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的状元是真的有水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明清时来说,这个时期科举取士的标准文体是八股文。八股文的特点是格式固定,极重对仗。在这个体系训练出的状元们,就算别的本事都没有,至少写诗作文就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儒林外史》里,吴敬梓在嘲弄八股的同时,也承认“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诗歌成就整体水平(注意这里说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单独的几个人)的最高成就是在清朝。

当然,在那个用毛笔写考卷的时代,一笔好字也是少不了的。当年的状元虽不一定都有书法家的水准,但放到今天靠卖字也是能发家的。

今天很多人看古代状元有个偏见,即习惯用文学成就的高低来评价状元的水平。比如认为清朝的状元们没有一个文学成就比蒲松龄、曹雪芹等人更高,所以认为状元没水平。但实际上,科举考试的核心也不是考文学创作能力。当年的科举考试的内容,其实更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四书五经相当于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基本知识和行政能力测验,应用文写作和策论相当于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但是,当年的科举录取方式跟今天又有所不同。因为在科举的最高一级——殿试环节,最终阅卷人是皇帝。在这个方面上说,谁能当状元,跟皇帝的喜好有很大关系。那皇帝喜欢什么人就没准了——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真正有水平的可没几个。比如清末的刘春霖能成为状元,就是因为慈禧觉得“春霖”这个名字更吉祥。

再比如道光年间的状元汪明相,就被时人普遍认为水平不高。他中状元后,冷嘲热讽之声此起彼伏,而这也成为导致这位状元后来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当年很多文章声名重于天下的人,反倒未能中状元。比如清朝时期最著名的文章学派桐城派,代表性人物有三个,其中方苞是进士,刘大櫆未中,姚鼐也只是进士。由此也可见状元未必是当时水平最高之人。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科举是这个样子

最早的时候,科举是题目随便出

宋代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流

元仁宗时候,因为宋朝灭亡的时候大部分儒家流派都殉国或者披发入山了,程朱的徒子徒孙都洗干净舌头去舔蛮夷了,所以元朝朝廷里程朱理学占据了垄断,然后规定题目只能从四书五经里出

到了清朝,明朝朝灭亡的时候大部分儒家流派都殉国或者披发入山了,程朱的徒子徒孙都洗干净舌头又去舔蛮夷了,于是规定连答题也只能从四书五经里答题,康熙乾隆都多次编写钦定的四书五经下发全国各地。

当时科举的题目是这样的:

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经》义四篇,士子各占一经;

第二场考“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道,“判”五条;

第三场考“策”五道,“诏”、“诰”、“表”各二道。


明朝有乡试出题目是西洋历法的,李春芳当考官的时候有考生些庄子的,都给过了


但是到了清朝,就发生了这么一个事

就是“近时考官专取头场首艺,二三篇但能通顺,二三场苟可敷衍,均得取中。”


也就是说,大家精力都花在第一道题目上了。后边的几道题啊,“···就题敷衍成篇。盖制题本有一 二百言 ,略就题作波澜,即可数百言矣”。


你想想,一个人,生下来到考试,这几十年,除了四书什么都不看

会是什么结果?

梁章矩在《制义丛话》中引述这样一个事例:取四书各首句并作一题曰:‘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老童即应场曰:‘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献也。’

一个连秀才也没有考中的老童生,但其“破题”功力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这还是童生,那些考上的更是都是妖孽

国初时,嘉兴县县试全案已定惟甲乙两人文笔并佳,不能定案首。屡试之,皆然,以致全案能出。最后乃以《四书》之“○”,命各作一破题。

甲所破题曰:‘圣贤立德之先,得天象也’。

乙曰:‘圣贤立德之先,无方体也’。乃定甲为案首。后二人咸贵,甲官至大学士,以功名终,乙官至巡抚,缘事代诛。”

这种故事在李伯元的《南亭四话》中也有记载,

一则破题曰:“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

另一则破题曰:“先行有言,仲尼日、月也。”

还有一种书上记载其破题道:“夫子未言之先,空空如也。”


我就问你服不服····


庄小威,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岁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29岁进入哈佛大学任教、5年后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且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庄小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曹原,14岁进入中科大,22岁时,他终于攻破了世界级的难题,弥补了物理学上的空白。一天两次登上了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一次性就占据了两个席位,这也是《Nature》创建149年以来的第一次。

大家想想,庄小威和曹原如果生在古代,啥都不干,天天抱着四书五经研究,这种逆天的人,能破题破出什么来?

或者在举例,爱因斯坦、牛顿、高斯、拉马努金这些变态,不研究科学,天天着四书五经研究,这种逆天的人,能破题破出什么来?


