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春晚上机器人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第1页

  

user avatar   delonixreg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技术上的细节如

@冷哲

冷大所言,技术含量并不是特别高。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优必选只是做了一个集成度比较高、功能比较丰富的人形玩具罢了。

就好比乐高的EV3一样:可编程动作,可加入传感器,再加上提前录制好的语音文件。于是就被央视拿去贴上了智能和高科技的标签送上了舞台。

再以央视春晚的尿性来看,他们是万万不敢把真正高科技的东西搬上舞台的,因为往往技术含量越高的东西越不稳定,难以经受机器人三大定律的考验在每次展示的时候都能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在春晚这个求稳大于一切的场景下,他们既然连假唱都干得出来,为何不找一些只要看起来高大上并且能糊弄80%人的玩具继续糊弄下面的观众呢?

更重要的是,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在很多时候并不具有观赏性。

我去年熬夜看darpa robotics challenge,美国国防部举办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人行机器人挑战赛。赛题是要求机器人独立完成:走路、开车、开门、电钻打洞拧螺栓、走过废墟和上楼梯这一系列任务。

平心而论,这比赛毫无观赏性。

比赛很慢,每一个机器人在做下一个动作之前脑袋上的激光雷达都要转上千八百转,处理器再算上个二十分钟。在这么久之后机器人才能做一个小动作,然后循环往复继续感知-规划-控制的模式循环进而做出下一个小动作,而一个在人类看起来很容易完成的任务:比如说下车和上楼梯,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机器人阶段性的动作组合才能完成。

去年大中华区只有香港大学参赛,并且在第一个走路的任务中就摔倒而且自己压断了自己的手臂无缘之后的比赛。

我自己看的是津津有味,虽然节奏非常慢但我还是会被一个个精彩的动作调动起肾上腺素鼓掌叫好。

但当时YouTube的评论一水都在骂,都在嘲笑参赛的队伍,那些言论看得我心寒。

作为一个代表了国际技术前沿的比赛,从各种科技新闻围过来看热闹的热心网友表示他们很难接受,很难接受这是21世纪的人形机器人:长得丑就算了,但连走路都走不稳会摔跟头、做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等上十几分钟。

他们觉得这些来参赛的是80年代的机器人,而不是Boston dynamic的最新产品和全球几个顶尖实验室的科研成果。

而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只有苦笑了,苦笑那些被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以及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机器人玩具蒙蔽了双眼的科幻爱好者。

人类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先进。


------

优必选这个名字我第一次听说是在互联网程序员死宅集中营V2EX。

当时和一个自称曾经在嫦娥探月团队,现在出来要搞机器人创业的人聊天。

我一开始跟他说我在和深圳一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做一些上层平台的构建,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其他开发者铺一条最好最宽的路。

然后他问我你是在优必选吧,我愣了一下然后去搜优必选是什么。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些小机器人的照片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尼玛这不是robocup比赛的小机器人么,在学校的机器人队里面因为太low而没人报名的那个比赛。

在我委婉的表达了我的呵呵以及告诉他是 DJI 之后,对面也同样向我表示了他的呵呵并嘲讽到:不就是个航模嘛扯什么机器人,一个本科生几个星期就能搞出来的东西而已。

然后我们愉快的结束了这次对话并再也没有说过话。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隔行如隔山。大家都自诩是学习机器人学的,但却对彼此做的东西都往low里面看。

但我后来觉得这事儿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国家科技创新的这面大旗下,诞生了很多资本泡沫和职业创业者。游侠电动车什么的我不懂技术不好当例子,但亿航和易瓦特大概就是无人机厂商里面不靠技术和产品,而靠广告、视频和吹牛皮等等“运作”行为为生的典范。

同样的,在国家推出农业无人机补贴之后,很多资本运作家买了机架买了飞控,然后在购买成本后面加了一个零再卖给政府,美其名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农用无人机。

(请给我一张羊驼喝茶的表情)

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DJI 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他的飞控本身(当然这点也非常具有竞争力),而在于数学和机器人学,以及以此为源的一大片生态。

机器人学三大组成模块:感知、规划 与 控制。

在我有限的经历里面,大多数从业公司、甚至大学的自动化专业,重点专注的部分都是最后的模块: 控制。

我在控制的坑里面跌跌撞撞推公式推的找不到北的时候,某工程师一句话把我清醒过来:机器人可不等同于控制啊。你控的再好但你感知成狗规划成马有个卵用。

当我后来见识的多了、认识的多了、和别人聊的多了之后我觉得:国内做的比较大的机器人公司好像只有 DJI 了。

我找不到别的地方可以跟人讨论 probabilistic robotics 和 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manipulation.

四轴飞行器看起来却是有点low,像航模也像玩具。但这外表只是一个平台,在这平台里面,运行着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机器人学。

所以今年春晚听说有 DJI 的编队飞行时候我还是蛮期待的,但结果央视没给几个画面觉得有点遗憾,但事后又听说是人手飞的(划掉改成地面站),想一想央视的尿性也就没那么遗憾了 =。=

顺带一提,

在高通和vicon作弊狂魔intel也加入了游戏之后,很多之前被DJI打趴下的对手死而不僵跟着大boss一起卷土重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看到了 DJI 内部的技术革新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不断的成长和迭代着。这大概已经完完全全的不是我两年前来实习的那个 DJI 了。

由于保密协议的东西很多事情我不能说。

但我确实好期待他们接下来的产品。

---

顺便帮硕哥打个招人的广告:参见

@杨硕

个人说明。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高。

这些机器人都是通过所谓“舵机”(一种廉价小型伺服电机)来控制各个关节。关节姿态角的控制是闭环控制的,机器人本身的姿态控制是开环的。

基本上应该是预先设定好整个舞蹈程序,每个舵机按时间顺序向不同的角度移动。整个舞蹈程序以无线触发方式启动,这样所有机器人可以在同一时刻启动整个舞蹈程序。

除了无线触发以外,其余部分的技术都是市面上中高端玩具已经使用的技术。无线触发本身的难度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几百个机器人的触发和开环控制需要一些调试的时间。

至于说“时钟同步、通讯协议”之类,其实一概不需要。这种舵机本身的特性以及工作的方式决定了,只要产品一致性较好、一同触发且所有机器人系统时钟频率一致,各机的动作就不会有显著的先后差异。

另外,那个机器人是3000块的优必选出品的Alpha 1S,不是一万欧元的Alderbaran出品的NAO。下面有人把图贴错了。




  

相关话题

  李群自动化这家公司怎么样? 
  固定翼无人机能否突破传统飞机的机头、机身、机翼设计? 
  你觉得什么样的清洁能源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机器狗送快递目前还有哪些瓶颈? 
  Nature报道了实验机器人,这能否真正推广,并可能对实验室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大疆创新发布首款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 RoboMaster S1? 
  孙正义在2014年说日本2050年经济能超过美国成第一,如果真成真了,世界会如何?? 
  如果机器人替代人类的工作,有可能对机器人使用者征税吗? 
  最高级的机械构造是怎样的? 
  未来机器人产业会发展到比现在的汽车产业还要庞大的产业吗? 

前一个讨论
毒品合法化是否可取?
下一个讨论
「要达到某种文化水平的人才有投票权」的制度问题在哪儿?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