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谈了一个女朋友,一开始你们你侬我侬,好不融洽。渐渐的她开始不让你打游戏了,也把你的朋友归为狐朋狗友,她给你的唯一指示就是像条狗一样的陪在他身边。你对她很好,但是她却开始挑你没做到100%的好的茬,你哄她,她三天没跟你说超过20个字,你选择买礼物哄她,越来越贵,越来越贵的礼物压的你喘不过气来,逢年过节都要有礼物,而送给你的礼物她是只字不提啊。
打翻水弄坏了你的电脑她选择当缩头乌龟,你们吵架时弄坏的公寓墙壁她却让你赔。你发现你在跟她相处的日子里你喘不过气来,你甚至伸懒腰的空间都没有。喜欢说你自私,却从来没有为你考虑过一件事,你累了,你想分手,她心想她好不容易调教好的狗怎么能放跑呢?于是她开始挽回你,你心软又回去了,于是她挽回你丢掉的面子要变本加厉到在你身上找回来。
你们最后分手了,你变得非常不自信,朋友变得陌生了,父母变得陌生了,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不知道这种女生现实中存在多少,我希望大家永远都不会遇到。
卧槽,看到了一个总结的非常到位的回答
统一回复一下,我本人是航空航天工程本硕连读在读,身边朋友也都是理工类研究生,我们没那么多闲的时候去鬼混,某些拳师听到我说去找朋友就默认为黄赌毒了,我真的会谢。
本身这个回答其实就是抖个机灵,勉强算是扣题回答了,看到很多兄弟姐妹跟我有同样的遭遇我表示非常感同身受,谢谢你们的安慰,可以的话也让我回给你们一个拥抱。
至于说我以偏概全的,诶嘿嘿嘿,我就是以偏概全隔着屏幕你们这些女拳师又能做什么,略略略~
一、
你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刚刚接到一单,颇有些欣喜。乘客是一名女性,坐在副驾,看起来外表约莫三十岁,身材臃肿,戴着一副口罩,低垂着头,看不清神色
你的注意力正关注着前方车况,突然地,感觉脖子右侧一凉,紧随而来的就是剧烈的疼痛。你转过头,向右边望去,只看到一双充满恨意的眼神和一把染血的刀
你平日一向老实本分,与人为善,很少得罪人,也不认识这名乘客,你搞不明白这股恨意到底从何而来。在求生的本能驱动下,你奋力挣扎,又被捅了几刀,终于从车上逃脱。你不知道自己受了这样的伤势还能不能活下去,捂住伤口踉踉跄跄地向医院走去
很幸运,救治及时,你保住了性命,默默等待着凶手被处理。很快警方通报就出来了,凶手疑似有精神疾病,你只好自认倒霉
你在网上关注这件事的舆论走向,很快发现有的论坛里有人煽动女性出行带刀,扬言要实现自己的正义。你感到毛骨悚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言论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不受制裁
对于这次遭遇,你的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怀疑,真的是运气不好吗?
