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对房价感到绝望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ie-na-wo-jia-bing-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月后更新:写这个答案的时候其实有点受情绪的影响了,冷静地想一想其实买房也是一种最大的投资!所以有条件的朋友,认为房子会增值的朋友,还是建议买的,不希望我的回答对任何人形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只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暂时5到10年内不考虑回北京,而且我会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在现在所在的二线城市买房定居的,还是有希望的!


原回答:

不绝望,虽然我的情况可能是个例吧。

我北京土著女生,家里祖祖辈辈是北京近郊的,到父母那辈搬到城里来了。我自己名下没房,靠我挣工资一辈子也买不起北京的房。我这种情况的北京女生,如果不想一辈子跟父母住,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找个有房的北京男孩结婚。二,啃老,榨光六个钱包供我买个五,六环外的房。我家只是工薪家庭,真没一下子拿出几百万的实力,而且很不幸,房价还没飞涨的时候也没多买几套。我呢,既不想靠对象(我连谈恋爱都不想,笑),也不想啃老,我父母的养老钱反正我是不忍心要。最主要的是,我不想拿自己几十年的时光,去还一套我可能压根不会住(太远或太小)的房子的贷款。我不想自己一个月那点工资全都还房贷了,就算我月薪一万,仍然还房贷压力很大。就算买了等它增值,我也不认为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最重要的是我这20多年的快乐可能就大打折扣了,不值不值。

所以,我!绝!对!不!买!(一线的房)

我之前绝对是有买房的想法的,其实我是个非常恋家的人,有个自己的小房子可以说是我最大的梦想。如果我没出过国,我不会这么厌恶国内的房地产。出去转了一圈之后我可以说是对国内房地产非常绝望了。我留学的国家,只要是非首都城市,150-300万人民币就能拿下个独栋house,至少两层,带停车位,不带草坪。300-400万人民币可以买一个带草坪和游泳池的。500-600万人民币…都可以买到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顶尖豪华大别野了。下图这个房子在离哥德堡市区开车20分钟的富人区,(哥德堡为全国除首都外的第二大城市)500万克朗(约350万人民币)可以拿下,这房子还是比较朴素的,只能算那一片平均水平吧。

下面这个贵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太大了,前面那一片院子都是他们家的,从大门走到房子前面竟然还要走个几十米… 这家住了一对老人,只有暑假的时候会有孙子孙女过来玩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这个值700万克朗(约500多万人民币)。

这个地区其实是房子比较贵的了,算是个小富人区。这附近足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很多,不远处是片森林,会有鹿和小刺猬等动物,对养小孩的家庭非常友好,大多数家庭院子里都要不有小的踢足球的地方,要不买个蹦床和秋千,要不有泳池,总之,面积都很大。均价在500万克朗。

而在北京,没有富人区这种东西,但是拿海淀区的学区房对应吧,价格是大概这样的。

2000多万,一套100多平的楼房,能买人家发达国家300多平的大别墅,买4个。而且环境的话,我就不用放图了吧,只是密密麻麻一排排高层住宅楼中的一个小窗户,这个都懂。

可能有人觉得拿帝都的房价对比发达国家非首都城市不太公平,觉得我们是国际大都市了哈,应该和纽约,东京,巴黎这样的城市比一比,下面是2020年全世界房价收入比排名。

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为41.7,巴黎21.4,成都为15.8,东京为14.7,纽约为10.5。意思是,如果照诸位所说,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全世界移民非常多的国际中心-纽约的房价持平,那么纽约市民的平均收入是北京市民的4倍,大概就这么个意思,看看就得了。而东京作为人口密集,同样的大都市,房价收入比也仅为14.7,比成都买房还容易。

当然,总会有一些人,会在评论区里发出一些自大,浅薄,毫无共情力的发言。比如有些人会对这种,基于平均收入得出的统计嗤之以鼻,他们会说,某某城市平均收入才几千元,我家里有xxx家产,哪个城市都随便买,我不包括在这个统计内。我只能对这种人说,您很幸运地投了个好胎,但是,您无视别人的困境,蔑视靠自己的努力挣扎奋斗的普通人,拿自己或许由于投胎比较幸运而获得的家产沾沾自喜,是在为这个社会的混乱作为一份贡献,也体现了你的无知和浅薄,I feel shamed for you.


