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池子发文称,「总有人问他脱口秀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是杨笠这个样子」而遭到网友围攻?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段话还有很重要的前半句:

“脱口秀应该是什么模样,我觉得很可能是罗翔老师那样”

这话什么意思呢?有两层。

第一层是指,脱口秀应该是多元化的。

我们不要只看到李雪琴,还应该看到刘国梁,PDD,还有这次的罗翔罗老师,事实上吐槽大会的模式,就是让各行各业的大咖都来试试脱口秀,这是为脱口秀增加天然的背书与人群。

罗翔老师这次结合自己法外狂徒的形象讲脱口秀,别具一格,讲的很精彩。

而这,其中蕴含着的是罗翔都讲脱口秀带来的属于他的粉丝群体与喜欢脱口秀的观众群体的合流。

微光会照亮微光,微光会传递微光,最后这连绵成海的星光,就是脱口秀的银河。

是千人万人大舞台,脱口秀演员池子在台上讲,下面山海一般澎湃的观众们举着荧光棒,高呼!那熟悉又陌生的三个字:

“知识点!”

第二层是什么?是池子作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对于杨笠不专业的diss。

罗翔老师作为嘉宾都比你一个专业演员内容专业,这是很严重的内行嘲讽。

“生命是一裘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这是洞察。

“一个男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拥有两朵玫瑰,一朵是白的,一朵是红的,如果男人娶了白玫瑰,时间长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饭粒,而红的就成了心头的珠砂痣,但如果他要了红的那朵,日子久了,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却是床前明月光”这也是洞察。

甚至李诞说“我们太容易忘记了,前几天看到张继科我才想起来今年本来有场奥运会。你们有谁记得今年本来有一场奥运会?对吧,本来微博应该是张继科和金牌不断上热搜,结果现在是张继科和金晨。”这也是洞察。

但唯独“男人是垃圾”“男人是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我讲这些效果好是因为有共鸣”“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男人我将享受平静和幸福”这些,它没加工啊大姐,只是案板上的生肉,还流血呢。

我就不提这些都是咪蒙她们讲烂的老梗,如果咪蒙起诉你抄袭你可能下场就是白凯南。

你要讽刺男性可以,你是脱口秀演员吧,你的加工呢?你的段子呢?

因为男人是垃圾本来这句话就很好笑,所以你给大家切一切吃刺身就行是么?

张博洋吐槽小粉红怎么玩的?

这么抗拒现代文明的成果你去当什么键盘侠,你去当算盘侠啊!

呼兰吐槽中年人怎么玩的?

面对鬼屋的鬼,他们就像面对生活,跑不动,也跑不掉。

王勉吐槽2020年怎么玩的?

结束了结束了我的朋友啊,大家都在身边,结局就是好的。

你的前辈们,你的同行们,为了一句话怎么写怎么讲效果更好,熬夜,熬通宵,甚至把自己恨不得逼疯,生怕说的东西不够共鸣又不够专业。

他们在天平的两端把自己对脱口秀的热爱拿出来反复称量,在开放麦里不断调整细节与断句,他们怕自己说脱口秀活不下去,又怕自己爆火了以后专业能力不行了,只能写老梗。

看看他们,再看看你。

还有什么灵感么?

为什么年轻人不能碰财富密码,不能挣快钱。

被资本架起来的你,还能说那些猪猪女孩养猪的段子么?

记得你一开始最火的梗是“你为啥不上清华呢?是因为不喜欢么?”

那时候的你名次倒数,我们却记住了你,你想过为什么没有?

因为你真诚,辛辣,虽然带刺,但有人味儿。

你还回的去么?

一起来看脱口秀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非就是“女权意识”这头猛虎觉醒了呗。


谁敢摸老虎屁股都得死。


如果你能放慢节奏,不被她的大量信息轰炸影响,而是逐句听杨笠的话,就能听出她这一段话有多荒谬。


比如说啊。


“男的都是垃圾。很多人以为脱口秀都是表演者的表达,其实不是,实际是观众的表达。否则你们就不会有共鸣。”


好一招转移视线啊。


那如果我说:


“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都是黄皮猴子。这不是我们白种人的表达,实际上是全世界所有人的意思,否则大家都不会有共鸣。”


看出问题了吗?


