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山东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中,b站网友全力黑山东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louis-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是B站用户,B站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平台,我认为最大的缺点就是以弹幕为主的互动形式让用户只能刷梗站队,完全无法形成有意义的讨论氛围。在弹幕上你可以刷“孔孟之乡”,可以刷“2333333”,可以刷“蓝瘦香菇”,也可以刷“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但你刷不了任何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内容的深度是需要足够的信息量和时间去承载与理解的。如果你试图发表一些有信息量的内容或者针对性的看法,这种长度的弹幕几乎不会有人细看(发评论更惨,没多少人看得到),反对者也不会认真回应你,只会给你刷“认真你就输了”,中立观众也会抱怨你挡了视频内容。在B站,玩梗是被鼓励的,论证是不可理喻要被嘲讽的。在这种氛围下,能发表的意见和用户之间的交流被限定在了一个肤浅的层面,喜欢XXX我们就是好朋友,只有立场没有理由,只有结论没有原因,只有站队没有分析,只有屁股没有脑袋。当然B站讨论氛围如此并不是指所有B站用户都如此,只是说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下,有想要发些有营养的内容的用户也会被海量垃圾信息淹没,变得心灰意冷沉默寡言。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B站弹幕就成了肤浅言论的天堂。因此题主看到B站评论全是黑山东的不必如此失望,这并不能代表全部B站用户群体,只能代表能在这种氛围下如鱼得水的思维最简单的那一部分。虽然这样的网民为数不少,但他们的记忆大都短暂,今天刷山东nb的他们,等下一个舆论热点就会再去刷另一个省nb,除非他们自己就在那个省。他们并不是针对山东,他们只是想得比较浅。

人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摩羯座固执双子座精分,南方人聪明北方人老实,等等等等。有好事发生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最大的标签,尽可能地让这个好事跟自己有关,比如几个月前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全国人民都很自豪,纷纷转发相关新闻,不会因为命名叫山东别的省的人就不开心了,因为大家会把这件事当成整个中国的事,把自己代入到中国人这个大标签里面。但是要是出了丑事,人们就会选最小的标签,尽可能地让这个坏事跟自己没关系,把自己跟这件事做切割。拿这次高考顶替来说,发生在山东,人们就倾向于只认为跟山东有关,选择山东这个小标签,自己不是山东人,这件事就跟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环境没什么关系了。对于跟自己无关的标签,越是黑越是贬低就越能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这样的人也很少去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类似的事,很少去思考同样的事件是否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因为他们往往想不了这么复杂,只能跟着本能和天性贴标签站队。

贴标签这种行为也要辩证的看待,除了星座这种没科学依据的,很多标签本身有一些参考价值。但标签很容易让人们认为人群是离散分布的,德国人跟法国人不同,南方人跟北方人不同。事实上人群分布是连续的,法国人平均浪漫程度可能比德国人多一点,但不代表法国人就都浪漫,德国人就都死板。同样,山东出了这种事,有山东自己的原因,但别的省也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或者有类似事件发生的环境。事实上,山东人跟中国其他省份的人文化思维差别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把锅推给儒家思想的话,儒家思想的影响范围也远不止山东,像宗族体系等南方比北方盛行的文化同样也源于儒家思想,同样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陋习。高考顶替事件是整个中国高考制度的暴露出来的问题,背后的产业链并不局限于山东,其他省份的老百姓也并非隔岸观火,跟山东做切割跟儒家文化做切割,跟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并无二致。


user avatar   jiu-dao-24-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鲍某某和李某某的事件真相已露出水面,烟台警方当时的态度强硬,目前看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前在评论区批评了烟台警方,在此道歉。


感谢评论区的朋友对我原回答的错误进行指正。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友善交流,实在想黑山东,想骂人对线或者想被骂的朋友请出门左转微博和贴吧。

然后回复几个评论区问题:

一 。有人觉得觉得我在给山东洗地?我觉得很奇怪,人家山东为什么需要我来洗地?我觉得山东挺好的,哪个地方没有负面事件呢?问这种问题的就是典型地域黑无疑了(微笑)

二。有黑南方嫌疑?本人非山东人士,来自隔壁的隔壁的山西省(一个早已被黑成翔的省份)本人向来反感因为一些人一些事而攻击整个地域的行为。回答中提到的一些南方的例子只是为了通过对比,更鲜明的说明地域黑的双标本质,对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没有任何恶意。

三。很多山东的小伙伴说山东是活该黑?

