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火枪排队枪毙是怎么吊打和完全淘汰冷兵器的? 第1页

        

user avatar   hai-kuo-tian-qing-ren-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军喜欢进入30米距离射击是老谣言了,其实只有亚伯拉罕平原战役等少数特例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运用此战术效果不好,英军以优势兵力、正规军打三分之一是民兵和印第安雇佣兵的法军,伤亡相近,指挥官阵亡,属实是指挥官中二病发作把自己搭上了的经典战例

事实上英军作为每年30发实弹训练,枪法欧洲第一的军队,经常在100米左右距离就开枪了,以其枪法优势击溃敌军,反倒是枪法不那么好的法军更倾向于积极主动的突击

关于线列阵对比冷兵器方阵的优点,简列几项:

1.武器优势:燧发枪有效射程为220米左右,300米距离也有杀伤力,而弓箭极限射程也就200米,得通过抛射才能达到,对一般士兵而言没有精度可言。

根据普鲁士的训练数据,大头兵燧发枪50米距离打人型靶可以保证75%命中率,100米也可保证约50%的命中率,诸位可以去弓箭俱乐部拿把弓试试,50米能保证7.5%的命中率不?100米,呃,不对,80磅以下的弓根本射不到100米

弩虽然精度高,但射速并不比火枪快多少,而且装填非常费力,所以荣幸的率先被火枪淘汰,弓箭倒是因为射速快可抛射,在东方还和火枪并存了相当一段时间。

2.机动性强:18世纪中期开始,线列步兵可以按照鼓点齐步行军,而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必须在行进几步后暂停整队,精锐可以踏步行军,其战术机动性实际上远远逊于线列。在此之前冷热兵器混合部队尚可和线列兵勉强打个有来有回,例如苏格兰起义军曾侧袭击败英军,奥斯曼大刀队也曾靠侧袭击溃奥地利军队,但在线列兵可以齐步行军后几乎绝迹

3.兵力密度低,不易被杀伤: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以为古人打仗就是拿着大刀片子呼啦啦冲上去,反倒是线列步兵排成密集阵型慢吞吞走

实际上古人打仗是排成更密集的方阵在大地上慢吞吞的蠕动

鸦片战争时英军的阵型密度只有清军的四分之一弱,清兵一发炮弹下去,打在了英军线列中间,英军一发炮弹下去,当场在清军阵型中间打出一条血胡同,然后步兵快速突击到清军侧翼导致清军崩溃。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堂堂之阵,更为明显,清军火炮根本无法有效击中英法联军,但联军的炮击给守桥的清军步兵以重创(要知道炮兵可是列强认为清朝唯一还有评价价值的部队)

这还是清军九进十连环火枪阵型比中世纪疏散了一些的结果,要是冷兵器时代的长矛方阵,怕是直接被炮火炸个七零八落,然后被线列兵以齐射和冲锋收割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那是欧洲列兵对列兵,尤其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交战(的电影),双方彼此太过熟悉没有啥短板可言,所以也只能讲武德。

英国与印度军队交战的时候,红虾兵甚至经常打运动战取胜的。与印度霸主马拉塔联盟的阿萨耶之战,威灵顿所率英军以少胜多的大致战术如下:

  1. 全军所有步兵以纵队快速推进,这样可以减少马拉塔的炮兵和投射火力齐射(马拉塔也有一部分经过欧洲人正规训练的步兵营,换句话说就是也会用燧发枪齐射)所造成的伤亡;
  2. 英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前进至敌军阵地前方之后,在阵地前方46米处展开成线阵(即排队齐射阵),然后全军齐射;
  3. 英军发动刺刀冲锋,集中兵力重点攻击马拉塔军一翼,多数情况下,在如此近的距离被英军集火齐射一轮后,印度军队的士气基本上已经摇摇欲坠了,此后在英军的猛烈猪突下,大多数印度步兵、炮兵很快就开始溃逃,马拉塔军队的右翼被突穿;
  4. 英军马上从左翼突破口向马拉塔军阵卷击过去,猛击马拉塔剩余步兵的侧后方,结果可想而知,很快马拉塔整个步兵阵都加入了溃逃的行列;
  5. 在英军追击过程中,大批马拉塔骑兵(据说成千上万)猛烈反击,英军一个团马上结成空心方阵拼死抵抗
  6. 这点玩过全战的应该有印象,此时一般会形成一堆骑兵堆积在步兵方阵外面的情况,骑兵自己的侧后方完全暴露出来,此时威灵顿马上动用自己所有的骑兵反击(自己亲自率领),冲锋猛击马拉塔骑兵的侧后方,最后马拉塔骑兵也加入溃逃行列,战役结束。

wiki:

