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穷人变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好好学数学。

1,不知道统计学意义上的暴富实际上几率低到无法想象,所以容易在幸存者偏差上找机会当炮灰。

2,不知道平均递增与几何递增的区别,比如有两个投资基金,第一个三年年化都是20%,第二个三年年化是60%,60%,负50%,很多人认为第二个更牛逼。

3,没有记账的习惯+对数字不敏感,因此没有积蓄+经常透支,因此永远要为了下个月的生活费忙活,没有第一桶金也没有时间学习。

4,没有数学建模观念,对于博弈中出现的机会没做理性评估和数学推演的概念,因此实际上每次机会都是碰运气。全靠命

5,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往往对一些致富的关键因素不敏感,比如时间、成本、周转率、风险控制。因此会在博弈中承担额外风险,减少成功率。

6,更容易在需要精算的博弈中被割韭菜,比如理财、保险、股市?期货。

以上。

懂数学的不会穷。

其实小富的话,数学建模玩透了就够了。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穷人是不可能变富的,因为你有贫穷的基因,必须保持贫困,否则,人类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进入现代化也已经几百年,若能改变,若有改变,你现在哪里还有可能感知得到贫穷是什么体验?

但你现在却还在问穷人如何变富的答案,若有答案,哪还轮得到你来发问?因为无解,所以你问了也白问。


user avatar   wang-dong-55-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阻碍是:穷人既做不到“自欺”,又遇不到善于“欺骗”他们的人。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颁发给了麻省理工大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艾丝特·杜芙若及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因为他们三人合写了一部著作叫《贫穷的本质》。

此书花费15年时间,深入全球五大洲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可谓是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典范之作。其实本书除了材料繁杂、文笔枯燥以外,大体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人性活字典”。

书中深刻剖析了很多看似有效实则无用的扶贫政策,也对应的发现了很多看似可笑实则有用的援助措施,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300万儿童死于本来通过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

所以,注射疫苗成了一项重点扶贫项目。

然而问题在于:

尽管注射疫苗是完全免费的,但是某些贫穷地区的人民仍然不愿意接种,比如在印度乌布代尔城,疫苗接种率只有6%。

怎么办?难道是疫苗站距离各个村子太远了?

于是在2003年,有个【非政府组织】就想了一个办法:

成立一个流动的疫苗团队,每个月定期到各个村庄进行宣传和驻扎,结果疫苗接种率果然提升了,达到17%。

那情况就更难理解了:

医疗团队就在自家门前,却依然有83%的贫民视而不见。

这本质上就意味着宣传和“上门服务”并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疫苗的好处只有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到效果,比如身体好、工作能力强,收入高等等。

一句话,回报周期太长。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

凡是那些长远的、关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都属于辩证逻辑的范畴。

而穷人最大的思维缺陷就在于:

由于长期贫困的限制,他们的大脑里只能够运转一套形式逻辑的系统。他们只关注当下,从不相信未来,他们不喜欢大道理,只喜欢小确幸。他们不愿意用“眼前的苟且”去换取“诗和远方”。

一句话:

他们更愿意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所以,你必须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说服他们。

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即时回报”,必须要让他们觉得生活就像玩网络游戏一样,只要立竿,马上见影。






25、

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这个秘密了,所以他说过一句名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对于大人君子,你可以通过“辩证逻辑”讲大义,讲长远的大道理; 对于小老百姓,你只能通过“形式逻辑”讲小利,讲眼前的小回报。

那么,孔子的这个发现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还真有!

《贫穷的本质》在第八章中提到一项重大发现,是由一组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病学家共同研究并确定的发现:

只要人们对今天和将来的奖品进行比较和取舍,就会激活大脑中的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什么呢?