我首先不完全认同这种看法。整顿官僚形式主义当然很好,不过山东都小伙伴们应该保持警惕。

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回答里面的栗子。看看相同性质事件发生在江苏和山东,发生在浙江和山东有什么区别。

你还觉得山东就是纯粹的活该被黑吗?这两年北方尤其最近山东被恶意带节奏太多了,不光很多大众对山东偏见很深,连很多山东人自己都一些媒体洗脑了,对自己家乡产生自卑和怀疑心理(就像一些中国人觉得外国啥都是好的)这就正符合了恨国媒体们的心意。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山东这个北方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省份走上人口外流,人才流失,山东人纷纷去南方买房的东北老路。


以下为原回答。

首先b站用户年轻人多,而如今一些年轻人的特征是什么?

爱当复读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了解一切)+喜欢为黑而黑获得满足+爱玩梗

B站作为一个弹幕网站,弹幕轰炸自带的强大的感染人的效果,很快就会使得评论区出现一种舆论风气一边倒的情形。

首先是本人一贯观点:仅因为一些人和事就对整个群体和对某地域进行攻击的,非蠢即坏。

因此,我认为就因为山东出现了高考顶替事件,就内涵攻击山东的行为是很low的双标行为。

当前地域黑不仅仅是b站的现状,也是微博,贴吧,百度,头条,抖音甚至知乎等各大社交媒体的现状。

那为什么总有人爱地域黑?因为通过地域黑能给他们空虚的内心带来一些无意义的满足感和优越感。黑河南黑山东黑东北都是一样道理,他们脑子里形成了山东多么不好的刻板印象,因此看待一件社会事件时,不会关注事件本身,而是会一味地抓住了“山东”这俩字。

比如不管是鲍毓明还是山东一大学生虐猫还是高考顶替,最近几个月,各种山东新闻频繁登上媒体头条和微博热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针对山东的地域黑,比如山东孔孟之乡出人才,喷山东人残忍粗暴不爱惜生命等。

总有人习惯性的把某地发生的负面消息归结为地域因素导致。这是地域刻板印象导致的。假设鲍毓明是上海某公司高层,虐猫大学生事件发生在浙江XX大学,我猜绝对不会有人会黑上海出人才,黑浙江人残忍粗暴。

所以,为什么为什么一般负面的地域刻板印象大多都是北方的(前几年的河南东北,这两年山东),为什么大众会逐渐形成对东北山东河南甚至整个北方的刻板印象?我认为和媒体话语权问题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前,大家都一样穷,地域黑根本不存在。之后,南方地区成为我国开放较早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与北方不同,南方这种强经济弱政治的情形,使得南方地区诞生了许多在民间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媒体。早期媒体为了博眼球,常常会针对性的报道一些北方地区的负面消息甚至一些破坏社会和谐的歪屁股新闻,而这样的新闻非常合部分优越感较强的南方民众和资本家们的口味。这些媒体发展壮大之后,使得舆论经常会被这些媒体牵着鼻子跑。

而在本人眼中,南方系媒体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制造南北对立话题,生怕北方同胞过的好(也可能就单纯是恨国吧)

记得某年山西地震了,网络上最关注的却不是房屋损坏情况或者震区居民受灾情况。我清楚的记得有个南XX报微博第二天就发了一篇针对的山西挖煤导致地下出现采空区的批判文章,加上微博网友的文化水平,瞬间引起了网民热议,一时间对山西的嘲讽如洪水般袭来,不知道灾区人民该是怎样的心寒(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地震的产生原因)

当年,山东烟台苹果被X京报这个杀千刀的报道了苹果套了纸袋的情况。那时候或许民智未开吧,也或许很多网民没见过苹果树吧,导致当年果农损失惨重,苹果没人要。很多农民甚至喝药自杀。不知道广大网民现在知道为啥苹果要套袋了吗?以心惊报为代表的南方系媒体从来不会管农民死活,只要新闻有热度,有爆点,假新闻又如何?片面报道又如何?

曾有山东某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披露,常有一些南方XX报和peng湃新闻的记者常驻他们周边,四处向老百姓打探当地的黑料,也不管是不是真的。以不给钱就报道为由上门讹钱。性质堪比黑社会,监督作用远胜纪检委。我不知道广东,浙江,上海的政府门口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猜不会,毕竟人家管着南周澎湃们的饭碗。这也正是北方的悲哀:没有给自己发声的媒体。

在黑龙江发生的一男子见义勇为行为,南周澎湃的报道纷纷是:一江苏男子见义勇为(该男子户籍江苏);我估计如果是某外地人要是在东北杀人抢人了,估计报道就是黑龙江一男子如何如何了。

这些媒体要的就是美刀,要的就是这种批判北方,放大负能量,宣扬南方的优越感的舆论效果,可笑的是这种新闻到了如今依旧有很多受众。

像偷井盖,爱喊麦,爱打人,这样的地域刻板印象形成后,使得北方的负面话题总是热度比较高。因此如今的营销号们为了流量也发纷纷会加入黑北方的阵营。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我们会发现,北方新闻上热搜必带地名,不带地名的话题没法引起节奏,反而火不起来。

男女平等问题是经常拿来讨论的话题,但知乎和微博较热的话题,是一个常年拿出来经典诵读的热门话题:山东重男轻女。但大家可以查一查每年卖小女孩最多的省是哪里,中国男女比例最失衡的省份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或许山东真的重男轻女吧(毕竟我也不是山东人,但重男轻女哪里敢说没有呢?)但轻易把姑娘卖出去,嫁女如卖女彩礼要几十万的,恐怕不是网民眼中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山东吧?

