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收回北宋的领土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太大问题。

在北宋跟辽对峙的百余年间,为了防止辽国的进攻,北宋在北部边境修建了非常多的军事要塞,甚至强行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比如榆塞、白洋淀等等——来给辽国的骑兵设置各种障碍。也就是说,在南宋初年,黄河以北的地区,其实并不太适合金国发挥其战斗力。

此外,金国与辽国的不同在于,在宋以前,幽云地区以北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出幽云地区一般都被称为“出塞”。而幽云地区以南一直都是汉人的故土。所以,在辽国统治时期,汉人虽然也有反抗,但毕竟人数少而且这地方一直都是胡人的活动地域,大家心理上也还能接受。可山东、河北、山西这地区自周朝的时候开始就是汉人统治的,这些地区被金国占领,自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因此,金国占领这些地区后,这些地区的反抗活动变得非常剧烈,比如山西、河北的八字军,规模达十多万。辛弃疾早年也参加了反抗金国统治的义军。这些都表明,在金朝初年,他们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

在这个情况下,岳家军的战斗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利用好北宋故土的地理优势,利用好老百姓思念故土的情绪和对金国统治的厌恶,并对士兵加以强化训练,“直捣黄龙”的或许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收复北宋故土倒的确没太大难度。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有个常见的误区。

岳飞在绍兴十年的那次“北伐”,其实是反击战,不是主动发起的进攻型作战。

和前三次北伐不同,绍兴十年南宋兴师动众的北伐其实是一场被迫进行的行动。本来在绍兴八年,在金朝主和派大臣完颜昌的推动下,宋金是达成了协议的,也就是《天眷和议》,约定双方基本上是以黄河为界(此时黄河南支夺淮入海),河东、河北、山东归金,陕西、河南交还宋朝。结果这一结果引发金朝主战派的强烈不满,以完颜宗弼为主的主战派说服金熙宗,诛杀了完颜昌,并在绍兴十年(天眷三年)撕毁合约,诏令完颜宗弼出兵夺回河南陕西。由此才引发了接下来的金军四路南下, 完颜宗弼亲率主力攻入开封,元帅右监军完颜撒离喝攻陕西,河南知府李成攻西京河南府,聂黎孛堇自京东路攻淮北。

当时宋军主力基本还是布防于江淮一带,得知金军南下之后火速北上驰援。于是这四路金军,西路被吴璘等人挡在关中,东路被韩世忠挡在淮阳,东西两路进展缓慢的同时,宗弼和李成在河南的攻击也不顺利,刘锜在顺昌取得大捷,然后岳飞又在郾城大败金军,而王贵等人也击败了进攻洛阳的李成,攻占洛阳。

这个时候的宋军基本上可以说是有一定底气和金军战斗到底的,因为金军实际上这次是突袭南下作战,而被迫应战的宋军能把反击战打成这样,可以说已经获得了重大胜利。此时东西两初战场都是胶着状态,但中路宋军却打的有声有色,如果此时宋高宗不进行骚操作,哪怕他就呆在后宫跟妃子们玩乐个把月,不务正业,岳飞也光复开封了,能不能收回北宋领土不好说,但起码宋军主力是可以挺进到黄河边的,事实上王贵已经攻克郑州,已经到了黄河边了,更不用说河北的义军也在杀官而反。

而且,金朝把河南一丢,东西两线必然得退却,因为他们不可能冒着被宋军包抄的风险继续和宋军纠结下去,金军全面退兵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东西两线突然二杆子精神大爆发,非要和宋军继续死磕下去,无非是继续保持东西的胶着状态,并不会给进攻受挫的金军带来什么转机。

也就是说,即使是好好利用岳飞已经斩获到的战果,能不能收回河东河北不好说,但把宗弼重新打回谈判桌上,重申《天眷和议》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了。

我不想主动打别人,可别人主动打我的时候,我抬胳膊搪一下也不行吗?

