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3 月 8 日基金暴跌?后续走势会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跟MA18过不去

我说完了


user avatar   hu-jian-98-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投资亦是如此。

3月8日的暴跌,跟前两周的暴跌原因都一致——

直接原因: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核心原因:抱团股估值较贵,流动性缩紧预期下的估值调整。

那么什么时候会止跌?

这一轮市场调整的导火索是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等什么时候美债收益率对股市的敏感性下降,美债收益率没人讨论或者大家不太关心,说明市场就止跌了。


一、导致市场大跌的因素是什么

这一轮市场调整的导火索是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这里分享一篇文章的观点:

作者:投资人记事
来源:清和泉投资总监吴俊峰对近日A股、白酒、新能源大跌的坦诚分享

如果要理解本次市场(调整)的重要因素,应该把时间倒回两年以前。
2018年是非常差的一年,流动性和经济预期都非常差,市场跌了很多。
从2019年开始,整个流动性环境开始改善,经济预期也开始回升,市场就开始出现正常的回升。
如果2020年没有太大的流动性环境变化和经济基本面变化,整体回报率应该跟2019年差不多。
但是2020年涨幅超过我们预期,我们在2020年初定的整个收益目标是20%—30%,但是我们去年平均回报是70%多,比预期高了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
2020年有两个重要的时点:年初的疫情。
疫情导致海外流动性突然收缩,美股大跌,引发全球都大跌,很多优质股被“砸”到很低、或者是估值很合理的位置。
紧接着,全球开始大幅宽松,以挽救经济、应对疫情,导致美债利率包括一些利率指标都大幅下跌。
去年,美债利率从将近2%一下跌到0.6%、0.5%,给风险资产的定价带来很大的优势。
如果我们对未来做DDM模型或者做现金流折现模型,折现率如果大幅度下调1%,就是100个bp,相应估值能够提高20%—30%。
2020年,估值基本多涨了20%—30%,就是因为美债利率或者是利率水平大幅下跌,抬高了一些资产的估值。
去年,疫情导致经济不太正常,一些跟服务业或者交通运输相关的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不确定性。
但是跟消费相关或者是跟出口相关的,或者是一些不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带来了确定性的溢价。
一方面,这些公司不受疫情影响,甚至有些还受益于疫情,带来了分子端的扩张,它的分子端比大家想象得要好。
另外一方面,分母端的压缩,利率下调,导致它们估值又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这类资产就出现了“双升”。
所谓“戴维斯双击”,分子在扩,分母在收,股价就会涨很多。

讲清楚2020年发生的事情之后,我再来讲,现在为什么A股出现了大幅回调?
原因在于最近美债收益率上得过快。
美债收益率已经从去年四季度的0.9%,已经超过1.5%。
我们测算过,如果美债收益率下跌100个bp(1%),会带来30%左右的估值扩张。
最近三个月,美债收益率已经上行了将近10到60个bp,估值收缩将近20%,会给估值偏高的一些资产带来20%左右的估值压缩。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股票最近跌幅普遍都在20%—30%(的原因)。
当然,估值超高的那些(公司)可能会跌得更多一些,估值合理的或者偏高一点,估值压缩的幅度小一点。
这就是目前市场反应的核心变量,就是美债收益率上得过快。


二、市场止跌的条件

作者:投资人记事
来源:清和泉投资总监吴俊峰对近日A股、白酒、新能源大跌的坦诚分享

要止跌回升有几个条件:
1. 市场肯定会轮跌一遍,无论是周期还是其他的,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回调。
因为通胀预期的上升对整个估值有压制,不是单个对核心资产的压制,无非就是早跌晚跌的问题,
2. 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短期担心,按照去年的经验,大概是三周左右,也就是在3月中下旬市场基本上能够企稳。当该卖的卖了,该跑的跑了,市场缩量,重新进入到一个平衡状态。
3,如果我观察到美债收益率的扰动对美股和港股的敏感性下降,那个时候就可以考虑(买)。
现在大家天天盯着美债收益率说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涨了,股市一定要跌。
什么时候我们看美债收益率没人讨论或者大家不太关心,市场就调完了,大家就可以重新进入了。


三、如何应对本次市场大跌

告诉大家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基金大跌,等于股票大跌,那么就看那些穿越过市场牛熊、业绩依然很牛逼的投资人是如何应对的,我们照搬即可。

春节后的大跌在A股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亘古不变,牛逼的投资者之所以牛逼,就在于经历多轮市场大跌后但净值屡创新高。

就以上面分享的清和泉投资总监吴俊峰为例,他重仓了白酒、医药(CRO)、新能源和互联网,也是本次市场主跌的板块,作为顶级私募,又是如何应对本场市场调整?