分割线...................................................

有些评论真的惊到我了,虽然我不是山东人,但我的心情一言难尽。就像前些年山西省塌方式腐败一样,黑山西有什么用呢?山西人民也过的很憋屈。政府风气如何,也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决定的,权贵们尸位素餐不省民生,应该得到的是及时清理和整治,而不是被媒体们开地图炮带节奏,让全国人民来集火嘲讽攻击。这种攻击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只会加剧人民之间的矛盾,引发更多无意义的口水战。

光是评论里“忠心的子民”这句话就把我看的胃疼。果然地域黑的本质和尽头就是恨国,这句话说出来,好像山东和他所处的是两个国度一样。这不正是恨国媒体们的期待灌输给民众的效果吗?


user avatar   lu-kai-67-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地域黑,什么叫带节奏?

就是你做了好事,刻意淡化地域标签,出了坏事,就会特地强调地域标签,把坏事和你所在的地区画等号,说你这地方没救了。

换个地方出点同样的坏事,他们就只会讨论事情本身了。

这不是网友的错,这是一部分不良媒体多年以来坚持地域黑、带节奏,导致人民群众形成了所谓刻板印象,是传统媒体时代所积累的历史遗毒。

年纪长一些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在网络时代尚未到来,在新型媒体兴起之前的那些年,全国各地区的名声还依靠着各地外出人员的口口相传。在那些年,河南人还不曾偷井盖,和山东人共享着纯朴憨厚的老农民形象,山东同时还和东北人一同分享强壮、高大、热情好客的“大汉”形象。

我无意地域黑,但在前网络时代,在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被污名化的多是一些南方城市,主要是淮河流域的一些城市,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部分城市,以及长江沿线的部分城市。很有意思的是,这些被黑较多的城市,要么是交通发达、通衢之地,要么就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人口输出大户。这个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回头找个机会详细说说。

网络时代的刻板印象多是对省,而前网络时代的刻板印象,多是针对地区和城市,有的时候甚至具体到县乡一级。早个十几二十年,朋友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没少听到长辈叮嘱,在外面要小心哪儿哪儿的人,路过哪里的时候要多注意一些。这就是前网络时代的地域黑。

网络时代来临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新型媒体牵头的地域黑,就是在短时间内,集中的、大量的、反复的传播特定地区的负面新闻。这种媒体带头的新型模式,足以在短短的一年甚至半年内,彻底改变全国人民对某一地区的固有印象。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河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河南人在媒体报道中连续偷了十多次井盖,过去的中原地区憨厚老农民的形象在媒体的连续轰炸下彻底崩塌,河南和河南人的名声足足用了十年多的时间才恢复了一点元气。之后的例子是东北,在之后就是山东了。

拿山东这次的冒名顶替事件来说,山东是在2018年到2019年搞了一次自查,并且公示了自查结果,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次好事,是对过去的错误的纠正。但在媒体和有心人的带节奏之下,这就变成了坏事。别人批评你,你还不能还嘴,因为这些冒名顶替确实发生了,“批评你是为你好,是为了帮你改正”。

这种口吻是不是很熟悉?年纪更长一些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当年的公知是怎么批判中国的。把人类普遍具有的缺点,污名化为中国人的劣根性,把所有文明都或多或少具有的缺点,粉饰成我们文明的原罪。我们出了坏事,这国怎,定体问;欧美出了坏事,视而不见,你要是拿欧美的缺陷反击他对中国的污蔑,他就会义正言辞的驳斥——比烂有意思吗?怎么不多学学别人的优点?

把上文中的中国换成山东,欧美换成南方部分地区,如今媒体地域黑的手段和当年公知们搞河殇的手段如出一辙,“你怎么这么熟练,真的是第一次吗?”

