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您想发明心理史学?
刘慈欣的《2018》虽然预言时间早了一点,但我认为非常准确。
刘慈欣的《赡养人类》,终产者正在到来。
洛夫克拉夫特《直至诸海》这个预言的可能性也贼jb高。
不存在这样的科幻小说,那些回答《小灵通漫游未来》《海底两万里》的,我无语了,我真怀疑你们到底有没有读过这些科幻小说原著。
据我所知,这两本书并不符合题设,里面有许许多多完全不符合我们现在情况的内容。
我先说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它根本不符合题设“准确预测”
《小灵通漫游未来》最大的问题是对技术的预测出现了技术分支时代脱节,说的通俗一点,就像60年代科幻小说对于未来的预测,高估了宇航技术发展,低估了信息技术发展,在当时人们的预测里面,认为到了2020年,人类已经在太空建立起了城市,但是他们的认知里面,那时候的人还在用胶卷,计算机是大型科研机构的奢侈品,最轻也有五吨重。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它的背景是架空的,发表时间是1978年,但是描写的未来市却不知道说的是哪一年,从信息技术能力来讲,很像是二十一世纪10年代到20年代。
其中的视频通话能力,很像我们今天的语音视频聊天。
数字手表,很像我们今天的联网的手机显示时间。
立体电影,几乎就是我们今天的3D电影。
里面设想的数字人民币,转账很像今天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但其中描写的很多技术,大大超越了2020年应该有的的水准,
比如其中的生物技术,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高得出奇,但现实中的2020年,生物技术依然只是缓慢发展。
虽然我们也能够人造米,人造面,合成肉,强行去弄也不是弄不出来,但是这种技术完全没有成熟,也根本达不到取代现实中的屠宰业和养殖业的地步,同样,合成粮食技术还完全没有发展到能够取代农业的地步,普及到家家户户都是。
还有"遗传工程"的新技术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名字叫"萝瓜",人们种萝卜,只收萝卜,萝卜叶子不能吃;人们种丝瓜,只收丝瓜,丝瓜叶子扔掉不要。现在,他们把萝卜与丝瓜合在一起,培育成"萝瓜"。
现实中,基因编辑工程发展速度缓慢,根本也不能这样随意改写基因。
小说也大大高估了材料的普及,比如里面出现的钛金属,至今钛金属依然是一种稀缺的材料,根本不可能民用随便一辆车都用这种材料制造、
还有一种船,气垫船,虽然说气垫船直接在陆地上面奔跑也不是做不到,但是在小说里面,普及和民用那就很厉害了
不仅如此,原著里面,对于民用交通工具的速度也大大高估了,今日的交通限制依然是大部分路途不能超过120公里每小时,但是到了小说里面,他们用了几个小时,就跑了一万多公里。
这是很明显对宇航技术和能源技术的高估。
比如气垫船吧,在陆地上奔跑其实今天非要做也不是做不到,但为什么这种交通工具很少见?因为浪费啊,随时要运用上升气流托起船在陆地上,就像飞机一样,耗费能源太高了,所以我们依然是传统结构的轮子,等到有一天,能源技术大大突破,能源不需要节约了,那么很自然不介意这些消耗了。
现在我们的交通工具速度限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能源有限,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能源消耗是成倍增长的。
还有钛金属的民用,凭借现在地球上的钛金属储量,要满足全世界民用,像用塑料袋一样稀松平常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天宇航技术达到了一定程度,人类可以利用整个太阳系的金属储存,那么钛金属也就可以像今日我们用铁器一样。
我看到很多营销号在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科幻内核极佳,也就是说它精准的预言了未来,我在一篇文章里面就说过了,大部分预测没有媒体吹得那么神乎其神。
《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的种种神奇,其实在我看来,其实在1978年早就有了技术雏形,甚至说技术成熟,只不过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
隐形眼镜, 1947年用PMMA制出第一副全塑料隐形眼镜。
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诞生的,在1978年已经很成熟,很多人预见能有一些智能功能完成
气垫船更是稀松平常,通过气流减小阻力的构想在一战时代就已经有了。
数字式手表,第一个石英表的制造是在1969,日本人发现了无比精准的手表制造工艺,而数字式手表技术早就有了。
它的预测,其实是基于现实技术的发展的短期预测,一种很取巧的预测。
就像现在AI下棋已经广为人知,我基于现在的技术发展,给出预测,若干年后,密集型劳动将有AI和机器人取代。
猜中这一点,这不是什么难事吧?
