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太难看了,难看到我觉得有必要来谈谈它居然能够这么难看的原因。
ps.在此之前先感谢导演们对嘉宾的单方面伤害吧,给【选角长达两个小时+三个片段有两个让人想要32倍速跳过+光靠演员退赛已经救不起来】的第四期节目贡献了为数不多的看点。
(成儒大哥,看开点,毕竟以你的吵架天赋,以后受伤的时候还多着呢)
言归正传。
这一期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考验演员演技,同时也考验导演的编剧能力、布局调度能力以及和演员沟通的能力(所以最后成片不管怎么样,导演们商业互吹是必然趋势,只有李成儒这个局外人敢说一句真话,怜爱1s)
郭敬明那组不用浪费时间去说了,这一趴我重点想对比一下尔冬升和陈凯歌的导演风格。
可以说,尔冬升和陈凯歌最大的差别在于意识:把一个作品导得好看的意识。
影视剧作品的任务就是好看(刨除一开始就奔着不讲人话去的文艺片)。
大部分成功的导演都知道要想让观众站自己的边,首先要把观众伺候舒坦:
勾引观众的目光,玩弄观众的情绪,藏在故事后面猥琐地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有的话),把观众悄咪咪地骂了还能让他们夸一句:这片真好看!
而陈凯歌不一样,他有个特别的目标,他想让人夸:凯歌导演好有深度,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一点也不一样!
看到了吧,这就是《误杀》这么难看的原因。
自恋,是陈凯歌作为一个导演的根本问题。
陈凯歌的自恋,不管是对情节处理还是对演员调度都很成问题。
说服观众入戏,让观众和角色共命运,是一个故事成功的核心。
尔冬升说服观众的办法是,用轻松有趣的氛围引诱观众进入故事。
这段《回家诱惑》复仇戏,新瓶装旧酒,是尔导的正常水准。
前半段港式喜剧调动气氛,没有硬给情绪,而是引导观众卸下防备入戏;
后半段电锯惊魂式密室复仇,猜拳定生死调动观众参与感,让观众关心故事走向。
两段风格迥异的片段放在一起,有扬有抑,演员表现又在水准之上,观众情绪松弛有度,这是片段好看的原因之一。
即使有部分人像郭敬明一样质疑风格转换太突兀,也构不成什么大问题。因为故事总体可以让人沉浸。
而陈凯歌的《误杀》就根本无法让人无法入戏。
《误杀》这样的强情节电影,说服观众入戏的基本手法是让观众和人物建立联系,为人物命运感到揪心。
而陈凯歌把一堆人一堆高潮塞进短短的21分钟,角色和角色之间完全没有建立联系,大家自说自话地释放自己的演技和情绪,观众的注意力根本找不到落脚点。
他们甚至不知道要站在谁的立场上去看这个故事,应该和哪个角色产生共情:是这个受尽磨难的平民家庭,还是这个失去了孩子的跋扈女警官?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只会对角色命运漠不关心,进而对整个段落丧失兴趣,感到冗长又乏味。
会造成这个原因,一是因为陈凯歌表达的重点失焦了,二是两组人物的对抗没有建立起来。
1.1陈凯歌的表达重点。
原本这个段落最让人揪心的地方是:
一家人命运紧密相连,互相牵挂时那种令人动容的感情+平民家庭抵抗有权有势的残暴女警官时的紧张感和危机感。
举个例子,原片一家人出场时两只相扣的手代表家庭的紧密联结↓
父亲被踹倒时母女俩的紧张心疼↓
母亲被毒打时小女儿的心痛和哀求↓
人人都有父母亲人,人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家庭成员受到伤害,当这种伤害来临时你自然而然产生的那种无力感和心痛感,这才是观众和这个故事里的家庭建立联系,为这个家庭命运感到揪心,期待他们能够逃脱厄运的关键。
而陈凯歌的表达重点是什么?是失去儿子的女警官有多么让人同情,两个母亲有多需要达成和解。
拜托,无权无势受尽不公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要去同情一个纵容儿子犯罪,位高权重高人一等的女警官啊?
人民群众关心两个母亲能不能达成和解吗?他们只关心两个家庭如何对抗,忍辱负重的平民家庭如何逃脱贵族家庭的权势压迫,成功掀翻命运的头盖骨好吗?!
在这个片段中,让观众代入家庭平民家庭,感受到女警官的权势带来的死亡威胁,感受到自己亲人安危受到威胁,是非常重要的。
而陈凯歌偏偏反其道而行,把博取观众同情的任务交给了胡杏儿所饰演的拉韫,您没事吧?
因为屁股坐歪,对角色的理解也是一团糟。
陈凯歌对这个女儿受到侮辱、掩埋了犯罪事实的父亲的要求竟然是:
让观众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我的天呐,到底谁是正派人物谁是反派人物您搞搞清楚好吗?
一个想要掩盖犯罪事实,想要保护自己妻女安危的男人居然表现得像个光脚不怕穿鞋的亡命之徒,你让观众怎么去站在他的立场看待这个故事?
像不像威胁受害者的罪犯?拜托喂,那是你的老婆诶?↓
而原片男主的处理是什么?
是焦虑、心虚,忍受痛苦,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无害而值得同情,努力不犯错以至于给老婆孩子惹来更多的麻烦。
陈导,就算您不按照这个【正常人】思路来处理,也至少不要让人物看起来那么面目可憎吧?
人民群众招你惹你了?你要这么去诠释一个受害的平民形象?