这他娘的关其他人什么事?


你自己说出口的话,还能成为其他人的意思?


不就是怕自己承受不住火力,拉上一整个群体来做垫背的吗?


你看现在不就是她想要的效果吗?


男性和女性两两对立,各自为战,吵得不可开交。


其中,中招的人就有池子,他真的被气到了,上钩了。那些出拳没有章法的评论区女拳也同样上钩了。


最好笑的是。


这两拨人,他们都以为自己在为真理、为正义而战斗。


打得头破血流,打得老死不相往来。


实际上,他们都是被钓上来的鱼,蹦跶一会之后,就各自掉进各自的专属陷阱里。


消费主义陷阱。


女:“我是独立女性!不要恶臭郭楠!我要精致生活!买买买!”


男:“女人真难沟通!找什么女朋友买什么房,还不如打打游戏喝喝酒爽呢!”


狂欢过后。


真正的赢家只有风暴漩涡中的那个人。


她收割了流量。


她获得了愿意为她上刀山下火海的狂热“粉丝。


她不仅站着把钱挣了,还有无数傻子为她叫好。


你不要以为网上的聪明人很多。


其实傻子更多。


而且是那种脑子一根筋,认为世界非黑即白的傻子。


他们嘴里,会说出这种话:


“我往狗群里丢一块石头,哪只狗叫得最大,就是哪只狗被砸到了。”


那我如果说“河南人都爱偷井盖,你们别反驳,谁反驳谁就是对号入座了,真没偷井盖的话,你凭什么出来跳脚?”


你就说这逻辑离谱不离谱?


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能说出这种话吗?


显然不能。


一次性骂了一整个群体,还不允许群体中的人反驳,搞什么?


搞女性霸权主义吗?


这就是所谓的追求公平正义的“女权”吗?


有够好笑。


如果你是女生,能看到这里,而不是急冲冲地跑去评论区打拳,那我相信,你一定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


我由衷地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下去,不要轻易地被极端观点洗脑。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是男同胞,那我教你一招。


碰到纠缠不清的拳师,你别跟她吵,吵是吵不赢的,吵赢了也没有意义。


我告诉你。


越是离谱的观点,你就越是要告诉她:“你说的对。”


就是要让她坚信自己心里的那一套东西。


用不着你教训她。


社会自然会毒打她一顿。


若干年后,鼻青脸肿的她就会明白,原来女权里的“权”是平权。


而不是只会制造对立、挑起矛盾的霸权。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杨笠的那场我看了,罗翔的我看了,杨幂的也看了。首先我得说一句,杨笠的水平真的很烂,作为一个专门讲脱口秀的,远不如非专业的罗翔嘉宾,也不如非专业的杨幂。


即使是花瓶朱一旦,都比杨笠要好。杨笠那个是真的毫无笑点。从脱口秀的表演效果来看,这是相当糟糕的。


但是。脱口秀的听众里面是存在那种听了觉得爽,爽就好笑的人。怎么说呢,就如同一个宿舍里的男生在看咸片,八个人里面七个在充血,一个在笑。你问他笑啥?他说看着好爽,然后就觉得好笑。


杨笠的粉丝目前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广汽车间女工赵晓卉,同样是搞脱口秀的,比她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国内脱口秀也许距离栋笃笑和英国的脱口秀有距离,但是我能看到在不断缩小差距。如果说杨笠火了的话,那就是在把缩小的差距再拉大回来。


然后有天,问到中国最出名的脱口秀演员是谁。杨笠。她什么风格?她骂中国男人的。哦,好笑吗?觉得不好笑的都是开不起玩笑的人啦。


然后同行一听,卧槽,这什么水平……


不过,就算没有杨笠也会有其他立各种立。尽管杨幂都说了,你不要老是骂男人。但是杨笠不会停下来的,这是财富密码,这是流量。


如果可以赚快钱,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保持热度,一定会有人愿意豁出去做这笔生意。毕竟名和利可以定义对错,只要你有钱有名,自然会有无数人来为你造势。


也许,杨笠的粉丝今后会变得更加狂热,和XZ的粉丝一样。


别误会,我说的是徐峥,嘻嘻。


user avatar   xing-yu-fei-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找共鸣是一个低级的创作方式,甚至比“谐音梗”更低级。