主要两个动作:

作者:投资人记事
来源:清和泉投资总监吴俊峰对近日A股、白酒、新能源大跌的坦诚分享

1.仓位由90%多减到80%,把估值太离谱的和觉得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消化估值的公司减掉。
2.没有做“风格切换”,买所谓的顺周期、金融和地产。

做出这两个判断的依据是:
1. 我们的价值观就是“长期做正确的事情”,长期选择扩张型的优质公司(所谓优质资产)。
对于可能是局部或者是阶段性的机会,我们没有能力判断会持续多长时间,也不知道那些公司未来会怎么样。
我不知道三年后这些化工股会是什么情况,甚至半年后是什么情况,我都不知道,我们就不会去往那方面走。
而且说老实话,那些东西跟消费股比起来,估值一点都不便宜,很多东西估值都没法看。
我们要做的是,在目前市场担心美债收益率上行阶段,我们把一些估值过高的逐渐减出来,降低组合的波动。
2. 我们没有把仓位挪到那些地方去,因为那些不是我们长期配置的方向,我们不会做短期的选择。
那么,现在我们的投研在干吗?
一方面,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策略和宏观方面的讨论,内部结论我们基本上有了,跟我们去年年底的判断差不多。
一,2021年应该是国内流动性中性,国外偏宽松,但是有通胀预期的担心,但不是事实通胀,它会对估值过高的风险资产有所压制。
二,现在很多好公司已经跌下来了,估值用一周多削掉了20%、30%,以前过于泡沫化的阶段或者高估的程度已经大幅缓解了,这些公司的业绩确实很好,它长期的逻辑或者是确定性也确实很高,我们现在需要等待市场见底或者走稳的苗头。
什么时候我们觉得可以重新介入这些业绩跟估值匹配的长期好资产?就是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幅度放缓,或者是大家对这个事情已经不再讨论或者不再敏感,就可以开始做这个动作了。
我们估计,大概三周到一个月左右,这个市场应该能够出现重新买入的机会。


同样,如果你选择的基金没问题,只是因为追高造成的浮亏,那么继续持有即可,只是盈利的周期变长了而已。

在股市里待长了,必须要学会承受波动。

这是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的最大回撤:朱少醒生涯最大回撤58.91%,董承非53.06%,周蔚文56.23%。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为例,自2005年11月管理,任职回报2105.78%,折合年化22.40%,但是历史最大回撤58.91%。

董承非在管理兴全全球视野期间,任职回报302.93%,折合年化17.09%,但是最大回撤53.06%。

这里再分享个真实的新闻

作者:中国证券报
来源:又一位,买基金“暴富”的“丈母娘”!当事人独家透露,养“基”秘诀是……

某豆瓣网友分享了买基金8.5万元变139万元的传奇:一位朋友的妈妈,2006年11月份买入一笔基金,截至春节前,这笔钱已经涨到了139万,足足翻了15倍!
据主人公的女儿表示,15倍收益的秘诀,就是长期持有。
“我妈妈的基金都是拿很久的,她觉得基金是长线投资的,一直这样跟我说。我也买点基金,买卖频繁一点她就会骂我。”
那这位母亲是怎么选出这只基金的呢?母亲表示,她最看重基金投资方向,也非常关注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

但是银华富裕主题的最大回撤也达到了60.33%,这位妈妈也是扛过去了才有现在15倍的收益。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丈母娘”买的基金是一只好基金。

基金的背后是股票,股票的背后是一个个上市企业。

作者:A股备忘录
来源:这才是最完整的投资体系!(深度好文)

投资的本质是寻找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所以想要做一笔成功的投资,“三好”准则缺一不可。
纵观整个投资界,那些伟大的投资者,不论是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还是趋势投资,他们成功的都是相似的,这些伟人们无不例外都拥有:宏观行业的分析能力(好生意),微观企业的剖析能力(好企业),对自我人性的控制能力、对市场情绪的理解能力、对资金偏好的分析能力(好价格)。
好生意的判断标准是搞懂两个问题:1.行业现在的壁垒如何(护城河);2.行业的前景如何(成长性)。
寻找好公司的要点为三点:1、非量化指标:管理层、企业文化、商誉;2、量化指标:财务报表;3、核心指标在于判断一个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ROIC和ROE。
发现好价格的方法是对人性、市场、资金有深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如果买的是主动基金,核心看基金经理是否牛逼。

如果买的是指数基金,核心是看指数是否低估。

对不同股票基金的买入标准,如下图所示: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买的主动基金是不是好基金,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那么,买错了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买了不好的生意,坚决止损

什么是不好的生意?

