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观众普遍有对作品进行评论的欲望,这东西与生俱来,压是压不住的。最简单的评论就是「好」或者「不好」,但这不能引起其它观众的共鸣,也很难满足评论者的欲望。所以下一步,评论要有「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而在这个步骤上,「三观问题」是其中最没有门槛的一种。
为了避免争议,我们不说文艺作品,而是说,比如,麦当劳的板烧鸡腿汉堡。
「好吃」——这是一个好或不好的评价。
「好吃,鸡肉相比炸的更嫩,不油腻」——这是一个「为什么好」的评价,注意,它不需要一定是对的。
「绝品!鸡肉、酱汁和生菜之间达到了绝妙的平衡」——这属于评论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总之,它还是算个「为什么好」的评价,并且部分时候这种评价还能广为传颂。
「没有辣椒,差评!」——这的确也说明了评论者为什么觉得它不好,表述很清晰,说的也是人话,但它确实有点怪。
一个是因为板烧鸡腿堡真的不加辣椒。
一个是因为顾客其实可以选择麦辣鸡腿堡,或者如果还不够辣,也可以不吃麦当劳——人们的饮食选择非常多,文艺作品的选择也非常多——可以假设,我们吃饭或者欣赏作品,一般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快乐,或许少数情况下是获得新的体验,但总之,不是放不放辣椒这个程度的问题。因此,如果你吃个板烧就是为了骂它没有辣椒,那这多少是有些不合常情的。
而「三观问题」就像辣椒一样,是一个几乎所有人(或至少是几乎所有成年人)能够感知,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评论的东西,在说出好或不好的同时,几乎同时就证明了「为什么」,能最快满足评论欲。
但从我个人而说,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拓展认知」的评论,包括但不限于选的什么鸡,夹的什么菜,板烧的时候用精煤还是水洗煤——但我真的不需要别人评价有没有辣椒,因为我也能瞬间吃的出来,它就很没必要。
除了「拓展认知」外,我还有另一个针对文艺作品评论的判别标准:是否尽可能的和原作保持了最低误差——大概有点像「最小二乘法」。而当评论角度选择了三观时,它几乎必然是一个与原作内容偏差巨大的角度。这倒不一定是评论者的水平问题,单纯是因为作品通常都比较具体,而三观这个概念太大了,总是会有些角度能做出更精彩或更有效的评论的。
基于上述两个原则,我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一般都比较克制,除了还算看比较多的少数领域,尽量就少说话。倒不是说言多必失,而是生产垃圾内容多少会有负罪感,而大部分时候它都能压过我的评论欲望,小部分时候的话就没办法。
啊,收尾,扣题,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在二次元作品里大谈三观?
我觉得可能是辣椒吃太多了。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