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听音乐,你希望听到正确或者说真实的声音还是自己喜欢的声音? 第1页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任何声音都可以是好听的,那么是否就不需要声学工程师和声学系统工程师,不需要调音了?因为随便把喇叭单元装起来也会有声音。

所谓“真实”和“正确”的声音本身是一个极易被混淆的概念。有人说一些真实的乐器不好听,或者是人声原音不好听。但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所听到的声音并不是乐器或人声本来的声音,很多时候都是经过录音师混音师处理过的。甚至“修音”也不是很罕见的事情。

而从声学的角度而言,一些乐器本身的声音也是很难通过常规的音箱耳机还原的。

但如果录音棚里的声音+自然均衡的音箱/耳机,会不会让人觉得好听呢?会存在一种音箱/耳机听任何音乐都一定最好听吗?

讽刺的是,很多声称真实正确声音不好听的人,可能根本没听过真实正确的声音。

通常,要想比较好的同时还原音质音色与空间印象需要音箱系统。而音箱系统的声音表现并不只与音箱有关,换句话说即便你买了很好的音箱,如果摆位、听音位选择不对,房间声学处理不对,听到的声音也未必是“正确”。这个问题虽然很基础,但是真的了解相关内容的人却不多。如果你根本都没听过“正确”的声音,也没去过录音棚,又何谈“正确”的声音不好听呢?

选购与测评的区别

如果是你自己买耳机,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钱是你的。

而如果是做测评要给他人意见,最好能够使用可重复性的测试、与人的主观听感相关的客观数据、可以涵盖到尽可能多的人的标准。而如果是主观评价,则要尽可能专业。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测评方法不完美,你能找到一个唯一正确十全十美的测评方法吗?你能找到更好的测评方法吗?

而对于做产品而言,到底是该满足大多数人还是少数人?

这个问题就好比经典的“火车问题”,到底撞死1个人还是撞死5个人。

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至少我认为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声音是更有意义的。

人类的听感是否存在共性?

我认为是存在的,至少没人会真的认为原道真的比大奥还好听。

人类的听感是否存在差异性?

这个毫无疑问也是存在的。

到底是共性占主导地位还是差异性占主导地位?

Floyd Toole博士经过五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受控双盲听实验,发现人们普遍偏好自然均衡、没有明显音染的音箱。

Sean Olive博士对于耳机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大多数人会偏向于一种目标曲线或者接近这个曲线的声音。

当然,这里肯定会有人抬杠说不是全世界所有人喜欢的正确唯一声音,所以没意义。在我看来这种歪曲只是想把水搅浑。但是我相信经过很多人的不屑努力,现在的一些发烧友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傻那么好忽悠了。

“正确的声音”与“喜欢的声音”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对立的,就像客观与主观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而很多时候除了“正确的声音”与“听觉上喜欢的声音”还有一种叫做“信仰的声音”。


与一些利益相关的人的说辞与辩解(当然我也是利益相关),和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研结果相比,我知道我该相信什么。

与一个人没有任何依据的声称,和长达五十年的科学实验相比,我知道该相信什么。

这里倒不是说主观评价没意义,或者现有的一些客观评价方法可以解释一切问题。相反我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从事过专业主观调音工作的。但是对于耳机,单纯从评价的角度而言,耳机应该是所有声学产品中最简单的之一,没有明确的soundstage和image,很少有可能出现压缩,低音也相对简单,没有回放过程直达声与反射声的相互作用,也不像多声道系统那么复杂。音质音色的听评是非常基础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会变的这么复杂呢?相反,对于更加复杂的系统,不论是电影院、家庭影院还是车载音响、歌剧院等都有着比较通用的评价标准。

开卷有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至少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范围为(含港澳台地区),不太可能有人比我更懂这本书的内容,也更不太可能比我懂书中所述的理想听音系统的搭建和声音。

找个时间专门做一期视频导读吧,之前想在国内的一些会议想讲相关内容,但是不让讲,可以理解。因为这书里的东西会让国内一些大忽悠下不来台。

看到留言多说两句,开篇就提到了如果是完全还原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声音,常规的音箱和耳机原理上就很难达到。即便是一些比较理想的环境和系统对于一些声音也只能是尽可能还原而无法做到非常一致。但是如果不能完全还原所以还原和高度还原就没有意义吗?如果不能成为世界首富,赚更多钱就没意义吗?如果高考不能考满分,考高分就没意义吗?

但是如果是还原录音棚的声音或者作为音乐艺术载体的录音文件,人类技术还差十万八千里这种说法是忽悠谁呢?

不过说会这个问题的主题,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在扯是否能够完全完美还原一些现实世界的乐器就是在转移话题。Floyd Toole博士经过五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受控双盲听实验,发现人们普遍偏好自然均衡、没有明显音染的音箱。与一个人没有任何依据的声称,和长达五十年的科学实验相比,我知道该相信什么。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说“插件是否能达到与硬件完全一致”这事。

理论上插件想达到与硬件“完全一致”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实世界就是不完美的,同一个型号的两个不同设备都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多少会有点微小差别,那么插件怎么可能跟硬件完全一致嘛……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像硬件一样”又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除了建模以外,我们还可以采样啊!老铁Acustica Audio了解一下呗?我直接对硬件进行采样,理论上你过硬件什么动静我就是什么动静。

不要跟我说什么“硬件基于的是模拟电路或数字驱动的实体”,在电声学领域里,采样和傅里叶变换破一切玄学,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delta-26-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


user avatar   oaker-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


user avatar   eagleins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耳机吧几乎不被提及的er4系列在知乎却如此热门? 
  为什么现在很多品牌都会选用单晶铜混编镀银铜的材质做耳机线?这种材料有什么优点? 
  你见过最沙雕的 EDC(每日携带) 是什么? 
  你听到过或者想象中最孤独的声音是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回放设备,几乎没有人喜欢偏色的显示器,而有些人喜欢有音染的耳机或者音箱? 
  有没有大佬能推荐个1000左右的耳机? 
  「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是指什么? 
  未来HiFi耳机的趋势是不是应该在耳机内集成DSP或硬件滤波器来补偿发声单元的频响曲线及其它失真? 
  买 99 元的耳机丢脸吗? 
  耳机圈子里都有哪些鄙视链? 

前一个讨论
25岁没有执业医师证没考上研的医学生有多无力?
下一个讨论
只看中音质的话,500左右的蓝牙耳机选那个?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