《海底两万里》最大的亮点在于预测了潜艇的出现,在有足够能源的情况下,一种可以在海中穿行的全密封的船只。
但是其中有很多技术细节不准确,比如海底两万里的背景时代是19世纪60年代吧,但是直到今天,160年之后,海洋运行的潜艇依然需要地面提供补给,明确核潜艇的水下航行任务极限时间不能超过90天。
而在海底两万里里面,鹦鹉螺号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包括生活用品,食物,饮水,医疗,吸烟用的烟草居然都从深海进行开采。
然后因为此,潜艇几乎是无限时间的。
今天的技术,也许不是做不到自己开采所有的生活物质,但是就算做到了,这样会让整个潜艇变得如何庞大?净水系统,开采食物用的捕捞器械,烹饪系统,还有对食物是否可食用的测试,还有医疗问题怎么解决?
相当于潜艇还要背负着一个微型城市生态系统。
原著里面那种精巧的潜艇,还要能够完成这么多功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能源是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原著里面一切都是电能,原著里面说,是自己从海底开采,海底的煤炭,燃烧然后提取钠,通过纳和汞产生巨大的电能。
但看看今天的世界里面,潜艇都需要用上核动力,消耗的能源在穿行海底两万里的时候是何等庞大?真的能自给自足吗?
能源问题至今在军事界是困扰潜艇的一大问题,而原著里面,基于1866年的技术就想那样穿行海底两万里,基本上是幻想。
从海底开采,海底的煤炭,燃烧然后提取钠,通过纳和汞产生巨大的电能,即使是以2020年的技术,依然没有可行性。
二战的时候潜艇是用柴油的,但是完全依赖于外界的补给,现实中的2020年,唯一能够实现长时间运行的只有核动力。
我倒不是要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海底两万里》有什么不好,而是我想说,科幻这种小说本身就不负责预测未来。
预测未来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比如三体里面,虽然猜中了手机支付(章北海买陨石),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短视,小说完全没料到直到这几年,人脸识别技术就已经初步成熟了。
如果我们去看上古时代的科幻小说,这种预测错误是很常见的情况,什么名字我忘了,是一个类似悬疑的科幻小说,主角去外星漫游,但是胶卷被曝光了。
作者完全没想到,现在已经没几个人用胶卷了,但是太空航行对于我们依然是幻想。
对于科幻对于未来世界种种描绘,猜对了值得表扬,猜错了很正常没什么耻辱,一本科幻里面,几百个构想,猜中几个已经很了不起了。
要想全部猜中,基本上不可能。
推荐一部
社会经济学
科幻文学,到底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幻想,还是带有科学元素的文学?
人类的文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人和鬼神(也就是自然)的关系
2、人和人的关系
在近代科技飞速发展,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开始有人思考:
3、人和科技的关系
科幻文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科技和人关系思考的基础上。
所以有没有真正的科幻小说呢?
肯定是有的。
无论是开创了科幻文学起点的《弗兰肯斯坦》,还是风靡欧美的《星球大战》;无论是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机器人科幻创始者阿西莫夫,还是被刘慈欣称为大神的阿瑟 .克拉克,贯穿于其作品之中的,是科技对人类的震撼以及从普通人类视角对难以掌控科技的畏惧。
拥有大批拥趸的《基地》、《星际迷航》、《异形》、《未来战士》、《黑客帝国》无一不是在这个精神内核上,结合文学常见的爱、恨、情、愁进行再次的演绎。
即便是最近的《黑镜》、《西部世界》,也是以人和科技的关系为主题,不断从各个角度探讨人和科技的关系。
而当人和科技的关系角度被不断穷尽的时候,《复仇者联盟》为代表的披着科技外衣的神鬼片,也拥有了一席之地。
那么为什么有的小说带有科幻描写,却很难被认为是科幻小说呢?
比如《你好,李焕英》难道里面不是有穿越的情节?