马拉地炮在英军的阵线上打了个洞,但步兵保持稳定的步伐,在前进的过程中缩小了他们的队伍差距。第 78 高地人团是第一个在凯尔纳河旁边的南部地区击中敌人的。他们在距离 Maratha 炮手 50 码(46 m)处停了下来,并在发动刺刀冲锋之前发动了一连串的射击。 第 78 团右侧的四个马德拉斯步兵营不久后也到达波尔曼的防线并以同样的方式发动攻击。(印度)炮手站在他们的大炮旁边,但无法与迅速向 Maratha 步兵推进的英国、马德拉斯军队的刺刀相抗衡。


当然,这是英军在印度规模最大的一次野战,英军伤亡惨重(损失1500多人,并且多为欧洲人),威灵顿战后也一再赞叹自从进入印度以来,从未遇如此强悍之敌(马拉塔毕竟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国家,并且有很多士兵受过法国人训练)。

但事实上,此战使得马拉塔主力精锐几乎丧尽(死伤不过6000人,但数万大军其余都溃散了,失去了组织),加上德里保卫战也损失了一支主力军团,马拉塔帝国此后再无力量抵挡英军,最终使全印度沦为殖民地,英国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不过话说回来,从此战不难看出,1803年的英军已经具备了在敌前快速自由切换线阵、纵队和方阵的能力,素质确实已经大大超过了亚洲军队,可能换一种战术结果也不会改变。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奥运会比赛,人类最精锐的弓箭手用21世纪科技打造的现代反曲弓(合成材料弓臂、直线度极高、挠度很高的轻箭)完全不考虑杀伤力只追求精度的情况下射击的是70米靶。

可想而知,古代弓箭的实际准确性是很差的,所谓有效射程200米,实际上只是说200米如果命中了人可以造成杀伤,并不是说随便一个弓箭手就可以200米外射中人形靶。实际上即便是现在如果考虑杀伤力采用高磅数弓(相比于低磅数的弓操纵性更差)的情况下奥运选手们能否确保200米外大概率击中人形靶都是未知之数。

古代弓箭手都是覆盖射击,覆盖设计对密集阵型的敌人杀伤力很大,但对线列步兵那种很薄的横阵杀伤力就差的多。

线列步兵大部分情况下交战距离没有30米这么近,实际上普通的步兵一般典型的交战距离差不多是100米,射术精湛的步兵(英国的轻步兵、法国的猎兵等)可以把射击距离拉到150-200米,拿破仑战争时期有记载英国的轻步兵部队(兵源多数是猎人)在200米处向法军部队猛烈射击成功扰乱了攻击阵型。

线列步兵射击距离越近杀伤力越恐怖,所以指挥官们会尽量拉进攻击距离,50米处的齐射可以起到一槌定音的效果,几乎没有什么部队能顶住后不崩溃。

而且你用弓箭手和普通线列步兵比不太合适,因为线列步兵取代的实际是冷兵器时代的长矛兵。燧发枪是一种价格低廉训练简单的军械,一个农夫训练几天也能用的有模有样。相比之下弓箭无论造价还是训练都困难的多,弓箭手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有点儿像炮兵在燧发枪时代。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靠人命堆,

最初的排队枪毙使用的燧发枪,和弓弩比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即打不准,也打不远。

但是燧发枪的制作可以批量化,操作简单,对体力没有太大的要求,这意味着随便拉来一个成年男人都可以经过短期训练后拉上战场。

弓弩乃至冷兵器肉搏,对使用者的要求都很高,即使不是欧洲那种军事贵族,也必须是天生身体素质优异十里挑一乃至百里挑一的精壮男子才行。而且弓弩也必须能工巧匠来制作,产量也是有限的。

但到了战场上,精锐弓兵和使用排队枪毙战术的火枪手在正面对垒时的使用效果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弓兵死完了火枪手还可以足量供应,

在冷兵器时代可能会配发给动员兵的低劣铠甲,在热兵器时代和纸差不多,基本没用,即费钱,又不舒服,所以就都火枪兵都不披甲了,但披甲的精锐骑兵还是存在了很长时间,拿破仑时代的胸甲骑兵还风光最后一次,然后盔甲彻底从欧洲军队中消失,直到一战钢盔重新出现。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做到排队枪毙的军队就是拿着烧火棍也能打得封建军队满地找牙。

