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在这里更多的是一个“输入、汲取”的意思。
和“读取”的用法一样。说一部电脑正在读取资料,就是已经成功建立信道,并源源输入信息。
听取蛙声一片,说的就是,辛弃疾的耳朵已经和蛙的发声器官建立信道,正在用听觉神经,源源不断地向脑内输入蛙声信号。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的。
在读诗词时,面对某字,设想为何不是另一字,是一种很好的欣赏、细读的方法。
耳之于声,本来是入耳者皆有音,不像目之于色,闭目则不见,听觉上,实际上较难“充耳不闻”。
但是实际上,听力也可以有主观选择的部分,如某对联上句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意思是虽然有声皆能闻,但又有“入耳”和“不入耳”(也就是值得听和不值得听)的区别。
听到,是声音发出便无差别入耳,如果用“听到”,且不说不典雅的问题,情态上也完全不同,“听到”是被动地听、无情绪地听,可以理解成这时除了蛙声,众声俱寂,但是实际上,有蛙声处,一般还会有虫声、风雨声,而前文也说有蝉鸣声。此外,“听到”没有稼轩所要写的旧地重游的熟悉感,没有欣悦田园的喜悦感,也没有作为风景的发现者的会心感。
而听取,是于众声之中有选择地听到某一种声音,此地有风吹木叶声,有虫鸣声,有蛙声,词人所着意的、重点写的、仔细倾听的是蛙声,意境上,是田园静谧氛围的象征,写作技法上,这一句是上片结句,前面三句都有为这句铺垫的意思,在似乎众声参差实则宁静幽远的乡间,蛙声声虽大,入耳却让人心绪宁和,听取,无疑也是作者乐享田园幽趣的主动性的表现。
我个人的感觉,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性的事儿,尤其是好电影,我历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看,如果呼朋唤友,往往因为志趣不一等容易产生干扰。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独自面对奇异瑰丽世界的封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引起波澜的,无疑对我来说,是一部好电影,希望对你也是。
《老无所依》:一个孤独冷酷的杀手,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个不知所谓的电影名称,一场看后也难以言说的情感,如果不反感轻微致郁,建议观看,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李米的猜想》:灵气加持的周迅,发挥稳定的邓超,混迹演绎场的张涵予,还有诸位年轻时不可多得的锐气,导演曹保平,音乐窦唯,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服你,那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4892281970688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7224029671424《海上钢琴师》:小号、钢琴、爵士乐、还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萍水相逢的友情以及对自我的坚守:如果生于此是场意外,那么我可以选择留在这。
这是一场极度适合一个人应对的梦幻旅程,船已到港,欢迎启航。
《大无畏》:只是一部相当平常的喜剧片,两个小混混阴差阳错抽到生死签做杀手的故事,演技稚嫩与浮夸并重,唯有在临行前各自回家看亲人,对暗恋的人告白,携手赴死的淡淡温馨,却刚好凑足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刚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的人生已触底,那到了最后关头,你会干什么?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小成本科幻巅峰,如果一个人跨过漫长的时间,那他意味着什么?神,妖魔,鬼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遗忘,会受伤,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跨过了多少人的岁月,承受了太多离别。来路我已日渐模糊,未来,我又将要去往何处?又或许,过往种种,都只是为了,过好我这一生。
《移魂都市》: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那么我们就当是第一次相逢吧。
哥特式的全程阴郁与结尾的耀眼阳光,明与暗的强烈对比,配合悬疑解题式的剧情,绝对值得观赏,只要你忍受开篇前几十分钟的沉郁。