1.2两组人物的对抗建立。
《误杀》的这个段落之所以紧张刺激,是我们看到,一个平民家庭在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司法体系。
可在陈凯歌导演的这场刑讯中,代表了整个司法体系的拉韫权势感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也正因为此,观众感受不到背后的危机,无法沉浸在故事之中。
因为他们知道,你在玩虚的。
你能够想象,一个母亲对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最过分的举动是什么吗?
是——扇了他一个耳光。
没错,一个完全无法造成任何杀伤力的耳光。
看到这个耳光我简直要笑出来。
这就是那个把自己儿子惯成了强奸犯,叫嚣着“为了孩子我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女警官?
拜托,您眼中,眼前这个人可是杀了你儿子诶?
您是没有审讯过犯人还是没有当过母亲?
举起您的警棍,把他按死在地上好吗?
还用糖果哄骗小女儿说出真相?
我还得分神去想想办公室里为什么会有糖?
陈导,您这个拉韫的人设也太甜了吧?
对比一下下面陈冲版本的拉韫,
可以半跪在地上耐心劝哄↓
也可以瞬间气场一米八,像个恶魔一样压倒性地造成威吓↓
这才是一个常年和犯人打交道,擅长玩心理战的女警官会做出的事吧?
陈导,您觉得对于一个被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说出实情的小女孩来说,是哪个拉韫更能让她忘记父亲的叮嘱说出真相?
又是哪个小女儿更让观众觉得揪心和同情?
也不要说审讯室太小没有发挥空间,因为原片的危机感和紧张感也并不完全是通过人物的凶神恶煞来体现的。
原片玩弄的是更高明的心理威慑。
从男主一家进入审讯室开始,紧张感就已经构建了。
因为陈冲所扮演的拉韫站位离他们太近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安全距离。
原片的拉韫一出现就打破了这个距离,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不适感和压迫感。
可以说,拉韫权威是在那一瞬间就建立起来的。
更不要提两个母亲像是野兽一样面对面怒目相视,鼻翼翕张,喘着粗气,充满了原始和动物性的暴力意味,也更像两只护崽的母狮子。
这种动物性的对抗带来的真实感和紧张感,是任何表演性的冲突都无法超越的。
可是陈凯歌的处理是什么?
是一张审讯桌隔离出了无比安全的社交距离,大家正襟危坐,隔着张桌子互相交换愤怒和咆哮……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您对面的人是聋子还是您在喊山呐?
表现的形式不是唯一的,但表达的核心不应该偏移。
观众其实是很敏感的,他们对于真假有很直观的感受。
你不能说服他们,他们就不会跟着你走。
所以这段戏,不管胡杏儿哭得多痛心,倪虹洁的恨意有多饱满,两个母亲的情绪有多强烈,你把这些东西硬塞给观众,观众都不会买账,他们只会觉得一群人又哭又闹真无聊,冗长乏味让人犯困。
二、演员调度
分析完陈凯歌的表达核心和对角色的理解,我无比同情倪虹洁。
尔冬升不止对情节节奏把握纯熟,他还很关照演员的情绪:你要相信我,我不会让你出丑。
他知道关乎到作品,导演和演员是互相成就的。
而陈凯歌呢?
『你要做第十一个母亲。』
『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我不欠你什么,知道吗?』
『女同志一哭,我就没辙。』
看这倪虹洁被骂哭,旁边一大桌子人都欢声笑语的画面……这就是陈凯歌和演员的沟通方式。
呵呵:)
强硬地塞给对方一个『第十一个母亲』的任务,还不许对方心里有想法。
难怪倪虹洁在结尾会说『我现在才理解,陈导需要是一个没那么有主心骨的母亲,而我没有做到他的要求』。
陈凯歌根本不需要一个有想法的演员,他只需要一个不会质疑他,努力做到他一切无理而莫名其妙的要求的演员。
如果她做不到,他就要冠给对方一个『疯』的名头,让所有想和她合作的导演以后都想想,和这个女演员合作会有多麻烦。
而我最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陈凯歌会觉得观众需要『第十一个母亲』呢?对不起,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的思想境界没有那么高,我只想看到一个足够真实,会让我联想到当我受伤时,她会如何像这故事中的人物一样保护我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不够深刻,不够让人动容吗?
思想先行没有错,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背离人民啊,陈导。
(或者有一种非常非常非常小的概率,两个母亲有充分的可能和解,拉韫真的如她自己所说为人民办了那么多好事,倪虹洁这个母亲足够有大爱。可陈导在目前这出戏中不可能把观众说服。因为铺垫不够,你不能借由拉韫自己的嘴巴来告诉观众她是个多么好的警察,而且即使铺垫到位了,那也演变成了另一个故事,在这场戏中完全站不住脚。)
另外,这个片段在人物的塑造和台词上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问题。
比如还在仰人鼻息的情况下,男主叫嚣着『有什么事冲我来,别欺负我老婆孩子』,您觉得您这个话有力度吗?真的像个无能的只能放狠话的小混混啊。
再比如胡杏儿在接到老公电话提醒她不要妨碍自己选市长时的那句『我不在乎什么市长,我只在乎我的儿子』,这都是压根没有抓到人物内部感受的台词。
这个时候作为母亲的心理活动如果是『你儿子死了!!你只在乎你的市长!!!』显然更有说服力吧?
总之这是个并不成功的片段。
陈凯歌作为一个导演,如果不能放下他作为陈凯歌的自恋,他永远也不可能拍出好看的作品。
有一种『难看』,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