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连秦可卿和探春都能预感到贾府的衰败,为何贾母不能预知呢? 第1页

     

user avatar   dian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贾母还需要预感?她老人家已经亲身经历了贾府的衰败。

其实,曹雪芹不止一次提醒读者,书里所写到的贾家,是一个已经相对衰败的贾家。

比如第十六回,元妃省亲之前,凤姐和赵嬷嬷聊家族史,聊到贾、王两家之前在江南接驾的事。这就是说,贾家曾经是有资格接待皇帝的。而到了书里的时候呢,接个自己家出的贵妃都已经算是无上荣光了,差距差岂止是一星半点呀。那贾家接皇帝是什么时候?赵嬷嬷刚记事的时候。赵嬷嬷是贾琏的奶妈,贾赦、贾政这辈人。而贾母又是贾赦、贾政的母亲。所以,贾家接驾,正当贾母盛年,她不是扮演后来王夫人的角色,就是扮演凤姐的角色。贾母是荣国府第一代媳妇(她的丈夫贾代善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的儿子)。那时宁荣二公战功彪炳,贾家如日中天。最好的时光,贾母不仅经历过,还是重要的参与者。

然后就是许多非常细节性的。只举一例,贾母们带刘姥姥游大观园,看见潇湘馆的窗纱旧了,要换新的。凤姐说之前开库房,发现有种红蝉翼纱特别好看可用。贾母马上笑她没见识,那东西不叫红蝉翼纱,而是软烟罗,年纪比薛姨妈还要大。这说明什么?说明贾母当家时有的许多好东西,到凤姐这里已经不认识了。所以呀,我们看起来花团锦簇的贾府,已经是相对衰败的贾府。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所言,分毫不差。一个外人都看得出来贾府现在不比从前,贾母会不知道?

事实上,贾母真正无法预知的,不是贾府宿命式的缓慢衰败,而是那个目前我们已经无从知道细节的突然死亡。换句话说,贾母的误判在于时间。她清楚一个家族必然经历由盛转衰的轮回吗?她非常清楚。所以,二十九回她才会对点的戏那么敏感(你看贾珍就没搞明白)。但贾母习惯性还是认为,怎么着,贾府还能支持一段时间。在她生前,包括她身后,她所关心的这些子孙,应该还是能够享受太平日子。这种心态,突出表现在贾母在培养贾宝玉时的矛盾。一方面,她非常清楚宝玉与众不同,把他与当年的荣国公相比;但另一方面,她又拒绝贾政严格按照仕途经济的标准对宝玉的培养。对贾母来说,贾府的末路太远,子孙满堂的福分太近。她选择屏蔽掉那些太远的东西,然后寄希望于玄虚的福气。她活得太久了,以为衰败的过程只会如此缓慢。

但话说回来,贾府的突然败亡是可以预料吗?其实不太可以预料。很多人没注意到,作者的视角,和读者有时是相反的。读者起点就知道贾府的败亡是必然的,但这其实是作者写作的终点。他的起点是什么呢?是书中人,书中人会为贾府的突然败亡感到吃惊,觉得这是政治斗争的偶然。而作者就是从这里出发,去写贾府是如何烂到根里,它的败亡如何必然。也就是在这里,红楼梦真正体现了它的深刻性和悲剧性。

所以,不要说贾母,整个贾府,就没有人知道自家马上大难临头。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都知道再下去经济要不行,但这样的认识其实没超出贾母。探春、黛玉因为身世,对于毁灭有独特的感知,但这种感知是非常私人的。秦可卿是全书真正点出贾府即将一败涂地的。但书里的秦可卿就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是一个符号(第五回再清楚不过了),是局外人,是替作者说话的。

局内人,没有人能看清把即将到来的命运。就像贾宝玉,看完了判词,依然无法改变什么。贾母的定位是享福人。所以,作者大概率不会让她亲身经历那场败亡。贾母亡,则宝黛爱情无望,贾府烟消云散,应该是可以肯定的结局。贾母是保护神,但不是局外人。

公众号:袖手书

红楼系列:


user avatar   zhi-bu-zhi-31-76-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探春和秦可卿知道贾府要衰败,贾母却是比所有人都更早的知道贾府要衰败,而且为延缓贾府衰败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贾母为什么要把家里女孩子全部接到自己身边亲自培养;为什么男孩里单单宠爱贾宝玉。贾母的无奈如同薛宝钗的父亲,薛宝钗从小被父亲精心培养,就是因为薛蟠实在不成器。贾母这个历经贾府辉煌时期的老祖宗,早就慧眼识珠,把可能振兴家业的可造男女子孙全部接到身边,亲自教导。