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属于典型,背离时代趋势。

以下是中证煤炭指数进10年的走势图:总体不断向下。

第二种情况:买了不好的公司,坚决止损

这种情况是针对于个股,比如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公司因为竞争力的区别,走势也是天壤之别。

像银行行业里的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在15年牛市到达高点后整体走势不断向下:

招商银行的走势图如下:总体不断向上,15年后持续新高。

第三种情况:买了好生意,但是支付的价格过高,买贵了,等价格合理或低估后再考虑抄底

本次主跌的是抱团板块白酒、消费、医药和新能源。

毫无疑问,他们大部分依旧是好公司。

这里可以参考的是外资的重仓股名单,其每日更新。

WIND显示,截至3.3,相比年前,外资TOP30重仓股基本不变,只是有所减仓,如贵州茅台依旧是第一重仓股。

既然还是受机构投资者认可的好公司下跌,浮亏过大还是说明我们买贵了。

贵州茅台跌了22%,但当前市盈率57.29倍,百分位98.48%,估值比过去10年98.48%的时候都贵,合理估值是25-30倍(中位数26.02)。

我之前买的招商中证白酒由浮盈变成浮亏,但我不打算卖出,但也不急于抄底。

这是我当时的买点和实盘记录:

我设置的抄底点是龙头贵州茅台跌幅35-40%或中证白酒跌幅40%,理由主要如下:

1.我统计了一下18年年末外资的TOP30重仓股,一般最大回撤不超过40%,贵州茅台最大跌幅35.75%;

贵州茅台最高点是2627.88块,对应35%的跌幅,则会跌到1700块左右。

2.招商中证白酒过去5年,历史最大回撤40.28%。



在中国,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非常严重。

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涨幅达到42.15%,但基民权益类持仓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9.19%,两者竟相差一倍以上。

另据景順长城基金、中国基金报、蚂蚁财富联合发布的《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2019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45.12%,但是仍有接近30%的投资者亏损

嘉实基金曾对十倍大牛基“嘉实增长”做过一次统计:

通过分析截止到2016年7月19日的持有人盈利数据,嘉实基金发现成立13年以来,盈利不足1倍的投资者比例高达60.4%,更有31.4%的投资者发生了亏损。

赚钱年份好的时候、十倍大牛基尚且有30%的人亏损,更别说寻常年份和寻常的基金。



那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1.核心在于大部分人不懂基金赚钱的本质,盲目追涨杀跌

作者:天风证券
来源:为何基金赚钱 基民却不赚钱?

投资者申购基金的热情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
当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申购热情高涨,爆款基金频现,多日募集规模超百亿;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申购热情低迷,新发基金基本无人搭理,一个月募集规模也不足十亿。

知乎上也有很多类似的追涨明星热门行业基金造成亏损的问题:熊市时无人问津、牛市则疯狂送命。

2.持有周期较短

根据《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8年度)》统计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信息可知,有16%比例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平均时间少于6个月,仅有52%的投资者能坚持持有单只基金在1年以上。
根据2020年美国基金年鉴统计数据,发现有92%的共同基金持有家庭表示退休储蓄是他们的财务目标之一,且73%的表示退休储蓄是他们的首要财务目标。以退休储蓄为目标美国人投资基金,自然持有的时间较长。
事实上,持有周期越长,获得平均收益越高且胜率越大。
我们计算了2005年以来在任意时点开始持有股票和基金指数的收益率,并统计了不同持有期的平均收益率和获得正收益的概率。
可以发现,不同持有期内,基金指数获得了稳定的正收益,且随着持有期的延长,获得正收益的值和概率也都是在逐步提升的,远高于股票指数。
当持有周期超过8年,几乎百分之百可以获得较高的正收益。

3.喜欢低吸高抛

部分投资者以投机的心态买卖基金,往往并没有赚到钱。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8年度)》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个人投资者会选择在大盘下跌的抄底买入基金。
由于投资者的持有周期偏短,当出现短期盈利时便会选择赎回,进而使得自投资基金以来有盈利的投资者占比为41.2%。
与成熟的美国市场的长期牛市不同,A股市场的波动更大。
在A股市场中,牛市和熊市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更多时间市场处于震荡市,这意味着低吸高抛策略并不能够获得较高收益。
事实上,在A股市场中的基金投资,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换收益。
我们经常会面临80%的时间基金净值都处于震荡区间,只能挣20%比例的收益;只有在20%的牛市时间里,才会挣得80%比例的收益。

4.喜欢追逐热点

部分投资者喜欢追逐市场热点,依据市场热点买基金。
我们对2020年以来每季度中信一级行业的涨跌幅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涨幅最大的行业依次是农林牧渔、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汽车,均没有出现重复的行业。
事实上市场的热点总是快速转换的,当某个主题或行业成为热点的时候,相关股票价格已经处于高位,这时候投资者再买入无疑会出现回撤。