你是一名教师,最近婚姻不太顺利,让你很头疼
虽然你家里出了买车房的钱,你本人上交工资,但是妻子和岳父母依然对你很不满意,动辄得咎,双方矛盾不断,于是女方提出离婚
你同意了,起诉离婚,还没有判决
你想着先去把自家出资的房子要回来,总给对方占着也不是个事儿
和你一同去的,还有你的父母
推开自家家门,你和女方因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争执起来
不料岳父从储物柜中掏出一把剔骨尖刀,刃长约十五厘米,木制的刀柄,恐吓你妥协
你以为只是吓吓你,没有理会,这个杀人犯却没有半点犹疑,上来就给你一刀,不是砍,不是割,是捅
冰冷的利刃没入身体,你感到体力一点点流逝,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恶棍把目标转向你的母亲,然后是你的父亲
你还看到你曾经的妻子,冷冷地望着你倒在血泊之中,没有半点阻拦
你走后,她作为你仅剩的家属,给那个杀人犯出具了谅解书,争取到了初审的死缓,又作为你孩子的监护人,继承了你的全部遗产
网络上,中国新闻周刊把案情扭曲为“男方一家三口趁女方不在家上门抢孩子被女方父亲反杀”,众多的女网友为那个杀人犯叫好,说你们死的活该,说他是正当防卫,随随便便,就是几万的点赞量
三、
你是个孩子,刚刚十五个月大,妈妈带着你在蛋糕店挑选蛋糕,却没有注意到一双眼睛已经盯上了你,紧紧尾随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身材肥胖,穿的很严实,戴着帽子和口罩,全身上下只露出手和眼睛
她趁妈妈和店员聊天的功夫,把你扛在脖子上带走了
你是个乖孩子,安安静静的,没有哭闹
很快,她将你带到一座高楼上
把你扔了下去,你摔在钢化玻璃上,活生生砸出一个洞
你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的,腿、肋骨、头骨,全部骨折,很痛,你不明白那个姐姐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看到不认识的叔叔阿姨过来,是医护人员,不过你不知道
你忍着痛,努力伸开双手,想要一个抱抱
围观的群众看到,眼眶都红了
到了医院,你用微弱的声音说着
“妈妈,找妈妈”
四、
你今年约莫五十岁,像一个普通男人一样,努力工作,娶妻生女
既没有大富大贵,也并不贫困,自家和母亲名下都有一套房产
你女儿已经二十岁了,是个大学生,这让你感到很骄傲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她长大后和你的关系却不怎么亲近
你并不介怀,尽量省钱供她在大学里生活的宽裕些,只是偶尔会怀念她小时候的样子
天有不测风云,你因为脑出血得了偏瘫,好在不是全身瘫痪,你还有一只手可以动
医生叫你好好养病,恢复的机会并不渺茫
你在心里默默答应着,下定决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早日康复,不给家人添负担
在医院里住了两个半月,你出院了
在家中没住多久,你就察觉到了妻子和女儿对你的不耐烦
你很无奈,都怪自己不争气
你没想到妻女直接把你送到了你母亲家中,叫她照顾
你母亲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照顾你,隔天让你兄弟把你送回了家里,给你的妻子和女儿发了短信通知
你在家中默默等待着她们回来
第一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二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三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四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五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六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七天,她们没有回来
第八天,你因长时间受体位限制未能饮食致水与电解质紊乱致使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在偏瘫后的第三个月,出院后半个月
警察调查的时候发现你曾经给她们打过电话,被拉黑了
手机里没有报警记录
不知道天堂中你能不能上网
知不知道有个词,叫生物爹
五、
你是一名知友,喜欢刷知乎,今天刚打开热榜,看到一条消息
“最高法工作报告表示,对残害妇女儿童等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
以上为原答案,剩下回应评论区要求
灵感来源:
1、
2、
3、
4、
回应质疑:
一、只是个例,我也能编出来好多性转的
1)个例你们就不编了吗?
我第一次看这个问题底下都是正经讨论恐怖元素的,第二次全是丰县
那时候你们在哪里?
