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爆肝常见于拳击小白和减重打点的拳击手。这里的小白是指学习三个月以内,实战次数小于5次且实战都是描花的选手。在踢拳中,爆肝比较多,但也多见于低层次比赛中。接下去讲讲原因。
1.拳击小白是不练防守的,在实战少的前提下属于自信心空前膨胀但防御力其实为0,在略微厉害的老鸟眼中,护头最多比普通白丁好一点点,那个肝的位置就不用说了,放松且空门大开,加上脚步距离没个准头,脸上碰到一下就漏两肋,所以很多初学者都会被老鸟体验爆肝拳或者爆肝腿。技术差异大的会送命(成都地下搏击赛那位学了一个月的可怜孩子)。
2.减重打点的选手是业余规则(奥运规则)的产物,同样的重量,身高越高(手臂越长)越有优势,打点选手都是腿细肚子上没有一点肥肉。那这样的选手,虽然容易压制得分,但面对凶狠的矮个选手(比如泰森,帕奎奥这种),知道打点不占便宜摇闪进来硬勾硬拼的就会很惨。因为臂长的另一面就是攻击力防御力孱弱。想象一下,同样七十公斤,一个是一米七的肌肉坦克,一个是一米八五的飘逸长狙,一旦发生内围缠斗谁更有优势?而且矮个是必须走ko路线的不然比赛就输了。矮个打高个脸难,爆皮包骨的肝区就比较容易。
3.一般老鸟很难被爆肝。因为爆肝的平勾或者上勾速度更慢,且意味着脸部的破绽。另外,老鸟的抱架比较标准,手肘的位置刚好能护住肝区。另外,相当多的好教练(一般体校散打队出来)会让学生练一个条件反射:拳套击打腹部的瞬间仰卧起坐起身。这样练出来后,就很难通过击腹ko了。
4.比起风险大,效率低(主要还是风险大)的爆肝拳,重量级只要命中左右下颚基本就能ko,轻量级磨t区和脸颊也更有收益,因此实际职业比赛中,爆肝的真的不多。就算是泰拳,也是击胃部tko多些。
5.最终讲讲为啥印象中爆肝多:第一,习惯动作是勾拳更有杀伤力,比赛中的后直很难命中。所以爆肝的动作比起下勾等更加频繁些(当然打击驱赶要远少于头部啦。)第二,爆肝效果太好。基本上能被爆肝的水平差距也比较大了,水平越差的杀心也越弱,一记重击战意消散。很多愣头青被打了几下脸能吃痛的还能继续打,肝被两侧重击后一岔气就直接tko或者k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