它跟多巴胺系统是“一丘之貉”,二者经常“狼狈为奸”,比如美食、美色、吸烟、吸毒等等都会促使人体分泌多巴胺。

而且,另有一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

当人们沉迷于“多巴胺”的美好幻境时,大脑中主管“恐惧”杏仁核区域就会降低活跃度。

也就是说:

你的快乐会放大,你的恐惧会变小。

没错,当你面对眼前某种唾手可得的“好处”时,激活的很可能是一个沉睡在内心深处的贪婪的“恶魔”。所以我们的字典里才会涌现出一大批“见钱眼开”、“见色起意”、“利令智昏”等等这些精确描绘人性的成语。






26、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最大的分界线。

因为穷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面对一系列选择:

选今天就能吃到嘴里的奶油面包?还是为了将来忍一忍买本童话书? 选今天就能穿到身上的一套衣服?还是为了将来忍一忍添置两袋化肥? 选今天就能挣到手中的几十元工资?还是为了将来忍一忍让孩子去上课

只有一笔钱:

你选择买电视机,还是买油面米? 你选择买药看病?还是摆摊投资? 你选择买两包香烟缓解压力?还是买几十块砖头慢慢盖房子? 你选择给死去的亲人买棺材办丧事,还是给营养不良的孩子买鸡蛋牛奶补充蛋白质

如果你选择了前者,就等于将自己嵌进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生活系统中,这就是令经济学家们既憎恶又无奈的——“贫穷的陷阱”

而越是富有的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这种抉择越少。财富自由的人根本就不用面临这种选择,他们最多只是在事业上面临取舍而已。

而且,科学研究还发现:

穷人由于长期面临生活上这些琐碎选择的压力,会导致体内的皮质醇升高,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而高皮质醇水平会导致人健忘恍惚精神难以集中,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大脑认知功能受损。

大脑认知功能受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思考和决策能力会低于正常人,意味着你更容易接受“形式逻辑”的话语,很难进行“辩证逻辑”的推敲。

换而言之,你会变得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穷志短”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

一个人如果长期保持高皮质醇水平,还会引发身体和精神双重疾病——变得焦虑、抑郁、烦躁、易怒、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等多种疾病、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皮质醇增多症”(也叫库欣综合征)。

而且英国的医学专家还发现:

生活在苏格兰贫穷地区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比生活在富裕地区的人要高。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第二大分界线。

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那些食物严重缺乏的“赤贫人群”。

就整体上而言:

越穷的人,越容易肥胖; 越穷的人,越喜欢暴力; 越穷的人,越喜欢吸烟; 越穷的人,越喜欢买彩票。
       【备注】:以上四项目前已经都有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数据,内容太多,故这里不便展开论述。     

或许你会说,我不肥胖、不打架、不吸烟、不买彩票,那应该不算穷人思维了吧?

不一定!

比如逛街,你有没有为了省几十块钱砍价半小时? 比如上班,你有没有为了省几十块钱远住两公里? 比如看书,你有没有为了省几十块书费而在网上花几个小时找盗版? 比如看电影,你有没有为了省几十块会员费而在网上花几个小时找资源? 比如出差和旅游,你有没有为了省几百块钱而选择更低效率的交通工具? 比如进修和培训,你有没有为了省几千块钱而选择更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再比如.......

请问以上的种种情况,哪一项才是最优的决策你不知道吗?

道理你不懂吗?完全懂!

但是,你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因为穷。

贫穷让你从“不得不如此”变成“应该如此”,从“应该如此”变成“习惯如此”,直到有一天你已经奔小康了,买得起会员也穿得起名牌了,但你的思维依然停留在那个匮乏时期不愿意走出来,你,已经被贫穷给驯化了。

所以,不要轻易去嘲笑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穷人,因为你和我也很可能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只要你一天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你就永远都是穷人,只是穷的程度不同而已。




27、

好,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

注射疫苗这种投入,尽管是免费的,但它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没错,回报周期太长。而且还有一定过敏发低烧的风险,关键是你疫苗再好又不能包治百病,有这闲功夫我为什么不去搬砖挣钱呢?

