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22 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第1页

  

user avatar   xia-feng-45-9-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失望,虽然有58个故事,举了很多例子,展示很多名人头像及其名言,但是听了很久都不能引起共鸣或者得到认同。

比如其中一个故事,公司里每隔20米贴急救二维码,可以发生危险时供路过的人扫描求救并学习急救知识。罗老师大力赞扬它的实用,并揣摩员工心理。如果公司出钱购买了这种急救培训和服务,员工会多么自豪感到。社畜的我感觉公司绝对不会在这方面花钱,同时也觉得即使老板这样做了,我也不会有一丝感到。

感觉罗老师的视角源自上流社会,担心着共同富裕,希望赶上时代潮流,搭上数据化之类的的快车,正确投资。比如他大概说你先研究出碳综合的技术,你就可以挣到钱,别人来用你的技术。贫穷的我听起来像走错了报告厅。以后可能不会再听跨年演讲了,我有钱的再来。


user avatar   thinkind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挟持下的读者杂志,拙劣的演员


user avatar   wei-chun-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可以,请保持自己头脑和思想的复杂,不要丧失对复杂事物的复杂理解能力,不要被二向箔式的思维方式给毒化了。


前天写了《跟罗振宇和吴晓波跨年,年都能过错!》,主要是吐槽吴晓波的跨年演讲。

今天来扒皮罗振宇的跨年演讲。

2016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直播时,深圳卫视曾以1.69%的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一。

而到了今年,已是七年之痒,罗振宇在跨年演讲前遭遇退票风波,损失千万。

所以,今年罗振宇面对着12000个空座位,用4个小时,53个小故事,无数个金句,煲了一锅心灵鸡汤大杂烩。

不过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时间朋友”套路,网上有人总结得好:

每年热点事件开场,将观众的情绪带入高潮,然后由此引出一些结论,顺带夸一下广告主“爸爸”。台下的观众会在这种莫名情绪和演讲氛围的渲染下,听着新鲜高端的名词,感觉物有所值,并且好像又学到了点什么。但细一咂摸,又觉得好像啥也没学到。

罗振宇的套路,我还可以再补充几点。

01

虚假做作的抒情


这一点之所以有资格被吐槽,完全是因为它是第一个恶心到我的点。

罗振宇开头第一句就是“欢迎回来,时间的朋友。

然后假惺惺地试图拉近与观众的关系:

那今年咱们就换个讲法吧。回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我是你的一个朋友,一整年出门在外。年末的最后几个小时,回到村里,大家一起坐坐,讲讲这一年我在外面听到遇到的故事。


我们的朋友回村跟我们聊天,可不会收我们的钱。

朋友圈里有人吐槽:罗振宇既不是时间的朋友,也不是你我的朋友,他只是资本的朋友 !

就是嘛,想打造人设,想赚钱,凭自己的本事,不偷不抢,不磕碜。

赚我的钱,赚我的吆喝,就老老实实地赚,但从头到尾却都装成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你说你装什么逼啊。

时间的朋友,可能是说倒了八辈子时间的霉,才修得今世罗振宇这样的朋友吧。

02

简单粗暴弱智化


我统计了一下,在4个小时的演讲里,罗振宇提到了10次“就这么”,平均每24分钟提到一次。

就这么一个动作,员工会发现,公司真的是在关心人。

就这么简单一个事情。技术难吗?一点也不难。

技术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一个产业级的变革就这么发生了。

在这一问一答中,关于公司、行业和职业的种种知识,就这么沉淀了下来。

就这么一招,那是真管用。谁能想到,把一个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的,居然仅仅是这么短短一句话。

提到24次“你看”,平均10分钟提到一次。

你看,还是刚才说的那个思路: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你看,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有两个面目。
你看,这是一个人人生阶段的腾挪,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腾挪。
你看,你有你一百亿元的数字化,我有我一百块钱的数字化。这是一个小创业者的恍然大悟。
你看,一本国民小字典,原来,还能这么干!



在罗振宇的BGM里,任何形式的成功,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大环境,不需要试错,不需要都长年累月的积淀,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妙招、巧思和某种品质。

让一个小五金店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选址,而是两口子和睦。

让员工上班的心情好一点的办法,不是涨工资,而是给他们发三色玻璃球。


一位名医之所以是名医,不是因为医术高超,而只是因为贴心地注意到了伤疤的大小。


……


你看,只用一两个小妙招小细节,哎,就这么成功了。哎,就是玩。


“你看,技术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一个产业级的变革就这么发生了。

我都能想象罗振宇说到这样的话时,一脸真诚的样子。

我不知道是他自己弱智,还是他把我们当成弱智。


那种“管理公司,不用正规的管理经验,却总想着处心积虑给员工家里寄月饼”的卡耐基式的古早桥段,心灵鸡汤微信公众号现在都没脸写了,罗振宇却还拿着鸡毛当令箭,在不同场合当成宝一样,反复诉说。


真佩服罗振宇,不知道哪里听来看来的鸡零狗碎的小故事、小细节、小情调,被他拿来编成心灵鸡汤的素材。一坨屎,都能被他镶上金边,把它当成巧克力工厂成功的原因。

当他发现这个思路能行得通时,一定高兴极了,肯定第一时间给自己的演讲定了个主题:“原来还能这么干!”

