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它来了
上一代Y9000X基于小众人群开发,圆了我曾经的梦想,标压轻薄本。很可惜,当年的intel核显不够给力,Y9000X产品有明显的短板,即便能够通过雷电拓展弥补,这样的设计也无法令人满意(要是晚半年用4代锐龙APU就好了,除了雷电都挺好)
考虑到产品的可延续性(以及赚钱),研发还需要考虑更多的适用人群。拯救者终究还是要做游戏本,那么带独显的轻薄游戏本就呼之欲出了……
这个产品是有先行概念机的,这篇回答中有样张
这个产品论证了产品的可行性,同时也获得了市场部的一致看好,于是Y9000X就这样落地了
作为研发项目经理,我在产品定义阶段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研发过程是坎坷的,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R9000X是半路出生的产品,因为时间很紧急,项目组在各种加班下完成了早期最艰难的阶段。皇天不负苦心人,项目整体没有太大的阻碍,研发按时完成了预期的目标/时间。
可惜除了研发,还有工厂量产,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美国的一纸禁令让原本的ODM失去了生产的能力,产品也一时间无法回到正常节奏上。也正如大家所见到的,原本8月底量产的Y9000X,到现在也没有上市,其中有太多的艰辛和无奈,希望大家理解。
R9000X是幸运的,出生的晚但上市勉强赶上了,7999的定价说实话对我来说也是很吃惊的,我以为这个产品至少是8299-8599价位段,定到7999看得出来是真想交个朋友
当然产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Y9000X/R9000X接口数量和分布不够合理,作为研发我们也是清楚的。有时候产品定义也是要有取舍的,如果消费者有更多的呼声,请告诉我们,未来的产品会根据你们的意见,做的更加完美
就说一个槽点吧,看了半天照片,竟然没有一张有Macbook质感的。
20年前就提过这个问题。不过当时对比的还有SONY
SLS,这个项目什么都推迟,推迟,再推迟,只有试车是提前结束的。 2333333
PS:别的答主有说SLS是鸽王的,你们不要搞篡位,把我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置于何地?把鸽王中的鸽皇毛子的科学号实验舱置于何地?[手动狗头]
如果简单计算一下,SLS Block I 理论最大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时的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249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81%
而被批拉跨的长征五号,理论地月转移轨道运力9.4吨,此时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861.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90%
是的,SLS Block I 地月运载系数还不如长征五号,用固体燃料就是这样,高比冲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高推重比发动机,高干质比都救不回来,不过起飞级固体燃料的比冲劣势影响其实并不大,运载系数其实也没差多少。
SLS的一级发动机也不是史上最强大的,只能说是NASA或者美国史上最强大的起飞推力。
SLS起飞推力 固体助推器 1490吨X2 + RS-25 190吨X4=3740吨,航天飞机起飞时RS-25长时间处于104.5%的工作状态,按照这样计算3774吨,超过了土星五号(土星五号第一级F-1发动机有两个版本,按照自从阿波罗9号起启用的稍微增推版本,起飞推力为3582吨),不得不说,大型固体发动机是真的大力出奇迹。
相比之下,苏联发射过2次的能源号运载火箭RD-0120X4+RD-170X4起飞推力3547吨,甘拜下风。
但N1运载火箭靠30台NK-15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达到了4633吨,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的世界纪录。当然四射四败的实战记录让人有点不好意思提起它,但它的确是记录创造和保持者。
目前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最高的将是SpaceX的星舰,一级28台猛禽,可以提供225X28=6300吨的起飞推力。
起飞推力第二高的是长征九号,一级和助推12台YF-130,提供5873吨的起飞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