所以无奈之下,【非政府组织】最后决定放弃“辩证逻辑”的方案,宣布说:

凡是带孩子注射疫苗的家长,只要来一次,就送2磅干豆(大约1.8斤,价值12元人民币左右,当地的一种主食)。而且只要完成全部5次接种,还送一套不锈钢餐具

此消息一出,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结果确实提高了不少:

疫苗接种率飙升至38%(一共5次全部接种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番措施的成本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因为接种疫苗的工作时间缩短了很多,所以工作人员的吃穿用度以及护士的工资也相应的节省了不少。

当然,效果虽然很明显,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80%~90%的群体免疫要求还差得挺远。

不过,好歹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明白了一个道理:

不要妄想用“辩证逻辑”的思维去说服一个头脑里运行“形式逻辑”的人,你只能通过他们听得懂的话语、想得通的“形式逻辑”去骗他们做那些符合“辩证逻辑”的事情。

30、

最后我们不妨再谈一谈,穷人与穷人的差距究竟在哪?

其实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比如说:

有的穷人明知道化肥能提高玉米产量,但他就是不买,因为他总有各种各样需要花钱的理由,最后反而没有多余的钱去买化肥。如此循环往复,变得越来越穷。
有的穷人明知道化肥会减少生活开支,但他只要挣一笔钱,就尽量会先买化肥囤起来,因为他总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兼职挣钱的机会,几年以后,他就跳出了“贫穷的陷阱”

显而易见:

前者一直穷的很优秀,后者是一个优秀的穷人。

不要以为我说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后者在现实中确有其人,他是肯尼亚的一个农民叫威克利夫•欧迪诺。

现在请问:

同样是两个农民,大道理他们都听过,那么谁更可能是那个能过好自己一生的人呢?

我所理解的“过好这一生”:

并不是指你要多有钱,多有权,多少名望。而是在你所生活的环境里,在你所继承的父母基因中,你施展了多少天性?克服了多少惰性?摆脱了多少惯性?又发挥了多少自主能动性?哪怕你只是一根脆弱的芦苇,那你是否是一个会思考、反脆弱、有弹性、不随风摇摆的芦苇?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那么所谓的“过好这一生”,无疑就是“思考的一生”。

穷人很少思考,因为他们只是活着。

那些真正优秀的穷人并不穷,因为他们会像富人一样思考。当然,也有一些富人并不富,因为他们只会像穷人一样活着。


【全文链接】:


user avatar   wen-yidao-5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阻碍,莫过于资本给穷人灌输各种道德束缚与思想束缚,给穷人的奋斗行为泼脏水、污名化,让穷人对现状心安理得。

在质量极大的天体附近,时空会发生弯曲。而在资本面前,人类社会的“时空”也会发生诡异的弯曲。

你有钱有资本之后,普通人所遵循的社会准则、道德法则便为你打开了方便之门,任意涂改修正,而涂改修正都会朝向对你有利的方向进行。

你还能听到这种话:

“马福报爸爸是曲艺家协会主席,小马哥爸爸是企业高层,王兴爸爸是亿万富翁,XX家以前是XX的后代……”
“阶级已经固化了,普通人没机会了”
“人家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好,素质高,眼界开阔,你拿什么跟别人拼”
“穷人格局都有问题,视野差,只知道贪图小利”

占据了资本的人,用道德来束缚那些想要翻身逆袭的人,他们要么告诉你:“别努力了,你的出身早就决定了你不可能翻身的,你穷你有原罪,你什么都不行的,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有背景有资源。”

要么就给你想要翻身的行为泼脏水,污名化,说你赚钱的方式low,说你土,说你没有品味,说你不产生社会价值,让你自己都怀疑自己的奋斗过程,自己使用的各种手段是不是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

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自己当初第一桶金也是在脏水中拼尽全力淘洗的,只不过他们占据了资本,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手套洗白,给自己穿上华丽的外衣了。

他们为了获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可以脸都不要,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不讲道德。

然后他们获取了第一桶金,攫取了原始资本后,开始向穷人灌输各种道德标准:体面、尊严、道德……

而穷人尤其是穷人中最能对他们的地位造成威胁的那些人——受过高等教育的草根,出身中产的高知分子,就吃这一套。

你发现没有,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产阶级,特别喜欢提“体面”这个词,然而正是体面、好面子、道德感强,让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看起来体面其实就是出卖劳动力的工作,而只要做着这份工作基本上与变富无缘了,能待在原来的阶层就大吉大利了,还想着翻身变富、提升阶层?