宋高宗:你搪的太用力了,伤到别人了。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战争再继续持续下去,你打的胜仗越多,制造出来的流民就越多,流民就会跑得越远,就像传染病一样,把原先还完好的地区统统变成糜烂的地区,这样不是在坑害金人,而是在坑害你自己。


user avatar   yun-wo-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时的形势:

第一,金军主力,金兀术所部,经过几战之后,战损超过百分之二十,士气低迷怯战,必须整编并休整。金军只想着如何才能逃回东北。

第二:金国在中原地区剩下的另一支军队将领,不仅不服从金兀术移军合兵的调令,还私下派人至岳家军中商谈投降事宜。

第三:在岳飞的大包围战略下,关中大部分地区,此时已被吴家军恢复。

第四:在岳飞联结河塑的战略下,整个河北加部分山西等金国占领区,有超过四十万人的起义军,同时奉岳飞之军令,一边攻击城池,一边阻拦金军北逃之路。有部分起义军的首领,本身就是岳飞从岳家军挑选出来的将领派出去的,其部之战斗力非是一般的起义军可比。

第五:由于连战皆败,金军此时的招兵令,已经失去了效果,招不来兵,失去兵源和新鲜血液。

第六:金国大本营,所谓的东北“黄龙府”,也在同时,因前线战事不利,主和派获得了朝堂上的主要权柄,压制并掣肘主战派。

第七:由于前线连败,在东北关外,被金国迅速以武力统制并剥削压迫的契丹、蒙古等其它的少数民族也借机起来闹事。可以说是后院起火,根基动摇。

结论:

不用赵构如何的额外支持,只须再让岳帅用他现有的兵力,在当时的战机与形势下,再与金军打上一到两次,可以说是必胜的、大概率会是十面埋伏型的歼灭性战役,等金国彻底失去这剩下的十几万的主力部队,金国就特么彻底完蛋了。

要知道,金国崛起的实在是太快太快,统治上超级不稳。靠的就是那种战无不胜的威势;靠的就是“金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结果,“无敌神话”三番两次的被岳帅按在地上一通蹂躏,怎么打怎么输。不仅战无不胜的神话破灭,还连战皆败,一胜难求。阿骨打族裔,一但到了墙倒众人推的形势,各种问题都会曝露出来,大势必去。

~~~~~~~~

这是岳帅准备了好几年的“大包围战略+敌后根据地+人民战争”的战略,再经过他一点一点的布局实施,才营造出的局面。

第一:为此,几年之中,他不仅在朝中争取到了赵构与主战派的支持;

第二:用几年时间交好川中的吴家兄弟,以达同时北伐,岳帅复中原,吴家军复关中的效果;

第三:岳帅还用几年时间支持并帮助很多人在金国占领区建立了众多的敌后根据地,并支持他们发展。

第四:岳帅还用了几年时间,训练、打磨、建设岳家军。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训练、器械、凝聚力、向心力、军纪、信念、士气等等。岳家军几乎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封建时代的极致,训练充分、器械精良,组织紧密;在以岳帅为中心时,军队的凝聚力、执行力盖世无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堪称奇迹;成军以后逢战必胜的战果堆积下,不仅士气爆棚,还有着必胜的信念,以及驱虏复国的共愿。

岳家军的组成建设中,还有着1000人左右,由赢官人岳云亲自统率,比金军精锐重骑兵,更加强悍的特种兵级别的重骑兵部队,屡次三番在正面战场上反复凿穿金军。

朱仙镇之战时,岳家军的士气达到顶点,那种战无不胜的信念深入全军将士的骨髓。

小商桥之战,杨再兴将军领着300人,就敢向十万人的金军主力军发起冲锋。最后拼掉金军2000余人,战果1:7。

反观此时的金军却是从迅速冒起之后的最低迷时期,怎么打,都是输,各种花样的扑,各种姿势的跪。

郾城之战时,东方文明几千年历史中,绝对算是骑兵之最的金国重骑兵,以近2万主力骑兵偷袭不足万人步兵把守的郾城。岳帅却放弃守城,带着这不足万人的步兵,出城列阵,野战之中迎击来犯的金军精锐骑兵。并且是在平原上的旷野中,将这支近2万的精锐骑兵打到崩溃逃跑。只是可惜岳家军中马匹太少,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兵,无法追击溃逃的金军骑兵。只能溃敌,而不能歼敌,无法扩大战果而已。

岳帅是麾下将士们、敌后义军们、金国占领区的那些百姓们的共同信仰和灵魂。岳帅才是自初唐以后,华夏数百年未见的这股无坚不催之锐气的最尖端。

大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要看诸多的连带影响。当岳王冤死风波亭之后,没有了岳元帅的天下,在士气与信心方面,敌升我降。能指望被寒了心的天下众将士与百姓们,与之前一模一样吗?

国力是一方面,战机又是另一方面,国力与战争是相辅相成的。而士为知己而慷慨赴死的那种精神更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指标。

~~~~~~

宋军缺马,多为步兵。平原战场上,欲要以步伐骑(历史上没几人能做到,一招绕袭粮道就能致命),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彻底围困住敌军,并布置个十面埋伏的话,顶多只能局部溃敌,而不能整体歼敌。

