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无法理解携民渡江,携民渡江是何道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曹军之残暴,是侵华日军都望尘莫及的存在,这也正是曹操得不到天下的原因。襄阳百姓见了曹操,恐怕比后人见了日寇还要恐惧,自然要拼命逃跑。

我们估算一下曹操和日本鬼子在历史上对我国人民屠杀数据,以屠杀人口/总人口的屠杀率进行横向比较。不然不同朝代人口基数不同没有比较意义。

当然了,由于历史记录缺失(其实日寇屠杀的相关记录也并不绝对完整,很多人认为存在低估),我这个计算方法也比较暴力,这个比例数值仅供论坛比较参考。

一、曹操一般屠杀率估算

(无明确数据屠杀都计作1w,和其他王朝一致)

三国初期魏国人口大约低于450w(这是曹奂时期的史料人口,没人觉得魏国发展到曹奂时期总人口比开国还低吧。另外我们统一下标准,屠杀数据和总人口数据全部使用史料里数据),全中国人口不到900w。

由于古书记不清明确人数,所以保守起见,凡是写有“数”的,按最低数字3计算.写有“屠”字但无数字的,估计为1w。(因为古史记载落后,一般只有大规模屠杀才会记录)。

1.攻击陶谦屠徐州——屠杀30w

【后汉书陶谦传: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三国志武帝纪: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第二次屠徐州)
【三国志陶谦传引吴书: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

2.屠雍丘——屠杀1w

【三国志张邈传:邈从布,留超将家属屯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

3. 屠彭城——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

4. 屠邺城——屠杀1w

【后汉书孔融传: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
【后汉书荀彧传: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
【三国志仓慈传引魏略:城破,执邵等辈十馀人,皆当斩。太祖阅见之,疑其衣冠也,问其祖考,而识其父,乃解放,署军谋掾。】

5. 屠柳城——屠杀1w

【三国志公孙康传: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

6. 屠兴国——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

7.屠河池(此处为屠杀氐人)——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衆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8.屠大陵——屠杀1w

【三国志夏侯渊传: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
【三国志武帝纪: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9.屠枹罕——屠杀1w

【三国志夏侯渊传: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10.屠宛城——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11.坑杀大量袁绍降兵——屠杀8w

【后汉书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12. 残酷利用士兵——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引山阳公载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

13.对降军进行残忍杀害——数字太小不计算

【三国志武帝纪引曹瞒传: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

14.水攻灌城导致城内死一半人——屠杀1w

【三国志武帝纪: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壍,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15.屠杀许都汉官——屠杀1w

【山阳公载记: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者实贼也,皆杀之。】

总计屠杀50w人,曹操屠杀人口数字占魏国初期人口的11.1%(50w/450w)。即使按全国数据计算,也屠了三国初期总人口5.5%(50w/900w)。

(曹魏人口数据出自《三国志》上景元四年(263)的魏国人口普查。当时数据是魏国+蜀汉地区的90多万户,人口总共五百多万,可见曹魏人口是低于450w的。《通典》取为440w)


二、曹操最低屠杀率的估算

(只计入史书中有详细数字的屠杀,无明确数据的屠杀完全舍去)。

因为史书记载粗糙,所以数据肯定有出入。不过,虽然很多记录经常搞不清屠杀具体数据,只写一个“屠”字了事,但徐州大屠杀是明确注明有数十万的,我们往低估计30w没问题。同时徐州大屠杀造成的河水拥堵现象也被计入地理古籍《水经注》里,日寇在南京大屠杀时也一样发生了河水拥堵现象。可以说数值类似,血河相同。

1.攻击陶谦两次屠徐州——屠杀30w(只计第一次)

【后汉书陶谦传: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2.坑杀大量袁绍降兵(负责后勤的民夫)——屠杀8w

【后汉书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仅这两次明确的屠杀数据加起来,也已经将近40w了。考虑到还有其他数据不确切的屠杀,我们凑合整算40w,那么曹军最低也屠杀了8.8%(40w/450w)的领土人口。