中产还喜欢听资本家讲出身,为什么?他们想要靠着这个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只要你出身不好,奋斗是没用的,改变不了出身。

是不是听起来很丧?是不是觉得人生顿时失去了意义?是不是想要重新投胎?

P嘞~

那些能够翻身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接受这一套乱七八糟的理论,什么阶层固化,什么出身决定眼界,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格局小眼界窄、富人家的孩子从小素质高很优秀,什么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你上学才没有白上……

只是厚着脸皮,甚至于不要脸,low就low,低俗就低俗,土就土,就想着怎么尽快地赚到第一桶金,然后靠着第一桶金逐渐地靠钱生钱。

他们深刻的明白,能决定自己生活的根本不是众人口中的“体面”、“出身”、“格局”,而是你有没有获取自己的原始资本并在此基础上摆脱出卖劳动力的命途。

不要跟资本家讲章法,只要你听资本家跟你讲章法,画大饼,跟你谈出身,跟你讲体面,跟你讲格局,只要你开始在他们的议题下张嘴,你就已经输了。

不辩经,是每一个想要逆袭变富的人的第一堂必修课。

资本长于给自己披上华丽的道德外衣,一方面给自己谋求合法性正当性以巩固地位,另一方面给没有占据资本的人戴上道德的枷锁,让他们不敢翻身逆袭,甚至连想都不能想。

这叫什么?

黄老爷说了:


所以,穷人变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你晓不晓得啊?


user avatar   li-mu-59-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赌过钱吗?赌过就明白

我们玩诈金花

一桌子七个人,你本钱100,我们六个本钱最少的10000,底钱也是100

我问你,除了赌圣,还有谁能赢了这场赌局?

创业就是赌局

庄家必赢,本钱最少的必输,其他人不一定

而穷人就是那个本钱最少的

有100本钱的那个能上桌已经是大家给面子了

一般情况下,这点本钱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你只能端茶倒水

而穷人,大部分连这100都没有

甚至连赌场都进不去,都没见过

这就是穷人创业最难的地方


但是穷人如果不创业,还想变富

要不就在赌场外面抢,这是违法

要不就在酒店里面卖,你又不愿意

再说了,卖也要本钱的,你以为你不化妆不穿好衣服,有人愿意买吗?

要不就看哪个大佬愿意给你一点筹码试试


所以穷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筹码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富人。

“穷”——本质上是缺充足的发展权利和与之相配套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

因为权利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会抵消绝大部分的个人努力。

而现在的所有社会游戏规则,几乎都是富人制定的。

当同一市场(比赛)里,有人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时候,对于其余的单纯只是运动员的角色,并且还是软硬件都跟不上对手的运动员,究竟有多大比赛获胜的几率呢?

就像出生在大城市或富裕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就容易比小城市和普通乡镇的普通人高,相对更容易进入门槛高的高收入岗位,致富机会总体也会比小城市和普通乡镇的普通人多,这是因为社会资源的集中和倾斜对大城市和富裕阶层有利。

吃增量(经济向好,快速增长)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利益都会一致,但吃存量(经济增长乏力或衰退)的时候,贫富之间的利益分歧就会变得十分明显,部分富人原有的“高贵优雅”的吃相可能就会变得很难看。

