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句话? 第1页

     

user avatar   morning-su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一个本来家底就很厚的后浪,在媒体镜头前炫耀自己的家庭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变得更富有,还得意洋洋地吐出一句“好日子还在后头”,你我谁都可以上去唾他一口。

可事实是,说这句话的郭月华大妈,是一位再朴实不过的农民啊,而且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说是传统意义上生活条件最困苦、地位最卑微的群体也不为过吧?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实实在在的辛勤劳动大幅度地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水平,到底是触动了哪些人的神经呢?

当然是那些口头上一遍又一遍复读左派进步马克思阶级术语,以无产者劳苦大众自居,实则对人上人地位迷之执着、瞧不起广大基层体力劳动者的小布尔乔亚神友了。

所有摆着一副流汗黄豆的苦笑的脸,用“好日子还在后头”这句话表达对现实的愤懑不满的人,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不满呢?是对农民过上好日子的不满。他们本质上是见不得农民等基层体力劳动者过上好日子,见不得自己在农民等基层体力劳动者面前的“人上人”势差越来越小这一现况

他们心里比谁都明镜着呢。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贫困县的普通劳动者,通过勤劳和扶贫政策,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就这么一件事,引得无数神蛆破防,可见网上这帮“自嘲”“感恩”都是些什么货色。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年轻人推荐一本书:《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这个书的作者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官。他的观点其实在2013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导致了书中的情况晚了几年出现而已。

因此上,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是不可能的。

你们可以认为我说的不对。但是我只不过只转载这个书的作者的观点。至于他的观点。估计比知乎所有人加起来都厉害。。


user avatar   feng-zhong-lu-re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开玩笑,不抖机灵。很严肃的分析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

最近这两年,知乎突然掀起了一股思潮,各种感恩党,赢麻党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知乎的舆论高地。

我一直在思索着,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如此悲观?如此心怀不满?

这个疑虑困惑了我数月之久,就在前几天,我认为该做一个彻彻底底的调查了。

我一路查下去,询问了很多人的意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直到有位仁兄给我提供了知乎用户群体的分布数据和用户活跃度。

我仅仅花了二十分钟仔细观摩,终于得以拨开云雾见青天。

原来,在知乎,人文社科是第一热门,用户活跃度极大,而在知乎中,男性用户的数量和活跃度远远大于女性用户,城市用户数量远远大于农村用户。

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的领域,男性活跃度更上一层楼。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在此发言的,大多数都是大城市的焦虑男青年(极少数女青年),他们见识了有钱人的世界,难以忍受枯燥无聊的生活。反观农村中(我周围)拥有此种思想观念的人较少,就算有,也并不会如此强烈,以至于像那些感恩党和赢麻党一样,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无论说什么,流汗黄豆先打头阵。

我总是很蠢,蠢到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把局部当做整体,把一部分人的声音当做全体的声音。

这些男男女女产生了许许多多不成熟且极端的思想,比如——皇汉主义,极端女权主义,逆向民族主义,男权主义,慕洋主义,爱狗人士,反爱狗人士人士,大国沙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

这些人总是喜欢在自己根本不了解的领域指手画脚,明明一无所知,却比谁都明白。以为自己是言官,是隐士高人,是看透人类与社会走向的人才。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这些人是典型的酸腐文人,甚至连酸腐文人都不如,一个个只会雕虫小技,专攻笔墨文章,日赋万言而不可取,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回到题目,好日子当然还在后面,因为你们远远代表不了中国青年的思想。你们是少数人,你们自以为是强权的反抗者,自以为尚有热血的中国青年都是傻子,我就在这里静静的看这世界的走向,看五十年后,谁的路能走通。

注:图我就不放了,也懒得放,大家自己去搜,都是唾手可得得东西。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家确实在后面迎来了好日子。

可惜不知道刷这个图的人的「好日子」还剩几天。

也许是因为图里的人真的迎来好日子而破防了?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凯恩斯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特指郭月华大娘的那个新闻截图表情包的话,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很简单,但要分开来看。

一方面,郭月华大娘自己确实过得越来越好了,这句话对她而言是句实话。

而且实际上不只是她本人过得比以前好,作为重点照顾的扶贫对象,大娘的家乡(潭头村)整体发展比几年前要好得多(以至于能上C站的新闻不止一次,具体内容可以在B站自搜,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原因原视频我上传不上来),她本人只是作为当地扶贫成绩的一个代表人物而出的名。

