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哺乳动物体型变大会被重力压垮,那么恐龙为什么没被重力压垮呢? 第1页

  

user avatar   shi-xiang-fe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恐龙的骨骼结构,支撑-行动方式,呼吸系统,内部器官的体积,都比哺乳动物更适合大型化。

仅仅从颅骨方面看,相比厚重、实心的狼颅骨,恐龙颅骨各种开孔、镂空,极尽减重之能事~~~~~而且强度还没什么区别。

颅骨镂空减重是整个双孔亚纲都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并且不断完善的优势,到了主龙形下纲将其发扬光大,至恐龙将其发展到了顶尖水平。只不过做到巅峰的并不是恐龙,而是恐龙的姐妹种族翼龙


除了颅骨以外,较为进步的一些恐龙类型还演化出中空结构的骨骼,进一步减重。现存的鸟类就保留了这样的结构。

这就使恐龙的结构密度低于合弓纲。

同等体积之下,体重更轻。或者同等体重之下,体积更大。

再加上恐龙的气囊呼吸系统获取氧气-排除废气的效率大大强于哺乳动物,足够支撑更庞大的体积而不怕末端缺氧。

而且气囊占据了体腔内的大量空间,增大了体积,但是却没增加多少重量

此外气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得恐龙体内有大量直接接触空气的面积,能高效地将体内多余热量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这一点,又解决了如果体积过大的话,就会导致内部器官散热困难的问题。

虽然中生代的主流植物体系能供养更大的素食动物,进而供养更大的食肉恐龙的确是事实,但是很多人认为的新生代哺乳动物长不了恐龙那么大的原因是大气含氧量低的观点是错误的。特别是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含氧量并不比现在高,甚至白垩纪大部分时期的地球气温也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这都没能阻止恐龙的大型化。恐龙的呼吸系统优势,相比哺乳动物,等于是起到了提高大气含氧量的作用,氧气浓度越低,恐龙的优势越大。

总的来说,恐龙的体积上限要大于哺乳动物。且不说巨型蜥脚类,即便是不以尺寸和体重见长的鸟臀目恐龙,鸭嘴龙科也能轻松超过10吨,体积更是远远大于哺乳动物的极限,而这种级别的恐龙在中生代占据的也就相当于现在羚羊的生态位。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鸟臀目恐龙是中国发现的巨型山东龙,已经是高8米长15米级别了,这已经是陆生合弓纲无法望其项背的水平了,而且4吨副栉龙还能以40公里以上的速度奔跑,跟马的速度差不多。而这个级别的哺乳动物,速度起码要减半,恐龙大型化的优势可见一斑。

不过凡事都有代价,恐龙的大型化上限虽然要高于哺乳动物,但是小型化下限也要高于哺乳动物。恐龙专精的这些结构减重天赋树,只有体积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具有优势,体积越大优势越大。

但是只有老鼠那么大的不能飞的小型恐龙,相比只有老鼠那么大、甚至更小的哺乳动物,并没有什么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鸟类能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恐龙的原因:太大的恐龙扛不过大灭绝,太小的恐龙竞争不过哺乳动物,只有一部分小型鸟类扛过了大灭绝,又靠飞行避开了和小型哺乳动物的直接竞争,才得以存续至今。


user avatar   090811mari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想问恐龙骨骼,那就说一些我知道的,关于蜥脚类恐龙的,即大众印象里的长脖子恐龙

1.前肢和后肢的小升级

恐龙刚出现的时候,大约就1米多长,体重较轻,所以普遍是二足行走。后来伴随体型的增大,尤其是蜥脚类恐龙及其亲戚,为了减少后肢的承重负担,开始出现兼性二足或专性四足行走的恐龙,如此一来,前肢开始着地,开始发生变化。