有共鸣不代表是对的,我在知乎骂杨笠肯定有共鸣,我在微博挺杨笠也有共鸣,因为不同人群的共鸣是不一样的。对着打工人骂资本家,对着年轻人骂熊老头,这些都有共鸣,但是反过来,跟资本家骂工人,跟老头骂年轻人,这些也有共鸣。共鸣只代表立场,不代表对错。

找共鸣能迅速的得到掌声与欢呼,直到创作者和之前的群体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除非给这个群体找一个共同的敌人。

比如知乎上各种键政吵的血雨腥风,但是在调侃川宝的时候,气氛会变得一片祥和。


一但走上了这条路,作品就不由自己掌控了,你的观点必须要代表共鸣你的群体,不然你会被迅速的抛弃。

讨好观众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不讨好的情况下得到认可才是难事。


我一开始是维护杨笠的。


因为我认为脱口秀应该允许带有攻击性,包括比较过偶尔过界的攻击,因为控制尺度这东西,一但开始,就没人知道界限在哪了。我不想看春节联欢脱口秀大会。

杨笠“温柔一刀”的风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二期脱口秀大会杨笠讲关于女性的段子


“长相平凡的女生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我们都爱看偶像剧,偶像剧会让我们很自信,这种偶像剧看多了,会让我们在那些漂亮的女生面前特别有自信,我就说,你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不过是配角的而已”(实际上这段和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挺接近的)

“我跟偶像剧里的主角一模一样,不仅长相平凡,脑子还不好使呢。”

“它(偶像剧)会灌输给你一种很奇妙的价值观,我从小就觉得,一个女生想要嫁给样子,不需要掌握任何生存技能,只要善良就好。”


包括她被骂的第三季,在后面也有攻击女性的。


“我每次看到那些时尚潮人,我都特别羡慕,人家怎么就那么潇洒,那么自由,难道她们就没有父母吗?”(这段话的前面在讲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管制,所以这段只是个双关,在段子里其实不容易被误会)

当然,喜剧的原则是可以随意攻击自己,但是最好不要攻击别人。所以我并不认为她的攻击是对的,但是偶尔的攻击是应该被允许的。重点是偶尔。


但是她很明显已经超出偶尔的范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王勉连唱三首关于追星的歌,他绝对会被骂成傻逼,神仙也救不了他。

有些东西,偶尔讲一讲那是笑话,每天都在讲,那就叫观点。


我本来还想聊一下观点,但是我写到这觉得真的挺无聊的。


因为她一开始已经讲过了


“不要为了别人的话改变自己”

“杨笠,你在客户面前不要抖腿”

“好的没问题”


这是工作,她要赚钱,讲这个能火。


普通人的工作是领导给钱,所以舔领导。

她的工作是观众给钱,所以舔观众。


就这样吧,挺没意思的。


user avatar   LYUPHOTO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看完单立人的原创喜剧大赛,再看笑果这个反跨年晚会,开始有种强烈的感觉,就是standup-comedy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综艺向左剧场向右。以单立人、喜剧联合国等为代表的,也包括全国众多线下剧场单口喜剧演员,所坚持的线下剧场“单口喜剧”。和以笑果线上节目为代表的“脱口秀节目”,只是沿用了单口喜剧的形式,但实际做的是综艺。从内容创作上,剧场模式跟随世界主流单口喜剧的审美和创作方向,创作方向是追求个性和表达自我,综艺模式只是套用了单口喜剧的表演形式,创作内容是追热点和制造话题。从发展方向上,线下模式走垂直路线,深挖内心和打磨作品,线上模式走水平路线,寻求出圈和流量引入。

单立人的比赛全国各地的演员都有参加,而且北京的现场观众真的很挑剔,台上的演员强行煽情的我不吃、段子手法过时的我不吃、要掌声的我不吃、曲艺痕迹重的我不吃、不真诚挖掘内心的我不吃。所以虽然现在很多人说脱口秀演员完全没技术可言,但是从比赛的结果来看,死的最惨的往往是那些炫技的相声和话剧演员。因为技巧掩盖了自我,让观众对演员产生了疏离感,而成功转型的相声演员往往是那些完全听不出相声腔的人。所以脱口秀演员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唯独不能没有真诚。