5.迷信“冠军基金”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8年度)》发现,有接近60%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关注的是基金业绩,是所有指标中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
我们在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每年末选取过去一年业绩最好的10只基金等权重买入持有一年,动态滚动构建了Top10基金组合。
可以发现,Top10基金组合的表现与中证偏股基金指数较为相似,历史上并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仅2019年来因风格延续带来小幅超额收益。
由此可见,购买“冠军基金”并不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较好收益。
事实上,基金的过去业绩还与未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关系。
以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每年末基金的过去一年业绩与未来一年业绩的RankIC均值达到了-0.022,标准差为0.142,胜率在50%附近。
同时,过去一年业绩因子的分组年化超额收益也不存在单调性。

6.偏好“便宜”的基金

很多投资者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认为买便宜的基金可以买到更多份额,以后涨起来可以赚的更多。
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
其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同样的钱,买便宜的基金虽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份额,但持有该基金的总价值是不会变的。
基金的净值低,不意味着未来上涨空间大;基金的净值高,并不意味着未来上涨空间小。
事实上,基金的单位净值还与未来业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以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每个月末基金的单位净值与未来3个月业绩的RankIC均值达到了0.058,标准差为0.095,年化RankIC_IR值为2.12。
同时,单位净值因子的分组年化超额收益也存在一定单调性,尤其是前两组与最后一组之间的收益差较大。

7.基金经理的业绩持续性弱

以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统计发现业绩能连续三年排进前50%分位点的基金占比仅为11.67%,比随机数(0.5^3=12.50%)还要略低。
由此可见,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较弱,过去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经理未来业绩不一定收益高。

以上7类因素,是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



四、买基金赚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再送大家一份完整的基金投资全攻略。

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分为五大步:

什么时候买(熊市买还是牛市买、怎么判断牛熊)、

买什么(买主动还是买指数、买主动基金需要关心哪些指标)、

怎么买(一次性买还是定投)、

买多少(定投的话每次买多少比较合适)、

什么时候卖(怎么卖收益最高)。


1.什么时候买(熊市买还是牛市买、怎么判断牛熊)

买基金,其实背后买的还是股票,股价=市盈率*每股盈利(EPS)。

所以我们买基金,赚的是两种钱:

1.企业盈利增长的钱;2.公司市盈率增长的钱。

举个例子:招商中证白酒(161725)跟踪的是中证白酒指数(399997),2019年涨幅91.99%。

2019年,中证白酒指数里的16家白酒企业净利润821.74亿元,同比增长17.48%

中证白酒的市盈率由18年的25.17倍增长到19年的37.91倍,同比增长50.62%

我们既赚了企业盈利增长的钱,也赚了市盈率增长的钱。

长期来看,我们只能赚盈利增长的钱,估值的贡献微乎其微。

但是短期来看,企业的盈利增速并不快,股价上涨主要受估值扩张影响。

如果我们在企业低估时买入,能够享受到盈利和估值带来的戴维斯双击,则收益是最丰厚的。

即估值低位买进、估值高位卖出。

以我的实盘买入为例:

我在19年3月买入的交银中证海外互联,当时处于低估,卖出收益接近翻倍。

我在19年11月买入易方达中概互联,当时估值合理,卖出收益缩水至15%。


那么,如何判断市场牛熊?

有三个判断市场底部的指标,供大家参考:

1.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市盈率低于20%

数据来源:WIND(或理杏仁)

这是自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05年以来的市盈率变化图,07、09、15年三轮牛市的顶部都非常明显。

熊市底部特征也非常突出:18年末市盈率约18-19倍。

2.巴菲特指标低于60%

数据来源:乐咕乐股网

“巴菲特指标”的计算基于美国股市的市值与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证券化率。

巴菲特认为,若两者之间的比率处于70%至80%的区间之内,这时买进股票就会有不错的收益。但如果在这个比例偏高时买进股票,就等于在“玩火”。

如A股19年1月初,上证指数创下最低点2440点,巴菲特指标也对应底部,约55%。

去年3月,上证指数创下最低点2646点,巴菲特指标约60%。

3.股债收益比大于2

数据来源:乌龟量化

股债收益率比:A股全市场等权股票盈利收益率 / 10年国债收益率,又名格雷厄姆指数。

这个指标的理解是当市场的盈利收益率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倍时,那么市场出现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因为如果假设市场按50%的平均分红率,意味着我们在这个位置的买入,至少能获得不低于国债的收益率。

如19年1月初股债收益比为2.48,去年3月是2.35,都是市场底部区域。


2.买什么(买主动还是买指数、买主动需要关心哪些指标)

基金分为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新手建议从宽基指数基金入手,进阶后可入手优质行业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