另一方面,之所以她的这句话在有些时候会变成一个颇有阴阳怪气意味的表情包,则在于还有不少人的生活压力实际上是越来越大的,而且一些在外人看起来“不痛不痒”“矫情”的困扰也确实存在,对这部分人来说,“后头”的日子,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乐观值得期待。

像是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普通的本科学历已经不够用了,甚至研究生也在肉眼可见地贬值,似乎不是名校或者海归的博士生,想找个好工作、早些结婚成家都不太容易。

像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状况随着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的原因而每况愈下,乃至体检都不敢去,收入却不见得有多高,同时还要担心自己在35岁左右时被“淘汰”和“优化”,以致还不起各种贷款,在父母、另一半和朋友寻求帮助时帮不上忙,之后再被扣上“无能”“你自己不行”“不努力”的帽子。

像是**词越来越多,想不阴阳怪气地好好说话,直接写却发不出来,甚至一些很正常的话(像题目里郭大娘的这句话)也莫名其妙被吞(同时,同样的话,甚至更过激的话,由另外一小部分人说的话,那无论怎么写怎么说,都不会被**,甚至肉眼可见的极端思想他们也发得出来,被别人举报都没用,一种拉偏架的感觉过于明显)。

像是真金白银买来的书和看的电影是“阉割”“剪辑”“和谐”过的;像是游戏里的卡面和画面是“修改”过的,花了正版的钱,得到的却是盗版的体验,甚至不如盗版。像是各种无演技、无敬业精神,甚至人品也堪忧的“偶像”们各种占据屏幕,轻松赚着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又不知道何时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音乐和app会突然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而下架,可一旦对此表达不满,就会被另外一部分人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甚至“罪名”。

等等等等。

一旦有过类似上述经历的任何一种,那么相对于郭大娘对自己未来的乐观预期,这部分人就会感到一种被抛弃和被差别对待的感觉。

就像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看到《后浪》时,就像小镇做题家、普通社畜们看到丁真、何同学、谷爱凌等等明显更被“时代”所优待、宠爱的那一小部分年轻人时,这种感觉其实是一样的。

尽管郭大娘不是什么“后浪”,也不是丁真、何同学,更没有谷爱凌的条件,但作为一个受到照顾的对象,她仍然成为了被迫“吸引火力”的对象,尽管那些调侃并非针对她本人。

说到底,一切的根本还是在于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人确实在越来越好,而有些人确实在越来越艰难,平等的问题从来不只在于财富的平等(就像很多用这句话的表情包的人,实际上是比郭大娘的生活条件要好的,郭大娘实际上不比他们富裕),更需要机会和权利的平等,大多数时候,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比单纯的财富平等更重要。而郭大娘只是因为自己的这句话,既幸运又不幸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小符号。

如果不是因为上述客观现实的存在,那为何这么朴实无华也很真诚的一句话,会让人感到“阴阳怪气”呢?


这句话在有阴阳怪气意味时,关键的不是郭大娘的那句原话,而是很多时候无法直接说出来的,在那句话和那个表情包背后的画外音:那,我们呢?


user avatar   wu-yue-67-47-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真的,我很不理解,明明是当代年轻人针对未来没有希望,生活看不到阶层上升通道而自嘲的话,偏偏就有那么多人,那么多高赞回答引申为,看不得脱贫攻坚的好,见不得农民幸福生活,这是上层请来的水军在设置引战话题的吗?

什么城市小资阶级都出来了,城市里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无权也无势的普通人,与脱贫攻坚的农民一样靠劳动在为生活或者生存奔波,各有各的生存和烦恼,何必在普通人群体之间割裂出一道鸿沟,然后学西方的身份政治一样互相攻战呢?

2022/3/8更新,一点思考吧

第一,为什么说这句话自嘲?

因为这句话弱爆了,有反动主张吗?有反动策略吗?有反动的倾向吗?都没有,就是阿Q式的、无可奈何的吐槽,上纲上线到否定国家成就和道路,实在是匪夷所思,“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就算是防微杜渐,让年轻人连这样弱爆的话都不能说,都不敢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到这样的地步,我很好奇,到底是谁对国家不自信?是说这类话的人还是拼命封杀扣帽子的人?

第二,为什么当代年轻人更需要阶层上升通道?

从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到如今的20年代,阶层上升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的,内卷是越来越重的,阶层是越来越固化的。

就好像房价一样,初期也许夫妻支撑也能入手,现在这地步,六个钱包才有资格上车,资源和机会都在减少。

最怕的就是,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很多年轻人不这么认为,出生晚了,怎么着,就该吃不着肉仅喝汤么?或者是得比上一辈付出更多更苦的努力才配吃上肉?