想要达成这种战机,有多难?要多难有多难,千年一遇,上次是垓下。毕竟敌人也是人,不是人机,也不傻。

然而,岳帅却仗着自己远超时代的战略思想与战略设计和实施能力,做到了。

最后,赵构几乎是在岳帅针对关内的金军,即将布成十面埋伏绝杀之局的前一刻,下了撤军令。

这种复合型的大战略,可一不可再。围歼之战机一失,不仅功亏一篑,还要防止骑兵为主的敌军,凭借骑兵的更高机动力、冲击力与更长的作战半径,趁势反击,袭击粮道或反杀步兵为主的己方军队。

归根结底,冷兵器时代,骑兵天生的就是完克步兵。

在平原战场上,能以大规模的步兵军团,行军千里,前去讨伐大规模的骑兵军团,无论结果如何,仅仅是这种事本身,就已是夸张到极点的逆天之事。

~~~~~~

再论:

如果岳王爷只有与金军拉锯的本事,金国需要那么怕吗?完颜九妹需要那么怕吗?秦桧父子需要用半辈子改写史料吗?

岳帅不仅集他之前历朝历代、各位名将的诸多军事素养于大成,还有着远远超越时代的战略思想、战略眼光与军事指挥艺术。他有着逆转乾坤、直捣黄龙府的气魄、能力、魅力、号召力。所以,不光金国怕,特么赵构也怕。

若是让岳帅竟了全功,不管岳帅自己怎么选择,他都无法改变自己已经具备了“黄袍加身”的大势。

被尚武的日本人,评为中国历史第一英雄的岳飞,一天到晚被中国人自己黑。对于这些人,我去年买了个表。

~~~~~

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人物、具体时间等,以后若是有时间,再一一填补修正。

临时看到,用手机随机写了一千多字,疏漏难免,请见谅。但大致事情,我应该是没讲错,只是不符合如今盛行的贬岳之风气而已。

这个答案原本只是对某答主所写之恶心内容下面的一条无知评论的回复,结果字数限制,最后干脆复制了过来答一波。

岳王爷的悲剧,既在于封建体制,也在于太过超越时代。

历来论将,韩白李岳并称。四神将中,唯有岳帅一人是以未竟全功之状下入列。且岳帅从军仅仅十余年,还是毫无背景的从小兵开始,一点一点的靠战功升上去。壮年早逝的同时,逆风翻盘,挽狂澜于既倒般的屡屡以我汉人之步兵,不靠奇谋与地利,在平原野战之中正面作战,大胜东方文明史上的最强骑兵,将“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打成猪头。


备注:

不知道“大包围、敌后根据地、人民战争”等战略的,自己百度去。

战略平孙武:大包围等VS孙子兵法。治军平吴起:岳家军、背嵬军VS魏武卒。

指挥平韩信: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VS多多益善,指挥如仙。

武勇平项羽:宋史三百年挽弓之最VS力能扛鼎。

御军胜李广,忠义平关羽。这2句就不解释了。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其他优秀答主的专业性很高的回答。下面是链接:


~~~~~~

低热度问题,过了百赞,谢谢大家!

最重要的是,真的很高兴在如今这种贬岳之风大盛的时代,能看到如此多尊重并推崇岳元帅的人。相信从我的行文中,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这的确是最让我高兴的一点。是那种跨越时空,共缅英雄的心灵互动感觉。

我个人一向奉行可以通过对岳元帅的态度来评价一个人品质与素养。

撇开很多受风气影响,平时观注较少,对这段历史了解不多的朋友不谈。而一些直接就是各种无脑乱黑、乱喷岳帅的人,在我狭隘的认知中,完全就是人渣。很可能就是那种逢乱为奸,国难必叛的东西。

我的回答只是简述当时的部分形势,详细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兵力、行军路线、交战结果、捷报文书、史料出处、史料真实性的分析、涉及到的因果与缘由等等,都没写出来,很不规范。

知乎上有很多专业度很高的答案,大家看过之后,自会有所判断。

请大家尽量还是多看一下上面链接中的专业的优质回答。那样的答案才能拓宽大家的知识储备。

~~~~~~

对我答案有疑问的,可自行查阅史料。评论中也有我的回复。

~~~~~~



~~~~

说“英雄史观”的朋友,怕是不知道智商差距有多大,不知道智商压制有多夸张,不知道一个顶级的战略军事家对一场战役有多大的影响?