是啊,原来还能这么干!

严肃一点说,就是罗振宇把所有的东西都简单化,只强调一个富有戏剧性因素,会让人对世界的复杂失去感知力,容易产生轻松就能掌握的错觉和傲慢。经常用这种方式看世界想问题,很容易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懒惰。


而罗振宇用这种方式,在你面前塑造出一种“你看,我看得多透彻”的形象,然后就能轻易把“跟着我学,多简单”售卖给你。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就是,“谜底就这么简单。”

03

金句的中间商


罗振宇还在网站上亲自拆书讲书时,我听过不少。尤其记得他讲《戊戌变法史事考》,说康有为和光绪是网友见面,虽然有些故作惊人语,但作为一个起点去了解一本好书,也挺好。

而现在,罗振宇越来越让人失望的点在于,他越来越故步自封。随时插拔的“U盘化生存”虽然不说了,但“软技能”和“给员工家里寄月饼”的故事,我是耳朵都听出茧来了。

如果以前罗振宇是书籍的二道贩子,那么现在他连公众号爆文作者的水平都没了,直接沦为金句的中间商了。

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金句层出不穷。

但罗振宇毕竟对大众心理把握得足够准确,制造和援引金句,也技高一筹。

烂大街的金句他不碰,他要足够小众足够有格调

据我不完全统计,罗振宇演讲里出现的金句来自于德鲁克、博尔赫斯、艾略特、凯文·凯利、贝索斯、齐泽克、沈祖芸、赵汀阳、王鼎钧、莎士比亚等等。你看,这里面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人;而就算你知道的人,罗振宇引用的也是他的非著名金句。

甚至,那句莎士比亚的“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都是罗振宇团队在冷门的不能再冷门的《辛白林》中翻出来的。看到那么多人为一句冷门金句而高潮,罗振宇团队应该会露出会心而轻蔑的微笑吧。

不小众何以突显有格调?没格调何以产生高大上的快感?不如此,怎么会卖出好价格?

确实如罗振宇所说,狭路相逢了,不过不是我们和自己的时代,而是急需文案的当代人和罗振宇。

在拔个智齿都需要文案的年代,在“跨年文案”都能上热搜的年代,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那么不在乎文字本身的力量,却如此需要文字为自己装点门面,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总之,在这个文案的年代,聪明如罗振宇,注定会成为金句的中间商。

还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拆书,效率多低,多麻烦啊。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那么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这么简单。(罗振宇真诚状)


本来,我看了一本书的金句,分享到社交媒体,是“我—作者”的连接模式,现在变成了“我—罗振宇—金句”。有的人甚至只愿意享受“我—罗振宇”的金句的连接,而非“我—别的金句”的连接

想想看,那群平时估计连朋友圈都不发的人,是不是这两天突然哐哐哐连堆罗振宇的金句截图。

而且,他们也就只享受金句带来的虚幻快感。罗振宇在演讲中的道理也是有逻辑地一步步推导出来的,我也没见哪个人在朋友圈把“朴素的道德直觉”和“共同富裕”的逻辑推演过程讲一下。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有这样的市场,就有这样的中间商。有中间商,就有差价。

揩了金句的油,罗振宇自己变得脑满肠肥。

这就是金句中间商的差价。

最后,如果可以,请保持自己头脑和思想的复杂,不要丧失对复杂事物的复杂理解能力,不要被二向箔式的思维方式给毒化了。

试图把你的思维变成“你看”和“就这么”的人,不是为了帮你理解世界,而只是为了把你变成韭菜。

—The End—

作者:魏春亮,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中文系研究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南方都市报》前记者,参与翻译《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作品发表于《萌芽》《青年文学》《南方人物周刊》等刊物。现主理公众号“亮见(ID:liangjian0624)”,写真诚的文字,做通透的人。


user avatar   ling-hu-er-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一个做生意的商业活动。

思维造物招股书显示,2016至2019年,门票销售流水分别为855万元、934万元、958万元和1282万元,购票人数分别为5769人、5922人、5781人和7838人,平均票价为1483元、1578元、1657元、1636元。
即使是在疫情影响的2020年,依然有495万元入账。
今年的票价分为980元、1680元、2980元和4680元四挡,价格均比往年更高。按照最低票价保守计算2021年线下门票带来的收入也将超过1170万。

(引用自AI财经社)

实在是搞不懂,一个帮你梳理2021年发生了一些什么,以及将一些概念重新定义的前央视主持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

罗振宇最好的节目,恰恰是在优酷时代免费的《罗辑思维》。




  

相关话题

  为何历史上那些高智商的名人子孙往往都难以再创辉煌? 
  有哪些一胖毁所有的名人? 
  有哪些一胖毁所有的名人? 
  比尔盖茨在人类历史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历史上有哪些成就颇高但鲜为人知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演讲? 
  如何评价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搞笑? 
  喻恩泰是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任正非,有什么故事? 
  有哪些名人当年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前一个讨论
立陶宛政府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对该国政府会造成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华为粉丝(包括黑粉)的爱国言论,要让华为买单?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