杨笠在脱3的段子我还蛮喜欢的,但反跨年这段表演我觉得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真诚。以线下单口喜剧的审美来说,好的段子的题材应该是来自于自己人生经历中的负面情绪,其实这些情绪杨笠在脱3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而这次这段的内容其实是因为脱3被骂而产生的内容,感觉这样下去杨笠就要进入一个恰饭的死循环,就是骂男人>因为骂男人被男人骂>骂男人>因为骂男人被男人骂,这样无休止的进行下去,不再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男人产生的负面情绪骂男人,而是发现骂男人大家喜欢我而骂男人,丢失了自我。

利用地域歧视、性别歧视这种刻板印象制造笑点一直是一个单口演员段子的常见创作方式,演员自己一直有一个自我解释就是讲刻板印象的段子是为了化解刻板印象,但周奇墨在看理想的课上说过,其实有演员认为刻板印象的段子其实并不一定是化解作用,还有可能是强化这个刻板印象,所以周奇墨早期地域歧视的段子虽然效果很好,他现在也基本都不讲了。而杨笠这段表演就是周奇墨的反面,我不在乎说对男人的刻板印象会激化男女矛盾,只要有话题度我就讲,往死里讲,甚至于最后一个的段子说她做手术我以为她终于可以讲讲自己的段子的时候,又落回到了男女矛盾上面,有些失望。感觉周奇墨和杨笠就是单口演员刻度线上的两个极端,周奇墨就是坚持自己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只要线下演出能够维持我基本的生活,我可以讲一辈子线下。而杨笠是只要线上需要什么我就讲什么,我要的是流量。其实他们两个,我都是很羡慕的,一点不拧巴,而其他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摇摆在中间进退两难。

如果以线下单口喜剧的审美,我对她这段表演最不赞同的就是中间那段“这不是我的想法,这是你们观众的想法”。单口喜剧其实观点是否普世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是你真实的想法,然后你用真诚的、好笑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杨笠这种“你们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是典型的迎合综艺但是反单口的创作方式。我有在想她说这句是不是反讽,但是看她整段表演其他部分,我觉得她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池子、杨笠、杨盟恩这些演员,其实都是当初在北京讲线下的演员,所以他们当然都懂什么是真正的单口喜剧,只是杨笠是这些所有人里被线上娱乐和资本影响最严重的一个人。她线下有除了男人之外自我表达和输出观点的段子吗?肯定有,而且她是个很有输出欲望的演员,周奇墨评价杨笠第一次讲脱口秀就是“全是观点输出,没有梗。”(那期节目貌似是已经下架了),所以杨笠观点输出段子只会比别人多不会比别人少。我觉得她现在遇到的瓶颈是,线下很多段子因为内容问题完全不能搬到线上来讲,脱3之后又有各种活动导致没精力创作和打磨自己的新内容,但又因为各种原因很想上节目,结果就只能上台演这种一看就是利用一些线上传播技巧临时写的段子,而且杨笠似乎没有赵晓卉那样勇于撕掉自己节目标签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我觉得杨笠这种做法真的有点自我颠覆的太厉害了,把周老板评价张博洋的一段话送给杨笠,大意是这样的:张博洋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如果一个段子不满意他宁可退赛也不想上去讲自己觉得不够好的段子,所以张博洋在表演上其实是没有污点的。我(周奇墨)觉得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因为一个单口演员的传播度其实还是段子的传播度,而不是这个人上了多少期节目。所以单口演员有的时候要学会拒绝观众的热情,他说他喜欢你,让你再讲一段,其实他不是喜欢你的人,是喜欢你的段子。所以当你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但你因为观众的热情,上去讲了一段不那么好笑的,那他马上就不喜欢你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家杨笠其实并不那么在乎脱口秀,说脱口秀的目的是为了出圈,然后迅速变现,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而且也许是现在大多数尝试脱口秀的人的选择。


user avatar   ahslank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恰饭的吗 不寒碜

男的不买美妆衣服,杨卖的就是这个,主要销售渠道就是微博,又不去知乎、B站、贴吧等等去卖

所以对她而言 骂男的越狠 买它东西的微博女权越多

毕竟这是人家的财富密码,通往成功的道路

如果有道德良心 就赚够钱 随随便便洗白一波

如果没有的话 赚钱吗 不寒碜

-以上为原回答-

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来说,笑果文化要做遵纪守法公司,可能杨也是要做遵纪守法公民

殊不知法律只是约束人的底线

社会责任感良心什么的大抵是不赚钱吧


user avatar   lu-fan-77-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错就是他把这句话发在了微博,众所周知微博就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垃圾桶,在微博替男性发声这不是讨骂?


user avatar   t-bu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能再表演一下那个么?”