历史早已证明,他们这些人正是历史创造者。

岳帅出身农家,没受过什么教育。三次从军,都是小兵开始,时间都花在行伍上。结果,字,字写的好;词,词作的好;不仅个人武艺绝伦,政治、经商、建设军队、练兵筹响、战术战略、军事指挥等等,样样精通,甚至绝顶。

为什么?

因为他聪明,还不是一般的聪明,他是天才,是天才中的天才。

在军事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岳帅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屈指可数的绝顶天才。

这类人在他们所身处的领域中,都是悟透其本质的入“道”者,是“神”。

在岳帅花费数年时间设计、布置、并实施好的战略中,在他精心布下的绝杀局中,落入其布局之中的对象,想逃脱并破局,难如登天。

然而,赵构不在他的局中,反而是他的君王。所以赵构能够很轻易从局外强行破掉岳帅所布之绝杀局。

但当时关内的金军在岳帅所布的绝杀之局中,因为这个局就是针对关内的侵略金军所设的。

所以,奉劝各位如我一般的凡人们,不要用自己的愚蠢,去度量天才的智慧和能力。卖弄自己的无知也好,无耻也罢,只会徒惹大家发笑。

有人观天可制易经,有人见龟可创八卦。韩信睹蚁能悟兵势众形,岳帅无师自通战争之道。

训练、器械、组织、信念、军纪、凝聚力、执行力等等,在封建时代完全算是异数的岳家军,在岳帅这个既是岳家军的灵魂,又是军事天才的带领,还是在岳帅自己花费数年时间所布置好局中,战无不胜才是正常的。

当岳帅花数年所布之绝杀局被赵构破掉之后,失去战机的岳帅,面对硬实力与体量都如此强大的金军,在重新布置、设计、并实施好另一绝杀局(战略)之前,也只能暂时性的难以为力。

但是,特么的可惜了啦,岳帅被赵太监与秦桧个王八蛋,给冤杀了。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奉劝某些人,请不要用你们的愚蠢和下限,来怀疑岳元帅的战略布局、战斗指挥、战机捕捉等军事能力。也不要怀疑,那些追随着岳元帅的英勇将士们的赴死之心与战斗力。不要亵渎杨再兴等将军的在天英灵与那种一往无前的无敌气魄。

~~~~~~

PS:缺政治智慧、迎二圣、岳家军是军阀等等什么的。

唉,这一般都是对当时历史门都未入,且对岳帅连最基础的客观认识都没有的错误印象,别再乱传播了!