8.8%~11.1%,这就是曹操屠杀人口比例的大致区间。现在让我们再看看日本的。


三、日寇屠杀率计算

按国家官方数据,当时中国人口是4.5亿,我国军民伤亡3500w,死亡人数是2400w。日本屠杀中国人口5.3%(2400w/4.5亿)。

请注意,这些数据包含了正面战场上战死的中国军人。当做屠杀百姓和俘虏的数据看其实偏大一些。

计算日本时不考虑的实际占区,这是因为日军可以用飞机和细菌武器对我国非占区进行人口屠杀(比如重庆大轰炸),曹操的霹雳车可没这个本事。

所以最后结果是:

曹兵屠杀总人口比率>日军屠杀中国总人口比率×2。

曹兵最低屠杀总人口比率≈日军屠杀中国总人口比率×1.5

换句话说,荆州百姓看到一个曹兵的恐惧,约等于湖北百姓看见两个曹兵。你说他们会不会跑?




四、为什么曹魏比侵华日军还残忍?两国对待被俘军民的不同政策

为什么二者数据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原来和曹操相比,日军对降兵是有网开一面的制度的。虽然这个制度时常被打破,但有制不必依和无制可依有质的区别。

而曹操这边呢,呵呵。

故围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於围也。】——《魏书》

有且只有双方未交一兵,对面直接放弃战斗的情况下曹操才会接受投降。哪怕20投都不行,一旦围城就必有屠城——法国恐怕都不符合曹魏宽恕标准。基本等于说自己不接受任何投降。

从这些制度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出曹魏远比日军更残暴,也和上面的实际数据相符。曹魏道统之所以如此衰薄,从这些暗黑兵法里就能找到原因。

话说我是不是给蒋委员长找了个好朋友?

“日本人进攻河南的手段这么毒辣,给灾民发粮食,是我没有想到的”——常凯申



五、是否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战争一直如此残酷?

否。我用同等方法计算过其他封建王朝开国时屠杀情况,几乎所有的汉人王朝的开国屠杀率都在1%以下,只有曹操和侵华日军零头的零头。(详细估算见下面的p.s.)。足见中华文明之仁德,同胞情谊之深厚。

一般只有异族入侵时,才会有曹操这样恐怖的十位数屠杀。

除非有人证明二十四史一起商量好了针对曹操,否则汉族第一魔王的招牌曹操是绝对去不掉的。


六、总结

由于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学课文和影视剧的刻意引导,很多人都把曹操想的太温情了,认为曹操的道德缺陷仅仅是篡位而已,于是便擅自站在当今社会的立场表示这不算什么。

但其实真实的曹操更接近一个怪物,一个你不敢和他目光相对的恐怖食人魔。他可以因为一个不满意棒杀枕边人,也可以因迷之怀疑折磨死刚救完他命的医生,更可以毫无同族之情的屠尽天下苍生。

曹操的道德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君臣礼仪,而是他到底还算不算一个人。




p.s.1下面我再用同样算法估算下其他汉人王朝开国时的屠杀数据,来看看曹操的残酷是不是能用一句“古代都这样”的葫芦话蒙混过去的。

这种暴力计算肯定有粗漏和遗憾,所以仅供参考。如有更好的计算建议或者史料疏漏,在下非常欢迎批评指正。

一 、秦始皇,存疑/0.05%

存疑原因:当时屠字也可以认为是攻克城池,因此有所争议。不过在魏晋时期这个歧义就没有了,《后汉书》作者就提过杀戮过多就叫屠。

1.屠魏国大梁,1w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大梁。”】

【《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魏世家》:“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秦朝人口2000w,比率为1/2000。

(厚颜无耻的王司徒还好意思砸始皇帝的庙,不撒点啥照照自己主子?)


