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工贼,他比工贼恶劣多了。
什么叫工友?看过《盲井》吧。
你跟你好哥们,或者亲戚下矿,他塌方了,被埋井下死了,你替他找老板要钱——
“好好的大活人就给埋死在井下了,一条人命,你得赔十万。”
“吃饭就得拉屎,下井就可能死人,都赔十万我这买卖就甭干了,最多给你两万,爱要不要就这么多,不服你就去告!”
“两万太少了,我兄弟家里孩子还上初中,老妈没人养,最少五万,您大发慈悲行行好,让他们孤儿寡母的有个活路,我给您磕头还不行么。”
“不行,五万没这规矩,我就给你三万,我个人再给你掏五千块钱,你再闹,一分钱也不给你,连你一起埋了,给你们俩一人两万。”
拿着三万五千块钱,给兄弟家里送去了,自己又多掏了点,告诉小伙子要好好念书,将来有出息别像叔一样下矿了。
这叫工友。
啥叫工贼?
“那啥,我看矿上老板也不容易,我这哥们也确实笨手笨脚的,来了半个月了,没铲几吨煤还净添乱,被炸死也是自己有点虎,这么的,老板,我们就要两万块钱,也知道规矩。”
啥叫盲井?
要两万也好,要三万五也好,但人是你蒙下矿里给干死了,人家本来可以活的好好的,干点别的都还行,不遇到你们就不会死。
这就叫盲井。
网文是个高强度,高付出,不小概率成炮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行业,
其实就是网络时代的下矿井,多少年前就听说哪个大大腰都废了,老婆生孩子在外面还得更文呢。
一帮大佬好不容易从井下爬上来,功成名就了,
再下不下矿是自己的自由了
但不能又跟矿工称兄道弟,指导人家挖煤技术,
又跟矿老板虚与委蛇,开会出场,参与人家赔偿标准的制定,
这叫工贼,
比工贼再恶心的就是盲井,自己下矿赚了大钱大肆宣扬,闻风来了一堆下矿的炮灰让矿很红火,顺便还把一条人命只值两万这个规矩给立住了。
蛤蟆在这个层级?不,这是参加开会的写手的层级,蛤蟆的层次更高,
他早就超越《盲井》了,像鸣人一样,把影分身派下矿,咣咣压死的都是空气,让你们看看,其实不用给钱,死的根本就不是人。
“不用给没有价值的东西付钱。”蛤蟆如是说。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文 |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
角色请自行带入,反正吃瓜群众们肯定是傻子
看这个问题里面的蛤蟆的回答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叫他工贼了。
这个制式合同都还没有正式推行。
阅文的新合同根本不可能参考这个。
阅文的新合同参考的只能是去参加恳谈会的那些人的意见。
蛤蟆以及蛤蟆的粉丝有一个非常矛盾的言论。
扑街的版权没有价值,与其关注版权,不如好好写你的书。
矛盾在哪里?既然扑街的版权是没有价值的,那你为什么还要拿走?
你们看,连这种拍脑子反对你的没脑子的话都能说出来,他们是在认真的和你解释他们为什么不帮群众争取版权?不是,他们只是想强调你是一个扑街,你本身没有价值,你没资格说话。他们想强调的不是扑街版权没价值,而是想强调你扑街没有发言权。
工贼最工贼的地方在于,恳谈会的那群人不是为了自己而去的,蛤蟆自己也这么说。那是为了谁去的?所有写手。也就是说,蛤蟆代表的是这群写手去的,他争取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这群写手的利益。蛤蟆自己也强调过这点。
那么问题来了,你既然是代表我们,现在我们强调:阅文给的结果我们不满意。
然而这位代表不问我们为什么不满意,转头就把自己说的话忘记。忘记自己是在为谁争取利益。忘了也没事,还调转枪头替阅文攻击我们。
你觉得他的所作所为够不够上工贼二字?
另外,如果是作者的胃口太大,蛤蟆倒戈我能理解,然而给出的合同关于利益方面,阅文寸步未让,作者能满意吗?死后五十年改了没?版权分成不按净收益改了没?改了,从让你亏欠改成让你一分钱赚不到。你阅文改编赚了钱不分我,亏欠还得我承担?
渠道透明改了没?
没有。
作者最在乎的那些东西,阅文一个子都没退让。
你一个作者代表不反对也可以,你想退场也可以,竟然开始邀功了?写起小作文了?
功在哪里?
无功也就算了。
恳谈会促成的原因大家都懂,这位不懂。
他就是工贼,我写过一篇文章,我甚至觉得唐三这种工贼对作者群的贡献都比这位假好人真工贼大。
另外,这种问题少开为好。
知乎蛤蟆的粉丝很多。他们涌进来之后,不讲事实,只会阴阳怪气。你看看那些支持蛤蟆的人,他们从头到尾只会说蛤蟆出了多少力我看在眼里。可蛤蟆出了什么力,他们一个也说不出来。
同时还阴阳怪气的讽刺那些骂蛤蟆工贼的人。
一个不知情的人进来这个问题,说不定真的会认为蛤蟆是被冤枉的。但是不是被冤枉,我在最初那个蛤蟆分裂作者的问题下,已经写明了蛤蟆被骂做工贼的原因。
我截图的是另外一位洗地提问者回复我的评论。
扑街做了什么?只会bb?只会bb蛤蟆为什么怕郭嘉下场?谁让国家下场的?你眼里的扑街。某位作协代表该退位,真正该做这件事的人没去做,让扑街来做。恳谈会为什么开,没做事的人告诉了汪海林,汪海林仗义发言,橙武被迫出面告知有恳谈会。为什么汪海林不发微博你阅文就没说过要开,人家一发你就开?
一个中国,也特么能狡辩成措辞不当……蠢成啥样啊?
我看到好多人说修改了,还以为终于换成了标准合同的用语,结果是……比原来还卖国!
这是没碰过合同,也没签过正式网站合同的人,瞎鸡巴搞,至今还不明白,自己是哪里弄错了。合同是一个有严肃法律效力,必须遵守国家法制法规,维护国家统一的东西……
明明全国都用的标准用语,为啥就死活不用呢?
有人忿忿不平,觉得是挑刺,谢谢了,你们看看陈一发……有些红线绝壁不能碰,就这种敏感度,还玩什么制式合同……
我甚至都不想吐槽,开头就来一句,排他性授予……这种排他性授予,必须有前置定语,仅限于电子版,要不然平台只要肯打官司,你其他版权都不能卖别家了……卖了你就要赔钱。
你们特么自己同意了排他性授予,而且还没标注是纯电子……
号称维权的,出的合同都贼坑人……
□□□□□□□□□□以上是补充
我也想知道,那些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制式合同和修改著作权法,我一直说,有用,但是指望不上,现在是不是指望不上?
而且,我是真想跟某些人划清界限,因为……
某些人连卖国都干了。
大家看第二张图,这群人都有胆量,把港澳台算境外了……
所有的合同,这一块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毫无问题。
牛顿最大的成就不是物理学成就,而是数学成就,这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人。
弄懂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依然不是物理上的理解困难,而是数学能力。只要数学能力足够,理解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并没有那么大的困难。
牛顿,作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看这些并不会有困难,拿到物理学博士显然也没有问题。
--
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最好能活得足够久不要英年早逝,毕竟现代的病毒比他当年要厉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