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硕士导师只有你一个学生的话到底需不需要换导师?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要急着换。

你要先知道:选择大牛/资深教授不一定是好事,选择了萌新小硕导不一定就是坏事。

前者项目多、经费足、人脉广,但同时学生多、业务杂、交际忙,更多的只是对你进行方向性的指导;

后者看似经费缺、经验少,但是学生不会多,每一个都会好好教。并且青年教师竞争压力大,需要基金项目立足、尽快评上职称,所以会拼命扑在科研一线、追求产出,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严,但是有一个不可高声道出的优势是,青年教师拼命发的论文一般会挂上学生的名字,毕竟二作三作不用白不用。而在高校,学生二作、导师一作是等价于学生一作的,所以拿奖拿到手软,单凭国奖就两万。

而在大组的你,累死累活靠自己发论文,怎么和搭便车的同学比?相信在大组的同学都看论文、了解科研资讯去了...

对部分不够幸运的人来说,不被大佬抢一/二作就已经暗自庆幸了...

附上一个之前讲过的例子:

有一同学本科就入组做研究,在研一末尾发表了一篇不错的论文,一作,大家都以为国奖是她的。因为研一出成果真不容易,课程实在繁重。但是评奖却被秒成了渣。

是另一位同学太强吗?

不是,另一位同学发了学院期刊列表里较为“顶格”的文章,二作,并且那个期刊审稿周期又是出了名的长。当时还引发了一阵讨论。

究其原因,是因为她导师更年轻,更需要论文帮助在学校立稳脚跟,更迫切评上职称,故而冲在一线拼命搞研究、发论文,随便撒点余荫就够学生受用了。

学生一作和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是等效的。学生一作表明论文真是学生写的,二作就不一定了。

从那以后,评奖出现了两龙相争的场面,争夺者都是两位青年导师的学生,论文发的比博士生还多,却都没有读博。

其它大组的学生都纷纷感叹,导师够厉害、组够大也不一定占优势啊。虽然导师不屑抢一作,但论文排名都是严格按贡献量分配,不贡献/贡献少想挂名等于想P吃。

从那之后,“头部”硕士生教育到达了一个顶峰,其它人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呢?福祸相依。




  

相关话题

  如何协调陪女友与科研时间? 
  研究生导师偏爱某个学生怎么办? 
  已毕业还被导师压榨发论文怎么办? 
  被导师放养的研究生最后都怎么样了? 
  硕士 985 或世界排名前 50 的大学可以弥补本科双非一本的遗憾吗? 
  研究生考法硕还是MPA,毕业想考公务员? 
  你的研究生导师都是如何培养你的? 
  国外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导师会奴役学生吗,或剥削学生的学术成果吗? 
  如何看待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被其导师王攀压迫跳楼自杀? 
  中国的学生为什么热衷于读研究生呢?别的国家有没有这种现象?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道理是上了研究生后才懂得?
下一个讨论
保研的时候选择直博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 2025-05-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