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安徽为何没有统一的方言? 第1页

  

user avatar   yu-hang-08-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安徽的方言确实蛮多的,如果细分的话有6种,要是把官话归为一种也有4种方言。不过在安徽省内,说官话的人数还是占据绝对多数的,以中原和江淮为主,大约占了九成左右,剩下的几种方言大致一成。

所以说,你碰到的一个安徽人大概率他说的方言你能听懂的。因为中原和江淮官话差不多和普通话类似,江淮官话会有一些口音,我记得以前常看的《我爱饭米粒》就是标准的江淮官话。

其实,安徽方言的主要差异是在于皖南和安徽其他地区的差异较大。通过图一可以看到,皖南地区几乎涵盖了安徽所有的地方方言。

更为有意思的是,皖南地区的方言有这么多种,但口音更多。因为一个县城可能十里就不同音了,百里就是另一种方言,方言和口音把这块地区分割的支离破碎,就像一块块小岛。

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对上面的话进行一番总结:安徽在说方言的人口数量上是绝对统一的,这里以中原和江淮为代表的官话为代表,但

是在方言的种类上是纷繁复杂的,这里要讨论的是皖南地区为何形成了一块块“方言岛”。

如果把这种现象放到全国(看图二),除去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省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国的大半壁江山都是官话,除了东南和华南地区。这个原因也是可以讨论的,为什么大半的地方方言都集中在东南和华南地区?这里不做细致探讨。

接着上面的话题,那么为什么皖南地区和安徽其他地区方言差异如此巨大呢?原因大致有几点。

一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地形图上窥探一二。

眼尖的已经发现了,第一张图和第三张图存在着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绿色平原的覆盖区大致为官话的地区。原因很简单,在古代包括近代,中国的交通并不是和我们现在一样很方便,坐高铁或者汽车就能随便到达另一个地方。那时候的人,水路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其次是官道,也就是那时候政府出钱修的道路。而这些官道,主要是修建在平原地区,像是皖南地区的丘陵地区就很少。

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小的麻烦。由于交通成本的昂贵,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信息交流的机会减少,人员的来往也是偏少。久而久之,皖南地区的方言岛慢慢形成。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与近代的历史有关。从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到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战争不仅改变了近代的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太平天国统治过的地区,这里以江西和皖南受破坏最为严重。

由于清军与太平天国军队反复拉扯,往往一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被反复攻占十几次。我们以皖南的一个地级市池州举例。根据《贵池县志》记载:

咸丰二年(1852年)

  八月,安徽巡抚调池州营兵百名,前赴江西袁州府万载县防堵太平军。

  清咸丰三年(1853年)

  正月,防堵太平军的士兵回防。

  正月甲子夜(2月26日),太平军入池州,穿城而过。

  六月七日,太平军再克池州,铁佛寺毁于兵火。太平军入城后平毁学官、西庙,弃城而去。

  十月八日,太平军回师复克池州,不久,撤离。

  清咸丰四年(1854年)

  三月,太平军攻占池州,设官治事,征收钱漕。

  六月,太平天国正掌考武立勋,在安徽主持乡试,贵池士人参加考试。

  太平军在馒头山采煤。

  清咸丰五年(1855年)

  九月廿八日,石达开遣四名使者在贵池颁递训谕,被石门高氏团练扣留二人,石达开派兵攻破高村,并训谕全县“不得藏匿凶犯”,“急速依制举官呈册”。

  清咸丰六年(1856年)

  清军袭占池州,不久太平军在百姓支持下,复克池州。

  清咸丰七年(1857年)

  太平军韦志俊部进驻池州。

  清咸丰八年(1858年)

  七月、八月,池州太平军二次出击东流。

  八月廿七日,池州太平军进攻石埭、青阳,击毙练总鲍湖,攻占陵阳镇。

  清咸丰九年(1859年)

  八月廿七日,太平军将领韦志俊降清,其部将古隆贤,联合驻青阳、铜陵太平军杨铺青、黄文金部,在流波矶、清溪等地与清军激战。

  是年,清军役使近城15保民夫在下清溪筑坝防护城池。

  清咸丰十年(1860年)

  一月三十日,太平军击败清军,复夺池州。

  四月,清军水陆二路反扑池州城,太平军齐天福、杨又青、丞相朱贵方战死,清参将刘德亮被太平军击毙。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八月五日,太平军自北门撤离池州城。清军入城,大肆烧杀抢掠,“自池州以下,两岸难民皆避居江心洲之上”。

  瘟疫流行,山里人死无数。

这种惨烈的战争外加清军大肆烧杀抢掠以及瘟疫,整个皖南地区的人口十不存一。后来大范围的移民才让皖南地区有了一些恢复,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为什么安徽的西南地区如池州的东至说的是赣语。

战争给江西和安徽的南部,特别是皖南地区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这也造就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图一看到,在安徽的东南,宣城市。那是大方言岛包围着小方言岛,旁边又是其他方言,原因就是战争把省内其他地区的人口转移到了该地,使得本就破碎的皖南方言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如今,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方言的纷繁复杂,而是如何去保护它了。这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老龄化有很大关系,这里不做展开。

最后来总结一番。安徽的方言是多样的,但在人口数量上又是绝对的。统一方言的地区是在长江以北,皖南地区则是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就是以上两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帮忙补充一下其他的成因。

哈哈,如果觉得我写得还不错的话,就帮我点个赞或者评论一下哟。之前写的好多回答,好多只有点赞,有的一句评论都么有。更有甚者,连点赞都不给的。

白嫖不好。。。




  

相关话题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 6.0 级地震,已致 3 人死亡,成都、重庆等多地震感明显,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黄圣依把「淦」读成「金」? 
  江浙地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江苏 2 月 16 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6 例,均为苏州市报告,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打仗了的话首都怎么办? 
  粤语入声对于外省人来说是不是很难? 
  宝宝和只会说方言的家长一起生活,语言能力降低了,怎么办? 
  为什么说「穷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汉之威名」,建议湖北省改名武汉省?有什么证据吗? 
  如何看待“江苏有多发达?”和“浙江到底有多发达”两个问题下截然相反的情况? 
  为何主张保护地方语言的人似乎大多来自南方地区? 

前一个讨论
曾梵志画作《最后的晚餐》拍出天价,哪位能给我详细解读一下画作?
下一个讨论
清朝是不是毁了中华的根基?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