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是「知乎遗风」,现在还有哪些知乎用户拥有这种「遗风」? 第1页

     

user avatar   li-dong-ro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遗风,具体来说,指的应该是2015年以前知乎的答题风格:

丰富翔实,具有科学精神的科普介绍,又或者是角度独到的抖机灵,以及与异见群体理性讨论的态度

在早期知乎,许多人文社科底下的回答动辄成千上万字,多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作,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以至于“在知乎上学习”这个观点绝对不是夸大其词。以我为例,在2015年以前知乎这个软件在我的手机里甚至一直被分在“学习”这个板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每次打开知乎,满屏幕扑面而来的都是各种各样极具专业性的干货回答,以至于这等知识密度完全不适合用来休闲和打发时间


举个例子,现今知乎的过气大V勃勃(滑稽)。在如今(2020)的知乎,勃勃以每天花式感叹自己失败,与立党老师互撩,以及拥有大量的勃家军高仿小号而广为人知,总而言之俨然是一个娱乐博主。然而这是勃勃在知乎上的早期文章:

是的,在知乎的上古年代,勃勃是正儿八经的干货输出型答主。题主有兴趣还可以点进去看看评论区,感受一下上古年代的知乎的讨论氛围。

还有这个:

这个回答产自2015年底,彼时诸神的黄昏已经降临,但是那时的知乎毕竟是强弩之末,依然拥有大量的优质回答,这篇回答也可以看作是知乎遗风的典型代表之一——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具有想象力,而答主也在回答中给出了极具专业精神的解答,并借此科普各种物理学概念,总而言之,戳进这样的回答,你的感觉绝对不会是“又是一个无聊的问题和无聊的答案”,而是”哇,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还有这个问题与回答:

这个问题本身非常之沙雕,但也符合知乎的早期风格: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不负责任的回答者。那么这个沙雕问题有人回答吗?有,不仅有,而且还有答主在底下一本正经地和你科普植物学。

除了上面几个例子之外,早期的知乎还有这样的回答:

还有这样的:

这样的:

这还只是知乎的传统弱项人文历史领域,至于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方面,优秀的答案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琳琅满目,这些领域时至今日依然时不时出现高质量的文章与回答。然而令人悲痛的是,知乎的历史政治哲学领域基本上已经烂得差不多了,除了几个大V还在苦苦支撑以外,如今其中更多充斥着各色立场先行的问题与回答,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总而言之,翻阅知乎的早期回答,你可以感受到早期知乎的科学精神之昌明,回答态度之良好与专业,你永远可以从知乎的回答中学到新的,神奇的知识。当然,这也离不开早期知乎上各种好奇宝宝的发问。早期知乎的许多问题,就像上文中那个向日葵的问题一样,乍看下去有些沙雕,但仔细一想却会发现有着极大的探索空间。反观今日的知乎,时间线上充斥着各种低质量,除了吸引眼球意外一无是处的问题(比如评论谁谁谁的屁股歪,又比如各种两性关系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或者是地域黑与内卷等等等等)与回答。

除了这些回答本身极具专业性以外,题主还可以移步这些问题的评论区,在评论区内你也许会惊讶于早期知乎讨论氛围的和谐。知乎早期的讨论氛围是非常友善而又讲究有理有据的,这些回答只是冰山一角,我记得我在2014年逛知乎的时候,评论区的的交流一般语气词都是“我想问”,“有没有可能”,“是否......?”这样的谦虚而又严谨的交流,彼此之间相互打脸也是互甩论文,对比起隔壁百度贴吧平均进一个帖子损失两个母亲的氛围,可以说是让那时的我惊为天人。相比之下,如今知乎的评论区,阴阳怪气只是个下限......

此外,早期知乎也有大量角度别出一格的抖机灵,这也是让当时的我极其喜欢知乎的一点:这个论坛连抖机灵讲段子都可以讲得如此之别出心裁。这方面的回答随着近年来知乎的收紧损失了不少,我依稀记得的只有著名的“不要想着拯救xx,而是要赚他们的钱”,还有一个数学区底下的著名提问“理想是什么?”,除此以外还有各种角度巧妙的蒸制银鱼。总而言之,早期知乎的抖机灵角度千奇百怪,其角度之独特,效果之爆笑是领先全网的。

除此以外,有一件非常有趣的陈年旧事,就是在好几年前,知乎上曾经有一场讨论,主题是是否应该允许抖机灵?其中知乎的许多著名用户在这场讨论中明确表示,他们对在知乎回答中单纯地抖机灵这件事情持明确反对意见。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今的知乎,在许多回答下面往往只有单纯的情绪宣泄,你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你会心一笑的段子,而这种在如今半天找不到一个的奇妙段子在早期知乎干货林立的背景下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污染信息。