“还要来么?”


“对,就那个,快点!”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你国男人还真是敏感呢。”


“AHAHAHAHAHAHAHAHAHA!”


脱口秀确实是冒犯的艺术,但脱口秀绝不是冒犯的伪装。只有别有用心的人会忽略其中的差别,一味模糊两者的界限,把段子带来的笑,变成有利自己的刀。

但凡杨笠加上“部分”两个字,我都完全能接受,因为我自信于自己对男女的看法没有偏见。

“砸狗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放在这场表演里不合适,这种攻击性言论往往是用自嘲的手法来表现——黑人白人亚裔脱口秀演员吐槽自己自己的身份带来的刻板印象,本山大叔自己是农民出身等等。

而拿“非我族类”开涮的咖啡大蒜周立波,下岗论的黄,被人喷也是活该啊……本山大叔卖拐都能联想到拿残疾人当梗,何况这么尖锐的言论。

什么是讽刺,什么是拉对立面,区别太大了。

如果这是一个合适的脱口秀,讨论的风向也不会这么一边倒。


user avatar   zheng-bu-t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国内脱口秀行业大爆发的一年。好的脱口秀应该什么样?曾经与李诞齐名的脱口秀演员池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曾经供职的笑果文化推出一场“脱口秀反跨年”演出,已经无缘这场活动的池子在演出呈现的第二天公开表示,“总有人问我脱口秀应该什么模样,我觉得很可能是罗翔老师那样,但肯定不是杨笠那样。”

池子


罗翔和杨笠都是2020年被大众熟悉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因为刑法网课在网上出圈,脱口秀演员杨笠因为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吐槽男性被关注。

这两个人都登上脱口秀反跨年的舞台,杨笠继续吐槽男人,罗翔则调侃了自己的遭遇,同时亮明自己的态度。池子看好的,是罗翔那种表演风格和内容。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罗翔


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份。杨笠只有一个脱口秀演员的身份,最多在演员前面加一个“女”字。而罗翔只是被李诞临时拉上场的表演者,他的本职工作就是讲课,就是普法。

有没有演员之外的身份,对于观众来说感受是不一样的,心理预期也不一样。对于杨笠,观众的预期更高,因为她在今年的脱口秀节目中表现优异,人们希望她一场比一场表现好,至少要保持水准,水平稍有下降就感到失望。尤其杨笠尽管没有演员之外的身份,却通过一年来的表现树立起“挑战男权”的人设,不管是赞美者还是批评者,都会继续盯着她,准备随时点赞或者反击。

而罗翔大为不同,他走上脱口秀舞台进行反串,更多是对日常形象的一种延伸和打趣,顺便申明一些观点。现场观众对他更大程度上带有好感,而且并不期待他在搞笑方面表现突出,降低预期之后只要看到罗翔稍显亮色,就准备发出笑声和掌声。

罗翔的表现也确实不凡,和编剧一起创作的文本质量不低,既有笑点又有态度,加上他今年以来严肃又轻松的讲课状态加持,绝对算得上当晚最精彩的表演之一。

罗翔的个人身份和真实经历,为他的表演加了不少分,尤其是无奈中带着深刻的部分台词。尤其是那句,“荣誉是有限的,只有德行是永恒的,这句话要时刻放在心里,但千万不要发到网上。”这句话赢得他这段表演中最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联系到他退出网络的无奈,不由让人叹息。

这就是脱口秀表演非常微妙的地方,既表达了自己,又逗笑了大家,背后仿佛还刺破了一些什么。这种感觉能够巧妙而模糊地传达出来,表演者真实的经历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相比之下,杨笠针对男性的种种“大胆”言论,不管观众认可还是不认可,那都更像是一种有意夸大甚至故意造成误会的设计,是为了冒犯而冒犯。