二、有个笑话,说学渣希望穿越到魔法世界

结果魔法世界要学习几万种魔法语言,认识几十万总魔药,比现实世界还头疼·

厉害的人,不管你考什么,他们都会脱颖而出的


三、到了最后的殿试,那就是皇帝出题了。

比如崇祯当时出的题目:“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而三韩不守,其故何欤?目今三协关宁,以及登津等处,各宿重兵以防虏也。 奴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欤?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何道可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胡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翻译一下:

1、跟朕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但如今士大夫品行不端,朕想让士大夫们恢复古道,有何办法?

2、女真人的地盘地窄人寡,一旦去攻打朝鲜,三韩不守,这是为什么?

3、如今三协和天津、登莱之处朝廷都有重兵把守,导致朝廷军费激增,有何办法消灭后金,恢复疆土?

4、现今流寇蔓延,朝廷缺钱缺饷,一些人不奉公体国,一味让朝廷减免钱粮,朝廷难道不知道抚恤百姓的道理吗?有什么办法既能抚恤百姓,又能充实军费?

5、屯田是解决军费的办法,为何总是不见实际效果?漕粮和马匹都是军队所紧缺物资,为何总是被拖欠?有什么办法杜绝此类问题?

6、如今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对于归降的蒙古人如何安排?蒙古插汉部和河套部联合起来了,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分开?

7、流寇势大,海盗也时常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有什么方法应对之?

8、唐、宋之时文武分的不是那么细致,本朝太祖对人才的任用也颇为灵活,有什么办法提升武将的地位?


user avatar   wang-ping-25-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大部分现代人对状元有误解,有一个学校的状元,一个村的状元,一个县的状元,一个市的状元,一个省的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每年状元产量没有上万也有几千,而这些“状元”们也都将状元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知乎经常也会见到自称某某状元的。

而古代状元,自有科举制以来,总共产出三百个状元。古代的状元,是全国科举考试的头名,一个县的第一,只能叫解元,全国考试第一轮的第一名,只能叫会元,全国考试复试第一,才能成为状元。所以现在这些自称“状元”的,连会元都算不上,含金量最高的各省第一,也只是比解元稍好点。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一个国家三轮考试,最终拿第一的人,竟然怀疑没水平?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的秀才,录取率比今天的985还低(4%)

古代的举人,秀才才能考,录取率是1%

古代的进士,只有举人才能考,录取率是5%

说白了,进士的实际录取率是

5%x1%x4%,

0.00002的几率

清华北大全国录取率为0.067,而秀才的录取率就已经到了0.04

平均十万读书人,有两个进士。

古代人称,五十少进士,你到五十岁能考上个末流进士就是大儒了,青史留名。

而状元郎,是当年榜内进士第一,你说呢?

考上一个,祖坟估计都成火山了。

再举个例子,范进我们都知道吧,中举了兴奋的差点疯掉。

范进在中举后做了一省教育厅厅长(约等于这个职位)

一个穷的要卖鸡换米的老书生,中举后直接做厅长,你觉得进士会做什么。

而进士里的第一,状元会去做什么?


user avatar   exac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以至于很容易让回答失去意义,我努力拯救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问题没有定义什么是水平。如果水平是指现代人这种综合知识文化水平,那么状元确实有些尴尬。

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经历过革命主义教育,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没有受过等级教育,也不会受谁奴役,天生平等,也没有想过效忠谁。

小朋友们被强制接受免费的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各种各样的免费知识滚滚而来。

状元开口就是圣上,言语之间不敢有任何违逆,思想和行为不能有半点逾越。

现代一个小学生开口就是,老师,你讲的不对,这个问题我爸爸说…

一个小学生,思想没有任何限制,行为可以所以逾越,可以任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也不必受他人的限制。

面对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视野开阔,行为自由的小学生。

状元…卒。

但这些能说明状元水平不如小学生吗?

不,状元有水平是真的有水平,只不过这些水平集中在行为规则也可以说是治国理政上。

我做个也许不完全对的比喻,之前我没看见谁这么说过,但我就是这么想的。状元包括所有这个体系里的读书人,更像是现代的法学生,但古代读书人所涉及内容更宽泛,因为他们不光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个人道德操守,因为本质上他们是为皇权也就是某一个人效忠,而不是广义意义上的资本。

现代人做什么都离不开法律,都是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而法律控制在法学生形成的法律界手里,各个国家情况有所不同。

对司法的不同解释和应用,有时候甚至能改变判决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刑诉律师的胜率能高达90%的原因。

同样,中国读书人研究的也是如何规范人的行为,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有自己的行为和规范,这样社会才能高效而稳定的运作,中国这个大国才能维持统一而不分裂,而读书人就是这些规则的制订者和践行者。

皇帝不守规矩,那就是暴君,百姓不守规矩,那就是暴民,读书人不守规矩,那就是狂人。

古代你不能逾越读书人所制订的伦理纲常,现代你也不能逾越法律人所制订的条文法律。

法律界从来都没有反抗过统治,读书人也一样。有句老话说的很清楚,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法律人在现代社会算精英,读书人在古代也算精英 ,状元身份等于是精英中的翘楚,水平怎么样还用说吗?