不过如果说到具体的淘汰过程及原因,那会是一篇论文,坑太大挖了没法填。

抓一下主要矛盾:一发子弹5毛钱,贴脸一发确保对面最起码当场丧失战斗力。一支好箭没10块钱下不来,对面狠人中了5箭居然还在无双,至于回家发烧那是后来的事情。

至于说拿刀砍不要钱的,我就笑笑,你刀还能比子弹快?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枪也可以加刺刀。火枪成为主战武器初期,军队大多还是装备一些矛之类作为辅助武器,但是枪刺成熟之后就淘汰了。上刺刀结阵甚至能对抗骑兵。能远程输出的枪兵,还要啥别的玩意?也就是炮再多来点。


user avatar   zi-mu-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排队枪毙制胜的主要原因是纪律,然后才是火枪。

如果一支纯冷兵器部队,拿着长枪长矛,真能顶着火枪火炮而不崩溃,一直杀到火枪方阵面前,那照样有机会反杀火枪方阵。

试想一下,密集的步兵方阵像一堵连绵无尽头的城墙一般,徐徐向你推进。此起彼伏的炮声、枪声都无法阻挡他们的步伐,哪怕一炮给方阵砸出一个口子,也不疾不徐的被堵上。

慢慢的,你感觉不管怎么轰,那堵墙都坚如磐石。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直到你都看得清他们的五官了。你开始觉得有点慌了,对面像打不死的鬼一样,于是你一着急,跟身边的朋友们开始一齐乱放枪,轰隆轰隆,硝烟弥漫让你睁不开眼睛。待硝烟散去,你发现他们离你就四五十米了,视力好的你,连他们的鼻毛都能看见了!

于是你意识到枪里没子弹了,便开始慌张的装弹,一边装,一边看对方,四十米,三十五米……你越来越慌张,连药壶里的火药都撒了。有些战友过于紧张,药量装多了,一枪打出去炸膛了,炸烂了自己的脸。有些战友紧张得都没有捯实火药,子弹没上紧,放了空枪。这时候你差不多搞好了,抬起头准备瞄准,突然三十米外传来一排轰隆的枪声,甚至盖过了你们后方的炮声。声音未落,你身旁倒下了一大批战友,队形全乱了。再抬头一看,对面开始长枪如林般,如同一线绞肉机,高喊着口号冲了过来……

还打个屁,跑啊!

要知道,排队枪毙时代,白刃战往往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后一击——而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

当年明朝拥有更高的火器装备率,以及更先进的火器。但恰恰是火器装备的普及,使得明军更依赖火器,很多时候反倒怯于近战了。而满清往往就是重甲步兵想尽办法抵近明军方阵,随后离明军几米,照着明军的脸直射重箭——真•骑脸杀。

如果明军纪律和士气扛得住,那一个冲锋白刃战,被草 翻的搞不好是清军了。但白刃战和冲锋这种事情,首先要有组织度,不然方阵未冲先乱,露出了破绽的话,满清骑兵就会像一把尖刀般插过来了——那可就完犊子了。同时还要有士气,大家想想,平时打个架都得虚吼一阵提胆子呢。这清军怼面射箭,躲是正常反应,不躲,还迎上去手动砍人,真不是一般人干的事。

这些东西汇总起来,靠的就是军队纪律啊。

排队枪毙的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早期,火器还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还是很需要白刃战一锤定音的。有些军队太依赖火器而怯于近战的话,很容易就被纪律严明的火器部队最后以白刃战给击溃了——一旦部队溃散,指挥系统和建制一乱,那就是一场屠杀,直接就会产生超高的伤亡比。

反倒是纯冷兵器的部队,如果纪律跟得上,士气足的话,面对排队枪毙,反正横竖就是打白刃战,倒还不那么容易士气崩溃。只要士气没崩,指挥体系一般都还灵,那就算输了也不至于溃败,近而面临屠杀。

清朝后期,往往是抵不住洋人的冲锋白刃战。真对轰对枪,打半天都不见得死几个人。

其实历朝历代,对优秀军队的描述都差不多。

如孙子兵法里所说的“其徐如林,不动如山”。

如唐代史书中说的“如墙而进”。

自古以来,军阵队列都是体现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

排队枪毙时代,那些冒着枪林弹雨,顶着炮火,不管死多少人都还能缓慢行军,阵形不乱,士气不崩,一直走到三十米才集中开枪的部队,放在古代任意时代都会是顶级强军,就算拿着烧火棍,也能横扫古代的二流部队。