首先,贾宝玉是贾府子孙男孩里唯一有慧根的,因此贾母带在身边亲自培养,就是为了振兴贾府。不仅贾母看出贾宝玉有慧根,荣宁二国公魂魄也央求警幻仙子警醒贾宝玉,原因就是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还可望成器。有人说贾兰也不错,可惜贾兰太年幼,贾府眼看就要大厦将倾,培养贾兰已经远水救不了近火了,况且贾兰母亲李纨教子有方,不像贾母其他媳妇不靠谱的不靠谱、木头人的木头人。大家都说贾宝玉最后也不成器,可是贾母除了押宝在他身上,其他子孙更是一点都指望不上。

其次,贾母早就知道家里女孩子比男孩子都要孺子可教,可以曲线救国,培养出女孩子为家族联姻增强外围势力。因此贾母在自己子女里着力培养唯一聪敏的贾敏,嫁给钟鼎之家和高中探花的官场超级潜力股林如海,林如海果然官至巡盐御史。在孙子辈里着力培养四春,就算被称为二木头的迎春棋艺和最小惜春的画也都是拿得出手的,何况还有贵为皇妃的元春和神采不凡的探春这样出类拔萃的女孩子。确实最后元春和探春也为家里做了很大贡献。

再次,贾母让刻板严谨不惹事的小儿子贾政夫妇当家,以便延缓贾府落败的进度。贾母虽深知小儿子贾政不聪明,但为人刻板严谨,不会给贾府带来祸端,而大儿子贾赦胡作非为的品性会很快把贾府毁了。这也是贾母的良苦用心,可是作为长子的贾赦就不服气了,用讲笑话的方式说明贾母偏心,贾母自己也自嘲她的心也需要针一针。可是贾母不这样做,让贾赦当家,就看他为了抢石呆子古扇子时候弄得人家破人亡的狠毒,就知道他当不几天家就要毁了贾府。

再再次,启用贾赦儿子贾链王熙凤夫妇管理家中内外务,以平衡贾赦夫妇作为长子不能管家的不平心态。贾母这一招也非常狠,王熙凤虽然是大房长媳,却又是王夫人内侄女,等于还是小房贾政这边人。贾链虽然皮肤烂淫之徒,但是比他老子心里有底线,比如他老子安排他弄石呆子古扇子,他托人央求高价买,发现石呆子是人在扇子在的痴货,也就算了,没有强取。而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弄的石呆子家破人亡。贾链看不过眼,说这算什么本事,被贾赦一顿毒打,可见贾链比之贾赦要心地善良的多。

最后,贾母做事情是尽人事,知天命,整天发愁也改不了命,她依旧带领大家笑笑闹闹的过日子。她不光大事上都安排好了,小事也亲自带头,带头打包剩菜送给其他子孙吃,减掉各房送菜给她的惯例、要求禁赌。她尽力做了她能做的事情,尽管贾府江河日下,她明白以她个人之力也无法挽回,生活依旧要过,不如做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老祖宗。这就是贾母,一个大智若愚的老人,在笑笑闹闹中为贾府尽了一切努力,然后知足长乐,尽享天伦。


user avatar   li-chen-61-6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不能预知,而是年老之人不愿直面这种预知。

可以说,不仅秦可卿和探春,凤姐、王夫人甚至包括黛玉都知道贾府正在衰败(不是预知,而是已经感知这种衰败),所以在前八十回的靠后部分,贾府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无论从财政状况上,家族内部勾心斗角、离心离德上,晚辈无能、后继无人上。贾母也不可能不知道,如贾琏因家中用度不够,只得暂时将老太太不用的东西当了。一般来说,很多坏事大家是瞒着老太太的,比如在大观园里发现春宫图,比如家里走了水(即失火),都开始典当老太太的东西,家中经济状况应该是非常不乐观了吧。贾母如果不知家中情况,怎能默许此事?但贾母装作不知,一是怕别人也这样捞银子,二是不愿直面这种问题。老年人本能的喜欢热闹,逃避清冷萧条。在中秋夜宴中,贾母看到人少冷清,还长叹“天下事总难十全”。与贾家交好的甄家被抄家,王夫人向贾母细说详情,贾母心中不喜,说了句“别管别人家,咱们过中秋节是正经”(大致如此)。这种不喜,是唇亡齿寒的意思,因此不愿意往下说。