与其他喜剧形式相比,比如相声和小品,脱口秀的个人色彩要浓烈得多,个人态度和观点也更容易传达。夸张和表演是有必要的,平铺直叙不是脱口秀而是写作文,但夸张到什么程度,表演到什么状态,就有了学问。

就像作家写小说,很多人的第一本小说写的就是个人经历,真实性占很大成分。不过随着他逐渐成为专业作家,个人经历被挖掘殆尽,就需要在身份和经历之外再找故事和灵感。

脱口秀演员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并非一开始就做专业演员,而是一边工作一边兼职说脱口秀,这时候他就可以吐槽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奇葩事,而一旦他放弃原有工作专心做脱口秀,就会发现现实素材慢慢不够用,很多时候只能从态度到态度,从人设到人设,失去真实世界的支撑。

比较典型的是王建国的表演,这一两年在节目中很多时候都是纯感受输出,加上想象出来的场景,因此能排“千年老二”已经不容易。

相对于罗翔这样的表演者,杨笠也只能沿着此前形成的人设继续前行,哪怕戏过了,也只能如此。她当然可以用“只为搞笑”这样的理由,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解释,但评价男人的观点客观上就是传达了出来,这无法挽回,可能也不用挽回。

那么,怎么办呢?也许无解。杨笠不可能永远当新人,罗翔也不太可能因为表演受欢迎就转战脱口秀舞台。而且即使罗翔选择这样做,不远的将来,他同样会面临脱口秀演员的身份缺失尴尬。

听不止一位脱口秀演员说过,我们的脱口秀和国外有太多不同。同样是有所挑战和冒犯,我们挑战的是什么?不是不知道挑战什么更具效果,我们也只能先挑战目前能够挑战的这些,逐渐再拓宽边界。

罗翔的刑法网课挑战了一些东西,这次的脱口秀也挑战了一些东西,浅者看浅,深者看深。杨笠在《脱口秀大会》上的表现为什么受到关注,也是挑战了一些固有的东西。

脱口秀应该什么样子?这应该没有一定之规。重搞笑,重表达;重内容,重表演;重叙事,重观点;重共鸣,重冒犯,只要能把在座的观众吸引住,都可能受到认可和欢迎。

脱口秀在国内才发展几个年头,出现几个明星,还远远不到树立什么和推翻什么的时候。好的脱口秀应该什么样子?至少不应该只有一种样子。


user avatar   mian-tuan-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攻击男人,杨笠就会一直过着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平静生活。

没有男人,杨笠就会成为一个孤儿,再往前,连人都直接没了。

随便说说差不多得了,还变本加厉自嗨上了,自己画个逻辑闭环,嘴里叫着不好意思没有针对,心里想着快来看我生怕别人不当真,终于被人嫌恶心吐了两口,就开心的跳了起来,“快看快看我说对了”。

本来没人当真,哄骗上一群蠢人到处攻击,众人被迫当了真,挥手赶了赶蚊子,反倒成了错。

什么话都让她说完了,咋不上天呢?

为了冒犯而冒犯,为了引人注目而四处攻击,杨笠的所谓“脱口秀”有什么逻辑内容吗?

拳师们总喜欢意淫进行“自我迫害”,字母圈一般的G点令我费解,天天抄着她们精神领袖的圣谕奉为经典,一副理直气壮四处叫嚣的样子好似炸毛的鸡一样。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吐槽大会》第二期曹云金的表现? 
  杨笠最终会以什么方式凉? 
  中信银行未经池子同意将流水数据提供给笑果,并称「配合大客户要求」,这是真的吗?其他银行也这样吗? 
  《吐槽大会》提词器上连语气词都有,脱口秀演员该不该看提词器?提到什么程度是恰当的? 
  综合来看,杨笠的脱口秀跟李雪琴相比,差距在哪里? 
  如何理解「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 
  如何评价综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一期(上)? 
  如何评价《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八期(上)? 
  如果让郭德纲去脱口秀大会会怎样,会不会被笑果集团的人打死 ? 
  为什么杨笠的脱口秀水平呈断崖式下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甚至于讨厌周星驰与他的电影?
下一个讨论
在国外,资深的软件测试人员大多是手动测试,他们厉害之处在于测试用例的设计,但在国内,很多测试人员都把自动化测试当成很厉害的资本,为什么?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