~~~~~~

推荐阅读本问题下,由专业性极高的优质答主——而绝,所作的优质回答:

~~~~~~~

6.25日,遛一下。


user avatar   cui-bao-t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肯定能。

先看形势,绍兴九年(1139)七月,郾城大捷后,岳家军进驻朱仙镇,距离开封仅20公里。什么概念?岳家军已经打进开封郊区了。

黄河南北义军数十万人皆以“岳”字旗为号令,随时准备配合岳飞北伐。“金朝自燕山以南,号令不复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完颜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完颜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金军已经开始准备撤离开封了。

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开封唾手可得,收复故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金军的连战连败已成惊弓之鸟,再加上后方不保,战败是迟早的事。故如果有宋高宗的支持,收复北宋的领土是很有可能的。

PS:岳飞是我最敬重的将领之一,他从一名普通士兵,依靠的全是战功赫赫升级为元帅的,绝对称得上战神。抛开演义,只看《宋史》,岳飞很多战役都是身先士卒、以少胜多。清朝以前,“武圣”不是关羽,而是岳飞。关羽的战绩根本无法与岳飞相提并论。只因清朝自诩为金朝后裔,故意贬低岳飞而已。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有机会,最低也能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

有两个历史例子可以借鉴,虽然有些跑题

一,晋元帝牛睿,当时刘渊,刘聪,石勒在黄河两岸锐不可当,淮河以北焦土横生,而南部成汉得了益州,王敦得了荆州,就连扬州他牛睿也管不牢实。此外殿堂上王导王敦兄弟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地折腾他,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没有给刘家人或石家人磕头,而且照样让祖逖他们往北打。

二,金哀宗完守绪,因为他爹的神奇操作,成功把金国搞成一个夹在蒙古和宋朝之间的肉夹馍。就剩个河南和陕西,但他同样没给蒙古人磕头,而是让陈和尚带着忠孝军和蒙古对线,还打的有来有回。

综上所述,他俩面临的局面比老九恶劣的多,都没给别人磕头,他完颜构为啥就要磕头?

此外说一个题外话,有人认为完颜构要是能穿到南明时期风评就会好,潞王朱常淓就是这么想的,在现实中他也是这么做的,然后他没了。

刚才看到还有人说岳飞兵多势大的,人家岳飞兵再多,见了金牌还是交兵了,四川的吴氏兄弟,兵多将广,常年掌握着四川的机要局势,在川陕前线有很大的自主权。完颜构既然要集中兵权,怎么不动他们?是因为岳飞忠厚吗?忠厚人就该吃两碗凉粉吗?


user avatar   mao-er-ge-16-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岳飞是肯定有这个能力的,至少依照当时的形势:金国对于中原地区近乎掠夺性的统治方式,使得汉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宋军打回来,而岳家军又有极其强悍的战斗力,有着超乎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步骑兵集团,注意是步骑兵,而不是纯步兵。如果朝廷全力支持,以岳飞部为主,其他几路策应,用10-15年,收回原本属于北宋的领土:旧京汴梁、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六路,问题不大。能不能收复燕云则不太好说,毕竟那个地方离开汉家太久,人心很摇摆。直捣黄龙,应该只能算是岳飞的理想,是他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岳飞的能力也体现在敌人方面,为何宋金议和前提是要先杀岳飞?金国人很清楚,只要岳飞活着,万一南宋皇帝不顾一切重用岳飞,中原绝不是女真人能守得住的。退一万步说,即便岳飞不北伐,有他在,女真人想南下也变得风险极高。

问题是,一旦岳飞光复了北宋所有旧疆土,他也就具备了黄袍加身的先决条件,所以,南宋朝廷不可能支持岳飞北伐,哪怕用个平庸的将领,维持住战略均势,就是南宋朝廷的最优选择。


user avatar   lin-feng-32-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赵构全力支持岳飞的话,不止能收回北宋的领土,还能直捣黄龙,灭掉金国。

我们换个思路,先不说岳飞、赵构和南宋这边的情况。

先从金国的情况来看:

1114年,阿骨打起兵反辽,率领3700名金兵,击败10万辽兵。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国,即皇帝位。同一年,辽国派遣27万大军前来镇压,阿骨打率1万人一天之内击败27万辽军。

之后,辽国天祚帝亲自率领70万大军征讨阿骨打。

阿骨打率2万人,趁辽军内部发生叛乱的时机,击败天祚帝的大军。

此战之后,金灭辽已成定局。

不可否认,以金国的视角来看,1万人打败27万人,2万人打赢70万人,确实战绩辉煌。

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金国整体国力其实非常弱小。

阿骨打实行猛安谋克制度,一有战事,除了妇女幼儿之外,所有能行动的男子都要上战场,青壮年男子为正兵,老弱病残为辅助兵。

即便这样,在辽国70万大军压境,金国生死存亡之际,阿骨打竭尽全国之力,也只能拿出2万人军队。

这说明金国本国国力微弱,战争潜力极其有限。

而宋朝这边,1122年,宋朝与金国相约灭辽,童贯带去攻打辽国燕京的军队就有20万,虽然被辽军击溃,输的很难看,但是也说明宋朝的综合国力强大,家底很厚

3年之后,也就是1125,金国完颜宗翰率10万军队第一次围攻北宋都城开封。

此时的金国已经灭掉辽国,吞并了辽国的土地和人口,仍然只拿出10万军队,攻打北宋。

到1126年,金军第二次围攻开封的时候,带了15万人。

一方面,说明金国瞧不起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也说明吞并了辽国之后,短时间内金国还不能整合辽国的土地人口资源,还没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战争实力。

而宋朝这边,各路进京勤王的军队就有30万人,家底很厚。

1126年,开封陷落,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军队溃散,赵构逃窜。

完颜宗弼率军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逃到了海上才免于一死。

但是,仅仅过了9年,也就是绍兴五年,1135年。

丢失了北方半壁江山的南宋,在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将领的苦心经营下,全国总兵力恢复到了30万人。

