些优势。

(不具体讲怎么活了。一个是内容太多,简直可以写书;二是总有人抬杠。等到被大量数据证明,众人才会服。)


user avatar   wei-william-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会不会,是正在暴跌。

身在大潮中,体会非常深刻。

留学生数量庞大,成分非常复杂,有人中龙凤,也有混吃等死,但绝大多数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普通人。所谓普通人,就是虽然认真学习但是并没有出类拔萃的智力和才学,留学能给这部分人带来的好处就是避免了高考内卷(虽然随着留学热的兴起,留学也开始卷起来了),以及海外学位带来的溢价,这并非说他们一定没有真才实学,而是说更重要的是通过留学使得自己7分才学能获得9分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的将来,留学生中的金字塔尖部分并不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竞争力本来就是10分,就算不留学也不会混的差。混吃等死的那部分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人家压根没打算留学得到些什么,在哪儿玩不是玩?而受到最大影响就是中间那部分,也是留学生的主体。而留学生价值的下跌,会直接反映在留学生人数上。

2019年底,赴美留学人数出现拐点,虽然不能排除是短期政治摩擦造成的偶然事件,但是我个人大胆推测,这个拐点在2020年之后应该不会上扬,将会进入一个长期的平缓下行区间。

如果不发生意外,留学热退潮这个变化应该会比较平缓的进行,通常以十年计。而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和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催化,这个速度会大大增加。有可能在五年之内就能在统计数字上出现极大的下降。虽然我说自己是最后一代留学生可能太过夸张,但是乘着留学热出国的最后一代留学生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形容。

留学能带来溢价的前提是,母国发展相比留学国家落后,且落后越多溢价越大。很多留学生自己都没想明白这一点,即自己作为留学生价值的下跌恰恰是母国发展的结果。对相当一部分留学生而言,这就是矛盾心理所在,一方面出于朴素的家国情怀希望母国变好,但自己的身份光环又恰恰是通过母国与留学国的差距来体现。认清留学潮的现状和趋势,不仅对于有意送孩子出国的家长们很有必要,对于当下正在海外读书的留学生也同样重要。

很多留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投机色彩,而投机就会有不赚甚至赔的可能,所以那句针对炒股和炒房的警句对于留学也同样适用:留学有风险,投机需谨慎。宏观上来讲,留学生价值下跌也有利于教育公平,至少国内学生不需要再面对某些留学生明明跟自己水平并没有差太多但是待遇却天壤之别的蛋疼情况。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这对于新一代的学子有什么启示的话,我想讲的是:

留学作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可以让资质不差但并不拔尖的学生快速获得竞争力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如果想要留学,应该调整心态,至少不能再普遍作为一个投资行为,并期望收益能超过本金。如果各位家长不缺钱,也应该是抱着让贵府公子和千金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环境和见识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这种心态去送孩子留学。

当然,我以上所言,只针对普通留学生。如果您家的孩子天资聪颖有不世之材,已经摸到了国内应试教育的天花板,考上三本浙大都要在深夜对着浅色床单哭泣,那么恭喜您,您家孩子可能非常适合留学,您就当我以上所言就是放了个p吧。

如果有可能,我倒是真心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学子们都不再需要去留学才能让自己一个更好的生活。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专业。

理工科很多专业,我国和全球顶尖之间,还是有或多或少差距的。如果依然有机会能去取到真经,并能在保持现有回国率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总回国率和顶尖人才回国率的话,当然依然是好事儿,价值更不会下跌。

对这部分人才的吸引,懂王这种货色的存在,自然是好的;一些人才有家国情怀,自然也是好的。但也不能仅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何切实保证和提升高端科学技术人才的世俗福祉,依然是关键中的关键。

商科倒是无所谓,反正现在基本上都是去玩儿一圈儿就回国的,总体价值本来就不高,价值也没什么增减,纯看个人原本的价值高低。

非理工商科的其他专业的话(广义的 “念经学” 们),我国和全球顶尖之间的差距,只会比理工科和全球顶尖之间的差距更大。但衡量价值的标准和方式,一方面要考虑总体回国率和顶尖人才回国率;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则是要考量,回国的这些,到底是利用顶尖的资源,给我们自己培养的知己知彼的 “自己人”,还是已经被 “对方” 打过思想钢印之后,带着 “圣经” 们回来给我们 “传教” 的 “传教士”。如果是后者,不如根本别回来,或者不如一开始根本别出去。


user avatar   leng-feng-55-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以消费为形式的留学,那根本不用在乎价值,本来就是花钱买国外学习+生活体验的。