① 宽基指数基金

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是沪深300指数,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组成,象征着国运。

十大重仓股如下:茅台、平安、招商、五粮液、美的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沪深300收盘5211点,相比2004年末的1000点,涨幅5.1倍,年化复合收益率10.7%

② 行业指数基金

无论是过去,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消费和医药都是长牛行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证消费收盘27435点,相比2004年末的1000点,涨幅27.4倍,年化复合收益率23.0%

中证消费收盘15102点,相比2004年末的1000点,涨幅15.1倍,年化复合收益率18.5%

再看国外:杰里米·J·西格尔的著作《投资者的未来》里提到,1957-2003年美国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前20支股票中,

11家来自消费行业,有6家来自医药行业,这两个行业在这20家公司中占比达85%。

哪怕在经济衰退中的日本,1992-2017年25年中,前20支牛股中有8只来自消费品行业,占40%。

③ 主动基金

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核心关注三大指标:

Ⅰ.长期业绩牛逼;Ⅱ.控制回撤能力较强;Ⅲ.机构资金认可度高。

Ⅰ.业绩持续牛逼

基金经理,业绩代表一切。

不能赚钱的基金经理哪怕研究做得再好都是白扯。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看便知。

詹姆斯为什么是NBA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最关键的是十几年数据都保持了出色的发挥。

无论挑出哪个赛季,他的数据都位居联盟前列,而不仅仅是一两个赛季表现出彩。

虽然只拿过1次得分王,但詹姆斯已经排在NBA历史得分榜第3位,未来有望冲击NBA总得分王。

而横跨牛熊周期是基金经理业绩最好的检验石。

以8年为期,A股基本跨了一个市场牛熊周期。

从1999年的大牛市,到2007年的大牛市,再到2015年的大牛市,每次大牛市之后就是大熊市。

过往每次大牛市和大熊市之间,相距8年时间。

我们经历了2011年股债双杀的熊市,2012年大盘蓝筹的震荡市,2013年创业板的牛市,2014年最后1个月大盘股反转的低估值蓝筹大牛市,

2015年的牛市和股灾,2016年的熔断,2017年蓝筹白马的结构性牛市,2018年MYZ导致的大熊市,2019年的全面牛市,

2020年上半年医药爆发、四季度新能源爆发的的结构性牛市。

横跨牛熊周期,业绩依旧出色的基金经理才是真的牛逼。

再看股神巴菲特的年化20%+之路,持续了63年,涨幅7.75万倍。

最初的1万美元,2018年就变成了7.75亿美元。

这也说明,长期年化20%是优秀基金经理的天花板,长期年化15%+的就是非常牛逼的基金经理。

Ⅱ.回撤控制能力较强

新手,刚开始选基金时只看收益,谁收益高就买谁,毫无风险意识。

以诺安成长为例,这是其近一年的走势,涨幅1.60%,近一年最大回撤31.21%。


这是其近一年的走势:波动非常大。

基金本身属于浮动收益,首要目标是避免净值的大幅回撤。

亏损50%,涨100%才能回本;亏损90%,涨900%才能回本。

比如某只股票100元买入,亏损50%,只剩下50块,要回到100块,必须要涨100%。

再看股神巴菲特的年化20%+之路,只有1976年收益超过50%,但是同样只有2001年和2008年亏损,且亏损幅度不超过10%。

复利的最大敌人,就是净值的大幅度回撤。

Ⅲ.机构认可度高,机构资金规模占比高。

除了个人投资者,保险、社保等机构资金也是公募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散户想赚钱,机构也想赚钱。

而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为专业,他们对基金经理的考核肯定比散户更全面。

机构投资者对自己的需求很清晰,他们评价基金经理不止是看结果,更看重过程,看你中间承担多少风险,看你的投资逻辑和框架。

他们希望知道结果怎么来的,有没有可延续性,希望你的策略有更大的规模容量。

所以,他们不止是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并且可复制、可预期,能承受更大的规模。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买的主动基金是不是好基金,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3.怎么买(一次性买还是定投)

选到合适的基金后,到底是一次性买还是定投?

更建议定投,原因有三:

① 大部分都是工薪族,每月固定薪资,本身更适合定投;

② 市场大部分的形态是震荡市,即估值不在高位也不在低位,但是中间也存在波动,通过定投平衡波动,相比一次性买在高位,心理压力更小。

③ 长期定投优质基金,年化收益回报也很高。

以中证白酒为例,2018年1月开始定投(17年是结构性牛市高点,18年是大熊市,等于从牛市高点开始定投),定投到2020年12月31日,每月定投1000元,投入本金3.6万,获得利润2.2万,年化收益率(IRR)32.74%。


4.买多少(定投的话每次买多少比较合适)

如果手上有一笔闲钱,则可以先一次性买入一部分作为底仓,再每月或每周定投

如何确定底仓比例(如手上100万资金,等量分成100份,一次性买多少份作为底仓)?