贾母对于贾府的经济和内斗是有所了解的,但没有心劲拿出手段整治,一是身体不允许,二是已然将管家权交给了王夫人和凤姐,重拾管家之权效果也不会太好,不愿再麻烦。即便是整治下人耍钱之风,也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更不用说进行大的改革了。而且贾母是从富贵繁华中过来的人,享乐惰性多年,已经习惯了着眼当下,安享富贵。如果改革,首当其冲的是自己,何必呢。装聋作哑、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不是很好吗?同时改革需要精准的大局把控,需要前瞻性的政策支持,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些都是年迈的贾母所不足的,既然如此,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少生点气。


user avatar   zhou-yu-cheng-49-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红楼梦》,这场梦就像一个流光溢彩的气泡,把贾府所有的人包在其中。

贾府开始衰败,这个气泡就逐渐缩小,最先被挤出气泡的人,一般越能发现问题,可他们发现了也没有用,改变不了什么。

越核心的人物,整日都在气泡的核心,根本看不到气泡的边缘在哪里,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倒是气泡里有见识发现问题的人,属实难能可贵!


user avatar   fei-tian-shen-xiong-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倾向于认为她不十分清楚,或者说她没有意识到严重性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儿,是王熙凤调养身子需要人参,找到王夫人,王夫人又找到贾母

贾母当然是没犹豫,直接叫鸳鸯拿出一大包人参,品相非常好,皆有手指粗细,称了二两

结果这些参时间太长了,外边儿好看,里边儿跟变成灰也差不了太多


王夫人她们知道之后,也没告诉贾母,让人做了记号重新送回去了

这种事,鸳鸯知道,贾母是不知道的


虽然很多人愿意把贾母描述成一个运筹帷幄的老祖宗形象,但要说贾母什么都知道,就未免过于神话了

她虽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不假,确实很有智慧,但是面对整个《红楼》故事中大厦将倾、人力不可为的结局,贾母贵为老祖宗 也一样是个弱者

贾母也许会偶尔有一些不详的感觉,但她也弄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如薛宝钗、林黛玉等等也都时不时地感觉不妙,她们同样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读者作为拥有上帝视角的一方,可以看到,最后击垮贾母 乃至于整个贾府的,是元春的死

这正是两千年皇权统治的必然结局

四海之内,皇权掌控一切,依附于皇权的家族就会枝繁叶茂、兴旺发达,而一旦失去了皇权的庇护,就会瞬间灰飞烟灭

兴盛时,享尽人间极乐,但事实上又时时活在恐惧和危险之中

败落后,连把矛头指向皇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自怜自哀,叹息天威难测、将富不过三代说成是一种谁都逃不过的命运

其实这不过是两千年中,皇权反复剿杀大家族的又一次重演而已


这正是中国的文学讲述中国的历史

它有别于欧洲封建制下的贵族、领主时代

中国人应该更容易理解

读者没有必要认同这种局中人的迷惑

把贾母解读成一个无所不知、大智若愚的智者,就相当于认同贾府的衰败是命运的一环;相当于认同了只要元春不死 贾府就永远不会倒的局中人逻辑

相当于在内心深处赋予了那个“难测的天威”无穷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无论是贾母还是秦可卿、还是其他贾府的聪明人们,她们都能看到贾府的现状,但她们想不到、或者说压根儿不敢去想贾府衰败的根本原因

所以她们只能像感知地震要来之前的小动物一样,四处乱撞、消极防御

这种生存在名为富贵的恐惧中,未知、茫然、无力的挣扎,恰恰是《红楼》的悲剧内核


user avatar   an-xi-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贾母知道。

第七十五回——

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道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贾母因问:“都是些什么?上几次我就吩咐过,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这里“辐辏”可以理解为有场面有进项的意思。

至于说她为什么常常给人的感觉像不知道,这就很难讲了。可能是一个复合的原因:贾母个人享乐的需求,维持贾府“国公府”场面的需求,稳定人心的需求等等。

其中,维持场面等于维持住了贾府后代的高级社交圈,稳定人心可以防止下人因为大厦将倾而加倍挖主人的墙角。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要站在兔子好几千年历史的外面看

1.皇帝的血亲,2.皇帝的亲信,3.靠军功升上来的军方大佬,4.皇帝重要配偶的血亲,5.高级权贵家族,6.通过科举上位的普通中枢官员。

这六个构成中枢政权。

一旦平衡出了问题,皇权必定岌岌可危。

贾府,最早是2+3,传几代变成5,然后变成4+6,元春一死变成6,

敲黑板划重点,纯粹的6如果不加上1~5其中一个,出了纰漏,下台都是很快的。


user avatar   qmh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wikua-jing-zh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li-chu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科兴工作了三年,在这个被cctv称为“深圳加班第一楼”的鬼地方,焦虑、愤怒与烦躁每一天都裹挟着我的情绪,让我变得特别暴躁和压抑,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是心理状态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还好我的家庭与生活比较稳定,没成为压倒我的最后一跟稻草,而毛星云大神,在这待了6年半!!