二、刘邦, 0.76%/0.38%。

这里我要替刘邦说一句,虽然数据不低,但刘邦从没自主屠城,他的屠城记录全是是势力裹挟和部下自发的(他的部下比较接近联邦)。后来刘邦打到他最恨的项羽那里时,反而没有进行屠城。刘邦其实够仁君了。

刘邦的第一部分屠杀是反秦时跟随大部队进行的。按无数字视为一万看,屠杀3w人。但考虑到刘邦只是跟随项梁等人进行从攻,责任较小,姑且算1.5w。

“南攻颍阳,屠之”。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
“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高祖本纪》

另一部分是部将屠城。有7次屠城记录,按原则来说是7w。但问题是这些屠城多半也是跟随项家人进行的从攻。刘邦的体制比较特殊,属于联邦转分封制,开国前刘邦部下受到的管束极低,甚至一度发生过韩信等人在相约作战时放刘邦鸽子,导致刘邦差点被项羽杀死的恶性事件。而在立国后刘邦部下再无屠城记录,所以也酌情减半,即算3.5w。

——总不能把白起坑降的账算到周天子身上吧。

樊哙: 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周勃: 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柴武: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综合来看,刘邦屠民5w,汉初人口为1300w。屠杀比例为0.38%,如果你认为不应该减少刘邦的责任,就是0.76%。

可能是屠字在汉代的歧义问题,让刘邦的数据比较偏高——然而依旧只有曹操的零头。建议围刘救曹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三、刘秀,0.2%

其实刘秀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谴责部下屠城行为的皇帝。

1.屠四川——3w(口以万数)

【岑降吴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冬十一月戊寅,吴汉、臧宫与公孙述战于成都,大破之。述被创,夜死。辛巳,吴汉屠成都,夷述宗族及延岑等。】——《后汉书 光武帝纪》

【(吴汉)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帝闻之怒,以谴汉。又让汉副将刘尚曰:“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于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尚宗室子孙,尝更吏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麑啜羹,二者孰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后汉书·公孙述传》

2.屠南阳——1w

【更始诸将各 拥兵据南阳诸城。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后汉书 吴汉传》

【时,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 怒吴汉掠其乡里,遂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诸贼合从】——《后汉书·岑彭传》

屠民4w,东汉初人口2200w,占比0.2%。


四、刘备,0%

正史野史都无屠城记载。

其实原本按携民渡江的反屠城事迹给他弄个负数的,想想那帮百姓可能最终也不归属他管理,何况别的势力可能也有类似行动,一一考究实在太痛苦。免得别人说我刘吹就删了。

不过百姓应该还是很喜欢刘备的,引一下我这个文章。


五、孙权,屠杀比例为0.25%

仅有一例,1w。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三国志.吴主传》】

虽然我们经常看不起孙十万,但是他的心还是不错的,曹操境内也有人民大规模逃向东吴。虽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屠不到别的城....除以东吴人口400w,屠杀比例为0.25%。



六、杨坚 存疑/0%

未找到相关历史记录。但他有焚邺城之举,想来并不是绝对干净。

投胎李曾告诉我还有射杀百姓诱敌的事,但怎么想也不可能射够1w吧。何况前面曹操杀淳于琼几千人我也一样舍去了,故不采用。


七、李世民,0.06%

1.屠夏县。1w。

【“(武德三年)五月壬午(二十日),秦王世民屠夏县”——《新唐书》

“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五月)壬午(二十日),屠之”——《资治通鉴》】

2.屠高句丽,三千人

【“收靺鞨兵三千余,悉坑之”——《新唐书》】

唐初人口为1800w,屠杀比例为0.06%。


八、赵匡胤,0.2%

1.曹翰屠南唐——屠杀3w人

【屠城,死者数万人,取其尸投井,坎皆满溢,余悉投江流,家赀货钜万,翰悉取之——《南唐书 - 卷八 三徐三王二朱胡申屠乔睦列传》】

2.王全斌在蜀地杀戮——屠杀3w人(实际可能还多些,因为王全斌之前已经纵兵侵扰了)。

不过后蜀杀戮事件后赵匡胤处理的还算人道,算他只有2w的责任吧。

【成都初,王全斌虑蜀降兵为乱,徙置成都夹城中,至是,诸将欲尽杀之。康延泽请简老幼疾病七千人释之,馀以兵卫还,浮江而下,贼若来攻夺,杀之未晚;诸将不从。死者共二万七千馀人。——《续资治通鉴》】

【秋,七月,帝闻西川行营有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者,亟召至阙,斩之都市。近臣营救颇切,帝因流涕曰:“兴师吊伐,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当速置法以偿其冤。——《续资治通鉴》】