因为科技在类似的小说里,并没有表现出和人的关系。利用科技穿越,做个梦穿越,碰见神仙穿越,都是一样的。
科技不过是个道具。
各种投资分析报告都属于您定义的这类作品
先说结论:不可能有你期望的这种小说。
至于为什么,阿西莫夫有篇文章《电梯效应》,说得非常明白。
原文很长,下面节选搬运一段
电梯效应
艾萨克·阿西莫夫
预言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除非是猜测,否则谁都无法得知意料之外的事。因此预言家几乎永远都看不出一些未来到来后才会很清楚的事情。
这里就有个例子: 在1919年到1969年的五十年间,出现过无数篇描写登陆月球的科幻小说,其中有些对火箭飞行所需的必要条件,以及月球的实际情况都描述得很清楚。到了一九四八年,也有很多小说写到了电视;在那之后也有一些小说写到了通信卫星。不过直到1969年,都没有一本小说把这三件事情连在一块:没有人预测到第一次登陆月球的时候,有好几亿人可以通过电视观看登陆的过程。
就我所知,在19世纪进入20世纪的那个时代,很多幻想家都曾预测过,未来汽车会变得很普遍,不过却没有人曾想过空气污染和停车的问题。也有很多人推测过,人类将有能力可以运用核能,但也没有人想过辐射尘的处理问题。还有很多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推测过战后的世界将会如何如何,不过我也想不起来有哪位曾经预测到非洲殖民地将于战后十五年内纷纷独立。
下面我会举个例子,说明大家在预测过程中,常常会缺少一些关键要素。我把这种事情称为“电梯效应”。
假设现在是1850年,而我正试图预测百年后的讯约市将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某个好心的魔法师为了帮我忙,从20世纪乘坐时光机器回来,带了一些20世纪曼哈顿区的相片给我参考,那么我就知道,这里将会有许多超过二十层楼高的建筑物,而且至少有一栋建筑物是一百层高的。假如我真可以看到这些相片,那么我的工作就是运用我在1850年的生活经验,仔细预测一下这座城市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我很容易就可以想到,要爬上超过6、7层楼的高度将会很辛苦,所以住在摩天大楼上层的人,一定很不愿意离开大楼。因此每栋摩天大楼就得尽可能自成一个经济体系。大楼内必须有餐厅、裁缝师、理发师、旅社、健身房以及其他所有文明一活所必需的相关事物,而且这些东西每隔几层楼就要反复出现一次。每栋大楼将会配备一部由蒸气引擎所操控的牵引机,把所有生活必需物资往上运送。然后每层楼侧面都会有一些特殊的门,可以把这些物资运送进来。假如某些物品没送上大楼,那么大楼里的生活将会混乱失序。
另外在建筑物之间的某些楼层也会有一些桥梁,让大家前往别栋大楼时,只需走一小段路,不必上下太远。如果大家偶尔因为社交理由或是工作理由,必须离开建筑物的话,那么住在下面5层楼的人会轻松点,因此猜想他们负担的房租也会比较昂贵。不过住在上层的穷困阶级又该怎么上下楼呢?还是有办法,大楼内会有一个螺旋状的滑梯可以让人滑下来。虽然这种方式不怎么有尊严,而且新来的人可能还会头晕反胃,不过对于住在高楼内的人来说,终究会习惯这一切。
但是,上楼回家很可能就得耗费大半天了。聪明人会每爬5层楼就停下来,然后在专给上楼者使用的休息室内坐着休息一下,喝点东西,看看报纸,到最后还是会回到家。按照这种逻辑思路,我会继续预测下去,而且越来越仔细,描述房子怎么盖出来的,是用哪些材料建造的等等。
不过问题是,我怎么会没想到电梯呢?假如没想到电梯,这些预测就全都错了,完完全全错了,而且错得荒谬可笑。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想到电梯。
…
如果说,南美一只蝴蝶翅膀搅起的空气涡流,在种种机缘巧合下可能演变为一场袭击美国西海岸的台风,故而人类永远无法做到精准的长期天气预报。那么同理,当前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技术突破或者制度创新,也有可能彻底颠覆我们未来的走向,让所有现在看起来言之凿凿无懈可击的未来预测,变成荒谬的空中楼阁。
毕竟,连电梯这样(和飞机、电脑等比起来)不起眼的小发明,都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形态啊。
所以,科幻作家早就放弃预测未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科幻小说的本质是思想实验,是构想人类的另一种可能,外加编一个好故事,而不是为了预测虚无缥缈的未来。
再说一句,这篇文章是阿西莫夫在80年代写的,文章后半还有他对40年后,也就是2020年美国社会的预测,大部分都准确到令人惊讶(比如,他预言了世界人口激增、城市空心化、家庭电脑普及,甚至预言了线上远程会议)但如前所述,因为“电梯效应”影响,也有很多地方错到离谱(比如他认为2020年人类能初步掌握可控核聚变,并开始开发太空能源,准备星际殖民)。
如果放平心态,这篇文章本身,倒是挺符合题主所认同的那种,“真正的”科幻小说。
放一下可以看全文的链接:
http:// blog.sina.cn/dpool/blog /s/blog_53e1179c0100hkc2.html
这是我说了八百万遍,年年说月月说,说到口干舌燥说到眼冒金星说到口吐白沫的观点:科幻作品(小说也好影视也罢)不承担预测未来的责任。