那么知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这种“遗风”的呢?事实上这一过程自2014年就开始了,不过其早期进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你只能模糊地感觉到知乎的回答质量似乎略有下降。在我的记忆中,知乎问题与回答质量的断崖式下跌始自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开始。

当然你可能会问,川普当选这和知乎有个半毛钱关系?事实上知乎还真的借助川普当选出了一波圈,因为在2016年知乎是唯一一个成功预测了川普会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国内社交媒体。彼时民间的一致意见是,希拉里会在11月份躺着进白宫,特朗普就是个来搞笑的。唯一的例外只有知乎,在当时的知乎,认为川普优势很大,很可能会成为总统的反而是大多数!结果没想到居然还真给说准了,于是知乎便在往上小火了一把,负面影响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用户开始涌入知乎,各种回答底下的撕逼站队与阴阳怪气也多了起来,以至于到了今日这个局面。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即使在近两年的知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高质量回答,这也是时至今日我依然在使用知乎的原因。


就说这么多,算是回答了知乎遗风的同时回顾了一下知乎的早期历史,其中多有疏漏,还望见谅。


user avatar   li-yun-94-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带大家回忆几个知乎发展关键词。

  • 大佬和带佬
  • 人均985,年薪百万
  • 人在✘国,刚下飞机,抽空来答
  • 谢邀,泻药,蟹邀
  • 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 B乎

找一下这些词的起源,就能明白知乎的遗风是什么。

首先,创作者转变。

知乎最早是邀请制,所以早期用户都是熟人圈子,早期的大佬们相互交流的东西的水平确实很高。熟人圈子讨论同领域专业话题,评论区也同样精彩。

早期的点赞机制也让熟人或者同领域创作者之间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13年知乎开放注册,我也是随着这批潮流加入知乎。看着大佬们留下的干货受益良多,于是也想尝试写点东西。

很多这个时期进入知乎的用户慢慢成了带佬(一字之差,很大不同),也是这批人慢慢把知乎变成了逼乎。

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其实没什么知识底蕴,写不出早期大佬的那种干货。于是只能走上“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薪百万,抽空泻药”这条博眼球之路。这条路曾在“天涯”“贴吧”“头条”“微博”大获成功。造就无数网红,有的甚至活跃至今。

罗永浩曾自嘲是初代网红,跟芙蓉姐姐是一届,凤姐不配跟他并列。路数也并不太相同。

然后,阅读者转变。

随着知乎上编的故事越来越精彩,扩流的步子也就逐步迈开。这两年知乎再次大规模涌入大量小迷弟。

这些小迷弟们一进入这个“人均985的圈子”,感觉自己仿佛也带上了大佬们特殊光环,似乎也就高人一等了。其实这光环属于大佬,也有一部分属于带佬,不属于知乎,也不属于在知乎上的平凡的我们。

而此时知乎为了能够留住大佬和带佬,也为了留住迷弟迷妹,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变现套路。

但是知乎的变现套路在“头条系”面前就是个弟弟,弟中弟!

最后,社区氛围转变

很多人感慨曾经贴吧的辉煌和现如今的没落。其实没落的又何止贴吧。

曾经“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口号是多么响亮,用表情包出征过杨丞琳粉丝只因一句“抗战才8年啊”,教训过李宇春粉丝,甚至出征到“非死不可”教训过湾岛蔡女士。

出神入化的表情包文化、段子文化绵延至今。

后来贴吧随着百度的竞价排名同时走下神坛,这里就不声讨百度的种种行为了。

而知乎,现在似乎也在走着相同的道路。

打开知乎的热榜,已经很难看到有一定专业度的问答了。更多的是博眼球的娱乐新闻。

倘若只为看娱乐新闻何不上微博?只为了看一些意见领袖的站队?

知乎这两年注册用户数增长迅速,而一个社交平台注册用户越多,用户表现出来的平均素质,就越接近于中国网民的平均素质。

知乎在“知识付费”这块做的不好,而且网民的平均素质逐渐不友善,使得很多大佬来了又走。毕竟大佬都很忙,哪有时间到网络社区用爱发电。

虽然有众裁区,虽然有举报、拉黑,但泛娱乐化而不是专业化,让知乎有了流量,但也让知乎陷入流量争夺中。

知乎最近极力推广视频创作,因为视频确实更博眼球。但我始终认为,能保持阅读习惯的用户才是知乎的核心用户!能保持图文创作的作者才是知乎的核心所在!

知乎骨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在于引导理性的交流和讨论。虽然现在有很多低质量问题,也有很多用户将回答区当成评论区。但是,不会抖机灵、不能装模作样的说出一段令人信服的理论,内容就一定会被沉没。

我认为,内容专业度和理性交流是知乎遗风。

有人要查点带有专业度的知识或者学一些技能,我还是会告诉他:上B站,查知乎!