扯远了。

我手机里还有好多类似的,当时存的漂亮的别墅图片,每当我有在自己家乡(北京)买房想法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看,再看看北京动辄10万一平的老破小,我能立马清醒了,那感觉像是被人一记重锤敲醒。花更多的钱,住着居住条件远不如别人的房子(严格来讲都不能叫房子,而是公寓),却拿着更少的工资,说实话,我这个人很懦弱也很躺平,我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我觉得,我们的同胞,都过得好辛苦,活得好累,却又很无奈。日韩也好不了哪儿去,我总觉得东亚文化圈,就是这种又卷又拼又累的。

所以,我就坚决不买了,至少这辈子,我坚决不在北京买房。因为这太畸形了,这房价,再配上这居住质量,在全世界范围内,简直可以说是变态也不为过(其实也是我买不起…不过我连够一够上车的想法都没有)。

还有一个选择是继续在北京苟着,直到房价降低,或者某天我爷爷辈的郊区房子拆迁,或者有个有房又喜欢我,我又喜欢的北京男孩和我结婚。但是这种浑浑噩噩,没有头儿的日子我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而且当我按着有房这个要求去找对象的时候,我的目的也不纯了,这很可悲。我也确实试过在北京生存下去。回国后,我先在北京试着工作了一个月。但北京太大了… 找到离家近的工作几乎不可能。我第一份工作在望京,那地方,如果你们知道,坐地铁能把人挤瘦了,附近的房子就算合租也是4000+。 离我家远,我只好租房住吧,公司附近的太贵我也不舍得租,只好租了个地铁5.6站的,3500,跟人合租,15平左右。还被黑中介给坑了!(已投诉)各种各样胡搅蛮缠的人,管你要各种费用。回想起,又是国外租房时(我在的城市很小所以便宜)3500人民币租了个单人小公寓,30多平不大但是是纯使用面积,装修参考宜家样板间,洗碗机,烤箱都是基本配置,露天阳台,夏天坐坐简直不要太舒服,楼下还有个小院可以坐,夏天可以在楼下的草坪上野餐。租房都是和房东直租,没有扯皮没有撕逼,房租一个月一交,交流友好态度礼貌,和北京那些个黑社会中介形成鲜明对比。说实话让我租那种房子我真可以租一辈子,因为住得舒服啊!试问3000多可以租个宜家单身样板间,只要没啥大变动,房东很少会涨价,也可以一直租给你,这样的租房不香吗?况且人家工资还是3万… 房租只是10分之一。北京的房子租起来贵,小,装修老旧不说,光租房中介真的劝退我。

所以我离开了北京,一个北京土著,终于在回国3个月后,决定离开北京了。因为北京的生活压力,生活节奏都让我不适应了,房价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我找了一份某二线城市的工作,某外企。也超级幸运,我在瑞典时就面试过这个企业,最后还打败了100多个投简历的拿到offer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挣扎了很久很久放弃了。现在这个工作是那个面试我的瑞典人给推荐过来的。他人超级好,我当时拒绝的时候,他就说,如果你回国后还想在我们这儿工作,我可以联系我的中国同事。刚回国后我完全没考虑过那个二线城市,经过了两个月的毒打后,我又想起来了这个老头,就给他发邮件,他真的就联系我现在的领导了,可能是因为总部给我下过offer,我现在的领导当时甚至没有一面,直接二面我,3天就发我offer了… 那个瑞典老头,现在成了我的同事,我们其实是同一个部门,只是在不同国家。在这个企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有回瑞典出差的机会,我也能回去看看亲戚之类的。

说下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现在工作的城市依山傍水,我公司又在新开发的区,离市中心很远所以人烟稀少,很清净。我在公司旁边租了个一居室,50平,整租,很便宜。小区周围都是梧桐,我特别喜欢晚上在附近散步,跑步,路上几乎没有人,路也很宽,够我跑的,我特别满意,因为北京人实在太多了,下班走在路上要躲车躲人,而且人多看着很烦躁。不过最近晚上属实有点冷hhh,就不咋出去了哈哈。

我们公司8点半-5点半工作,弹性工作制不打卡,除了项目急的,从不加班。我在北京时,9点-6点工作,但我要7点半起,晚上7点多才能到家。而现在我8点起就可以,五分钟就走到公司了,下班后5点40就坐在家里了。不用再跟人合租,不用再挤地铁忍受一个小时的通勤,晚上时间多到用不完。下班后自己做饭,看书,刷会手机。不想做饭就可以去爬个山,或者去个健身房,撸个串再回家,过得简直不要太爽。虽然现在也是租房,但是几年内攒够首付是有希望的。

顺便给我门公司打波广告~ 具体可以看这个回答 在外企工作爽吗?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校招,欢迎国内外应届硕士和博士关注一下呀。

继续说回来,我十一回北京了,坐地铁的时候遇到一波一波旅游的游客,把我挤得出都出不去。到处都是让扫描健康宝,大喇叭一遍遍播放。车堵在路上动弹不得。我深觉北京适合打工,但不适合生活,至少这么多年努力的方向,从来都不是让人生活得更舒服,北京作为首都,是有它的职责所在的。但我不适合在这样的地方生活。

现在挣得其实比北京少,但我花得也少啊,而且大城市那些fancy的娱乐,演出,什么的,我是真的不care。我对网红,潮流啥的没有一点兴趣,所以大城市的这些无法吸引我。我更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所以待在二线城市,甚至是二线城市的郊区,周末只是去爬山徒步,没有太多娱乐,我也觉得很舒服。