纪律之外,才是火枪的武器优势。

火枪成本低,操作简单,穿甲能力强。

一个士兵,随便教几下,就能学会开枪,训练成本远低于弓箭手。

火枪的材料来源也简单,成本低,装备成本远低于弓箭。

这两个优势意味着培养出一个火枪兵的各方面成本远远低于一个弓箭手——尤其是时间成本。

同时,还有火枪的穿甲能力。

就这些因素,导致了火枪淘汰弓弩。

因为:

战争时期,士兵是消耗品!!!


user avatar   he-he-31-50-7-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对战争一无所知——可能最多打打游戏。

很多长弓控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英国的长弓法案。

从十几岁的孩子抓起,让英国拥有源源不断的长弓兵可用。

似乎是完美的解决了长弓手需要训练时间长的问题。

那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每周让家里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劳动力脱产,去练两天射箭?

毫不客气的说,即使是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很多工人也是今天被开除,明天就没饭吃的日光族,何况是农业时期?

那起码得是拥有不小耕地的自耕农。

再往下,根本负担不起这种程度的“徭役”。

这可不就是徭役吗?

甚至说难听点,这就是个不给钱的军户……

怎么一说到明末大家都骂军户制,一说到英国长弓法案就这么开心?

怪的很。

哪怕不算劳动力的损失,射箭也是很费钱的运动。

首先,你想射箭,首先得有一把弓吧?

弓箭是不是也得有?

你是不是每天还要花时间去保养弓身和弓弦?

那配套的保养弓身和弓弦的东西是不是也要有?

这一套下来,掏空一个自耕农大半年收入轻轻松松。

很多人都觉得,早期火药一下雨就用不了,是一种很娇贵的武器。

那你得看跟谁比。

弓比它更娇贵。

首先你要知道,长弓可是木头做的。

那第一就是防潮防霉。

其次,弓弦也需要保养。

如果是普通的肌腱或者皮革弓弦,那可就麻烦了。

潮了不行,干了不行,空放不行(这个啥材料都不行)……

长弓的定制VIP弓弦还好,大麻纤维不是很怕潮,只要别注意太干就行。

顺带一提,为了制作长弓弓弦所需的大麻,英国佬可付出了不下于对紫杉木的力气,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但真要是下雨的天气,长弓手其实也打不了架——不太怕潮不代表你可以给它泡在水里。况且就算弓弦能顶住,弓身也顶不住。

这玩意儿是真的贵啊!

一棵长了十几年年的大树,能掏出来两幅长弓就了不得了。

除了弓本身外,弓箭也很有讲究,尤其是想要瞄哪儿射哪儿的那种,从制造到保养,都娇贵的让人咂舌。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树枝插羽毛就行。

综上所述,长弓法案可能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牛逼。

其次,即使是长弓法案,也不能忽略人类本身的参差。

这个世界上训练个几百小时能成为神射手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其实就是凑数的。

一边使尽吃奶的力气,一边还能瞄准,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最后,就是长弓手本身的问题了。

他们基本都是自耕农以上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每个封建帝国的基石。

可靠的同时,也代表这帮子人经不起损失。

每死一个,都是对一个封建国家的沉重打击,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国力。

为什么古代打败仗的责任那么严重?

原因就在这儿。

好了,讨论到这儿,我们不妨把自己放在中世纪英国将军的视角。

你舍得把这帮子用钱堆出来的长弓兵,当抗线兵用吗?

你不得供起来?

这就是火枪兵无可比拟的优势了。

是,早期火绳枪并不准,超出六七十米就没啥准头了;填装速度也很慢,弄不好甚至有可能引火烧身;下雨天甚至会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但它好就好在,成型快,训练成本低,不占用劳动力!

村里没地的佃农,城里的小混混,流浪汉想出人头地吗?

参军吧!

训练两个月,一个半月练队列,半个月的模拟射击,就可以去战场啦!

你说什么?

为什么不打实弹?

实弹训练多贵啊,反正也打不太准,凑活事儿得了。

实在不行抵近射击呗。

再不行上刺刀冲就完事了。

容易溃退?

站的紧密点,后面再弄一排督战队!