人对于故事的共情能力本来就比冷冰冰的新闻和数据要强
这种方法你用得我用不得?差不多得了
2)法律的处罚力度不同
具体可参考我贴的链接
3)我确实是编的
二、某某事件可以贴上来
我这个回答的主题很明确,不是yygq其他社会问题的,局限于两性
为了切题,只取了故意杀人类的
其他的一些我贴的相关阅读里面有,可惜被删了
不知道中式恐怖,不过朝鲜的朝式恐怖的确是挺恐怖的。
这一期,正式开始谈中式恐怖了,我写着写着才发现,要说的东西太多,正式谈中式恐怖的部分可能会增加到三期。
还没看我上一期的小伙伴可以点主页观看,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后续的内容和我要谈的脉络。
这一期开始,我也不再按照任何的时间顺序,而是用新的脉络来细说中式恐怖
注:本期可能一点点恐怖,可以考虑晚上停电时候在厕所观看
2020年,国产恐怖游戏《港诡实录》上市。这款以香港为背景,探灵节目为引子,都市传说夹杂中式恐怖为呈现方式的游戏,着实让我小小的惊艳了一下。
我们好像好久没见到老港片中的恐怖故事了,在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变动下,港片式的恐怖和龙虎武师式的动作戏一样,终于走向了发展的泥潭。
这是提到中式恐怖便不得不提的东西——港式恐怖片。
当我们想起中式恐怖,抛去那些具象化的恐怖元素,裹在中心的,便是对民间迷信的演绎。
各位可以好好想一想,那些被我们称之为烂片的恐怖片,是不是都只是空有吓人的服装道具和拙劣的“突然惊吓”,这种流于表面的恐惧形式在我们看来是没有后劲的。
自古以来,佛家讲究修来世,道家讲究修今生。没有哪个正经宗教是告诉你,信我,明天必将发财,不信我,等等就死。
我们对于日后日子的不确定性和下一辈子的美好幻象,演变成了中式恐怖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心理暗示。
我们害怕杀了生会被冤魂找上门来,所以风声鹤唳。我们害怕触犯风水会带来不幸,所以会找师傅“看看”。正是这种自己对自己的暗示,让民间的迷信和宗教变得“神秘”“带有禁忌”。
而香港,则是这种民间迷信非常密集的地方。实际上包括广东,汕头,浙江,我国台湾以及我老家福建,都会比内陆地区各位迷信。
这是早期沿海地区靠着渔业生活,和大海打交道的结果。早期对自然的敬畏演变成为本地的迷信和信仰,例如闽南地区摆妈祖,我们那边拜齐天大圣。这种本地的信仰汇入宗族之后又和外来的宗教逐渐融合,例如琅岐岛上错落分布着“基督教”“天主教”“宗教祠堂”“寺庙”等民间建筑,同时又有妈祖文化的“游神”(当地的高中生可以在晚自习之前以申请游神为理由请假)。
正是这种浓厚的文化,为日后的“恐怖文化”发展提供了土壤。各位可以想想看,这几年的国产恐怖游戏以及电影,是不是还是港台制作居多。
说回香港,在这块民间文化浓厚的土地上,经济发展的压力被摊在了每个老百姓的身上,这种压力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密度的城区,造就了港片独一份的恐怖味道。当民间迷信呈现给银幕,而心理暗示则留给观众慢慢品味,中式恐怖的影视演绎,慢慢成型。
典型如2002年电影《双瞳》,以都市为背景,以生活琐事压力为引子,加上民间迷信中的“修炼成仙”和城市中道观带来的宗教反差感,造就了中式恐怖的效果,特别是推开大门露出灰色道观的那一刻,我确实有一点点冒了冷汗。
以及电影《三更》中的《回家》篇章,都是利用这一种感觉,传统的迷信和死亡牵扯到一起,配上现代的背景加以演绎。
但《双瞳》的背景还是过于现代,似乎达不到我们理想中那种“中式”的效果。而《回家》中,传统元素的运用也没有那么多。在期待后续心理暗示之前,我们似乎由更希望从观感上得到惊吓。
那我们就得来聊一聊如何让观感上变得吓人。
中式恐怖的重要观感实际上是来源于“恐怖谷”。恐怖谷理论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纸人玩偶等物品那样吓人,我先前在《泰拉瑞亚怪物解析》的第二期谈过,这里引用一下:
人本身对于无感情的事物就会有一种认知上的落差,一东西走路像人,活动像人,长得也像人,可它却不是人。这种落差便是恐惧的来源,不单是人工智能对“工作”“经济”带来的影响,人从生理上就反感这类“生物”。
在《底特律变人》中,主角不断的靠近人,成为人,拥有感情是他的最终结果。
感情一词,似乎就是ai恐惧的重要因素。。
我们害怕小丑,是因为其滑稽的外观。我们害怕疯子,是因为其不确定性。我们害怕玩偶,则是因为他们,不应该拥有感情,而他们所拥有的感情所表现出的行为,又不足以让他们变得像个活物。
那是否我们害怕皮套怪物的恐惧感,是来源于他们的行为和机械的情感呢?或是我们就只是害怕他们的外表?