至于跑路了之后孩子g考怎么办,这个我也想好了,我目前的想法是丁克,我也希望找一个同样丁克的人结婚。如果最后我们想法变了,要孩子了,那我也绝不会带着孩子回北京鸡娃,毕竟咱鸡不过海淀区家长是吧…而且那种教育理念也不是我赞成的呀。其实很好办,我根本没打算让ta高考,让ta当个高考逃兵,18岁就送去瑞典一直读完硕士再回来就好了。ta成年以前,攒够给ta留学的钱就ok了,况且瑞典留学也不是很贵。总之,我会让ta从小体育锻炼,探险旅行,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教育直到送出国,我认为g考是对人的摧残,我如果生下来ta就不会让ta经历。

所以,综上,我不绝望,因为我坚决不会在一线买房,连一点念头都没有,所以它涨到多高与我无关,我甚至希望它涨到50万一平没人能买得起更好,幸灾乐祸谁不会呢。我爱我的家人和朋友,但我不爱北京,更不爱北京的房地产。

发表这篇回答只是为了表达我对国内(尤其是一线)变态房价的控诉,和我不对这种房价妥协的态度,没有任何针对国家或国情的立场。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绝望的,是对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而不是房价。

那么多房子,那么多人买,虽然很多人买不起,很多家庭买不起。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买得起,不少家庭买得起啊。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房子、美好的生活、体面的生活,本来就不能平均到每个人的。凭什么,买不起房子就绝望呢?买不起的东西多了去。就像长个子长不到2米,读书进不了哈佛,公务员升不了正厅。这很正常。

人,一定要谦卑,一定要明白,那些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不属于自己的。自己这辈子,就是默默修行,被他人骑在身上欺负的。人不能又穷,又笨啊。穷了,就要认命!认命了,才能稍微舒坦一点度余生。人生很快的,只要耐心,就会死亡。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恰恰相反,我感到很开心 ,甚至希望房价继续涨,因为没有高房价就没有我现在舒适惬意的生活。

本人中部省会土著。我家目前在国内的房产有十来套吧。其中家乡三环内五套、郊区别墅一套;北京三环内一套;三亚一套;上海三环内和郊区各一套。国外目前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买了房。

1.首先是房产本身的情况:

家乡的房子两套是分配的,另外三套是爷爷辈留下来的。别墅是当年300w左右入的,现在能卖800w。

北京的房子08年200w入手的,现在大概值1000w。

上海的是14年一共花了800w买的,现在估价在1500w—2000w。

三亚的和多伦多温哥华的房子完全是出于度假考虑买的,三亚的小赚,多伦多温哥华的持平吧。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房价,我家不可能从普通中产上升到小富阶层。高房价让我家的总资产翻了三五倍。

2.其次是房产带来的收益:

上述房产中,绝大多数都在出租。以家乡的房子为例。每套房能分四个单间租,每个单间一个月1500,一年就是1.8w,一套房7.2w。家乡四套房的年租金收入就有大概30w。北京上海的租金更高,一年加起来差不多25w。全家租金收入一年就有55w。我不用工作就有55w的税后年薪,不比年薪百万的金领过得滋润?

本人211本科,又去加拿大读了两年。回国后创业在家乡开了家猫咖。现在的作息大概是每天睡到九点多起床,十点到店里看看情况,中午回家小憩一下,下午在猫咖撸猫喝下午茶看电影,晚上和朋友去酒吧。父母都还没退休,现在家庭年收入大概在150-200之间。家里一辆老奥迪a6我爸开,保时捷帕拉梅拉我出去玩的时候开。

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自然就是租客们在微信上打钱的时候。卡上会突然多出三四万来。我一般在每个月收租当天会去商场买两件贵点的衣服鞋子之类的,然后吃顿大餐。平时没有什么生活压力,我自学做各种甜点,会弹钢琴解闷。疫情了出不去,之前会去世界各地旅游。

言归正传,所以说,是高房价成就了我,没有高房价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咸鱼的生活。

my Panamera 波尔多红内饰

Canada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处境都是比较出来的,

我看有人说自己没有医保,去口腔医院检查发现多颗牙齿都深度龋,治疗费得几个w,一瞬间万念俱灰,

出医院门看到整个颌面都没了,深度烧伤的病人在乞讨,就心里没那么绝望了,把身上钱给了乞讨的人,觉得日子还得过。

我看这就是绝望的程度不同,深度绝望的把中度绝望的给踢出绝望阵营了。

很快,

觉得自己一辈子上车无望的中度绝望者,看到一些年纪轻轻,背上两三百巨额债务的同龄人,因为还不上被银行各种催按揭,房子深度套牢的时候,

就没那么绝望了。


user avatar   kh28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望个毛线,真正让人绝望的是美国房价。

我北京两套房,上海两套房,总价2000多万,每个月收3万块房租,而且房价年年涨,资产年年增值,会绝望吗?