所以如果水平指的不是综合水平,而是专业水平,在治国理政和文化修养方面,状元的水平完全是碾压级别,不光是碾压同时代的同专业人才,也碾压现代人。

中国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多年的文化积累和传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现代人超越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长期的苦修,十年寒窗的说法并不夸张,过去的寒窗苦读是真的苦读,比起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古代的苦读要纯粹的多。

同样的一天时间,现在要混圈子,刷剧,追时尚,玩游戏,那时候只有苦读四书五经或是其他经典。何况这里讨论的是下了苦功夫读书的大群体里的佼佼者,也就是苦读以后再筛选出的天赋最好的人。光凭天赋,状元就可以算有水平,何况还是经过严酷竞争筛选再登顶。

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很强,强的是社会,当时社会确实不如现在,但社会怎么样和读书人的文化理论水平并没有实际联系,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当时就是读书人书读得再好,也要服从现实。

当时的社会整体状况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没必要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比当时强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现在的文化也比当时强,文化方面很难去做比较或者说文化不在一个时代就很难做比较。因为主流文化本质上也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会才产生的。

但这里讨论的不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而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人,是文化人里的状元的水平,而不是科举时代那个时代的水平。这一点是关键。

所以,我绝不会看轻他们,别说是状元,就是再往下若干等级的读书人,我都不会看轻。因为有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就这一点,如今能有多少人做到。

同样,我佩服他们的人也不代表完全认同他们的观点,他们生在那个时代,是为那个时代做贡献的人,就像我生在这个时代,是为这个时代做贡献一样。尽管当时的学说和现在已经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但不妨碍他们当年曾经做出过贡献,根本没有必要挖出他们的观点搞对立。如果是这样,若干年后,现在的一些观点也会被激烈反对,那就意味着现在的我们,所做的都一无是处吗?

我唯一好奇的是,现在又把他们翻出来说,是要做什么?毕竟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光有德行,光靠自律,解决不了任何事情,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在某些情况下是成立的。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让读书人和圣贤书一起没落了,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时代变了。

武德是属于拳脚时代的浪漫,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马克沁,坦克,飞艇和毒气弹的时候。近千万的伤亡终于让人醒悟过来,于是武德换了一个说法,叫日内瓦公约。

但是到了智能时代,无人机和智能武器开始肆意杀戮、网络攻击能大规模瘫痪民用电网,工业和基础设施,当各种进攻力量让人防不胜防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无比怀念那个有圣人的时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管他们成了败了,我们又拿什么去看不起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元。

另外就是,学理工科吧,我们不缺文化底蕴,我们的短板在哪很清楚。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状元属于终极做题家。

不用说状元

进士三年一次,最多的省100人多一点,平均一年30多人。

相当于高考省前30名。

但是,科举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去年高考第三十一名,10年前高考三十一名,是和应届生一起考试的。

所以进士难度,应该是清北录取难度以上(古代的省大)。

状元相当于清华全校三界学生,PK出一个最强的。

民国很多留学的学者,都有科举经历。

现在的大科学家,你往上看几辈子,基本都有科举和做官的遗传基因。

赵元任的爹中过进士。

钱学森家族历史上出过5个状元。

所谓科举,无论考的内容多么死板,能考出来的也是智力强大的。

这些人无论学核物理,还是学空气动力学,只要能获得教育机会,他们依然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古代,我们看到

王阳明这种读书人居然能带兵打仗。

岳飞这种大力士,不但能打仗,还能能写不错的诗词。

人才就是人才,先天基因在那,后天教育和环境合适,他们学什么都是强的。


user avatar   mao-li-yuan-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舔古的,有贬古的,其实都很偏颇。

古代赤贫阶级占80%以上,文盲率95%以上。

就那么一小撮人玩儿文化,人口基础要多差有多差。

举试考察范围虽渺沧海而取一粟,需要文化人有庞大的知识储备,但严重偏科,只有文史和小比例的哲学。

以明朝为例,巅峰一万万人口,至少6000万以上的赤贫自由民,几百万旗丁、几百万皇庄户(包括藩王庄户)、一千多万权贵名下诡寄荫户(保守估计),一千多万使唤人,四五百万真正参与政治生活的人口。

这个比例是不是挺眼熟的,扩大十几倍看看?

