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吧。
毕竟古典音乐有千百年历史(含中国古典音乐)、数百音乐大牛故事和无数演奏记录版本,且不算罕见地出没于多科基础教育课程,所以错过的概率极小。
只是高中以前我们基本没有社交。学校周围人哼哼的多半是流行歌曲,而古典音乐哼哼起来并不容易愉已悦人,所以只能一个人悄悄地听,不少人在中学差不多慢慢听完了莫贝肖柴,并试图亲近瓦威勋马。与此同时,伴随古代诗文的学习记诵,我们也在《平沙落雁》《雨打芭蕉》《夕阳箫鼓》《阳春白雪》里深悟四时风光,从《十面埋伏》《高山流水》《阳关三叠》《霸王卸甲》中排遣少年情怀。可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追逐任何流行文化。
大学时代我们的行为更加独立。古典音乐之旅通常跟随不同演奏家(乐团、指挥、黑胶、数码、网络)逐步扩展,向前一迈步就会遇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向后一回头便是德彪西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们。然后不断有惊喜震撼,有温暖感激,有相见恨晚,有沉静澄明,有深思默念,有爱屋及乌。
工作之后差不多算是孤单了:亲情置换了大半友情,应酬逐步冲淡了交情。古典音乐变成好友远方互动的由头,化为城市旅行的指南与时间表,充当辛苦劳作时的消遣和健身房、城市步道的伴侣。更加幸运的是,古典音乐竟也能在第一时间成为老人大人孩子之间的公共话题,并构筑了孩子从小热爱音乐的通感基础。仿佛只有古典音乐才能让让三代人同时安静喜乐。
我们总会长大到确认自己喜欢什么比听说别人喜欢什么重要的多。
随着对古典音乐的深入理解,我们几乎可以从文艺复兴以来的所有人类杰出成就中,发现古典音乐留下的印迹,包括其后各个时期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我们更早已从古典音乐中感受丰富的情感历程和人生思考,并受益终生。我们籍着音乐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文明,热爱人间真情,热爱未来生活。
古典音乐随时在我们周围恭候,亲切而纯朴,谐谑亦庄重。
古典音乐根本没有门槛,不需要懂乐器,不需要懂乐理,不需要花钱,只需要一点点耐心,一点领悟能力,还有大量的通感即可。
譬如说领悟能力,指的是对事物略具复杂性的些微领悟及带来的快感。打个比方,表面洒了细微海盐粒的杏仁碎黑巧克力就是古典音乐,巧克力块就是通俗音乐,感没感觉得到过瘾,比较容易一致,感没感觉得到好,高级感就有差异,这就是复杂性体验与理解的不同。
这不能怪受众,当年这些东西就是写给主教、皇帝、贵族和商人、知识分子的,其他人自有连德勒、波尔卡、华尔兹这些简单通俗的乐子。
大众不喜欢古典音乐,是古典音乐的悲哀,但是社会的进步,这没必要妄断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