绍兴五年,南宋全国兵力考证。

又过了五年,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岳飞北伐的时候,南宋全国的军队已经有40万人。

岳飞手下有10万军队,而对手金兀术的兵力,也是10万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熙宗以完颜挞懒擅割河南地为由撕毁和约,降诏元帅府,下令复取河南、陕西之地。金兀术亲统10万大军,自黎阳(河南浚县)直趋开封。
绍兴十年岳家军的实际兵力,估计应为10万多人左右,这有多项史料佐证,如“湖北转运司立庙牒”云“故少保岳飞顷提十万之众,留屯沔、鄂,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军事力量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宋倾斜。

此时,南宋正处于重整之后的上升期,金国其实处于巅峰之后的虚胖矛盾期

金国这边最能打的雄主阿骨打,已经死了17年;完颜宗望死了13年;完颜宗翰死了3年,金国开国时期的老将死的差不多了。

而且,因为皇位的继承等问题,金国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1135年(天会十三年)冬,金太宗吴乞买病逝于上京,生前欲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在遭到诸宗室、大臣的反对后,不得已以金太祖阿骨打的长孙梁王完颜亶为储君。

完颜亶继位后,为了安慰吴乞买的儿子完颜宗磐,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但是,完颜宗磐因为没能继承皇位心怀不满、骄横跋扈。他与完颜宗隽、完颜挞懒等把持朝政,结为一党。

这三人后来被完颜宗干以谋反罪诛杀。

此时的金国高层,已经不像阿骨打灭辽时期那样众人一心,已经开始斗争分裂。

此外,由于金国本身人口少,吞并辽国和北宋之后,开始采用签军的方法,从原来的辽国和北宋征兵。

签军是被强征的辽人和汉人,一方面士气低落,降低了金军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签军地位低下,被金军抵在最前方和最危险的地方,加速了金军自身的堕落,不复当初的勇猛。

签军“每有征发及边衅,辄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那些被征者“皆强壮者,或进取无遗,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战斗打响之后,冲杀在第一线的也是这些被强征而来的签军,而女真士兵则在后面督战,凡遇后退者“立斩不赦”。

论其根本,金国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打出辉煌的战绩,原因就在于阿骨打建立的猛安谋克制度。

这种制度全民皆兵,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战争实力

五百年后,德国陆军将领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提出总体战的思想,他认为:

"总体战不单单是军队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参战国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

“要想赢得战争,全民都必须决心投入战场,每个人都必须不遗余力,奉献全部身心。"

“总体战的本质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为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

可以看出,阿骨打建立的猛安谋克制度非常接近于总体战的思想。

这是金国取胜的关键。

只要赵构支持岳飞,废除以文抑武的制度,取掉岳飞、韩世忠等名将身上无形的手铐脚镣,让他们不受干涉,充分发挥军事才干。

然后,再实施总体战的战略,不修宫殿、不选美女、不搞什么诗词歌赋书法之类的闲事,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在对金作战上。

那么,以南宋的人口、技术和国力,加上岳飞卓越的军事能力,收复故土,直捣黄龙,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user avatar   mo-gan-li-de-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没问题。

按照宋史和金史两方面的记载,绍兴十年兀术所部,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岳飞军和响应岳飞军的北方抗金义军的包围之中了。

金史宗弼传: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

别说什么发挥骑兵优势了,兀术的重骑兵打顺昌不克,打郾城颖昌又是连战连败。而且本来就是盛夏用兵,马瘦体弱,顺昌战后又得不到休整,还能有多少战斗力都是问号。

另一支撒离喝的兵马,更是处在陕西宋军、岳飞军和心向宋室的陕西五路叛将、河东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考虑到这次南侵,金国名将、三军尽出。此时国中应该是无兵又无将的状态,再加上北方抗金义军大规模举事,其行政系统趋于瘫痪。另外强敌环伺,真要是继续打下去,弄不好金军南下的主力部队会被大规模歼灭,然后金人就得被渤海、契丹、奚、羌、鞑靼、高丽群起而攻给活活撕了


user avatar   sun-zhi-y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相关话题

  如果赵构不杀岳飞杀秦桧、坚持抗金,南宋有能力收复北方失地吗? 
  如果秦桧的某个后人在未来的对外战争中成为了英雄烈士,其唯一的遗愿就是拆掉所有的秦桧跪像,你怎么看? 
  南宋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 
  为什么北宋开国30年会爆发省级起义----天府之国的王小波李顺起义? 
  为什么北宋的上百万职业脱产军人打不过西夏,辽临时征召的民夫牧民? 
  为啥说宋朝突破了三百年魔咒,可是我认为宋朝分为北宋南宋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如何评价北宋西军? 
  为何赵宋有「矬宋」之谑称?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都说宋朝社会繁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那老百姓应该安居乐业,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方腊、宋江这些反政府武装? 

前一个讨论
古代的状元是真的有水平吗?
下一个讨论
高考文综的标准答案一字不改让老师阅卷,得分能否达到 290 以上?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