总计屠杀6w,北宋初年3000w人口。屠杀率0.2%

宋朝的文字记载比较详实了,前朝简单记录的一个“屠字”,宋朝能精确到千位。这时我们就能看到,古代能记录到一个“屠”字的事件远远高于我保守估计的一万人。


九、朱元璋,存疑

屠杀肯定有,而且数字估计不小,相关野史,甚至明朝官员的私史也记载屠杀现象。但是正史无载不说,明朝基础人口数据的争议也很大,实在无法计算。




除了曹操和朱元璋以外,各朝开国屠杀比例总计为1.36%,平均值为0.17%。

好了,现在再看看曹操的11.1%,明白我为什么拿他和异族入侵比了吗?还觉得曹操算是中国人吗?

无论是屠杀数字大小,还是屠杀记录多寡,曹贼都比其他汉人皇帝远远高出一大截。除了蒙元满清这种异族屠夫,连日本鬼子都自愧不如。如果不是晋代魏统,谁愿意承认这玩意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朝代?




p.s.2

评论区有一位大佬,他提出一个神论,认为三国人口应该按3000w算⊙∀⊙。

而且他只允许他增加未统计的基数人口,不允许我增加未统计的屠杀人口。换句话说,就是人口基数要用现代猜测假说,后者得严格按史料统计....

像这种用两套体系算一个问题的方式当然是耍流氓。不过按曹粉思维来看曹操的屠杀比例也很有趣,我们计算下看看:

1.曹操没有统一全国,且魏初人口约等于吴蜀两国之和,那么曹魏就是1500w人口。屠杀数据我们可以继续沿用上面的50w~40w。

2.50w/1500w×100%=3.33%,或者40w/1500w×100%=2.67%

恭喜曹丞相!他的屠杀只等于半个日本鬼子(5.3%)啦!虽然仍远远高于历代汉人君主屠杀比例之和1.36%,是如假包换的汉族第一屠夫。但曹粉的一小步,就是曹操道德的一大步!

然而,正当我要把这个曹操比日本鬼子慈悲的计算告诉给这位键史大佬时,我发现他已经永远接受不到这个好消息了。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这位老兄在计算兵民比例时也是认为曹魏只有500w左右的(不然魏国的兵民比直追现代国家)....


嗯。。。。


注:本文统计面积太广,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所疏漏,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感谢 @明德格物 对李世民屠杀历史的补充。


user avatar   xiao-xing--xing-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与你说的恰恰相反,不是刘备裹挟民众,而是刘备被民众“裹挟”。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刘备没有强迫民众,民众是自发性的归于刘备队伍,这导致刘备的行伍被拖慢了速度。

不仅需要速度摆脱危险区域,还需要速度去抢占江陵,所以大家建议刘备放弃百姓,加速去江陵达成目标。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划重点,刘备正在逃命……

逃跑需要速度。

十余万众能提速么。

不能,只会越来越慢。

刘备军能提速么。

可以,只要抛弃百姓独自行军。

但是人家刘备不愿意。

这十万余众因为速度越来越慢,无论如何都会被曹军追上。

刘备则不然,对百姓弃之不顾便可避免被曹军追上。

那么刘备有没有力量阻挡曹军追击,守卫这些百姓?

“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他不能阻止追兵,也无力保护这些百姓,而这些百姓越来越慢又注定被曹军追上。

这种情况下,就算刘备脱离百姓率军去抢江陵,能挑出人家任何不是?

况且刘备决定陪着百姓到最后一刻。

他没放弃百姓,反而放弃了夺取江陵渡江的战略,放弃逃亡,硬是陪十万众走完最后一程。

如此而已。

当阳之败后的刘备有多惨?

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刘备能开天眼看到后续逆转,所以在当阳这里收买人心否,显然没可能。

那就是一代枭雄的真情流露,不惜事业和命运陪十余万众葬送掉。

有人说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这很幼稚,这不可信,这不符合利益。

政治人物也是人。

四十七八岁的刘备又一次失败,又一次被曹操驱逐,又一次踏上逃亡命途,除了愿意跟随他逃亡的将士们,他一无所有。这时十余万众扶老携幼,举家来投奔穷途末路,甚至即将灭亡的自己,他深受触动就不是情理之中?

