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奢侈品评论区的玩梗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rui-j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邀而来,让我康康这个题目。

年轻人在奢侈评论区玩梗?

好家伙,本着求证的精神,我顺手就打开了某猫,跑过去一看,果然这个精彩。

这评论区,那简直是一个沙雕集散地。

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

大家康康这些,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这个热闹嘿,我看的乐了半天,稍处理一下图片,给大家康康。

有直接凡尔赛的

对对对,月入10万可不就是年入百万么?

开宝马了不起啊,建议多买几块。

好家伙.jpg

你瞧瞧,这问得,家里得多趁钱啊。

请继续你的表演。。。

有假装哭穷的

说真的,你好歹遮一遮啊。这大车标,我特么。

做人要质朴,知道么?

还有秀的不那么直接的。。。

这是小黄车的事情么?

还有直接做梦的

干啥啥不行,做梦第一名。战斗机,你咋不说我开航母呢?

开飞机的有了,做直升飞机的也来了。。。

好在也有画风正常的

这画风就很正常了,我宣布青年人还是有正常人的2333

越看我是越乐

这届年轻人过分沙雕以至于不知道真假

是我老了么,居然感觉跟不上趟

不过我也会

请问这银块,买了有什么用?

做镇纸啊,这是我去年买的,自从用了它,纸张不褶皱,读书效果好多了。

我感觉自己欠欠的,迟早被打2333

逛完这些沙雕评论区,我感觉奢侈品也不过如此。

暂时忘记了被社会毒打的惨痛。心情愉悦+1

讲真,年轻人要乐观,开心最重要

虽然我们没时间逛奢饰品门店不好意思去专柜,但是我们可以去网上买啊,顺带可以调戏客服233。

生活辣么累,还不让人快乐一下了?

(压力山大,JPG)

面对生活要有无畏的态度,竖起中指,对老天说。

去TMD!

只要去,客服就会热情的回复我们这些青年人。甭管买不买,他们都热情接待,他们不想玩梗,只想卖货2333

认真脸.jpg

话说回来

不过就我的观察而言,当代年轻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是逐年提升的,对奢侈品的接受度也相对高了不少。

个人认为主要是消费观念变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不觉得穿戴奢侈品是一件多么大不了的事情。

颇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说到底,还是年轻人的相对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或者说是,当代年轻人的文化上相对自信开放一些。

文化自信,消费升级get√

就历史上看欧美日等系列国家在迈入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在国力上升之时,青年人的文化消费倾向也是如此的。

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正常趋势罢了。

我更担心的是年轻人的钱包2333

毕竟西方的年轻人,也是从储蓄一族慢慢过渡到了月光族。

个人有个观点,量力而行。

消费观念改变木有问题,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啊2333

我这个人果然老了,看个评论区还想这些。

讲真,回头给自己攒钱买个表。

手机看时间,这味不地道。

以上。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那些价格都不上8位数的伪奢侈品了,价格10位数的真奢侈品出了事儿,大家照样玩梗。

比如漏水的女王号,好人/熟人/黑人理查德号等等。

就算没出事儿,照样也可以玩梗,比如过气网红052C/052D/055……


user avatar   hu-jing-70-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年轻的时候,线下奢侈品店可不是一般年轻人敢轻易涉足的地方。门口的大LOGO,艳光四射的店员,标签上的价格,每一样都足以让我们自惭形秽赶紧逃遁,仿佛自己在门口多站一分钟都是对人家的亵渎。

现在的年轻人心态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一方面奢侈品距离普通人的距离更近了,可能大部分人还是买不起,但是心理上不再觉得那么高不可攀了。另一方面,线上也给了大家足够多的接触奢侈品的机会。它们不仅不再高贵冷艳,为了营销还得尽可能的讨好,迎合现在的年轻人。

所以,在奢品评论区玩梗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一代年轻人心态上更放松,更自信的表现。我可能买不起你,但我照样拿你开玩笑,平等的对待你。回想我们那时候,我觉得这无疑是一种心理的强大和进步。


user avatar   xue-yan-b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相关话题

  《情深深雨蒙蒙》里如萍是绿茶婊嘛? 
  你知道哪些体育界的冷知识? 
  年轻人需要安逸的工作还是去努力一次? 
  你和你家宠物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一个官方账号能有多皮? 
  有什么既可爱又残忍的冷笑话? 
  如何看待年轻人平均跳槽间隔从 84 个月降至 11 个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们觉得比方妈什么歇后语最绝? 
  你看过哪些沙雕视频? 
  刚看完《河西走廊》,感觉中国的地名被改的很土鳖,为什么不改回来? 

前一个讨论
你会坚持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吗?
下一个讨论
在研究生复试中把面试导师逗乐是个什么体验?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