所以,下面就是喜闻乐见的比烂时间,↓。

而这条新闻,连一点浪花都没掀起来。

再比如前几个月,山东任城监狱忽然爆发疫情,网络上有大量的媒体和被带节奏的群众嘲讽山东的监狱管理问题。而同一时间,也是监狱爆发疫情的浙江,新闻下面的评论是这个样子的。

比烂结束,放出此图并不是我要批评谁,或者拖别的省下水。而是想说明,我们国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一穷二白发展至今的,在相关制度不完善的草创期,在改革道路不明晰的阵痛期,在监管不到位的前些年,有着大量的历史欠账、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和欠账,并不只在某一省,某一地,而是全国皆有,哪怕是北上广深,在十几二十年前也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这些遗留问题,我国也正在全力纠正弥补,山东的这次自查就是其中之一。切不可被有些人带了节奏,被人稍微一挑唆,就热血上头,怒斥山东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没救了”,甚至对国家对政府失望,那才正中某些人下怀。


文章的最后,说一段看似不相干的陈年掌故。九十年代中叶,轰轰烈烈的私有化浪潮席卷全国,也来到了江苏。江苏的朋友都知道,江苏本地的村集体和企业工会坚韧且强大,这导致在其他地区十分好使的国企和集体企业破产后私有化的程序在江苏很难推进下去。但这些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资产,已经被某些人视为囊中物了。近邻浙江的国企相对弱势许多,更是私有化浪潮策源地,并且因为国企和集体经济纷纷破产下岗,滋生了大量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于是就有有心人雇佣浙江的活力组织跨省“解决”难题。这种跨省有的达成了目标,也有的一脚踢到了铁板上,而涉事人员无一例外的都希望回浙江受审,因为回浙江能轻判,在江苏直接顶格处理。私有化浪潮在江浙两省的不同结局,也导致了后来两省虽同属发达省份,但经济结构和基层面貌截然不同。至于现在又提倡村集体做大做强,要求村集体必须有集体经济,那又是后话了。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山东大学的外国留学生的留学生学伴制度已经把全中国的年轻人惹毛了。不满的种子早已经埋下了,随时会生长发芽。不要小看这些思想的种子的力量,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user avatar   guo-zhen-yu-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pi-qia-zhan-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的旨意大家都明白,但是表述上有事实错误,标准的、官方的说法应该是“山东省今年新高考的考生里,前56名都选了物理、化学,前513名仅52人未选物化生”。

按照清华北大每年在山东招150人左右来看,除了某些“坚决不要物化生”的专业,今年山东省考上清华北大的可能全都是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而事实上,大部分专业,包括“文史经哲”类的,特别像经济管理、语言这样的专业,都是对物化生“兼容”的。

反过来说,今年山东省选择政史地三科的考生几乎很难考上清华北大

用句玩笑话,今年北大很多文科专业会招了一堆学化学生物的。。但是不这样的话,清华北大在山东的分数线不好看啊。

无论是选物化生的学生考得好,还是考得好的都选了物化生,还是选政史地的考生没考好。。反正结果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从省内尖子生的角度来看过去文理分科录取,顶级高校在文科有固定的录取名额,今后所有学生参与统一的竞争,这些名额可能要被选物化生的学生占去相当一部分

很多人纠结“某些学生学物化生学不会、费时费力还没成果”,很多艺术生、体育生的首选依然是政史地,“图省事儿”。这些确都是现实。

某些人如果说“选政史地的都是学渣,选政史地的都是本来就考不上清华北大的!!”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但是为有志于投身人文社科专业的高水平的考生打算,近几年他们最好在物化生三门中“挂”上一门,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选择余地,至少把被物化生夺去的北大的名额夺回来。

否则,同样是学霸,跟选物化生的同学同样地刻苦努力,结果人家清华北大,自己只能中山厦大,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顺应现实、务实一些。

在未来,希望政史地三科逐渐开启“困难模式”甚至“地狱模式”,让学生们听到“政治”二字跟听到“物理”二字一样犯怵,让近现代史纲要和有机化学一样“恐怖”。无论什么科目,都要让那些有真凭实学的学生取得绝对的优势,让那些死记硬背、胡蒙乱猜的考生完全不得分。让政史地吓退一部分艺术生、体育生,把他们逼到物化生班里去,有人说现在物化生班级缺少些文艺气氛,这样一来这个问题也会有所改善。

(阅读能力差的网友,就不要在我这里白白刺激自己了)




  

相关话题

  宁波工程学院怎么样? 
  高性能计算中心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说重要吗? 
  宿友打呼噜我把她推醒她生气了是我的错吗? 
  为什么独立学院的学生没有保研资格? 
  东北经济衰落后下一个会是山东吗? 
  大学校园网是否应该保障网络游戏需求? 
  现在高三了,如果从现在开始到高考每两天睡一觉,身体会怎么样? 
  为什么各地对山东的分数线如此之高? 
  如何看待饶毅所说,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 
  北京 400 多分能上清华北大,是不是事实?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在某度搜不到megengine官网?
下一个讨论
唐人街探案3迟迟不播出,你还想看吗?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