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阶段,我们都在进行某种行为”说明不了“这种行为高度适用于我们”。
直立人用火的历史,通过目前已经发现的遗迹可追溯到150万年前。你可以考虑一下“200万年前的所有人属动物都吃生食,能说明吃生食高度适用于人属动物吗”,类比看看。
“大中型动物”并无普遍被接受的定义。如果你用这个词表示“体重超过2千克的动物”之类,化石证据反映这类动物的物种寿命明显比“小型动物”要短。
McKinney在1997年研究了各种生物的化石记录,估算了已灭绝物种的平均存在时间:
上述经验对存续时间超出平均水平15%以上的物种(尤其是人和昆虫)的适用性比较有限。人们豢养的家禽、家畜、农作物也可能受此影响呈现反常。
如果你关注物种多样性,体重50~100克的动物的多样性在世界各地明显超过体重2千克以上的动物,就更别提出动昆虫什么的了。小体型的动物传代更快、代谢通常也比同一纲的“大中体型动物”要快,在分子水平具有更高的绝对进化率,种化得快并不值得惊讶,值得惊讶的是对哺乳类来说大体型物种的起源速度并不慢,大体型物种的高灭绝率才是拖后腿的[1]。
我们目前观察到的规律是,动物灭绝的风险与物种种群的大小直接相关,个体数量少的种群比个体数量多的种群更容易灭绝。单位体重需要的资源可能随体型增加而略有减少,但大中型动物个体每天需要的资源的绝对数量要多于小型动物个体,这导致大中型动物具有较低的种群密度,灭绝率也就较高。看不出有性生殖对此有什么抵抗作用。
经验规律是这样的:
一些学者想方设法寻找有性生殖的好处,但弄出的东西反例多多,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在全新世大灭绝之前,大中型动物的灭绝率也没有低到哪去,许多物种一次次显示“其数量被任何因素减少之后都不擅长恢复数量”。
其实,“没有特别的好处或坏处”或“有些坏处但也不是很致命”“偶尔会致命但不阻碍物种延续”的性状都可以作为中性性状在种群中长期存在,有性生殖不必有特别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