最后想说,其实车圈的大佬们目前还保持知乎遗风,看汽车领域的热榜流量有多低就能看出来,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张抗抗 @Neo @Alfred Cheng @Arthur Who @工科男老王 @cao sir @小巾凡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南方的小李同学 @林顾之 @咣当咣当 @BarS @daijun211 @王亚辉

目前知乎很多新手作者喜欢追着热榜问题写回答,东西写的很散,又不一定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虽然短期内会涨粉,会赢得一些流量。

但长远来看,还是应该找准自己的专业领域,写自己想表达且能表达清楚的,更有利。

很多新手作者不知道哪里学的攻略,粉丝没多少,抽奖搞不停。真有用吗?

也许还不如把头像换成性感美女或者茶艺风格的更实用。

当然也不用学我这种,总也追不到热点,总也赶不上悬赏和活动。所有回答输出都靠一时情绪,所有回答纯手打。真的太累,除非你有我这样的巧手!

我的头像就用刺客伍六七了,虽然有人跟我说过这黑眼圈不吉利,但是我觉得我像那人物性格。


user avatar   nan-jue-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以现实利益为导向地分享一些非个人化的内容。

不以现实利益为导向:不恰烂钱

分享:非卖品

非个人化:不应该是无效的情绪输出或纯基于个人有限经验而试图包装为整体性概念。

内容:不一定是干货,但别含水量太高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知乎如果有遗风,肯定包括阅读能力还在线的观题者。因为能够读懂答案,才能提出有价值的评论。

现在人数多了,平均阅读能力下降的很多…


user avatar   li-gou-dan-gao-fang-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我的评论吗?



我来知乎也有好多年了。

关注页面刷新的越来越少,我就知道我关注的人里,还活跃着的用户越来越少了。

前几天有一个老熟人 @傻瓜 删掉自己的回答退乎了。

我关注他的时间很长,从初代目没被永封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时的知乎还是“与全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与见解”,那时的我打开知乎,就能“发现更大世界”。

顺带一提,那时的小管家与黄继新都是活人。


沃伊泰克是一个火影答主。

脑洞很大,影响了一大批同人写手“三代阴谋论”;提出了影级、仙人之类的等级划分——虽然我一直不太赞同这些划分法,因为我一直觉得血肉之躯时期划分没有太大意义。

扯远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一直很喜欢看他的脑洞,几乎可以当做另一个作品来读。

我喜欢有理有据的瞎扯。


直到后来知乎的火影领域来了些奇怪的东西。



无脑吹黑就完事了,谁还在意剧情呢?


他提到自己因为说了句希望姐姐从前线平安回来而被喷不爱国,我想到了一点旧事。

疫情爆发,我第一时间捐款,跟着风叔跑口罩——吐槽了一下挖掘机天团不合时宜就被某些奇怪的知乎用户喷“恨国党”——几年前知乎不会存在这种生物。

这也许是用户下沉的必然,如今的知乎最喜欢谈的,是“不辩经”。

而在过去,知乎的名言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什么是知乎遗风?

友善、开放、包容且言之有物。

不想如今,吵着“不辩经”的人见你引经据典就要说你“腐儒”。


user avatar   tang-yiming-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理解的“知乎遗风”就是能够一本正经,以前看到的绝妙回答有不少就属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颇为喜欢。

这种“一本正经”的劲头还是要多多学习……


user avatar   wayne-t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是知乎遗风,我认为是认真,比死理性派要灵活一点点的认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答题态度和内容。

还有这种遗风的人基本上都不活跃了,应该说他们一直不活跃,只是大家当时都比较支持他们。

也就是说你想要遗风,先把那些认真的读者找回来吧,有认真的读者,钓鱼问题也会认真地长篇大论地回答,吵架的人也少。钓鱼问题也一拨人评论说“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比如说你吃一亿根香蕉会被辐射死,但是首先你会撑死。


不过有知友提到了,其实知乎没死,只是跟以前比起来没那么好了,事实上呢如果你们真的那么喜欢以前的知乎,那为什么不去建设论道?论道经营得那么艰难,还差点挂了,知乎都没那么艰难过。承认吧,大部分人并不喜欢以前的知乎,只是被大数据奶头乐喂坏了的人……


user avatar   meng-xin-21-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早年有一种罪名,叫抖机灵,后来又添一罪,叫不输出干货。

早年的知乎,既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大致来说,就是一帮有闲心的,有点文笔,多少又有趣的人,莫名其妙的火了,客观的说,他们都是优质内容的产出者,也给初期的知乎打出了名号,养活了不少自媒体。