然而有志青年不能混吃等死,而且将来打土豪说不定小粉红会把我挂路灯,于是我来到美国又买了个一百多万的house。虽然美国房贷利息只有2%还能退税,但是每年要交一万多刀的房产税呢。我只能从国内收租给拜登交税,平时也只敢买30刀一磅的Costco牛排,吃肉太多一点都不健康。

美国房贷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我已经绝望了。不止一次,我走上二楼的阳台,就想这么一闭眼跳进楼下泳池里,一了百了。






好吧,上面都是我编的。

我就是个买不起北上广深房子滚到美国的穷逼码农,祖国的大好河山留给你们享受了。

———

评论区里乌烟瘴气,必须追更澄清一下。

首先,我不是瞎编,我真的住过豪宅。想当年我怀揣梦想,来到北京三环,斥资2000租下一间卧室住了好久。房东大妈虽然嘴碎,但她把几百万的豪宅零趸给我们几个穷逼,人格极其伟大,简直就是活菩萨,要不是她老伴还在我就追求她了。那样我也不用背井离乡,过这颠沛流离的日子。

———

继续更

评论区的大哥们一致认为我格局小了,现在2000万4套的房子在北京上海要去外太空找,2000块一个月在三环只配住树洞,这个我承认。我提桶跑路好多年,不知道国内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得这么快,我们房东(划掉)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我黑了心往死里编,没想到还是穷人思维,这辈子肯定没啥出息了。


最后一更,说点严肃的。

我是个资质平庸的人,一路走来全凭运气。回想我的小学中学大学,初考中考高考,随便哪个翻车,我今天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搬砖了。

当初决定跑路,实在是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再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人生,房价倒是还在其次。当然了,这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也让我失去了一夜暴富的机会。如果当年卖血卖身卖肾在帝都置下几个房产,今天也能做人上人了。不过我的格局就这么小,也是没办法的事。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__写在前面__

我一直坚信的道理:安居才能乐业

_____原文______

对比一下可能会更绝望

人在横滨,刚下完雨。

本人在2019年,也就是疫情爆发前一个月被公司外派到日本东京。随后和日本签署本地合同。留在了日本。

据我所知,东京会社员(我们常说的社畜)的平均年薪大概税前500万日元~600万日元(约30万~36万RMB)左右。

这只是平均,以我们公司为例,总部员工年收会在700-1000万日元(41-60万RMB)这是一般日英双语精通的人才都能拿到的年薪。而我们公司的工厂操作工大概也有400万日元(23万RMB)。

东京房价不太清楚,我在东京总部工作,居住在横滨。

以横滨(对标国内的上海或者深圳或杭州或广州,总之差不多这样)为例,在横滨南边一栋带有小花园的精装一户建,约5500万日元(土地大概160平,上面的房子一般能盖到100平,两层,剩下的做成花园和停车位)。

如果你不要求有小花园,只需要一个停车位,并且能接受地段稍微偏僻一些,那么2500万日元(140万RMB)左右也可以买个至少带一个车位的精装一户建。而在日本,没有毛坯房,全部精装交付。精装的定义:屋内全木地板,功能式厨房(部分带洗碗机),节水型厕所,干湿分离的洗浴间,通风排气干燥系统完备。

在日本,全款买房的很少,日本人和我们这种有工作签证的外国人一般都是贷款买房,利率从0.325%-0.625%不等。月还贷款一般占到日本一般会社员工资的三分之一。而随着日本最近几年大力倡导女性回归职场,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回到职场的情况下,很多家庭的这个贷款压力其实进一步下降了。

有部分朋友对利率之低表示怀疑。这里贴一张我今年5月买房时和不动产担当的邮件截图。日语的金利就是中文的利率。

这个低于1.0%的利率,首先要明确的是:

1.针对首套房 2.看个人条件。

如果不是你个人的首套房,那就必须申请的是投资贷款,利率很高1.5%或者2.0%以上。而一些个人条件一般的,比如没有永驻并且年收不高的外国人,即使是首套房,那也只能申请中资或外资银行的投资贷款,利率是1.0%以上。

日本人或者外国人拥有永驻,高度人才签证的买房者都会选择贷款35年,因为前13年还可以给退税40万每年。13年的退税窗口过了以后,再加速还清贷款,银行就赚不到你很多利息了。

所以,在日本,买自住的房子也是一种合法的避税手段。

如果是我们公司的工厂操作工,他们一般会在工厂附近买,那边离首都圈远,大概2700万日元(土地可能接近300平了)就能买下一个带有超大院子的一户建。并且因为是属于较低收入群体,他们并不用交很多税。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年收800多万的交税就很多。

当然,社会中也有人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一般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日本,估值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来自父母或亲戚朋友的,无论是货币还是实物,需要缴纳高额的赠与税或遗产税)、部分新婚夫妇、年轻时没有好好交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以及根本就不想买房的人。

团地制度保证了这些人的生活幸福感。

团地是日本政府在战后为解决涌入首都圈的人民的住宿问题而建立的。(类似于国内公租房,新加坡的组屋)所有国民,甚至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都可以申请。只是一些热门的团地房要排队轮候。

