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起码保底门当户对不低嫁。
自己瞎x谈的就不知道是什么条件了。
很多家长是这么想的:如果自己孩子谈了个条件很好的对象,我们家长肯定不会这么急着张罗相亲。
家长和未来女婿儿媳又没感情,肯定还是先看条件再看孩子处的怎样。
问题是条件差不多的孩子又不是不存在,又不是不能处的好。
所以相亲就是彼此物化彼此面试的一个体验。
从一开始大家心里就默默的彼此打分,并根据事情的发展不断加减分。结束的时候,衡量一下值不值得见第二面。
非常磨练人的性子,因为极有可能会遇到很多条件看着还成,人也不坏,但是情商负值的人。
有的人能恶心得你好一阵子缓不过来,变弯的念头都有。
同时也是个成长的机会,在相亲的过程中学会包容和求同存异。发好人卡的技术也会提升。以及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大伙乐。
遇到奇葩多了,好不容易遇到个正常人,会格外珍惜。
说实话,既然都来相亲了,大家就希望更快的去决定对方合不合适。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你慢慢的打一个互相了解的游戏。
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女性年纪大了不好嫁,是男性们集体用脚投票的结果,所以,女性在黄金择偶期的确会更挑剔和谨慎。
有得选的话,谁不想选个可选范围内最好的呢?
再说了,相亲本质上是两个陌生人在互相筛选。
很多痴男怨女来抱怨相亲不顺利时,我都会泼个冷水:
你为什么要对陌生人有一定的期待?
认识一个新的陌生人并达成合作,快速拉近关系的方法明明是——找共同点,并且告诉对方:你想要的东西我可以提供,我可以帮得上你的忙,跟我在一起好处很多。
这几天一直在吐槽男性的猴急态度。
陌生人之间没有必须喜欢对方,必须和对方风雨同舟的义务。
所以所谓的【对方必须一见钟情】,真的是对自己的颜值谈吐过于自信了。
反正我没有觉得我美到了说自己不是处女不会挣钱原生家庭不好也有很多男人要给我买房买车的地步。
别人又没有义务去了解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只是两个陌生人而已,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条件来形成一个大体的认知,并且给你贴一些标签,好识别。
一见钟情本来就是荷尔蒙游戏的谎言。
颜值没有达到人见人爱的标准,就不要老想着一见钟情,没准对你一见钟情的人是骗子呢,看你一眼就爱的死去活来的,这越想越是越有问题啊。
我还真不太敢交往那些拿着我的照片就说超喜欢的人。男同胞更该对自己的性魅力有正确认识。
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惺惺相惜就够了。
两个人这样的面吐槽一下:
你妈逼你结婚了没?
吐槽一下自家大人,
吐槽一下万恶的房价物价,
交换一下各自对爱情的看法,对婚后生活的想法,并且不断的肯定彼此,才是迅速拉近距离的方法。
有些人说讨厌相亲,其实讨厌的就是必须和陌生人快速达成双向筛选的过程。
其实失败率的确还挺高的。
因为在陌生人里寻找彼此喜欢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概率很高的事件。
但是在硬件条件都不合适的陌生人里寻找彼此喜欢的人,那不是更难嘛。
综上,男同胞别太猴急,对女同胞多点理解。
女同胞也理解一下男同胞的猴急,并且给个进度条,友善点。
也许大家成功率都高点。不必为了情绪价值去经济颜值向下兼容。
相亲用得好,起码经济上不吃亏。
多好的事。
不必妖魔化它。
我自己的课的目录里的某些课是这样的,
很多问题,大家想明白了再去相亲会更有的放矢。
狗粮课1: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我是谁,我在异性眼里是什么样的?
哪些是魅力点?
哪些特质如何表达会让对方更青睐?
如何让自己的个人IP在择偶的领域里脱颖而出?
我要什么?
成年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择偶底线是什么?
如何让自己百搭?
缺点怎么表达能变成个性化的特点?
狗粮课2:怎么建立单身时期的社交名片
——什么样的头像和朋友圈看起来比较单身待撩?
哪些表达可以让你看起来百搭正面?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
我想让别人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在侧面表达自己的优势价值?
如何留破绽等人来聊来撩?
如何制造自己的反差萌?
如何合理展示自己身边异性好友?
如何合理展示自己兴趣爱好?
如何查对方户口?
狗粮课3:相亲潜规则细节
相亲前怎么准备?
媒人应该打听哪些问题?
什么人值得见?
第一次见面之前怎么定地点和项目?
怎么埋梗不冷场?
第一次见面聊什么?
和不喜欢的人见面如何妥善处理?
自身有劣势要什么时候表达,怎么表达?
相亲结束怎么反馈?
如何定下来下次邀约?
祝大家早点找到自己的幸福。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还是那句话:“别被媒体带节奏!”
好好看看原文报道:这事发生在重庆!一个叫“洪崖洞”的“父母相亲角”!
不说别的,即便是这个地方因为是一个“景点”相亲角而出名,但并不代表,重庆只有这一个“父母相亲角”!这种“90后”扎堆相亲的情况在重庆的其他“父母相亲角”出现过嘛?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重庆的“父母相亲角”都有这种情况,就能代表全国都有这种情况嘛?就能能得出:“现在年轻人普遍怎么怎么样?”的结论来了吗?
而且,这些“小伙子”条件都不错,还“扎堆”出现:
而且,看看他们说的这些话:
很抱歉,虽然,我相信一定却是有90后会直接到“父母相亲角”相亲,但是报道里的这几个人里,有人“太专业”了!让我这个从事了十几年销售工作的人,不得不怀疑——“这真是来相亲的?”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对“相亲”是怎么看,单单通过这种“在某个地区,某个相亲角突然出现的几个90后”是无法做出判断的!
“没有市场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想媒体的朋友们应该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这种形式的“炒作”真的好吗?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