是不是就好像十四亿人口里面有8000万……

8000万里面有多少是正经古代读书人?按2016年披露是700多万,比例不到1/10。

换在古代,考上状元的level,差不多就是各省6年综合比较最高分(古代科考3年一次大比,按照同比例扩大,一次大比状元额度大约为14个人,两届大比差不多装完各省6年头名的数量)。

是不是真有水平,看看公考录取比,再问问被录取的大佬们眼中的头名是什么感觉,差不多就心里有数了。


————————

但是,但是,问题来了。

古代只有文史+少量哲学这一条知识路径。

现代我们有C++,JAVA,python,生物制药,应用物理,应用数学,大数据……那种大厂动不动就开几十万几百万年薪聘请的大手子,在古代就是个pea。

知识路径单一、评价体系单一,严重影响了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变相夸大了古代科举状元的水平。

当然,单纯把公考用来和举试的四书、五经、各种集、史来比,说实话,稍微有些不太合适。

古代举试的文史哲内容无疑要比当代公考的文史哲要艰深得多。

然而你们会发现,公考里面甚至有数学逻辑、图形推理、心理学、自然科学、地缘政治……等等一些古代人并未涉及过的知识领域。

一个方向是博,一个方向是渊,不是太好直接横比。

另外,按照当前的全民普遍教育水平,光是本科生比例就已经有古代非文盲阶级那么多了(大约5%)。

加上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基本均等——当然仍然没有达到绝对均等,但相比古代女性受教育率不超过1%的状况,真是天翻地覆了。

应试竞争由单纯男性圈的活动变成了疯狂加倍,可以说当今时代的应(内)试(卷)之激烈,比过去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本上能在公考中过关并且在同批次算考得比较好的那种,大致上就接近“殿试”“进士”“同进士”这一档。而真到了点状元的环节,基本上也就是看帝王今天心情怎么样。


总结:古代状元是真的流批!但也没有很多人吹的辣么流批!我也不是要吹公考,而是恰好发现这个比例太有意思了,借用公考这个大家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来类比一下。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肯定在某些方面是有水平的,比如书法。比如遣词造句。

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古人的认识相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是非常幼稚的。就比如赵秉忠的殿试答卷,在逻辑上就非常莫名其妙,以比喻代替逻辑推理,所谓的十条建议也非常空泛,看不出有什么可操作性。抛开文学水平和中学生议论文也没什么区别。

有人拿古代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比。我认为没什么可比性。首先就是现代人视野开阔知识全面,和一辈子只学语文的古代文人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生物。选拔基数也不一样,现在一届高考都是千万人的数量级。古代上哪找这么多读书人?说是两年才出一个状元,选拔的基数有百万人已经是了不得的盛世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考状元不如古代状元是认真的吗?古代人少读书的人更少每届参加科考的才多少人?还是三年一届!现在呢,每年参加高考的有1000万+,这还是经过淘汰的小升初初升高都是淘汰将近淘汰了一半!

古代科考考试科目有现在多吗?现在考多少门?古代有这么多门吗?

包括老师的水平等等!个人觉得时代不一样没办法比较


user avatar   zhang-cc-81-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水平,水平很高。

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古代状元在现代,书法水平当个中国书协常务理事绰绰有余;网络直播写字百万粉丝不难;要是直播聊历史文化,水平比矮大紧之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如果在诗词大会这类节目,诗词曲储备量,诗学鉴赏水平,即兴作诗能力,不是康震那几个评委可以比的。

如果在知乎,几十万关注者,身兼几个优秀回答者,知乎日报收录,专业认可等真是抬抬手就行。

如果想在体制内发展,其四书五经造诣,当个大学中文系或哲学系教授,兼任教育部、社科院学部委员也非难事,这样的人的“国学大家”,“国学大师”名号是经得起考验的。

总之,这样的人在古代在当代都是人中之龙。原因很简单,知识就是力量,自古皆然,未来亦然。

感谢知了兄的赞赏,感谢诸兄诸姐的赞,已大幅更新,如有错漏请不吝指教。

下为明清状元手迹,作品图片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书法卷·清代》等学术出版物,仅赵秉忠《草书轴》、文震孟《行书轴》来源于山东博物馆官方网站,作品真实性和相关信息都是可靠的,其中三幅未标明收藏地点是因为引用源未包含。

对于网上流传的相关作品图片,馆藏信息和作品真伪无法一一查证,为了不误导大家,一概没有收录。

大家别光看字,诗文千古事,内容亦堪观览。





        

相关话题

  为什么陶侃出身较低,可打破门阀之限,成为东晋实权人物? 
  古代神话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会失败? 
  怎么才能活出商朝贵族的感觉? 
  明代藩王有没有值得颂扬的故事? 
  请问有什么中国古代史方面的学术专著的推荐吗? 
  唐朝藩镇割据严重,为什么不参考类似汉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 
  李世民对后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关羽在中国军事史上到底有多强? 
  科举制度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发明? 

前一个讨论
古时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摆到当今社会应是什么地位?
下一个讨论
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收回北宋的领土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