这个问题,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部分,但我还是谈一谈我的猜测。
把情感和外表结合,我们能得到一个词语——“神态”。而神态的重要的构成部分——“眼睛”“嘴巴”
《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玩偶,各位可以看看,遮住他们的眼睛之后,恐怖感是否还有那么强烈。以天线宝宝中的熊为例,这只熊的眼部是个标准的圆,其眼白和瞳孔的比例看起来冰冷,没有眼皮的遮挡,就像是把眼珠暴露出来一样。
而在芝麻街的大鸟中,或许眼部的问题由于立体而变得微小,但嘴巴的尖锐感仍然存在。嘴巴便是这只大鸟拥有恐怖谷的因素所在。
而回到玩具熊,玩具熊很妙啊,眼睛和嘴巴全都有恐怖谷效应。当然了,嘴巴的恐怖只是单纯的美式恐怖美学,眼睛的眼白和黑色部分的塑造,才是玩具熊变得恐怖的主要原因。
段落比较长,建议各位还是看那期的原文会比较好一些。
干脆让我们直接来想象一个最经典的中式恐怖场景——夜半冥婚。
你的妻子是一具尸体,空荡荡的宅子点着红灯笼,桌子后是灵位,两旁点着蜡烛。两三个下人忙前忙后的摆着桌子,却没有一个客人来,而在你位置的左右,是从扎纸铺请来的纸人,没有看向你......究竟有没有看着你!?
在这个场景中,尸体是生理排斥元素。
空荡荡的宅子是黑暗恐惧元素,也是这个画面的主构图。
红灯笼和蜡烛是“打光”,负责营造若隐若现的未知感。
下人,没客人的桌子,负责营造诡异感和反差感。
夜晚和灵位是迷信的一部分,因为夜半在传统认知里是阴气重的时刻,不适合结婚,而灵位则牵扯到传统文化和习俗。
在这样的场景里,纸人的存在是突兀的,去掉纸人,这只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场景,恐惧感是来源于心理。而纸人的存在,弥补了尸体在恐惧感上的不足,承当了视觉恐惧的作用。
而纸人作为我国恐怖谷的老物件,可以说是我国仅有的从古至今都能吓人的老物件,在中式恐怖中,它的出现是必然且必要的。
那么,在电影中摆上纸人就能做出中式恐怖的味道了?