以地爪龙Aardonyx 为例,它是一种正朝向四足步态演化的恐龙,既能以两足方式行走,又能以四足着地移动。

地爪龙。© cisiopurple

虽然它还不属于蜥脚类恐龙,但它已经表现出蜥脚类恐龙的部分特征,比如前臂的桡骨和尺骨相互交错,使前肢变得结实,从而能够有效承重,并避免负重带来的扭伤。在往后的蜥脚类恐龙中,也就是所谓的几十米大恐龙,骨骼也更加大,桡骨和尺骨的连接现象更加显著,前肢也更加结实。

Aardonyx=地爪龙,它旁边是蜥脚类,可以看到两者的桡骨和尺骨都相互交错。

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地爪龙的后肢也发生变化,其大腿骨变大,且长于小腿骨,这一种现象在后期蜥脚类恐龙中也尤为明显(股骨和肱骨更长),这表明地爪龙的四肢演化方向更适合支撑体重,而不是高速奔跑。

小腿骨(胫骨)与大腿骨(股骨)的长度比值可以反映该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比如,善于负重、行走不快的大象,其比值为0.60;比赛用的骏马奔跑速度很快,其比值达到0.92;今天动物世界的快跑能手——羚羊,比值是1.25。

也就是说,善于负重的动物大腿骨长度>小腿骨,善于奔跑的动物大腿骨长度<小腿。

2.柱状四肢完全体

后期的蜥脚类恐龙基本上都演化出了柱状四肢,以此来支撑庞大的身体。同时,它们以脚趾行走,后脚掌离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宽又厚的大肉垫,从而起到缓冲、避震的作用。

长颈巨龙和腕龙,可见后脚的肉垫。图源Scott Hartman

每走一步,都像是一根缓缓垂直移动的大柱子,这是因为股骨的变化导致尾股肌系的附着位置变远,使蜥脚类恐龙移动时的出力较多、速度更慢,但从而也获得了更高的稳定性,可以说是通过限制四肢的活动范围来提高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3.骶椎增加

除了腕龙等个别前肢较长的恐龙外,绝大多数蜥脚类恐龙是后肢承担了大部分体重,或许它们需要考虑加固骨盆结构,以免倒塌。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蜥脚类恐龙演化的过程中,骶椎的数量不断增加,从基干蜥脚形亚目的3个增加到基干蜥脚类的4个,而后期大多数蜥脚类恐龙有5个,一些泰坦龙类甚至是有六个骶椎。骶椎与骨盆相连,对骨盆起到一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帮助身体承受更大的重量。

sacral vertebrae 所指区域为骶椎(位于后肢上方)

4.其它升级——轻量化结构

所谓的轻量化结构,就是其它回答提到的气囊以及布满空洞的脊椎骨。当然,这种结构并不局限于蜥脚类恐龙,最早的恐龙仅在颈椎有气囊,但随着演化的进行,气囊也逐渐变多。

尼日尔龙和萨尔塔龙的气囊系统(蓝色 绿色 黄色-气囊,橙色-肺部)

这种轻量化的升级不仅能够提高蜥脚类恐龙的体型上限,也提高了它们的呼吸效率,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其他答案都有说了。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shi-feng-6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




  

相关话题

  生化环材领域有过哪些经典和优雅的成功的理论? 
  我清楚的知道黄鳝幼年的时候是雌性长大以后是雄性的,自然界动物包括植物在内,还有哪些生物会性转换的呢? 
  如何在不依靠太阳能的条件下构建一个合理的,能够支持体型在10m左右的大型生物生存的生物群系? 
  韩春雨在河北科技大学这样实验环境一般、经费人员很少的条件下做出了一流的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算特例吗? 
  被电击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界定一个狼和羊的问题? 
  生物怎么演化出自然死亡这一性状? 
  生物学有哪些牛顿-爱因斯坦级别的人物? 
  自然界的生物是以什么分公母或者雌雄的呢? 
  降维打击现实中存在吗? 

前一个讨论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什么意思?他怎样论证上帝存在性问题的?
下一个讨论
中国科研机构的科普宣传现状如何?高校及院所如何做好科学传播?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