科兴附近在建地铁,路况极其之差,70%的人通勤一般都会选择开车或者公交,那就必然要经过深圳最堵的公路——北环大道,在科兴上班的人,没有哪一个是谈北环大道而不色变的,在高峰期,100米的距离你甚至要耗上半个小时。

如果你此时正在公交上,那么恭喜你,你将迎来整整半个小时的身体+精神上的双重摧残礼包。

开往科兴的公交,没有一辆不是爆满的,抢不到座位的人会被挤的连一个正常的站姿都没有,全身特别是双腿酸痛到没有知觉。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存有侥幸心理,点开打卡软件妄图软件能出个小bug远程打卡,但看到的永远都是绿色的不在打卡范围的图标,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迟到。

如果你是驾车,也别太高兴,虽然是坐着的,但是驾驶人的精神必须非常集中,你要时刻关注路面状况,以不到半米的车距紧跟前车,不然就是成片的喇叭问候,当然你还要忍受如同蚂蚁行军一般的行人,他们缓慢而毫无缝隙的穿过人行道,直到路口的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好不容易来到停车场,还得排队,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且痛苦。

这还没完,还有电梯排队等着你,在这里5楼以下的办公人员宁可爬楼梯,都不会考虑坐电梯,像我这样高层办公的就惨了,情况好一点的等个一趟,差一点的三趟也是有的。关于这一点,外面小哥们都表示感同身受,我听到过无数次“订单配送超时”,见过无数次外卖小哥和公司前台相互怒怼,也听过无数次的外卖小哥的咒骂“xxx,就不该接科兴的单子”!!

一天的美好心情本身就会因为早起而湮没,再加上各种拥挤,各种疲惫,脾气再好的人也会怒火攻心,而这还只是开始!!

中午买饭,楼下的快餐店哪个不是人山人海,小女当家门前早已经站满了5排人,大弗兰的服务员永远都是“稍低,前面还有xx位”,想和同事吃点好的吧,辣可可的等位牌上显示前面还有30桌,你还需再等1个小时,蛙来哒更可气,直接不接待了,只得去吃68块钱8跟竹荪的地锅鸡,救命啊!

一般情况下,晚上六点下班的都是英雄,倒不是他们敢于撼动“深圳加班第一楼”的权威性,而且敢于挑战与千军万马的争夺,你们见过一个公交明明已经没有位置了,却被一些人以体重和速度硬生生的撞开一点空间的嘛?来科兴,你可以天天见到,别看一些女孩子成天一副娇弱的样子就被迷惑,她们在抢公交位置的时候,宛如战神附体,充分的利用了自己身材娇小的优势,能在车门的位置以完全不合理的姿势站下10几个,如果下雨的话,那情况可能更糟,我曾经在那个站台等了足足一个小时,之后就再也不敢准时下班了。

打车就更离谱了,6点到7点,10点到11点这两个时间段如果你成功打到车,那可以说是欧皇附体,你可以尝试去买彩票了,排位100多简直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而且别以为上车了就能很快到家,比公交还要堵,而且堵车的时间是算钱的!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上班,光是在通勤和吃饭方面,就堪称是地狱级难度,更不要说卷死人的工作了,“没时间”是这里的代言词,到什么地步呢?你们遇到过上厕所的时候,听到隔壁间在doi的情况嘛?三年来我至少遇到过5-6次,他们连开房的时间都没有,只能抽个空在厕所解决,可歌可泣又可悲可叹。

就在这周情况下,工作、家庭、生活、爱情顺风顺水的话还能再坚持坚持,一旦出现奖金绩效被砍,父母身体出现状况,爱情分崩离析这些问题,真的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平衡好自己的健康与工作,实在不行了哪怕是离职不干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关话题

  曹雪芹把薛宝钗称做山中高士晶莹雪,究竟是褒还是贬? 
  《红楼梦》中黛玉和凤姐小时候都是被当做男孩养大,为什么她们的性格截然不同? 
  现代视角看来,林黛玉最可贵的地方和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抛却宿命论的观点来看,贾家的败落到底原因在哪?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贾探春? 
  如果贾母少过点奢侈的生活,能省下足够的钱留下祭产么? 
  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是出于什么心理?对于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程本《红楼梦》后四十回? 
  《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回到屋里,一时黛玉来了,说了一句话就走了,这是为什么? 
  怎么描写出红楼梦前五回出场人物任意一个的外貌啊?200字求求了?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历史人物死在了不该死的时候?
下一个讨论
三国无双目前哪些武将还是大众脸你觉得遗憾?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