然后另一股代表性的知乎遗风又出现了,文人相轻,写大字报,大家尝试互相认识也开始互相看不上,几次知乎撕逼风波也可谓看点十足。

早期大家普遍以文人自居,不仅不恰饭,还以恰饭为耻,谁恰饭了是要写大字报婊的,这种氛围下,大部分知乎大v雷声大雨点小,写书割粉丝韭菜的已经算是过分了,简而言之,多少有点端着,但是我还挺欣赏的。

现在的知乎有很多人就是奔着恰饭来的,大家也纷纷恰饭灌水化,营销和饭圈文化也开始蚕食知乎,但是它就一文不值了吗,其实也没有,你仔细找找一些专业问题,即便大v有时不说实话有偶像包袱,匿名用户却总悄悄地把行业底裤给扒了,有的大v也不管政治因素,硬着头皮反复冲塔,就是要把自己了解的事实说出来。

知乎总有一些人默默的说实话,分享行业内很有含金量的心得,只要你有辨别能力,这些信息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理解的知乎遗风,是一心输出具有专业价值的信息和心得,不管赞同数和粉丝量,也不去投喂粉丝蹭热榜的这种精神吧。


user avatar   codel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让人种草,如果是这样,我的回答会让你很失望。

先说态度:不要靠喝酒来帮助睡眠!没错,我说的是所有酒,包括所谓的药酒。


睡前喝酒,的确可以让你入睡快一点,但是,酒精的作用仅此而已。后面,随着酒精的代谢,它就开始作妖了。


一般来说,当你睡觉的时候,身体会本能地知道:主人在晚上睡着了,不要叫他去洗手间了。那个谁,膀胱,你也休眠吧。

但是,如果你睡前喝了酒,情况就不一样了。酒精是一种利尿剂,会刺激你频繁的想去上厕所。


另外,酒精会干扰睡眠周期。

人在睡着后,睡眠会经历2个时期的反复循环,一个是「非REM期」,另一个是「REM」期(快速眼动期)。

我们常常说的「深睡眠」就在「非REM期」;而我们常常做梦的时间就在「REM」期。

不要小看「REM」期,它可不是仅仅做几个梦那么简单,这个时期的睡眠还和学习与记忆能力有关。

另外,这个时期的睡眠状态对人体的恢复非常重要,甚至有专家认为,是最能让人恢复精力的睡眠时期。

而睡前喝酒,就会阻碍和干扰「REM」期,结果就是:醒后昏昏沉沉,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喝多了,还会出现断片的感觉。


最后,说一个最危险的。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现象:平时睡觉不打鼾的人,睡前喝酒后会出现打鼾。平时睡觉打鼾的人,睡前喝酒后会打的更厉害,甚至打到呼吸暂停。

这是因为,酒精会让你的整个身体放松,包括上气道内部的肌肉。这样一来,你的上气道就容易出现狭窄。

气道狭窄后,呼吸气流受限,出现打鼾。严重的气流受限伴发频繁觉醒、窒息和缺氧。

所以,对那些体型肥胖的,尤其是平时睡觉就打鼾的朋友,我建议:睡觉前不要饮酒,很危险。



所有人注意:不要相信喝酒养生这种话,酒精的安全剂量是零(权威杂志柳叶刀说的)。

对于女生,再多提醒一句:不要相信什么酒会美容养颜。



你可能会问我:医生,你平时喝不喝酒?

答:偶尔喝。但是图的是和朋友一起开心,也就是社交和娱乐需求,不是养生。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王欣王铁匠的新产品灵鸽? 
  部分用户一个手机号可注册两个微信,这一功能实用吗?你最希望微信增加什么功能? 
  如何评价奇虎硬件产品「360 儿童卫士」? 
  如何看待腾讯 2018 年的架构调整?为什么要将 OMG 等部门做整合? 
  在知乎你见过哪些明显抱团点反对的问题,对社区有怎样的影响,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为什么老板要教我们做互联网的程序员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这对于独立的程序员个体有什么好处? 
  网传美团今年应届生年薪 35w+,严重倒挂老员工,为什么互联网大厂校招的薪资一年比一年高? 
  什么样工作能一个20岁的男孩子,买得起房,买得起房,给女孩一个家? 
  如何看待李佳琦云直播逛进博会,搭档王冰冰卖空 12 万罐阿富汗松子?直播带货会成为国际贸易新方式吗? 
  如何评价百度即将发布国内首个元宇宙「希壤」? 

前一个讨论
有蛋壳公寓的内部员工来说说嘛,蛋壳究竟怎么样,会不会跑路?
下一个讨论
2020 年 11 月 17 日媒体称「华为正式出售荣耀,30余家代理商接盘」,这意味着什么?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