如果是以投资为形式的留学,你留学的目的难道不是润吗?


user avatar   chihaya-kisarag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学生价值暴跌的时代早在十几年前就过去了。

留学生价值最高的时候是上世纪末,那个时候能自费留学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是靠着公派留学或者申请不要钱的PhD项目出国。当时中国经济处于最低谷,那时候出去的留学生能留在国外的几乎100%不会回来,在这种条件下仍能回来的自然是当香饽饽供着。

后来自费留学逐渐放开,留学的门槛也开始逐渐降低,这一段时间才是留学生价值暴跌的阶段。

到五六年前,留学生的定级基本上已经维持在世界top50对应985,top100对应211的格局,个别学校会单独考虑,但总体上是这样。HR对于海外院校也有了相对全面的认知,什么学校对应什么岗位,基本已经稳定了,没什么大的变动。

这个定级实际上是远低于其学历的实际价值的,因为国内985的世界排名只有500左右,211的世界排名只有1000左右。但是国内的985 211占据了本土优势,使得在中国大陆就业的时候,还是本土大学更占优。

中国大陆不会有任何企业刷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的学历(指学历筛选阶段,后面刷人就和学历无关了),但是世界top20的海外大学如果不是HYPSMOC这种家喻户晓的顶级大牛,仍然有可能被刷。(如一部分券商会单列target school list,点名招收某几所大学的学生。国内岗位的话北大清华必在名单里,但世界top20并不一定全在名单里)

反过来,你去美国就业,英国和欧陆的top学校本科很可能不如美国的一个top50美本管用;你去日本就业,东大京大的学部就是爷,你清华本科过去也很难占到优势。本土优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到了人家的地盘,人家当地的大学就能占据极大的优势,上到国家下到城市都一样。

另外,用人单位比起学历所在学校的水平,更重视入学门槛,也就是这个学历背后的筛选意义。有些学校虽然世界排名很高,但是入学门槛很低,其回国就业的价值也会相应降低。

到2020年,留学生的价值实际上已经稳定下来了。除了敏感地区(香港、台湾)之类可能会受一定影响,其余的影响不大。哪怕中美新冷战全面爆发,美国留学回来的学生也仍然有其相对应的价值。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能说回归真实价值吧,光环逐步褪去。

不仅是留学不留学了,因为供需变动,未来学历会逐渐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不是靠着学历就能享受大把社会资源。


user avatar   sunlight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国时候,一个海外不错的本科毕业生回国可以当个大学系主任,开宗立派那种,有一个算一个。

留学生的价值在本世纪初早已回归正常值,早跌完了。至于你说年薪80万还是8万,对国家整体来说没多大差别,每年还就是那么千八百号人有点儿战略作用。

说得直白一点,像我这种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学渣,国家根本不需要俺。历史上我们本就没有过任何价值,主要作用跟旅游博主差不多,给大家带点儿土特产。回国刷题刷不过同学,加班加不过同事,还和社会脱节了讨不到领导喜欢,整个一生产力累赘。




     

相关话题

  中国女生在北欧国家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疑因携带防弹衣入境美国,被注销签证遣返回国的新闻? 
  去美国留学取不取英文名? 
  美国居住的人能否分享下当前日常生活中通胀与涨价水平? 
  相亲对象是女留学生,接盘的概率大吗? 
  毕业生如何在3年赚到100万? 
  二本大三,学习双学位(土木工程和软件工程),工薪家庭,去什么国家留学比较好? 
  如何评价「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对违规违纪留学生要严处」? 
  物理系本科生,应该选择出国读书还是国内保研清北华五? 
  我到底该不该嫁给一个学习成绩不行没文化的地主家的傻儿子? 

前一个讨论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澳洲就业困难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男性力量远远大于女性?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