他当然会继续奋斗,但不代表那一刻不能有为十万百姓最大限度付出的决心。

二次不忍攻襄阳取刘琮,哭刘表墓,不忍放弃百姓这一系列事件,正可以说明这阶段刘备的情感是贯穿一致的。

刘备裹挟百姓。

刘备以百姓为肉盾。

刘备作秀收买人心。

刘备收割韭菜,为日后铺路。

刘备不忍放弃人口资源这巨大利益。

……

请多看点书,有点人味吧。


挂一个。

什么叫味道,这就叫味道。

地摊文,百家号的味道。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这是刘备集团预料到会被追击的情况后,刘备的选择。史料明文的事情,到这位答主嘴里就变味成刘备是一个知道不会被追击,没料到会被追击,所以才和百姓一起走的人。

事实呢?事实恰恰相反,刘备知道了会被追击,知道了将被追上,仍然陪百姓走完最后一程。

汉晋春秋曰:王威说刘琮曰:"曹操得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解弛无备,轻行单进;若给威奇兵数千,徼之於险,操可获也。获操即威震天下,坐而虎步,中夏虽广,可传檄而定,非徒收一胜之功,保守今日而已。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

刘备离开后曹操必然“轻行单进”的加速南下,这种事情王威都看得明白,到底有啥理由认为刘备集团的有识之士们对此毫无预判,没有共识?

刘备离开的是襄樊,并不是离开荆州境内,人家曹军为啥不追击他刘备,他刘备又为啥觉得曹军不会追击自己?

这位答主再三强调“刘备压根没料到曹军会追自己”,“曹军很远”等等,显然深受“一日一夜三百里”的荼毒——因为追兵特别快,所以被追的人就应该是没料到被追上。

请问这是什么逻辑,这就是摆摊文学的逻辑认知。

人味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但有没有人味是容易区分的。

总结一下:

刘备不知道会被追击才和百姓一起走,知道了就弃百姓而去。

刘备觉得不会被追击才哭刘表墓,知道了才不会政治作秀。

追兵一日一夜三百里,所以刘备就该没想到被追上。

史料看不见,逻辑乱如麻,人味从未有,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并不拒绝对历史人物有阴暗面的揣测和推论,但起码要符合基本史料,而不是一味迎合自己的阴暗心理。

人味,其实是一种奢求。


user avatar   huang-xiang-34-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些年开始兴起一阵风,所谓“让历史人物回归到本来的位置”,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把那些被神话的人身上被过多富裕的东西去掉,尤其是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

但是这种行为走过了。现在经常看到有人去拿着所谓的“常人标准”来衡量历史名人,如果不符合,就套上所谓“反人性”的标签,认为是假的。刘备,诸葛亮这些只是代表人物罢了。

这种逻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这些历史人物都完全是常人标准,那他们凭什么在历史上留名?历史人物不应该神话,但也不应该被庸俗化。他们一定是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才能出名的。

所以,不同于普通人的逻辑并不能说明什么,拿普通人的标准去套更是可笑。在对历史人物祛魅之前,要知道一个前提,他们是高于常人的。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百姓留着新野,真的会被曹操屠城吗?

很有可能的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jing-nan-chao-z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




  

相关话题

  为什么马云禄、吕玲绮这两个正史中无记载的人物会被大量运用在了三国类游戏和同人小说中? 
  分别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角来部电视剧,谁的收视率最能打? 
  如果曹操、孙坚、刘备、袁绍、刘表他们一起开家长会,会发生什么? 
  司马懿如此厉害,为何在早期一直被埋没? 
  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孙刘联盟是不是更牢固一些? 
  曹操比刘邦到底差哪儿,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臭咸鱼,琅邪杨文理,成刚,大内义兴等人能否称作学阀? 
  为什么总有人捧老三国并且贬新三国? 
  三国中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是谁? 
  诸葛亮在四川有着怎样的地位? 

前一个讨论
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中二病少年会干出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很好笑的关于国家、军事的笑话?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