只需参考上证指数(000001)多少点即可指数越低,股票资产仓位越高;反之,指数越高,股票资产仓位越低。

农银汇理区间收益(000259)通过该策略,自2013年8月成立以来,累计回报325.98%,年化收益21.32%,相较沪深300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且最大回撤28.57%。

7个完整的年度中,除了2014年,均跑赢了沪深300。

从产品设计逻辑看,当指数越低时,股票资产仓位越高;

当指数慢慢上涨时,就通过逐步降低股票资产仓位,同时增加风险较低的非股票资产仓位,以此保护前期的收益。

具体操作策略上,当上证指数高于2750点时,股票仓位配置从95%逐步下降;

当上证指数高于5000点时,基金将主动性实现清仓至零。

当指数回落到预设点位时,又会根据不同点位设置逐步增加股票仓位。

通过历史仓位和上证综指数据回撤,基金也严格执行了该策略:


5.什么时候卖(怎么卖收益最高)

最好的策略,其实是一直持有,而不是卖出。

如果你选到一只优秀基金,在市场底部买进,只要基金经理能力没有退化,那么一直持有、享受复利的增长是最好的选择。

每只十倍收益基的背后,都离不开长期持有。

如银华富裕主题:持有14年,8.5万变139万,收益率15.4倍

嘉实增长:持有17年,4.7万变137万,收益率27.9倍

嘉实成长收益:持有18年,2.5万变37万,收益率14倍。

其中的关键点:好基金+长期持有。

选到好基金只是基础,但长期持有才是关键,因为基金是波动的,持有时间越短,收益不确定性越高。

《漫步华尔街》的作者伯顿·马尔基尔,统计了1950年到2013年,投资普通股的年收益范围:

如果只持有1年,收益率可能超过52%,但亏损率也可能达到37%。

很显然,在任何一年中都不能保证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收益率。

但是把投资周期拉长到3-5年,年化收益波动范围缩小为-2.36%到23.92%之间,亏损的概率极低。

作者:天风证券
来源:为何基金赚钱 基民却不赚钱?

天风证券也计算了2005年以来在任意时点开始持有股票和基金指数的收益率,并统计了不同持有期的平均收益率和获得正收益的概率。
可以发现,不同持有期内,基金指数获得了稳定的正收益,且随着持有期的延长,获得正收益的值和概率也都是在逐步提升的,远高于股票指数。
当持有周期超过8年,几乎百分之百可以获得较高的正收益。

当然,很少有人做到长期持有,那么一只基金什么时候卖?

还是那个最简单的办法:那些顶级的投资人,他是如何决策卖出他手上的股票。

我选了4位最典型的基金经理:

① 张坤

作者:雪球
来源:易·专访 | 雪球采访张坤:“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在资本市场概率很小

卖出一家公司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本面的变化,比如最初对企业的竞争力评估出现了偏差需要修正,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竞争力发生了减弱。
如果企业的竞争力没有问题,长期的天花板没有到,则即便PE暂且很高,也不会卖。

② 刘彦春

作者:景顺长城基金
来源:基金回本了要不要卖?基金创新高了能不能买?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刘彦春为你答疑

短期的市场波动不是我调仓的依据。只有当企业的能力下降时我们才会考虑卖出。
如果市场处于估值系统性收缩阶段,我们会考虑降低权益配置。

作者:小景爱基金
来源:400万人都在看,1200+点赞的访谈,“大满贯”基金经理刘彦春说了啥?

竞争格局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当公司竞争壁垒被突破、经营效率下降,我们会考虑卖出甚至清仓。
此外,如果股票估值过高,也会考虑降低配置。
不过,对于发展空间广阔、成长路径清晰的个股,我们在估值上会给予很高容忍度。

③ 谢治宇

作者:投资人记事
来源:小雅深访 | 7年半年化收益28.5%全市场第一!谢治宇最完整投资框架:投资的三个层次和两个假设

卖出理由有两点:
第一个叫做我彻底看错了,这个毫不犹豫,随便,多少钱我都卖。
第二个叫做到达目标价,或者超过目标价,这个比较复杂,跟当时的市场环境,跟我的组合状况,跟我觉得它会不会泡沫化等等,倾向于开始做卖出的动作。