就像自主创业,当穷人的创业还只是小打小闹的时候,起步虽然会很艰难,但一旦迈入正轨,财富就会快速增长,很立竿见影,而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一个是继续坚持自主创业做大,还是选择被并购或受招安的局面,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更不用说,富人的财富增速还要普遍快于穷人,竞争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个人的能力和努力顺应了大环境或者说历史潮流(像选对了专业,入对了行,站上了风口,关键时刻站好了队之类),才可能由穷到富,甚至阶级跃升。

但这不只需要努力,也需要一定的运气,甚至运气在某些关键时刻比努力还重要(就像某股市小白运气好买了一支翻倍的股票,其收益率也会高过大部分的基金经理,或者像买彩票偶然致富,露脸直接成为网红的很多流量明星)。

因为大多数努力本身只是让自己维持在原有的收入阶层,延缓或防止了自己的阶层下滑。

反映到大多数人身上,也就是“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

单纯想靠努力、野心、远大志向或者有“富人思维”什么的就想脱贫致富?

尽管人的穷富和人的先天身体天赋有关,但如果有一部分人可以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社会资源和选择权始终比大多数人多得多,起点比大多数人高,那么就一定会产生穷人,在一个完整的社会里,大多数人的贫穷是少数人极度富裕的衍生品。

同时,如果社会总体很落后,发展机会很少或者虽然社会不落后,但发展渠道很单一……那么贫穷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会是必然事件,不论多努力也难以避免,甚至越卷越失败。


user avatar   Yefe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阻碍是“稀缺”。

这叫什么话,穷人之所以穷,不就是缺这又缺那么?

我这里说的稀缺,指的是稀缺心态,在穷人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却显得理所当然,因而被穷人忽略,以至于意识不到它是致富路上最大的阻碍。

这个逻辑是:穷人没钱——如果今天不工作,明天很可能没饭吃,如果这个月还没有活干,下个月孩子的学费就交不上了……

所以穷人的生活一直处于紧迫感当中,无可避免会短视,他们的视野变窄,从而忽视那些可能把他们从贫穷中拯救出来的事。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的教授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还为此写了本书,书名就叫《稀缺》,描述了贫穷的恶性循环:贫穷 → 紧迫感 → 忽视可以变富的事 → 贫穷……

除此之外,穷人由于没钱,所以每花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智负担,省钱心态会消耗人的注意力,导致心灵被琐碎的事物占据,使得穷人缺乏余闲,无法进行远期规划。

也就是说穷人缺的不光是钱,还有空闲和心智带宽,稀缺 → 没有资源想长远的事 → 更稀缺 ……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也提到了稀缺导致贫穷的道理——穷人缺乏物质资源,心智负担重 → 需要奶头乐 → 外界能诱惑到他们的东西就多,但因为穷,所以无力负担那些诱惑,只能消耗意志力来压制 → 意志力是消耗品,耗着耗着就没了,无法抵御诱惑……

总结:物质匮乏 → 诱惑多 → 自控力消耗 → 及时享乐 → 物质更匮乏……

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循环,穷人就会一直穷下去,人们说“扶贫先扶志”,这个“志”,至少是让穷人看到这个恶性循环的存在。

挣脱的方式,首先是需要跳出这个循环,而不是只盯着某一个环节去处理,那样你只会左支右绌,始终困在循环当中。

比我们通常以为贫穷就是缺钱,所以很多扶贫项目是直接给钱,但钱花完了就又穷回去了。

必须要跳出“贫穷=缺钱”这个认知,看到贫穷问题中的“稀缺”,也就是说扶贫要解决的是稀缺,穷人不光缺钱,还缺乏从容应对不确定性的心智带宽,以及妥善计划未来的长远规划。

所以说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费医疗、就业机会才是真正可以使穷人脱困的举措。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定位错误。而且只有少数人是低估自己,放弃机会。大多数人都是高估自己,以瘦小之躯,参与重量级拳王争霸赛,那只能十战十败,一点机会也没有。家里的财富、自己的能力,只能从镇上奋斗到市里。但他不,他一定要去一线城市,借足房贷,结果只能去天台做空中飞人。人家三代完成的事情,他一定要在一个五年计划里完成。