这种团地楼一般都是日本的著名设计师设计。听说这些设计师都以被政府委托设计团地为荣。我住的那个区域最出名的一块团地是出自隈研吾之手。(是真的漂亮)这些团地房的租金比市场上的房便宜,缺点是比较小。优点是离车站,超市,医院诊所很近,生活很方便,而且有学位。这种房子不出售,由政府所有。有些团地为应对居民老龄化还配有养老设施。

以我住的这个地区为例,车站附近的“黄金地段”都是团地的楼。

图中粉红色和浅黄色的区域就是团地,可以看到这种公租房性质的团地占据了车站附近最好的地段。

团地楼附近便是超市,诊所,商场,公交站等


由于团地楼为国家所有,政府会聘请有合格资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和修缮。因此即使楼龄在30-40年以上的团地楼,依然看上去光洁新净。由于没有“贫民窟”的观感,也不会让国民产生对团地住民的歧视。

这样的团地在日本特别是首都圈一都三县很多。刚赴日工作或留学的知友可以在抵日后通过日本的UR都市机构查询并申请。

我朋友是程序员,他说他没兴趣买房,租房子很好啊。由于租着团地的楼也能上学,所以他和家人孩子一直住团地的房。每周和团地居民开开会聊聊天是他最大的爱好。

因此,大体上,我觉得我所见的日本人大体上是安居的,因而是乐业的。

以上。

-------------分割线----------

评论区里有朋友提到政府卖地,需要养活公务系统,市政设施等等。

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我认为完整的税制比卖地更可持续。

日本除了个人所得税以外,还会对居民(包括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征收住民税。

住民税也是由个人所得税剥离的。举个例子我的收入大概对标中国要征收30%的个税。在日本,就是20%的个税+10%的住民税。

与个税进入国库不同,住民税是直接进入当地政府财政,当地政府用这笔钱维持城市开支。所以在日本地方政府眼里,土地不是资源,人口才是。

因此很多类似于横滨的市政府会实行和东京不同的政策。一些会把城市搞得很干净漂亮,很宜居,大量的公园绿地,从而吸引东京的人口移住过来。这样他们就能收这笔住民税。

可能大家对东京为首的一都三县首都圈,大阪京都为首的近畿地方,名古屋为首的中部地区比较熟悉,但其实仍有相当多的日本人住在福冈,仙台,松山等中小型城市。而这些中小城市也靠着人口所缴纳的住民税维持基本的运作。

所以无论在哪里人口依然是韭菜,关键在于怎么割。

--------再更---------

以下无关房价。其实日本的房价并没有低到白菜价。但我亲身体会到的是:

收入分配公平能极大促进各个阶层的生活幸福感。

我觉得日本做得很好的地方在于二次分配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很好地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了兜底。同时税务局很积极去打击高收入人群或中等收入人群的偷漏税行为。

关于偷税漏税的稽查,国内可能没有太多的报道,但日本人,特别是富人对偷漏税调查可以说是“闻风丧胆”的。

举一个我同事告诉我的例子。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在年轻的时候远嫁德国,最后因某些原因与德国的丈夫离婚,离婚后分得一笔财产。她心灰意冷下,便回到了日本。回到日本后正好赶上疫情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她就一直没时间去税局申报这笔因为离婚而分得的财产(日本人的海外所得也必须进行税务申报并交税)。终于有一天,税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在早晨8点便敲响了她家的门,提出要入室相谈。在得知我同事并没有主观故意偷漏税以后,便口头告知其尽快去税局申报所得的财产。两位工作人员正要离开时,在客厅发现了一块美玉便提出要查这块美玉的购买凭证,幸好日本人都有保留大件物品购买凭证的习惯。同事说,如果当时拿不出购买凭证,她就可能要被罚交税款了。因为税局工作人员有理由怀疑这可能是离婚财产的一部分,除非财物所有人能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购买凭证或来源证明。

而正是对相对富有阶层的财产进行严格监管,所以相对地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我的朋友有一次和我闲聊说:某某某年收1200万,但我800万一点也不羡慕啊。因为我交的税远远小于他,却享受了一样的国民待遇(医疗,托儿,教育等)。

最近我们国家提出了三次分配,我作为中高收入者也很希望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国内收入较低的群体,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勤劳的农民。但如何引导财富的再分配,一个由政府主导的,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好政策,我认为是很必要的。

在日本,三次分配是通过ふるさと納税制度(一种和捐款相匹配的税制)实现的。ふるさと在日语里的意思是“故乡”。政策的核心是鼓励大家向乡村捐款。不过这个捐款通过一系列有意思的操作让首都圈较为富裕的居民愿意向偏远地区捐款。