第三,凭什么不让年轻人有机会向上?

当然,评论里也有劝人喝汤向善的,说“这个阶层有吃有穿的还不够么”“就想向上爬想做人上人,难不成想爬到10多亿人上头?”“有的人只想服务群众,有的人却想当人上人”“生产力极度发达,按逻辑也不足以让所有人实现阶层跃升”

我想问,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什么不对?站在道德高地上,甚至有可能已经站在获益阶层的角度上,却指责别人想当人上人,指责别人想往上爬,甚至是以生产力、社会发展为名,逼着年轻人别爬,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生产力极度发达的社会形态,目前主流的预判有2种,一种是物质文化科技极度充沛、所有人都能自由选择职业、人生,成为宇宙中的神级文明,很多科幻小说中都对这种文明充满了向往;一种是彻底绝望的赛博朋克,底层人和上层人彻底成为隔离的2个物种,大多数的人类实际意义上对社会无作用也没有支配权限,这方面同样有很多影视、游戏作品加以表现。

作为普通人,你想未来的方向是神级文明呢?还是赛博朋克呢?

最后举个服务群众的例子吧,乡村支教,确实很多大学生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路,但乡村学校确实留不住优秀学生,也很难留住优秀教师。

《乡村教师月收入集中在3000-4000元,占比34.55%;老师:实情了》

更多的评论大可以从道德入手,批评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没有服务群众精神,但是多读读书,批评的越猛,《子贡赎人》的负面意义就越真实


user avatar   cui-zhi-wei-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找到的最早出处。

人民日报1958-10-08第3版

在第三工区九队的食堂里,贫农尹积福一家和全队一百多个人在一起会餐。尹积福今年六十二岁了,子女小,劳力不强。他过去吃饭很“当心”,老是不敢吃足,怕吃过头要超支;解放前更是有一顿没一顿,终年为肚子发愁。在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时,尹积福还有点不相信,开头两天不敢吃足,怕最后还要算账。听了有关政策的宣传和鸣放辩论,心里才踏实了。他激动地对全家人说:我们真是到了天仙佛国了,共产主义才沾了点边儿,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user avatar   nan-zhi-99-36-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父辈便是农民,也到了快拿养老保险的年纪,你猜猜一个月多少钱?整整150块

当然是好日子啊,毕竟不用劳动就能赚钱

至于我楼下那大爷,一个月8000退休金

别问,问就是正黄旗

我不讨厌杨超越

因为她知道三斤猪肉能买一百斤玉米

前阵子回老家,父母告诉我不允许私自养猪了

我不知道,他们种的那些地,够买多少猪肉

好在最近推出了失地农民保险

只要你没地,一个月1000-3000块

很诱人吧?

但你要一次性补缴3w-15w的社保

可是我都失地了,哪来的钱?

也许你觉得,失地就是征地,能一夜暴富

我只能告诉你

农村的征地标准(房屋)

低得令人发指

我有个朋友的叔叔,因为征地反贫

半辈子的积蓄,换不来一室一厅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征地

水田、旱地、转用地、园地、林地、农村道路、沟渠等农用地40854元/亩/38893元/亩;集体建设用地16342元/亩/15557元/亩;未利用地8171元/亩,7779元/亩。


这是随手百度的,看来全国都一样

注意,一亩≈666平米

而我老家的房价,已经8000以上,广西均价,也已经上5000

这,好日子

我且随便说说

你也且随便听

你要蒙着眼睛说不信,我也没办法

毕竟农民没有统战价值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哪些文化不高却说出了惊世名言的? 
  有哪些让人过目不忘,越想越有道理的法律格言或谚语? 
  有哪些击中你内心阴暗处的句子? 
  什么更好,廉价的幸福还是崇高的痛苦? 
  如果百年后,你的墓志铭上只能写一句话,会写什么? 
  为什么英文名言会有一种高级感? 
  如果百年后,你的墓志铭上只能写一句话,会写什么? 
  有没有一句话让你喜欢了很多年? 
  「存在即合理」体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历史上的政治人物说过哪些震撼人心的名言? 

前一个讨论
你们所认识的女神级别的女生是怎么发朋友圈的?
下一个讨论
乌克兰自愿加入北约,俄罗斯要动武改变乌克兰的亲欧想加北约的政策,乌克兰真的有错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