不要去看那些哗众取宠的回答,他们帮你把责任“完全”推给外界,让你看得非常解气。但是那点精神鸦片,除了让你一时爽快,对你未来的行动,有啥指导意义呢。这个世界的确 son of bitch,没半点公平。但是,要变富,只能去改变能改变的。而去骂那些不能改变的,只是农闲时的消遣罢了。

如果你定义的“变富”,不是比昨天好,而是超过贝佐斯、李嘉诚。那么最大的障碍,就是健康的精神状态了。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各种消费陷阱或者说自己的虚荣下,没办法完成原始积累。

其实玩过割草类游戏,大家就应该有体会了。比如三国/战国无双系列,没有dlc武器和材料加持的话,一开始都打得比较痛苦,而且收益还低。熬过这个阶段以后,就是割草了。

现实不是游戏,这种游戏里你获得的一切资源,不管你怎么用,都是会对你游戏进展有帮助的。现实里很多人会为了面子,耗费掉刚积累的一点资金。所以那些鼓吹什么买车应该选等于自己年收入的,就是扯淡。假设年收入20w,实际一年的现金结余有几万都不错了。买个20多万的车,那就意味你几年的现金结余都没了。而且,几年之后,车还开旧了。

完成不了最初的积累,那么即使有一个真的很好的机会来了,你掏不出钱,你就只有干瞪眼了。

而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有几个特征:你熟悉或精通的行业领域、有大的政策扶持、是赚钱的风口……最关键的一点,你至少要凑得出启动资金。这几个条件具备的时候,一般来说,一次就能赚到原来很多年才能挣的钱。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风险承受能力,富人可以投10W去做回报为100W,但是概率只有15%的事,而穷人,哪怕是有30%的概率都不敢去做。10W对于富人只是几天的零花钱,可是对于穷人可能是辛苦攒下来的老婆本,棺材本。所以穷人在投资这件事上根本赢不了富人,只能老老实实出卖劳动力给富人打工。哪怕看到好的机会好的风口,背负房贷和养老抚小压力的穷人根本抓不住,因为只要有哪怕1%的失败几率,敢赌上身家性命的穷人都不多。更何况大部分创业投资的失败概率是很高的。所以别说穷人,即使是中产,也不会冒风险的。所以可以解释为什么中产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哪怕天资聪明,勤奋自律,大部分人会安稳选择医生,律师,职业经理人这种高收入职业,而不是为了高回报选择高风险的创业做生意。

所以,穷人变富根本障碍不是认知差距,不是情商智商,更不是不是勤奋懒惰。就只有一个,穷人输不起,不敢承担风险。而致富的手段,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过程的风险都不是穷人可以承担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光脚不怕传鞋的穷人不怕风险,但是,这种极端贫穷的穷人,拿什么去投资?拿什么去创业?所以,最核心的问题是,穷人承担不起创业,投资失败的后果。而任何投资,创业都不是把人的相关因素做到极致就能百分百成功的,运气也占一部分。运气这种东西非人力可以左右。就是这部分永远无法解决的不确定性,阻碍了不能承受风险的穷人变富。




        

相关话题

  公司初期需要注意什么有意思的路径依赖??? 
  今年30岁了,继续安稳的上班还是出去创业打拼? 
  2020年微信小游戏还能赚钱吗? 
  研究生怎么经济独立的? 
  如何赚到很多钱? 
  淘宝的新店是真的很难做吗? 
  你是如何靠知乎赚钱的? 
  现在个人想在互联网上创业是不是必须建立一个公司? 
  为什么读那么多年书还比不过辍学创业的同学? 
  人生中第一次创业,就被新冠当头一棒,我是该高兴么? 

前一个讨论
你认为中国最好吃的面条是哪几种?
下一个讨论
汽车前挡风玻璃咋不设计成升降式?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