与其说是捐款,其实政策的核心是:捐款者是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乡村农产品。

由于这些注册在ふるさと制度下的农产品的价格都比较高,大多数都在10000日元以上(600元RMB以上),因此大家都会精挑细选,谨慎选择。有的乡村为了吸引捐款者,会联合村民在农产品的生产,品质把控和包装下功夫,村政府再组织或联合全国性的媒体做宣传等等。所以,捐款者在收获乡村土特产的时候,都很高兴,因为农产品虽然比平时贵但质量很不错。如果收到质量不如意的,那么明年大家用脚投票,这个乡村的土特产也无人购买了。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政策设计。因为大多数乡村在收这笔捐款的时候也会在回赠捐款者的的产品上下足了功夫,保证未来继续选择他们的农产品。据我所知,一些植根于乡村的文艺工作者也正好能通过这些农产品的包装将自己的作品融入进去,一来省去了家乡产品的包装设计费,二来也让远在首都圈的民众了解到一些植根在乡村的文化艺术。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乡村收到捐款以后,他们不仅仅会投资现有的生产线,还会用于投资民用设施建设,改善道路等等。不仅乡村收获好处,捐款者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捐款者会收到当地政府的捐款确认书。而这张捐款确认书能给捐款者在明年报税时减税。

可见,这个制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给捐款者减税,同时盘活了农村的经济,促进了良性竞争(农产品质量向好)。这种相当于二次分配(主要是税收与福利)和三次分配(捐赠)的结合,可以说是三赢的。政府赢口碑,乡村赢经济,纳税者赢节税。

个人觉得这些非常好的制度,我们是可以学的。是吗?

_____完______


user avatar   cheng-qi-8-17-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绝望,现在只感到深深的讽刺。


2003年我大学毕业以后进了老家杭州下面的一个小县城的一家国企。

2003年月薪500,房价3000。

2007年月薪1000,房价8000。

2012年月薪2000,房价20000。

和国企领导提出想加薪,领导说:你爸妈有钱的

2013年辞职前最后试着和领导谈一下工资和房价的关系,提出能加到4000月薪就行,领导说:不值的


从国企辞职以后跑到了义乌,从货代做起,当年年底得到赴非创业的机会。

2014年,曾经的国企员工,网络工程师,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挑拣原木,装柜,发货。

2015年,曾经的国企员工,网络工程师,在非洲的市场里,和黑人谈生意,讨价还价,卸柜卖货。

2016年我去当地的网络公司办理无线宽带业务,黑人员工问我要不要帮忙设置一下无线路由器密码,我No thanks, I can do it myself(不用,谢谢,我能自己搞掂),黑人员工问Really?(真的?),我回答说Yes, I'm network engineer(是的,我是一名网络工程师),然后想了想,又说,was(曾经是)。


2016年和2017年算是风调雨顺,到2018年年初在老婆的坚持要求下,付了66万首付在老家小县城定了一套128平的新房,均价1.6万/平,首付正好相当于我在当年国企10年总收入的3倍。

到2018年5月,同一小区的炒房客开始出手了,挂牌都在3万以上。我楼上有户人家成交价2.7万/平,另一户2020年5月份以3.2万/平出手,目前银行给这套房子的核价是2.8万/平。

后来我算算,2017年我殚精竭虑,设计出一套精密的资金周转体系,靠着毛爷爷保佑和老天爷赏饭,在非洲出生入死,辛辛苦苦用80万的本金赚到70万的毛利,自以为是神来之笔,回家以后不免和老婆吹牛几句。结果老婆坚持买的房,五个月时间用66万首付躺赚90万。

做实业制造业的人脸都被房地产扇肿了。


接下我连续经历了2018年的贸易战打死我的供应商,2019年的香港动乱打断我的供应链,2020年的疫情把整个世界搅得地覆天翻。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果2018年不是拿140万去做柜子,而是在老家小县城多买两套房,是不是更省力赚更多?


2019年我在广州为出口焦头烂额的时候,当地朋友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杭州下面一个小县城的,他一听就知道了。说我老家那里2010年左右来了一帮拆迁户,一夜之间在澳门输掉3000万,后来还是广州这边的资金团过去收了几十张房本给填的坑。

从2010年到现在,老家房价早就翻了不止一倍了。当时那帮拆迁户手里的房子绝对不止3000万,我知道的最大的一个拆迁户当时获赔了13套房子,一帮拆迁户获赔的房子毛估值总价应该在1亿以上,如果当时只输掉3000万的话,到现在那3000万早就回去了。

所以,那在澳门输掉的3000万最后是谁买单?


勤劳致富?Pei!


凌晨一点钟就醒了,一直睡不着,手机上刷了会知乎,看了评论区,想想还是起来多说几句。

1、很奇怪所谓黄世仁剥削杨白劳是为了建设家乡这种论点在知乎上也会有支持者,我还记得2011年我考公务员的时候有个面试题目是关于解决基建资金问题的,我当时的回答是广开财源,精简开支,很奇怪为什么现在反而有人会觉得炒房卖地收入是解决地方基建资金问题的唯一办法?