实际上,纸人是死的,我们得让它“活过来”才能做出造成这种效果。
例如电影《黄皮子坟》,实际上这部电影比较一般,因为打光和美术都不够出彩,镜头的调度也比较平凡。但这部电影在纸人的运用上就做的不错,静态的纸人采用了白色做主基调,然后在五官绘制上做了大量的留白。而在活过来这一部分,电影则是用了”先活再死”的方法,先是动态的活人,之后转变成为纸人。利用这样的方法造出纸人的“活”感。
但很明显,这是我对电影的分析,导演显然没有悟到这一点,所以在活的方面没什么力道,导致电影的恐怖感冲劲一般,只是在有点吓人快要很吓人之间停留了一会,就又跑到“突然惊吓”那边去了。
而电影《中邪》,则做了一个不同思路的“模范案例”,片中的纸人在静态的状态下和《黄皮子坟》是一样程度的,但电影用了“神婆互动”与“纸人坐在椅子上”等镜头造成纸人拥有生命的假象,当静态的恐怖谷和不断的心理暗示结合,就造成《中邪》中高潮部分的疯狂和恐惧。
这一点我就得稍微提一下《纸人》这部游戏了,纸人的形象并没有达到诡异的效果,而是将纸人塑造成怪物的状态,以一种类似“幽灵和怪物”的结合体的形象出现,只能说比较可惜。
各位可以想想,在《纸人》的环境和那样的氛围营造下,你心惊胆颤地打开柜子,然后发现啥也没有,于是你拿起手电走向走廊。
这条来时空空荡荡的走廊,此时角落里露出斜摆着传统纸人的一部分身体,光照过去,纸人看向你。
不需要纸人做大幅度的追击动作,只是利用暂时的安全感和突然间的反差感,在玩家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让恐怖谷效应达到顶峰。理论上,屏幕前的我们会愣住那么一刹那,然后心头一颤。这就完成了一次惊吓,而且没有利用“突然惊吓”的方法。
而且在走廊出现纸人的时候,因为纸人露出的身体较少,玩家的反差感只是下意识的不对劲,还没有做出分析,这时候的纸人头部摆动不必是突然且快速的,只要做到“活动”让玩家注意就能让玩家自己吓自己。
不过或许有人对恐怖谷并不害怕也说不定,只能说这要取决于制作组想要做的方向。
实际上可以谈谈《人窟日记》的,但考虑游戏还没正式发售,所以就暂且不谈。
那么,说完了中式恐怖中的表明惊吓元素,我们再来谈谈整个场景的运用。
场景运用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因为在恐惧感的营造中,打光和场景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本人不才,打光方面很难说出什么干活,实际上我自己也深受到这玩意的困扰。
所以我在这期的末尾,就着重说一下场景的设计。
恐怖片中,我们总是偏爱“中式”的宅子,不仅仅是因为其中式元素,更多的,实际上是中式宅邸的设计和部分人的记忆。
先来说说记忆,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所在的福建闽北,村子以宗族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因为我爷爷是族长,所以每到宗族举行祭拜或下葬,我总是得去祠堂的。
旧的祠堂在小路的一边。因为村子里建房子都比较放松,所以那条路两边原本不大的宅基地上都是两三层高的平房,加上周围的树,整体环境比较暗。
而祠堂有稍微较大的空地和比较好的采光,这也让祠堂在这条路上比较突出。
我记得我小时候,一次下葬,村里两个老人一起去世,虽然按照风俗守灵的时间不同,但棺材都是得摆在一起的。
我那天溜进了祠堂的后面,传统的中式宅邸暗沉沉的,没有蜡烛,只有一盏老式的黄光灯。大厅中,两具棺材摆在中央,两边堆着各种寿材和半成品的棺材,有些已经写上了寿字和福字。
外面是燃香的浓烈味道和山上师傅的诵经声,我在里面,看着两具棺材,在低矮昏暗的宅邸里。
正是这样的记忆,让我之后对中式宅邸有了浓厚的恐惧感。但除去我个人的因素,中式宅邸在设计上,其实也挺吓人的。
日式的小屋讲究一个小和压抑的恐惧,而中式的宅邸,是一种威严静默式的恐惧。
虽然房屋的调高都不低,但在房间里抬头往上看,都是叠在一起的木结构,而且传统的木漆在时间久了之后脱落,讲究的就是一个不反光。(好像以前也有上清漆的习惯,但这玩意毕竟是内里做保护用的)
房间内的整体光照主要依靠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室内光,突出一个幽静(现代的新设计的中式建筑会采用玻璃来增加采光,并且缓和室内色调。而且早年间的灯也不是那么亮堂堂的)