④.朱少醒

作者:投资人记事
来源:小雅深访 | 15年逾20倍!重温富国朱少醒最完整的投资逻辑

“成长类投资的卖点,其实是带有艺术成分的,比较难量化、难有明确规则。
我自己的做法是,第一,不断去review原来的投资框架,买入之后,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
然后是,估值有没有达到你的判断,对于成长公司来讲,这方面的权重要稍微低一些,因为犯错概率也是挺高的。
还有就是,在仓位有限的情况下,你有没有更好的标的来替代原来品种。
当然,你真正花很长时间选出来的重仓股,可能前面两个原因才是主要的。”

总结下来,牛逼基金经理卖出股票的理由主要是:

Ⅰ.以为买对了,但后来发现买错了(企业的护城河没有想象中的深厚);

Ⅱ.有更好的品种替代,如持有品种预期收益率10%,但新品种预期收益率20%;

Ⅲ.估值过高,到达目标价。


同理,卖出基金的理由也是如下:①.买错了;②.有更好的品种替代;③.估值过高,到达目标价。

①.买错了;

如果发现自己买错了,无论多少价格,坚决卖出。

怎么判断有没有买错?

首先看这只基金在过去的5年乃至更长的周期内,有没有交出一份收益不错的答卷。

如煤炭钢铁有色,过去5年行业的走势整体向下,对于普通人,大概率只会亏钱。

②.有更好的品种替代

在中国,主动基金相对指数基金,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且回撤控制更好,所以一般买主动基金是更好的选择。

WIND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2011-2020年的走势图如下:

沪深300全收益累计涨幅105.34%,偏股混合型基金累计涨幅171.09%,普通股票型基金累计涨幅206.27%,主动基金胜。

据权威基金网站晨星数据:

作者:晨星基金
来源:晨星中国基金主动/被动晴雨表(2020年8月)
截至2020年6月30日,80%至90%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在最近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期间的业绩超越了相应的被动基金。

③.估值过高,到达目标价

估值过高,到达目标价对应三种止盈策略:

Ⅰ目标止盈法

目标止盈法,即投资者在基金定投时设定一个目标收益率,达到后将基金份额全部卖出,将收益落袋为安。

同等前提下,目标收益越低,实现的时间越短,目标收益越高,实现的时间越长。

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20%+,所以长期年化15%+就很牛逼,长期年化30%+就非常拔尖。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收益:宽基指数15%+,行业指数和主动基金30%+。

缺点:卖了可能继续还会涨。

Ⅱ 估值止盈法

一般而言,估值百分位达到历史区间的80%以上,就代表高估,即可卖出。

如中证白酒,估值55.54倍,百分位97.11%,代表比过去历史上97.11%的时候都贵,属于高估。

缺点:卖了可能继续还会涨。

如中证白酒,WIND设置的危险值是33.35,即中证白酒涨到33.35倍即高估,但最高涨到了71.44倍。

回撤止盈法

市值=估值*盈利,当股价上涨由估值推动的时候,这时候的市场情绪都比较强,所以不要猜顶,跟随趋势就好。

当趋势停止的时候,我们再考虑止盈。

一般可以参考两点:从高点回撤10%,跌破20日均线。

当然,暂时的调整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上冲。

所以可以分成三份,用回撤止盈法分三次卖出。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吃到最为肥厚的一段涨幅。

如新能源车(399417),去年7月进入高估,分别在8月、12月和今年1月跌破20日均线,对应3份全部卖出。

如果之后还上涨,则就不属于你认知内可以赚的钱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基金投资全攻略

1.年化15%收益基金实盘

2.基金投资全攻略:如何穿越牛熊

3.基金推荐全攻略(二):买什么最赚钱

4.基金投资进阶篇(三):如何建仓和加仓

5.基金投资全攻略(四):如何判断基金低估高估

6.中国最牛基金经理TOP50排行榜(附点评)

行业分析篇

1. 新能源汽车

2.半导体

3.医药

4.TMT科技

5.白酒消费


user avatar   libiub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MOO的老VIP用户路过...

MOO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APP",它和其他音乐APP最大的不同在于,当你打开MOO之后,更像是在探索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音乐世界。

时至今日,数字音乐发展到百家争鸣的今天,我们除了听歌,似乎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了解过这个世界最前沿的音乐是什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音乐资讯是怎样流通的、除了各大榜单和短视频火爆的口水歌我们还有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该如何进一步探索音乐世界?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人喜欢音乐的人都将面对的问题。

如果不去面对,很可能你将会被算法牢笼培育成一个习惯于被动吸收流量音乐的傀儡,机械式地收听流水线的作品,惯性地透过热门评论解决惰性的思考,最终,你好像听了很多音乐,又好像什么也没听。

因此,MOO的出现或许会通过这些因素破除信息茧房:

1、透过产品设计来弱化播放器属性,提炼呈现有效可读的音乐资讯内容;

2、淡化明星流量的制霸效应,原来脱离娱乐属性的音乐也可以异常丰富多彩;

3、淡化商业影响,不设音乐打榜功能,强调多元个性引发的音乐思考。

那么,究竟能否使国内用户的流行音乐审美习惯和单一刻板的惯性思维得到改善?