就是这样垃圾的兵源和极低的训练度,去和你的自耕农,甚至是骑士老爷兑子……

田忌赛马赛的就是你这种傻子。

火枪兵淘汰的与其说是长弓和弩兵,不如说是淘汰了为长弓兵抗线的步兵。

这一点文明6就有体现——火枪兵的前身是披甲步兵,而非弩手和长弓手。


user avatar   wang-tian-ming-44-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30米的排队枪毙,就算是冲刺到近距离作战,火枪兵还是吊打。

比如法国大革命当年的瓦尔米战役。

这个写过,转过来,一文多投不说明相当于一房多卖

法军的白刃战可是从瓦尔米战役开始练出来的,那个时候的革命步兵完全就是不要命的主。

当时的有效射程是30米,这帮人完全不管什么射程,就拿着上膛的步枪前仆后继的冲,被奥地利和普鲁士步兵团打倒了至少两成先头部队。

这种情况下一般军队都会收缩而后重整队形,但是革命步兵根本就不管这些,或者说他们也根本听不到军官的命令,或者说这些没经过军校训练的军官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大家就继续抽疯一样的快速冲锋。

直到开始白刃战的时候,很多人才想起来自己手里的不是棍子,这个时候开火的革命步兵命中率是惊人的——拼刺刀的时候开枪再打不中就不对了。 精锐的奥地利步兵团和本来就不精锐的普鲁士步兵团被这种不讲理的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打法搞得乱七八糟的,在混战中,革命步兵不断扣响的步枪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奥地利和普鲁士步兵团阵型散乱,最后不得不撤走。


看到这样抽疯一般不怕死的革命步兵,和奥地利人一起来作战的普鲁士军队说,怎么能这样,这不是军队。但是有人说,正是有这样的人民,才有法兰西的今天,我们能够作为亲历者,是一种幸运。这个人叫做歌德。


这些革命步兵一个月甚至几个周前还是码头工人,农民,小贩,马车夫的助手(马车夫有可能编入骑兵,没办法骑兵也没人了),甚至是流浪汉。短短几个周的训练加上近代化步兵的勇气加成,再加上为了共和国的宣传,打得奥地利步兵团找不到北。就算是换成弓箭手,最多也就是射倒他们两成人,突脸之后还是要和他们肉搏战,区别是弓箭手那个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更是被血虐的节奏。


火枪淘汰弓箭,靠的不是单体武器的杀伤力和效率而是大军团作战的效率。您能训练100个精锐长弓手,我训练10000个革命步兵,就算是他们赤手空拳也血虐您的长弓手,更何况还有火枪。百年战争时候的长弓手之所以牛,是因为对方损失一成兵力就崩,现在遇到损失3成兵力还突脸的人,长弓手就GG了。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


您死一个长弓手,哭到捶胸顿足,再训练一个要至少2年,这还是速成班。对面死一个革命步兵,大家行个军礼,薄葬了他,然后拿起他的火枪和其他武器,叫住一个抬辎重的士兵,问他,怕死吗,回答不怕死。好吧,拿着这个烈士的武器,你现在是一个光荣的革命步兵了,让其他老兵教你打个十几发子弹就跟着部队冲锋吧。


这仗打个几年,您的长弓手全死了,对方革命步兵还补充了一堆,而且百战余生之人都成了近卫队老兵了。

有人说燧发枪肉搏战不能开枪。

特伦顿战役在瓦尔米战役之前16年。

油画反映的当时作战场面,远处黑森雇佣军和大陆军就是近距离射击。


还有红装的龙虾兵打大陆军的油画,大陆军来不及装填子弹,已经用枪托了,有条件装填的龙虾兵还是在握持扳机准备射击而不是准备突刺。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你说

到了弩,这也就说到了问题所在。

至少在中国古代,弩对弓是有绝对的压制作用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弩储力更大、射程更远,更重要的原因是弩的上弦和发射的过程是分开的。

使用普通弓箭的话,意味着一个弓手不仅要有拉开弓的能力,还要有能在拉弓的状态下保持精确射击的能力。但是,换成弩的话,你只要有力气给弩上弦,接下来你可以一直瞄准,直至找到合适的姿势发射。

所以,早在火枪三段击战术之前,中国的弩手其实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战术,即将队伍分为三列,然后分别负责上弦、瞄准、击发。

这样做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因为弩的上弦和瞄准可以分开,所以可以交给不同的人负责。比如,一个普通农民征召过来,你让他直接去当弓手就是做梦。但是,你训练他半天,他就能学会给弩上弦了。就算他射击能力很差,你让他到队伍后面负责给第一列负责击发的弩手上弦总可以吧?而弓手就没这个可能,必须得自己拉弓、自己射击。