2、房地产是一个完全的内需市场,除非恒大碧桂园绿城啥的能把房子装上集装箱卖到外国去。而内需市场其实仅仅是一个收入二次分配市场,从宏观来说是不影响整体蛋糕有多大的。所以,我一直认为畸型的房地产市场实质上反映的是收入再分配体系的失衡。

再次重申:房地产从来就不是什么蓄水池,而是印钞机的润滑油。

3、我一直记得20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小说,里面有个比喻很贴切,“如果有一个学校,只对考试第一名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却把奖学金和升学资格给了最后一名。这样的第一,还能算第一吗?”同样的,如果我们只在口头上宣传“劳动光荣”,结果富豪榜上没有一个人是靠纯劳动力收入上榜的,这样的劳动,还能算光荣吗?

4、早在2008年,我就在论坛和公考的申论里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房地产,想管不会没办法。首先就是全国范围内所有银行全面停止房贷按揭业务。其次,建立全国联网的不动产产权登记数据库,所有不动产交易全部在数据库内操作进行,一切不动产产权纠纷以数据库登记为准。第三,在全国联网的不动产产权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开征房产税

(再说一句,在申论里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是很不明智的,想要考上公务员的朋友不要学我。某地的政治正确是“打造房价制高点”“打响房价保卫战”,至于正确的政治观点不一定政治正确。)

第四,各地要建立健全廉租房经适房保障体系,廉租房要加强资格审查,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租户。经济适用房必须终身不得上市过户交易。

5、关于低端制造业的去留问题,至少在目前为止,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依然是唯一可能大规模容纳低端就业人口的行业。低端制造业不等于低端产能,目前低端制造业的问题仅在于内需萎缩出口不振,从业人员收入难以提高,侧面也反映了收入再分配体制的失衡。那种借供给端改革,将低端制造业和低端产能划上等号,然后清理出局的政策,就是数十年前说的“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6、我没有精力和上海某个自称有点帅的抑郁症程序员抬杠,直接删评拉黑了事。


7、有人认为全面停止房贷按揭业务会伤害真正需要房子的刚需族,这就是看不清情况了。首先,按揭贷款放大了市场需求,原本只有300亿的市场,被按揭贷款放大到了1000亿。在供给端不变的情况下,无端将市值放大,自然会导致价格上涨。如果可以按揭买股票,同样会导致股市大涨!但万一市场有风吹草动,同样也会产生暴跌。金融市场加杠杆的危害,2015年国家已经领教过了。如果房地产真的是特殊金融产品,为什么可以放任三倍的杠杆?其次,真正需要房子的刚需族往往都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收入,否则也不会考虑按揭贷款买房自住。所谓合理房价,应该是刚需族通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可以有条件全款买入符合自己经济水平的房子。而导致大部分有固定收入的刚需族买不起房子的房价,就是炒房投机者掠夺全社会劳动成果的工具。

房子的真实市值价格,只是首付而已!


8、评论区有人不相信2012年杭州的国企还能发2000月薪,我这里还有2011-2013年的收入记录,厚脸贴上,以博诸君一笑。

这个数字包括了基本工资、福利和销售提成,一二月份的收入包括了年终奖。

2013年4月的900多,是辞职后国企领导出于私人道德考虑给予的最后补贴。


9、最后一次更新了,评论区也请不用再争论房多还是房空。有些事情应该做,但是不能做、没法做、做不到。所以,So be it......

至于还有回贴不看贴的朋友纠结为毛2003年的国企还有500月薪的,就继续纠结去吧,我不再开导人生了。

好想回家啊。


10、不好意思食言了,再更新一次。

现在做公众号的门槛这么低了吗?删得太快,本来应该晒一下的,就不点名了。

我现在自己在老家是有房一族,下一步考虑是在长沙还是在珠海置业,不存在什么我是买不起房在抱怨。(长沙是我主供应产区,珠海则是涉及到出口物流和供应链金融,所以下一步置业置产肯定是在这两地之一。另外,明年打算在尼日利亚拉各斯Lekki买地建仓库建办公楼,把群星公司做大做正规来。大西洋边上的海景小平层才五十来万人民币,海景公寓也就三十来万,或许也会考虑入手一套。)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说,现在这种买房躺平的人结果赚得比踏实做实业制造业的人更多更顺利的情况,实则上反映了国内再分配体系的失衡。

我一直在说,看贴不回贴没事,回贴不看贴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识字吗?

以后再有评论区说我是买不起房抱怨的,直接拉黑删评举报素质三连。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得不说,其实目前的房价还处于低谷。我国M2放水太快了,导致核心圈的商人,每年通过基建赚钱的速度越来越快。

2020年的M2比2010年已经翻了一倍不止,而我们老是报道美国疫情放水3.5万亿美金,其实我国基本是每年放水都有20万亿人民币...

只不过我国的放水方式比较独特,导致普通人拿不到钱罢了。可是实际上,2020年银行存款超过2000亿的,都好多了。

要知道,马云都不可能有这么多存款!