说一下我的感受(仅供参考)~

先说视觉设计:

它剥离了传统音乐APP的固有形态,用“可听”、“可读”、“可感”、“可思考”概念触碰用户。UI设计更加沉浸化,使用中性色调更易于用户专注于音乐内容本身;同时将内容栏目、电台节目、音乐人交互的部分进行封面图突出,不同属性的模块会通过不同样式的封面进行呈现区分,基本上省略了文字注释,用图形化解决和用户之间的默契。这就像你看到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立即明白它是苹果公司的logo,而不是还得在图标底下写一串名称。

MOO给我最大的视觉感受就是"沉浸感"很强,它可以使你更容易将注意力停留在音乐内容本身,甚至你极有可能和我一样忽略掉底下的音乐播放条...

除此之外,功能交互更加简洁明了,每个可播放的模块均有播放按钮,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让你清晰地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听",哪些内容可以"看",而不是像有些APP为了诱导用户点击不提供内容可视化预览,导致你必须点进去才知道是什么。

上述的设计逻辑更具通用性,更易于广泛跨语言流通,简单来说就是MOO的界面连不懂中文的人都能看得懂,今后如果开放国际版,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最后说说MOO专栏

一周音乐简报

还真就是一周音乐简报...每周一期,国内外的音乐资讯、音乐版历史上的今天、音乐剧/影视配乐的信息、老外是怎么用音乐玩社交的等等。有一说一,过去我个人会在国外rss订阅相关的音乐新闻,但是,必须由自己整理筛查真伪,很费时间精力,这玩意儿现在就给我省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给MOO一个好评~

和女孩聊音乐

很酷的栏目,唯一缺点是"不定期"... 它侧重挖掘年轻个性的女性音乐人的心声,她们并不知名主流,有的是乐手,有的是幕后创作人,有的是音乐教培从业者。

比如最近一期的雷雨心,她是音乐圈子里常见的女孩,但又是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女孩,你很难想象雷雨心上午会去菜市场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买菜抢鸡蛋,下午她又在和朋友聊天文地理量子力学...

这种刻板场景的反差,加上采访中聊到雷雨心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家庭身份的交错,你能深刻感受到一个从事音乐的年轻女孩是怎样工作生活的,同时,她又是如何应对主流社会对自身的评价和对未来事物的探索。

对我来说,和女孩聊音乐更多提供了深入了解年轻音乐从业群体渠道,相比主流靓丽的美幻封面,我更喜欢这种真实邻家接地气又有真本事的女孩,她们才更值得主流社会的推崇与肯定。

不失眠电台

关于失眠,我经历过"郭德纲陪我睡",也经历过"周杰伦陪我睡"和"读小说陪我睡",MOO在此又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不失眠电台陪你睡。

失眠痛苦吗?或许吧,与其对抗失眠带来的困扰,与其一个人面对孤独漆黑的夜,不如在电台里倾听来自大自然的白噪音或者治愈心灵的音乐,每个孤独的灵魂都应被音乐温暖问候。

然而不失眠电台的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时长太短,平均20分钟的节目就想把小可爱们哄睡着?作为一个前音乐电台制作人,建议MOO的电台制作团队能深度研究一下中国年轻群体的睡眠时长、入睡所需时间、失眠的原因,可能会让电台更好。

写在最后

内敛却丰富,极简却精致,小众却走心。

如果你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最纯粹的音乐,想探索最前沿的音乐,了解音乐人和这个行业在发生的事情,MOO可能还不够好,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品质在国内音乐APP中领先,希望它能一直保持初心下去。


user avatar   sheng-xia-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li-li-an-0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




  

相关话题

  身无分文,没钱吃饭,没地方住,有什么好的方法能翻身吗? 
  深圳新版二手房网签系统上线,一套房最多委托 3 家中介来卖,首家被委托的有「独卖权」,将产生哪些影响? 
  信托与基金有何区别? 
  有没有靠长期持有银行股赚钱的人,分享一下你的经历?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传达了什么信号? 
  知乎关于理财的精彩问答有哪些? 
  顶不住房价,想卖了上海房子去无锡生活,现金拿来投资,会太理想化吗? 
  月工资 3.5K 的情况下,使用信用卡购买 iPhone 是不是合理? 
  支付宝借呗的利息也不是很高,为什么还有人被网贷弄的头破血流? 
  买私募基金赔钱了是一种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21 年 3 月 8 号 A 股突然暴跌?
下一个讨论
20210308股市分析和20210309股市预测怎么样?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