我不知道为毛大家会对科幻作品产生这种误解,难道其中有个“科”字?科幻作品不预测未来,因为:一,不可能,很多人说过理由了;二,科幻小说自诞生起就不是为“预测”服务。玛丽-雪莱想写哥特恐怖小说,凡尔纳想写冒险小说,威尔斯想写社会小说....你问问有几个科幻作家是以“预测”为目的写科幻小说。
有意识强调科幻小说预测功能的作家是阿瑟-克拉克,他在“太空漫游”系列前言中一一列出小说中在现实实现的内容,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这家伙又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大刘是阿瑟-克拉克的精神信徒,用网友的话说“浓缩几百倍的阿瑟-克拉克”,所以他的作品贴近现实——但请注意,并非完全对应现实。而且大刘并不强调科幻作品的预测功能。
别说科幻小说无法预测科技发展,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也无法预测。之前看到一道题,大意是“为毛科幻小说中人类已经征服宇宙,依然采取帝制”。这问题都不新鲜啦。很多年前,《科幻世界》举办一个作者访谈,其中一位作者就说到类似的问题:科幻小说对未来政治制度的革新性不足,依然沿用现实中的制度。
太空歌剧总是遭到某些抱持“科幻小说应该完全印证未来”的偏见者的批评。比如“沙丘”系列,比如“星战”系列,比如“基地”系列——这里我得为阿西莫夫老爷子喊一声冤:阿西莫夫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视为太空歌剧,但随着太空歌剧地位之提升,“基地”被拉进太空歌剧范畴。
我不想用“太空歌剧的历史发展”之类的长篇大论来反驳类似观点,只引用俺的偶像厄休拉-勒古恩的一句话:科幻不是为了预言,而是为了描述。
厄休拉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黑暗的左手》发表后同时遭到保守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的抨击批评,厄休拉争锋相对决不妥协,打了好几年笔战。1975年《一无所有》封神,厄休拉心中自然是得意的。1976年《黑暗的左手》再版,她专门为再版写了导言。导言第一段是这样:
科幻经常被描述为,甚至被定义为,某种预测。科幻作家就是根据时下的流行或现象,为其注入戏剧冲突,再将其导入未来。“如果这样下去,某事便会发生。”嗯,像是预言。条件和结果的因果关系,如同科学家将提纯后的食品添加剂大剂量的投喂给小白鼠,借此来判断人类长期小剂量服用食品添加剂有什么恶果。毫无疑问,肯定致癌。嗯,这也成功的印证了最初的推断。这种纯预测类的科幻作品的内容,就和罗马俱乐部①的预言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人类逐渐丧失自由,或者人类干脆灭绝。
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
还有下面这段:
是的,书里的人是雌雄同体的,但这不代表我预言人类一千多年后也会雌雄同体,或者说,我宣称人类迟早总会变成雌雄同体。我只是通过观察,用一种古怪而狡黠的,如同思维试验似的态度来对待科幻,就好像你在特定天气里那某种尴尬的特定时间段观察我们,大家不是已经这样做了吗。我不是在预测,或是在限定什么。我是在描述。作为小说家,我通过精心捏造大量的谎言来描述某种心理特征下的真实。
太空歌剧一直是科幻小说风格中的大项,历年雨果、星云奖,太空歌剧占了大头。乔治啊啊马丁刚出道时写的是太空歌剧,厄休拉-勒古恩的“海恩宇宙”可视为太空歌剧。2014年星云雨果双奖长篇《Ancillary Justice》(中译名《雷切帝国:正义号的觉醒》)、2020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名为帝国的记忆》是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太空歌剧。真的,你想看“预测”,看各种行业报告即可,看什么科幻小说啊?不说了我要继续啃《名为帝国的记忆》去了。
《动物农庄》。
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幻小说往往更贴近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因为人类是不会发明新材料取代自己的
你需要一个顶级的基础科学团队来全职的,科学的推导XXX年以后基础科学发展到什么水平
——还得猜对了
你需要一个顶级的综合性大学来全职的,科学的推导XXX年以后应用科学发展到什么水平
——还得猜对了
你需要一个顶级的综合智库来全职的,科学的推导XXX年后如果人类社会是什么水平
——还得猜对了
你得是一个顶级的大作家,来基于上述推导结果,具有说服力的架构一个故事
呃……
你打算花多少钱吧?反正我觉得这些人不是你养得起的,哪怕你是知乎用户也没戏。
你这书能卖出去几十本?
万一还没出版呢。
那谁谁谁比你预测的早死了十五年,那啥啥啥猜想到截稿时已经咕咕了七年,或者来访的外星人是色坯星而不是禁欲星……
你咋办嘛……
要不猜错了就把顾问团队、智库全吊死?
我不反对咯,反正钱不是我花,被吊死的也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