弩与弓相比,致命的弱点就是发射速度慢。一个熟练地弓手一分钟可以射出十几箭,但是一个普通的弩手一分钟不见得能射出三四箭。但弩可以通过低成本的训练优势来弥补这一不足。

很多普通人在看军事问题的时候,总容易陷入装备决定论的视角,而忽视了武器成本、训练成本等对军队的影响。但你可以想这么一个问题,一个成熟的弓手至少需要几年的训练,这几年他必须完全脱产,这等于一个家庭就没了劳动力。而比起钱来,更重要的是时间——比如两国打起来了,就算你有钱养弓手,但敌人愿不愿意给你几年的时间训练?

这个时候,弩就算这不行那不行,但有一个好处很明显——它是真的省训练时间。我招了100个人,考察他们的射击能力,射的准的就直接到前排负责射击,射不准的到后面负责开弩上弦。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给你训练出一直合格的弩兵。

弩兵的训练速度能有多快呢?之前有过一个纪录片做过对比,一个未经过任何射击训练的普通人,在上手弩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实现60%~70%左右的命中率,而同样的时间用来练弓,甚至连两箭中靶都做不到。基本上,训练一个月左右的弩手,在命中率上已经可以跟训练数年的弓手相媲美。而更重要的是,弩因为可以用全身的力气上弦,真要比射程那玩意儿也不比强弓差。

所以,至少在中国古代,一个强势的王朝,必然装备大量的弩而不是弓——尽管弩的成本看似更高,但实际上大大降低了训练和装备的难度。

再回到火枪的问题上。如果说弩对于弓是吊打,那么火枪起到的就是类似弩的功能。早起火枪的射程是不远,但是火枪极地的训练成本和极短的训练时间,决定了一个国家不仅可以大规模组建火枪部队,并且不必将过多的军费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

假如说,某国有1万名长弓手,每名弓手每年的训练成本是10万元、工资20万元,那么该国每年都要扔30亿进去养这1万名长弓手,并且不管有没有战争这钱都不能断——弓手一旦长时间不训练,手艺就废了。再假设该国每10年爆发一次战争,这个成本就是300亿。

而换成火枪,如果每名火枪手的训练成本是1万元,工资是5万(毕竟不是啥技术兵种),那么同样的30亿扔进去,就可以养5万兵。在极端情况下,即便该国每10年爆发一次战争,但该国也可以在前8年甚至前9年不做准备,等到要开展的时候,再临时征召部队、组织训练。这样一来,同样的300亿支出,甚至都可以组建出10万甚至20万的部队。

就算你弓的射击速度再快,面对这个人数优势也没多大意义了。更何况,就算对方的人打没了,很快也能补充,而弓手如果没了,敌人肯定不会给你几年的时间再去训练。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AK-47虽然各项参数不是最好的,但胜在价格低廉、维护简单、制造速度快,在大规模战争中AK-47的优势远胜于很多其他自动和半自动步枪。

最后,还需要注意到的是,所谓的“火枪排队枪毙”也并不总是因为火枪射击不准。实际上,在17、18世纪的时候,火枪已经能够做到比较高的射击精度,用来打猎都没有问题。而之所以要采用排队枪毙的战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能进行高精度射击的火枪,价格都很贵,有钱人买来玩玩或者装备给“狙击手”可以,但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部队,普通士兵用的都是最便宜的火枪,自然也就只能用排队枪毙的战术弥补精度的不足。而使用火枪进行狙击作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跟弩一样)就是可以长时间潜伏瞄准,在有把握的时候击发即可。




        

相关话题

  为什么没有反步兵导弹? 
  如何看待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这次是吹牛逼么? 
  用现在最高端科技,不计成本,做一把刀,能做出让一个普通刀客,在古代天下无敌吗? 
  古代中国军队究竟是怎样靠刀斧而不是长枪反制骑兵的? 
  为什么冲锋枪被发明出来后没有顺理成章发明出来突击步枪? 
  真正军用的投石车威力如何? 
  中国唐刀和欧洲细剑相比,哪一个更适合战场实战?而在两人对决中哪一个杀伤力更大呢? 
  反器材枪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火炮装填炮弹的时候手为什么不会被炮闩夹到? 
  日本剑道是否存在身法?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时的德国生产了两万多架飞机,为何会失去制空权?
下一个讨论
明朝正德、天启为什么都是落水而死?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