赚到钱之后说实话买房是唯一花掉这么多钱的办法,可能有人知道某些人包养100个情妇,给她们都买房。实际上,这类人挺多的。

我们国家的核心思想,是底层人民有饭吃,有衣服穿,脱离贫困线!从来都不是让14亿人都去北京上海买房!

我觉得其实我们国家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国家已经让落后的城市房价降下来,让大家能够赚到钱回老家过日子,不至于饿死。

之所以觉得房价高,是因为我们国家只希望2500万人在上海,你要想留下来,就要成为前百分之一,这不是你打工就能达到的!

感谢祖国,感谢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吃得饱,穿的暖的新中国下。


更新内容:

2021年12月,国家已经发文力挺房地产经济,同时“深房理”也继续抛头露面!可以看出,房地产依然会大涨!

做个预言:预计到了2025-2030年之间,上海会出现卖价1亿的89方刚需房。

人民只要吃饱饭,房子再贵,也是安稳社会,这是真正的主流论断,谁也不可动摇的!是人性决定的!

大家应该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对今天的生活抱有感恩心态。


user avatar   bao-liu-x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起绝望,更多的是疑惑。

总理说过只有一句话是:中国还有6亿人月薪不足1000。同时网上经常看见这样的信息:月薪上万,就已经超过90%甚至99%的工作岗位。

那么。

到底哪来的那么多有钱人,那么多高薪工作岗位,来支撑房价的?

以广州为例,随便一个中心市区新楼盘,单价都是5万/平米起步。一套房子400w起。就算是贷款30年,月供也要2w/月。这还没有考虑首付。

而这样的房子,一层就有3-4户,一栋就有20-30层,一个小区就有5-50栋。就以一个10栋楼的小区来算,一个小区就有越1000户。需要有1000个月收入2万以上的家庭。

而这样的高价小区,在市中心比比皆是!5万/平米的房子,单广州一个城市,恐怕就不下百万套。那么这么多高价房产,都是什么人买了?

到底,哪来的这么多有钱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靠什么赚这么多钱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绝望,现在弃疗。

上海土著,97年女生。本科同济的,天坑材料专业,毕业在上海工作了一年,放弃,现在UCLA读CS的MS。

家里两套房,一套老房,一套郊区的大房。

爸妈都是老实人,一辈子就是安安稳稳地上班,然而这辈子赚的钱不如我家房子涨得多。

我对自己,以及我的家庭有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没有坚韧性格,没有社会资源,不会拉帮结伙,不懂左右逢源的女生,我接受了自己一辈子是打工人的命运。(仅针对我自己,没有贬低其他女性创业者的意思)

那么,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打工生涯过得舒服一点。

但我在上海打工并不舒服。加班,通勤,一年工资只能买4个平米。100平的房子不吃不喝只要25年就可以买到了。到手还只剩下75平。对我来说,想在上海生活得舒适,要么35岁前成为卷王,要么找个有钱的上海老公,而我对这两条路,都不抱什么希望。

反观LA本地的同学可以有两层200平的大房子,开车20分钟到商业中心。

而最现实的问题是,她这房子,我能买三个。

哦对了,我也是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国房子标注的面积既不是建筑面积,也不是套内面积,而是…

使用面积

也就是套内面积-家具装修所占面积。所以看上去才比国内同等标注面积的房子大了很多。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心里十分不平衡。

虽然我不是富人,但绝对不比这些美国人穷。

所以个人现在的想法就是争取在湾区,西雅图或者奥斯汀找一份工作,买个房子,自己慢慢经营些花花草草。哪怕自己住二层,一层其他房间租给留学生,也比在上海整租享受的面积要大。

回归主题,房价让人绝望吗?

绝望,但这只是个开始。

让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绝望,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对未来社会有希望,年轻人可以加班,可以释放消费欲望,可以生儿育女,再全力培养。

可士气一旦被沉重打击,再想鼓舞人心,便难如登天。

也许再过二十年,我们这里也是发达社会。

可是我等不起。

10后,还是有希望赶上的。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2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家庭能力不行;3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个人能力不行」? 
  新闻说房价降了,为什么开发商都在拼命拿地,未必他们傻吗? 
  如何评价北京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上浮 20% 的新政?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哪个年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波房价韭菜? 
  打造这样一个系统是否可以低成本降房价? 
  中介说目前房价下跌只是暂时的,未来房价还是要继续涨,对此你怎么看? 
  近几日,人民币暴跌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如何看待北京自查发现 3.4 亿经营贷流入楼市,全国银行「自查」释放出什么信号,将对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商品房的真正价值会不会本身就比外国高? 
  房产税的出现是否会导致大量资金外流?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游戏《原神》珊瑚宫心海池子流水创造了史上最低纪录?
下一个讨论
广东警方通报「街头扎针」:排除故意针扎路人情况,一人编造「被针扎」信息被刑拘,其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2024-11-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