就是这样的结构和采光,造就了中式传统建筑的威严静默感。而这种视觉观感,也是恐惧的来源之一。
在2002年电影《僵尸大时代》中,夜晚冥婚场景的中式宅邸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包括在最后的场景“僵尸地窖”中,这种结构也和采光互相运用,达到了效果。
在2020年游戏《回门》中,外景部分也采用了中式宅邸作为构图场景,营造恐怖感。我个人认为街景的部分实际上做的更好,有拥挤感,可以补足室内场景压抑感不足的部分。
《纸人》中对传统宅邸的运用也很不错,不过不是压抑感,而是传统中式宅邸的复杂结构,利用传统宅邸中的结构来做文章,这一点上确实不错。
《纸人》的图我就暂时不放了,毕竟中式结构实际上还没讲完,而我决定剩下的部分留到下期再说
徐州丰县。
这两天看评论有感:大家真是太爱国了,看不得咱这样的50w。说实话,这评论区可比咱写的故事恐怖多了,真真有种中世纪猎巫的感觉,中世纪猎巫强制每个村庄处决,而且被处决的人的财产村子里面的人都有得分,可谓死得一人,人人获利。各位猎我这样的,是闲的还是最近戾气重啊
以下是原回答:
小明被小亮校园暴力,最后跳了楼,学校反应迅速,辞退了他俩的班主任,赔了小明家一大笔钱,小亮的父母掏不起这笔钱,只能眼看着小亮去少管所
小明的父母是农民工,小明平时由爷爷照顾,爷爷年纪大了,不喜欢吃荤腥,所以家里面的菜里面很少有肉,所以小明长得很瘦弱
小亮是父母的独生子,俩人近40岁才生下小亮,家里面开的是饭馆,所以小亮从小就顺心顺意,吃成了个大胖子,他的鼻子也因为饭店的油烟熏成鼻炎
由于家里面热水器经常坏,小明洗澡的次数就很少,身上总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同学都不喜欢他
小亮是小明的同桌,因为小明身上的味道,小亮总是打喷嚏,有一天,小亮忍不住向小明挥了拳
小明倒在了地上……
小明去找班主任,班主任是三个班的任课老师,他很忙,只是口头上批评了小亮,同时对小明说:你俩互相道个歉,同时你赶紧回家洗一洗,都味了
小明想到小亮的胖脸,一时想不开,就翻过办公室门口的栏杆,跳了下去……
小明的爷爷得知消息,血压飙升,得了中风
小明的父母得知消息,又因为老板欠债没还,只能拜托小明的叔叔先处理小明的后事
小亮在小明跳楼的时候就吓蒙了,他家的饭店因为疫情倒闭关门,父母的存款刚刚够付房东今年的房租,家里面揭不开锅,小亮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吃肉了
他俩的老师只是刚刚考上编制的大学生,县里面缺老师,给他安排到了这个缺老师的穷初中
发生这种恐怖是因为小明的爷爷看管不利吗?但他只是个70多岁的老头子,老伴都走了很多年了,照顾自己都只能说是勉强,再加上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也有心无力
是因为小明的父母没有陪伴吗?他俩只是普通的农村人,种地根本供不上小明的生活开销,学历仅仅是小学,俩个人找工作也只能是那种出卖体力的工作,更别提因为疫情,各行各业不景气,需要劳动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了
是因为小亮的骄横吗?他和小明都是十二三的孩子,家里面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缩衣节食,自己从父母的掌中宝突然就成了累赘,家庭中的不如意很轻松的就转到了学校中
是因为小亮的父母吗?没有学历的俩人辛辛苦苦打拼二十年,好不容易才盘下了店面,装修、水电、员工工资,大饭店刚度过让利的日子就遇到了“停摆”,自己也想不明白出路在哪里,又怎么劝说孩子呢
是因为他俩的老师吗?寒窗苦读十二年,刚刚毕业,本想着老师工作还算稳定,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他刚刚入职就遇到孩子的心理这么不易察觉的问题,还因为天天晚上批改作业精力不振,没有心力去教化、平复学生,最终还落得个开除的下场
那么你们说,这个恐怖故事里面的“鬼”是谁呢
“经查…未发现…”
“根据…不宜(不予、已被)…”
“明白了吗?”
首页刷到这个问题
跑题一下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
疯 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