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AMD Matisse CPU 内存写入效能有差异? 第1页

  

user avatar   li-pao-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Zen 2一代由于chiplet设计,需要在CPU基板上布线IFOP(碍于成本等其他原因没有上硅互联层,interposer)负责ccd和iod之间互联,为了降低布线难度(看看ZEN 2基板的厚度就跟明显了),把原先256bit* FCLK全双工的IF阉割成了256bit*FCLK读 128bit*FCLK写,单个CCD核心读取 copy时带宽仍能达到内存理论带宽,写入就只剩一半。双CCD的话两个CCD都能有128bit*FCLK写入,合起来就是256bit*FCLK写入。但是单个CCD内核心写入实际还是半速的。


从实际体验来说影响挺小的,毕竟实际上还是读多写少,Zen 2一代单CCX 16M大缓存也能较好起到缓冲作用。另外CCX之间一致性也是需要跨DIE走IF的(CCD0->IOD->CCD1,CCD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这方面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从实测结果来说,即使有也被zen 2一代IF本身的众多提升而掩盖了,ZEN 2一代互联延迟相比ZEN下降很多。

上面的说法其实还是挺粗糙的,因为CCD和IOD之间互联其实是串行化(SerDes)的(并行线密度高,要求长度相同,需要上interposer),所以我全都是用bit*clk这种形式表示带宽而没用单纯的位宽。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后藤的这篇文章(谷歌翻译):

pc.watch.impress.co.jp/

需要注意文章里面这张图是错的:

7nm Ryzen TR Eypc 单CCD写入都是半速的,但是这篇文章对AMD IF互联讲解还是比较透彻的,对IF,GMI等术语作了比较好的解释。

也可以看看AMD ISSCC2020的展示,

slideshare.net/AMD/amd-

这里面说了一些设计的具体内容,稍微摘录了一下:




  

相关话题

  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强调不插电下的性能,你觉得方向对吗? 
  CPU 的摩尔定律是不是因为 10 纳米的限制已经失效了?10 纳米之后怎么办? 
  AMD 两次领先 Intel 的时代,是 K7K8 架构时代还是 Zen2/3 架构时代领先更多? 
  如何评价RDNA架构? 
  为什么同时代消费级的显卡比CPU贵的多? 
  同一代的赛扬,奔腾,酷睿和至强处理器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 
  如何看待苹果 12 英寸 ARM MacBook 配置曝光:搭载 A14X 芯片,20 小时续航? 
  为什么汇编mov指令不能用lock前缀? 
  为什么中国有超级计算机,但是中国的 CPU 不行? 
  中央处理器(CPU)有没有假货?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新一代xbox x系列将采用AMDx86+ARM混合架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20年 8 月 14 日小米商城预售的 Redmibook Air 13?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